最新作品更新
第一百零二章 二零一年四月八日,华夏大地为之震动,天下第一聪明人、第一勇士陈琳,叛乱不成,在抓捕过程中,陈琳拒不俯首,刘备只好挥泪将他烧死在府中。而一同叛乱的荀或、陈宫、沮授三人也被悉数烧死在府内。陈琳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议,不少人都纷纷上书言刘备处事欠妥,甚至直接职责刘备有错,就连早已不过问政事的关羽都从成都写信来,言刘备不应该这么做;而张飞却很直接,本来就喝得酩酊大醉的他,被诸葛亮一利用,跑到刘备跟前指着鼻子大骂,好了,从此这个世界清净了,看着张飞那怒目圆睁的头颅,刘备瑟瑟发抖。然而杀张飞只是个开始,从此一旦让刘备听到有人议论这事,那这人的下场是很惨的:陈到死于市;梁习中刺身亡;公孙瓒和鞠义被赐予毒酒;高顺腰斩、张辽挖眼;于禁、张绣和阎行死于兵变(乱刀砍死);李催、郭汜死于毒;其中王朗是结局最好的一个人,只是被刘备下令腿斩。本来还逃不掉关平和吕岱这两人的,好在他们碰到了陈琳,教了一番说辞之后,刘备念在关羽的份上也就不了了之。 除开这些,还有不少人纷纷辞官而去:庞统、徐庶、管宁、张机、钟繇、张辽(只是挖眼,没被弄死)、杨修。 五月,孙权突然向刘备发来书信,言陈琳出现在交州,熟知这一封信却让神智已然处于崩溃边缘的刘备,从此一病不起。原来一直都以为有着其他阴谋的刘备,自从陈琳府邸回来,一面恐惧着夜鹰部队的抱负,一面担心着黄忠他们是否会回来发动兵变勤王,终日的担惊受怕让他对任何事都十分敏感,于是他把所有事情都交给了诸葛亮和司马懿打理,自己一直躲在屋内不肯踏出卧室半步。 如是,襄军的内部气氛十分压抑,一方面是刘备开始禁忌陈琳这个词,凡是有人谈论起这个词,全家老小即刻午门斩首;二是,刚满十二岁暂时顶替刘备的刘禅现在并不能足以服众,朝政大全便由诸葛亮和司马懿把持,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不约而同的开展了明争暗斗,然而一个有着绝大多数的文臣支持,一个却是由大多在外武将的支持,所以一时间,两人也分不出高低。 黄忠和赵云他们接到了陈琳的书信,上面写的很少,就四个字‘杜绝分裂’,陈琳的意思很明显了,他不希望黄忠或者赵云为了他,而自立一派。懂得顾全大局的两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好做自己该做的事,但从没有一刻间断过消息的打探,尤其是听到陈琳出现在交州时,两人拍着大腿叫好,这消息可算是把他们心中的石头给放了下来……五月末,曹操病情恶化,曹丕再也等不及所谓的传位诏书,不顾其他人劝阻直接登台上位,为听此事的曹操在吐出一口鲜血后骂道“孽畜,何不等我!”随即昏死过去。曹丕强行登位,没有引起曹操的驳斥,这不得不说曹操也默认了曹丕的做法,然而曹丕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他为了坚决的做到斩草除根,在差一点杀掉曹植后,又连续给曹冲栽赃嫁祸了不少罪名,曹冲自知自己怕是难过这一关,不得已躲进了夏侯渊的家中。 如果世上有一个是讲理的人,那他绝对不是曹丕。趁着夏侯渊外出未归的空档,曹丕命令一小部禁军,让他们强行突进夏侯渊的家中,将曹冲带走。好在禁军中有一个人是和夏侯霸玩得很好的朋友,得到消息的夏侯霸赶忙通知了曹冲,让他逃走,结果闻讯的曹冲苦笑着说“逃?呵呵,能逃那去?谢谢你的好意权仲,可是我这次恐怕要辜负你的美意了,哎,我就在这等我哥哥他他过来吧,至于我是死是活这一切都自有天命” “天命?仓舒你在想什么?你的天命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逃了就是生,不逃就是死!走吧,趁曹丕那小子还没有带人过来,现在立刻走,再晚点就来不及了,去找荀攸荀大人,他可能有办法帮助你!” 无论夏侯霸好说歹说,曹冲就是不肯走,眼看再把时间耗上一耗,那曹冲就真的是没活路可走了,于是也管不了那么多,抽出剑柄猛的朝曹冲后颈上一打,顿时人就昏了过去。殊不知夏侯霸带着曹冲这一逃,牵连出不少事,凡是一些和曹冲关系交好的大臣,纷纷遭到严刑拷问,而同时曹丕也借着这个机会,清理了许多不满意他的文武大臣,夏侯渊、高唐隆、崔琰、桓阶等二十余人被贬,与此同时曹冲和夏侯霸以叛逆之名被除名在族谱上。 七月孙权在建业称吴帝,同月中旬曹丕也在邺城称魏帝,至此汉王朝灭亡……看着不断跳跃闪烁的烛光,刘备就感觉那是一张恶魔的魇口一般,不停的吞噬着什么。而一直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为倾盆大雨,时不时还加上几阵令人毛骨悚然的阴风。刘备裹了裹身上那层单薄的毯子,向着窗户边走去,打算把被风吹得吱呀作响的木窗给关上,可就在那一瞬间,天上劈了一道闪电下来,亮光正好照到一棵小树上,而数旁边正立着一个披头散发,全身就像被烟熏过一样的人“你……你……你是……谁?”刘备很努力的想控制住发抖的下巴,可是并没有起到什么成效。 那人诡异的张开嘴,露出惨白的牙齿笑道“你说我是谁呢?备备!” 刘备闻言惊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两只手不停的向后抛“陈……陈……琳!是你!……你来找我做什么!你没死?” “哈哈哈……死?……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是死是活啊!嘿嘿,备备你出来陪陪我吧” “不不……你死了,你死了!想不到你死了都还要来害我啊!啊!”言罢,刘备如闪电一般冲到墙上,抽出散发着寒气的宝剑“你……你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否则我……”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刘备越这么说,陈琳就越靠他靠得近,当刘备可以清楚的看到,陈琳那张已经被烧不成人型的脸的时候,陈琳听了下来“备备,你好狠心啊,枉费我对你如此忠诚不二,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害我,让我心里凉得难受啊”说完,陈琳很随意的从胸口一掏“你摸摸看,我这心是不是凉冰冰的!” 刘备的脸已经成了猪肝色“啊,你不要过来……啊!” 这一夜的风很大,雨也很大,甚至雷声都是今年来最响亮的一次。第二日,刘备所在的养身殿如同往日一样,没有什么响动,第三日、第四日……直到第八日后,一个打扫卫生的丫鬟不经意的路过养身殿,闻到一股恶臭,在敲了半天没反应之后,才叫了几个侍卫过来,这些侍卫久经杀场,知道这恶臭乃是尸体发臭的味道,于是想也没想,直接破门而入,映入眼帘的差点让所有一同进来的人呕吐,地上到处是尸体,而且肢体散落得到处都是,整个大殿都是殷红色,而在大殿的正中央,正横着一具完整的尸体,在他的面部还保留着那种惊吓过度的表情。二零一年八月,襄明帝刘备甕,其子刘禅继位,是为襄润帝……在茫茫的大海上,除了波涛和碧浪以外,今天还多了一个小小的点缀“亲爱的,你说那边是什么地方?” 男人怀里抱着两个国色天香的女人,看了看其中一个所指的方向,耐心的阐释道“那边是南海,从南海往西走的话,只要看到大陆,就应该可以找到子龙的部队了” “那这边呢?”另外一个调皮的问道。 “这边,呵呵就是我们去的方向啦,不过一直往北走的话,我们会变成冰棍的,哦对了,那里可有种动物是很可爱的,全身雪白,毛茸茸的,不过个头很大,脾气也不怎么好” “那还叫什么可爱,真不知道你们男人是怎么给‘可爱’定义的,像小白兔啊,笑松鼠啊这些的才叫可爱啊” 男人听后无所谓的笑笑,随之指着另一个方向说“亲爱的,在遥远的另一头,也就是这边,在那里是个目前无人知晓的地方,不过却有一个大于我们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所生存的地方,你们相信吗?” 这两个女人根本就没有犹豫的点头说“相信”感觉就像一个纯洁的天使。 “那孔璋兄,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征服呢?” 陈琳把头一转,正好看到王越和庞统他们从船舱里走出来,于是撇撇嘴说“那可不是我能看到的了,甚至连永仁和永德也是看不到办不完的事,这需要无数代华夏子孙同心协力才能办完的事,对了,文远现在怎么样?” “他?好的不得了,最近王先生教了他一套枪法,哇塞可够神的了,本来还想欺负他看不到东西,结果要不是他用的是木枪,我早被捅得稀巴烂了”虽然语气上有点不甘心,但徐庶说话的感觉就是让人觉得无所谓。徐庶的话引起众人一阵哄笑,陈琳笑过后看了看海面,神情瞬间变严肃起来“大家还是进船舱吧,刚好了没几天,这暴风雨又要来了,蚩鹰你再去检查一下桅杆,看绳子有没有脱落的可能,恩张管家,你去吩咐厨房,让他把水桶的盖子盖好”……父亲到底死没死,没人敢妄下结论,不过世人都愿意听到父亲还活着的消息。而我趁着编写这书的机会,踏遍了大江南北,听到不少跟父亲有关的流言。有的人曾说他们看见一英伟的男子和两个绝世风华的女人出现在南洋,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还有从匈奴那边回来的人说,在比匈奴还要北的地方,那里有人曾看到过,两个仙女在冰天雪地里,穿着极品的丝绸,为一个男人翩翩起舞,当那一曲舞跳完之后,他们三人便缓缓的走向天际;最后还有渔夫说,在他们被风浪打翻船之后,被一群人给救了起来,那里的人自称是汉朝躲避战乱而来的人,称那座岛叫钓鱼岛,后来当这群渔夫离开的时候,他们赫然看见在岛上最高的地方,有一句醒目的话用红漆写着‘此乃华夏之域,不容他人鸠占,凡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陈琳’。可无奈,任凭这些渔夫怎么拼命的往回划,这船就是被风浪所拉扯而回不去,于是乎渔夫们只好悻悻然的回程,打算过几日再来寻探一番,然而当他们再次乘船来寻的时候,无论他们怎么找却也找不到,眼见食物即将用尽,众人们只好放弃这唯一一次探寻。 当然,虽然三种都是传说,但毫无掩饰的说明了世人百姓,渴望父亲没有被害的心情。在圆满的画上一饿句号后,我长出了一口气,把这本花了我四年功夫编写出来的书合上,可一看还差个书名,想想以前父亲经常说自己是个为刘备打工的打工仔,想来这也应该是本打工仔的传记吧,那我就暂且戏然之吧,潇洒的在书页最前面提上‘打工在东汉末年’。 至于作者嘛,哦对了,我叫陈成,今年十八岁……走在宽阔的大街上,司马懿看着面前那高大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想不到自己还是只有做臣子的份,记起诸葛亮的遭遇,他心中就是一阵冷寒。就在他出神的档子,一个很近感觉却又很远的声音传来“仲达,你从百姓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在想什么吗?” 司马懿退了半步,拜道“属下未知,陛下请明示” 高大的男人转过头来,露出司马懿所认识了二十来年的微笑“他们很高兴,很高兴这个世上不用再兵戈相向,很高兴自己能安安心心的过完这辈子,他们知道这份安宁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格外的珍惜……” 司马懿知道他话还没有说完,于是一直伏拜着没有插话。 “仲达,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不要觉得不甘心,父亲曾说过,一个朝代接替另一个朝代,这才叫历史,没有那一个朝代可以说自己经久不衰,只是我不希望看到百姓因为战火而哀伤,至少我认为自己是个明君。因此,我请求你,在我和永德有生之年,你做好你该做的事,至于我们的后代,那是他们的事,你看好吗?” 司马懿不敢说话,眼前这个人继承了他父亲所拥有的能力,那就是能够很清楚的洞悉一个人所想所感,这也是为什么他拥有数次机会可以趁乱而起,却没有做,他害怕那是一个陷阱,就像当初诸葛亮所跳进的陷阱一样。 “陛下,襄阳王回来了!” “哦?”男人难得的露出会心的微笑“快,伯言,把马给我,我要去看看他,哈哈,臭小子很久没看到他了,终于舍得回来了,哈哈” 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本来还在马上的陆逊,就被那高大英俊的男人给挤下马,一屁股摔在地上,陆逊东张西望了一阵子,确信没人看到他丢丑,赶紧一个鲤鱼打挺起来,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走吧,大司马,还在这拜什么呢,陛下都走了,今儿襄阳王回来,陛下心情会很好的,不用这么担惊受怕” 司马懿无奈的点点头说“你先去吧,我去叫下人准备点襄阳王最爱吃的糯米糕”陆逊嘿嘿一笑“不错嘛,司马大人,都学会拍马屁了,哈哈,呃,不要介意,开个玩笑,嘿嘿,那我先去了你快点来哦” 看着陆逊离去的背影,司马懿心叹,看来真的该收敛收敛了,不说陛下,就眼前这个陈琳的关门大弟子,也可以瞬间让他消失在华夏帝国……我看着紧闭的城门,心里纳闷,这什么情况啊,又不是打仗,这城门闭着干什么,于是试着喊了喊“喂有人么?那个,我回来了” 城门上一个似曾相熟的声音想起“你?你是谁啊?” “我?呃,我是陈成啊” “陈成?不认识!” “不认识?!那你们这城门校尉是谁?” “你找他干什么?” “我要进来啊,当然找人是我的,以前那个叫程力的呢?” “程力下岗了,你再不走我就叫士兵了” “下岗?”这词好就没听见了,瞬间我大骂起来“TMD,永仁你开什么国际大玩笑,不要我进来,我现在马上就走,去找黄叔叔(黄忠),把你这破门砸成木屑” “哎,得得得,你也别劳烦他老人家了,只凭你那粉丝连,我怕这门就给她们敲破了”话音刚落,大门嘎吱的一声便大打开来,首先出现在我眼前的就是那张坚毅的脸庞“嘿嘿,永仁皇兄,你小弟我回来了” 那知他迎头就是给我一个暴栗“皇兄!皇兄!跟你说了多少便,要不你叫我哥哥,要不你就不分大小的叫我永仁,真是的,父亲的书写好了?” 我委屈的摸着刚受到打击的地方说“没!我回来喝口水马上就走” 陈龙知道我在生小孩子脾气,笑眯眯的走过来“哦,乖哦,不痛不痛啊,来哥哥给你吹吹”这个举动很自然的引起了全场哄堂大笑,尤其是张苞那小子笑得那么夸张,还有杨修都笑得脸部抽经了,还有陆逊那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TMD笑得比哭还难看,决定了一会我铁定要他们好看“行了,行了,我不是小孩子了,我都十八岁了,真是的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还是一国之君,嘁,我代表父亲鄙视你” “嘿,你这臭小子,还欠揍是不”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别一见面就闹嘴可不可以啊”这个世上除了我们父亲,还能这样对我们说话的,就只有田丰、黄忠和赵云,只是田丰和赵云一般情况下对我们还是客客气气的,只有黄忠,那是对我们溺爱得不行,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多年没有得到父爱的我们,对他也十分敬重,基本上是言出必行“黄叔叔,你也来了啊,恩……(我环顾了一下)怎么没看到武平呢?(黄叙字)” “他和姜维在校场,想必现在也该过来了,成儿,你父亲的书编写好了?” “恩”我乖巧的点点头,从包袱里拿出厚厚一本出来说“一共八本,这是第一本,黄叔叔你看看” 黄忠没有接,他慈祥的看了眼永仁,这个时候的先后他还是懂得的,永仁恭敬的点了点头,接道手中“打工?呵呵,是啊,父亲就是这么说的,打工就是为了让自己活着” 感言 写到这,本书就算告一段落了,故事后面我埋下了许多伏笔,比如胡才的结局、比如RB忍者、比如诸葛亮的死,还有陈龙的称霸。本来我是想把这些一笔带过的,可后来想想,写三国我不会就这一次,这是我第一次写书,所以我希望下次写的时候,自己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如果从头开始写,或许后面的一本书,很多内容上会和前一本大相径庭,所以我选择了写这书的续。这本书,我是从今年二月二十一号开始的,本来预计半年写完,结果期间出现了很多意外,到现在历时差不多八个月,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接下来,也就是明年,我会推出另一个类型的小说,是都市的,关于吸血鬼的,希望大家继续捧场,可能不少人看到我的笔名,就看出来了,为什么这个笔名会写三国,其实我最初是想写吸血鬼题材的,可是提纲构思到一半,我就构不下去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打工’。另外我还是想说句,我不是职业写者,推荐和点击对我虽然不重要,但或多或少这会影响到我写作的心态,所以我承认这本书中间有许多敷衍了事的地方,在这我得说句对不住了,下本书,我会杜绝这种现象。 最后再次感谢‘郁闷中啊靠’、‘长劲需持’、‘金雕后弈弓’‘狂热三国’等人对我的支持。’ 以下是承诺过的补充: (官职是在刘备建国的时候定义的)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陈琳) 司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管宁) 司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邴原)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梁习) 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荆越) 卫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陈到) 太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公孙瓒) 太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张机) 少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张松)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华歆) 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司马朗)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田丰) 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叡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钟繇) 左右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陈群、诸葛亮)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高顺)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贾诩)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秦宓) 符节令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位次御史中丞,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王朗) 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司马孚) 主记东汉州郡设专管记事、簿书的主记室,主记室员是主记室史,简称为主记,是州郡中仅次于主簿的亲近属吏。魏沿置——(陈宫) 著作郎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陈琳) 护国大将军:——(关羽) 征北大将军:品级与镇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黄忠) 征东大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张辽) 征南大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赵云) 征西大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张飞)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马超) 辅国大将军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司马懿) 建威大将军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马腾) 镇东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文聘) 镇北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吴懿) 镇南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魏延) 镇西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姜叙) 安西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马岱) 安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徐盛) 安东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吕岱) 安北将军四安将军之——(鞠义) 平东将军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关平) 平南将军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陈武) 平北将军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张绣) 平西将军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阎行)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费祎)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蒋琬) 荡寇中郎将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李恢) 虎贲中郎将《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董昭) 立武中郎将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杨修) 立节中郎将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庞统) 羽林中郎将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