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重生救人   “冉冉,你咋还不起来?咱不是说好一起去水库玩的吗?”   梅小冉是被人使劲摇晃醒的。   脑袋有点懵,炎热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四肢百骸滋生的倦意又让人不愿意苏醒,好不容易眼睛睁开条缝,影影绰绰看到两个人影。   “大懒虫,你还不起?大家可都去水库玩了,你再不起来我们俩就走了!”   梅小冉听得有点糊涂,她分明记得下班的时侯被汽车撞了,从哪又冒出来个水库?   这时又有人拉着梅小冉坐起来,“快起来!”   梅小冉只能用力睁大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古旧的瓦房……衣柜、三斗桌、红木箱,还有墙上挂着的年画,这不是她小时侯住的房子吗?   这也太奇怪了!   莫非……这就是重生?   梅小冉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她不相信!   伸手狠狠的掐了自己一把,尖锐的疼痛彻底让她清醒。   还真是重生!   估计是老天可怜她,才给她这么一次重来的机会?重生可比彩票中头奖的概率还低,这么低的概率能被她碰上,还真稀奇。   推她的那个女孩子叫吕霞,是她儿时最好的玩伴之一,另外一个女孩叫王珂,就住她家隔壁,年纪都跟她差不多。   乍然见到这两个儿时的玩伴,梅小冉兴奋的叫起来,“吕霞、王珂,是你们呀!”   年纪稍大的吕霞忍不住皱眉,“赶紧起来吧,人家欧阳灵已经去水库玩了,咱们可是约好一起去的,你可快点儿吧。”   欧阳灵?   梅小冉禁不住脱口而出,“欧阳灵不是早就死了吗?”   吕霞不高兴的翻着白眼,“大白天的你干嘛咒人?欧阳灵什么时侯死了?人家活蹦乱跳,活得好着呢!”   梅小冉记得很清楚,欧阳灵是比她小两岁的邻居女孩,长的特别漂亮,可就在1978年的夏天,掉进水库边的化废池给淹死了!   这件事在她童年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以致她成年之后不敢下水玩,哪怕是在游泳池也不行。   这会儿吕霞提到水库又提到欧阳灵,难道这是重生回到1978年之前吗?   梅小冉赶紧跳下床,去看外面堂屋挂着的日历,日历上赫然印着1978年8月25号。   糟糕!   看了一眼日历的梅小冉,突然发疯似的往外跑去。   她跑这么快当然有原因,就在这天下午,年仅十岁的欧阳灵掉进水库边的化废池……等到被人打捞上来已经不行了,她妈妈当时就疯了,那个凄惨的场景梅小冉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如果现在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水库,或许还有机会救到欧阳灵。   梅小冉卯足力气往前跑,两耳尽是呼呼的风声,眼前的风景也模糊成一片,她这是跟死神在赛跑!   一口气跑到水库边,梅小冉一眼就看到站在河堤上跟孩子们一起玩的欧阳灵。   欧阳灵属于那种人群中特别耀眼的女孩子,皮肤白皙红润,身板纤巧秀丽,漂亮的简直像个洋娃娃。   梅小冉才刚走上堤坝,还没挤到欧阳灵身边,就看到有双手猛的朝欧阳灵后背推了一把,欧阳灵顿时身不由已的朝着化废池的方向倒下去……   “不好!”   梅小冉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她只能赶紧伸手去抓欧阳灵的胳膊,刚从水库里爬上来的欧阳灵身上有水,滑得像泥鳅,梅小冉抓了个空……   欧阳灵吓得声音都变了:“冉冉姐快救我!”   好在梅小冉动作够快,虽然没有抓住欧阳灵的胳膊,却及时抓住她的小手。   但欧阳灵已经开始往化废池的方向滑落,梅小冉仅比她大了两岁,力气有限,被她这一带,也跟着一起往下坠。   要是掉进化废池,就算有人来救,多半也没有生还的机会,那可是附近化肥厂排出来的工业污水,含有毒物!   紧随其后吕霞和王珂都吓得尖叫着去抓梅小冉,她们两个用尽全力,也不过使得梅小冉和欧阳灵下滑的去势略缓……毕竟都是女孩子,能有多大力气?   堤坝上的孩子们也都慌乱的叫起来,“不好了,有人掉下去了!”   这个时间段在水库玩的都是放暑假的孩子们,大的不过十多岁,小的也才五六岁,指望他们救人,做梦去吧。   梅小冉也很沮丧,她这是有多不珍惜老天给的重生机会,才刚活过来就又要结束了。   她虽然沮丧,很快又发现潜在的危险,若是吕霞和王珂都不松手话,很可能被她们带下河堤,要是这样的话,遇难的恐怕就不是一个人了,而是四个!   她跟这些孩子们本质可不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她也是个孩子,但实际上,她都四十了,她必须想办法保住这些孩子。   陡峭的河堤就像一只巨大的滑梯,她们现在正从滑梯顶端往下滑,若没有阻力,去势只会越来越快,重力也会越来越强。   梅小冉紧张极了,当她看到河堤上的那颗歪脖子柳树时,突然有了主意!   “吕霞,快让人把那颗歪脖树枝弯过来。”   歪脖树离梅小冉不到一米,若是强行把粗壮的树枝弯伸过来,她就能借助树枝的力量拉着欧阳灵一起上去。   这时有几个孩子帮忙拉着吕霞和王珂,其他的孩子都用力的去弯歪脖树枝……   还是人多力量大,孩子们虽然小,但架不住人多,很快就将歪脖树枝给弯过来,送到梅小冉手中。   “听我的口令,我说一二三,你们就一起往后拉树枝!”   孩子们都兴奋极了,刚开始他们真是吓坏了,可是在梅小冉的指挥下,他们已经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救助两个小伙伴。   眼看离堤坝越来越近,梅小冉一直紧抓着欧阳灵的右手,却渐渐的感到麻木,就算她用尽全身的力气也无法阻止欧阳灵往下滑,她已经没劲了。   欧阳灵也感觉到了,紧张的哭出来:“冉冉姐,你是不是没劲了?拉不动我了?   梅小冉充满自责,刚才她还为自己有着成年人的智慧感到高兴,现在又为了自己只是孩子的身体感到失落,她再怎么能耐,也不过是个孩子,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灵灵别怕,哥哥来了!”   紧接着,一只强而有力的大手抓紧了梅小冉。      正文 第二章 欧阳大哥   一股并不熟悉却又纯粹的少男气息迎而面而来,顿时让梅小冉有些不自在。   来的是欧阳寻,欧阳灵唯一的亲哥哥。   欧阳寻有十四五岁,比在场的孩子们都大,他一出现就绕到吕霞和王珂前面,首当其冲的面对着梅小冉,抓住她往上一提,就把她拉上来好大一截,这样他就能够得着欧阳灵了。   欧阳灵看到自己的哥哥,真是又惊又喜,禁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哥,你可来了,我都快吓死了,要不是冉冉姐我肯定早就掉进化废池了。”   “灵灵先别哭,把手给我。”   欧阳寻往上推了梅小冉一把,再抓紧欧阳灵的手腕,在他把欧阳灵拉上堤坝时,梅小冉已经在其他小伙伴的帮助下早一步爬上堤坝。   抬头看去,只见欧阳寻俊美的脸庞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两道剑眉如同浓墨挥洒,透着一股浑然天成的秀致。山峰似的鼻梁又高又挺,再加上红润微抿的薄唇,一股洋溢着青春感的帅气扑面而来……这分明就是一个明朗俊秀的美少年,足已秒杀时下的小鲜肉。   欧阳灵终于获救,惊魂未定的抱着哥哥哭泣,“哥,我差点儿就见不着你了。”   欧阳寻安抚着妹妹,声音十分温柔,“灵灵别哭了,你已经没事了。”   梅小冉听到这话禁不住感慨,有哥哥就是不一样,不像她家,她是老大。   等欧阳灵的情绪安定下来,附近的大人们也才闻讯赶到,听说是梅小冉先拉住了欧阳灵,大人们都纷纷的夸赞梅小冉机智勇敢……梅小冉没有邀功,推脱道:“要是没有欧阳大哥,我也爬不上来,还是要多谢欧阳大哥。”   “我应该这么做,你都能帮忙救我妹妹,我可是她的亲哥哥啊!”   欧阳寻的话并不多,但说出的每句话都让人感觉很舒服,也很实在。他蹲下来询问欧阳灵:“咱爸不是交待过,不许你到水库玩的吗?你看刚才多危险。”   欧阳灵抽抽答答的哭诉,“刚才有人推我,要不我也不会掉下去。”   这一点梅小冉能够证明,她亲眼看到有人推的欧阳灵,但是不是有意就不好说了,毕竟都是孩子。孩子们可能不知轻重,或许是手欠,或许是搞恶作剧,他们还不一定知道差点害死人呢!   “水库这里很危险,以后不许你再偷偷跑来玩。”   欧阳寻并没责怪妹妹的意思,他只是觉得奇怪。   妹妹向来很乖,今天下午爸爸上班前还叮嘱过不让妹妹跑水库玩,怎么她就一反常态的跑到水库玩,还发生了这种意外?   同样感到纳闷的是梅小冉,前世她只知道欧阳灵是失中掉进化废池,直到现在才知道是有人推的。可奇怪的是,当年欧阳灵发生意外这后,并没有传出她被人推下水的传闻……这就让人费解了。   这时,有个穿红裙子的女孩从人群中走出来,过来就抱住欧阳灵,“灵灵别怕啊,你哥哥也是担心你。”   梅小冉注意到,女孩手腕上戴着一条红绳编织的手链,手链上还缀着一颗亮晶晶的珠花……   应该就是她! 虽说当时梅小冉并没有看清是谁推的欧阳灵,但推人的那双手上戴着的红手链刚好跟这个一样,让她印象很深。 欧阳灵看到红裙女孩,就像看到救星似的哥哥解释,“哥,就是齐瑶表姐带我到水库玩的。”   齐瑶看起来比欧阳灵大了三四岁,所以梅小冉敢肯定她是故意推的。这绝不是孩子间的轻狂行为,以一个十二三岁女孩的心智,绝对知道掉入化废池有多危险。想到齐瑶小小年纪就这么恶毒,还差点儿连累到自己,梅小冉不由得又气又惊。   “齐瑶,是你推的欧阳灵吧?”   齐瑶闻言,吓得脸都白了:“没,我没有……我怎么会推灵灵?”   “就是你,我看的清清楚楚,你手上戴的红手链和缀的珠花就是证明。”梅小冉在提到这个证据之前,迅速的留意了一下在场的小姑娘,虽说大多数爱美的小姑娘手上都戴着编织的红手链,但缀着这种珠花的,仅齐瑶一人。   “别胡说八道,灵灵可是我表妹,我怎么会推她?”齐瑶必须嘴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死她也不会承认。   就连单纯的欧阳灵也不相信的替她辩解:“冉冉姐,你是不是看错了?表姐对我可好了,她怎么会推我?”   梅小冉郁闷的脸都白了!   就连当事人都不肯相信,她还有啥可说?   若是她继续指证,就好像是她在挑拔人家表姐妹的关系,她毕竟是个外人,哪怕刚刚救过欧阳灵,那也不行。   好在欧阳寻不像妹妹那么单纯,紧盯着齐瑶问:“你真的没有推灵灵?”   “没……没有……我真的没有,不相信我可以发誓!”   看到欧阳寻投来的怀疑目光,齐瑶被迫起誓:“如果是我推了灵灵,叫我……”   “够了!”   欧阳寻帅气的脸庞露出一丝失望,宁事息人的道,“好在灵灵没事,我也不想再追究……不过,你是灵灵的表姐,明知在水库玩危险,为什么还要把她带到这里?”   齐瑶面不改色的继续撒谎,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是灵灵自己想玩水,我才带她来的。”   就算欧阳灵再单纯,也不愿意背这个锅:“哥,不是我主动来的,是瑶瑶姐说带我来水库玩。”   齐瑶马上反驳:“灵灵,你敢说自己不想到水库来玩?”她这么一反问,乖巧的欧阳灵马上低下头不吭声了……大夏天的,哪个孩子不想到水库玩?   梅小冉拎的很清楚,敢不敢是一回事,想不想又是一回事,齐瑶分明是在混淆视听,利用欧阳灵乖巧单纯的心理,把自己的诱导变成欧阳灵的主动,借机推卸责任!   欧阳寻冷哼一声:“齐瑶,那我问你,当时大家都赶着救灵灵时,你在哪里?”   在大家逼视的目光中,齐瑶的脸腾的一下红了,气焰也不像刚才那么嚣张,有些支支吾吾,“我……我刚好拉肚子。”   “你胡说!”   这时一直都没吭过声的王珂,忍无可忍的站出来指责:“我知道齐瑶为啥没出现,我亲眼看到是她从后面推了灵灵一把,推完她就溜了……”   正文 第三章 齐瑶母女找上门闹   “齐瑶,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欧阳寻脸色铁青,怒视齐瑶,两只拳头捏得很紧,看样子恨不得有种把她当众暴打一顿的想法。   齐瑶还想狡辩,无奈人证物证都在,她只能崩溃的大哭起来,“对,是我把灵灵带到水库来玩的,是我没看好她……我不过就跟想跟开个玩笑,也没有恶意,这都怪我行了吧?”   这波操作,不仅让欧阳寻懵了,就连旁边的大人都听懵了,哪有这么熊的小姑娘啊,自己做错了事还不高兴,反倒像是她受了天大的委屈!   梅小冉实在看不过眼,吐槽道,“错了就要认,挨打就要站好,齐瑶你这算什么态度?”   哪知她才刚说完这句话,齐瑶就像炸毛似的跳起来,“我又不是故意,你们都这么针对我,是不是要把我逼得跳下去你们才心安?”   这叫什么话?   旁边的大人都早就看不惯了,有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直接批评她,“小姑娘,你把表妹带到水库,还差点把她推到化废池,这肯定是你不对,你怎么能说大家是在针对你?你可得好好反省反省!”   谁知,齐瑶听了更是哇哇大哭,嘴里抱怨着,“你们都在怪我,我又不是故意,我……干脆我跳下去得了!”   说着,朝化废池的方向作势欲跳……   苏小眉清楚的看到,齐瑶只是张开双臂脚尖离地,脚跟却牢牢的抓在地上,只不过在虚张声势,吓唬人罢了。   但齐瑶的这个动作,却吓坏了一群人,欧阳寻更是一把拉紧她的胳膊,厉声喝道,“齐瑶,你闹什么闹?非得闹出大事你才安心吗?你要出了事,让我怎么跟你妈交待?”   真是活久见!   梅小冉重生前也是四十来岁的人了,还真没见过这样满肚子诡计的小姑娘,可真够受的!   欧阳寻连拉带扯的把齐瑶拽离堤坝:“这里不安全,咱们下去再说……”   大人们见状,也赶孩子们回去:“你们也都回去吧,千万别在河堤上乱跑,这里可是危险的很,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谁要还敢在这儿玩,小心告诉你家大人,看大人怎么揭你们的皮!”   孩子们经过这场惊吓,也没了在水库玩的心情,又怕大人们当真告状,自觉的一哄而散。   欧阳灵也只是匆匆的眼梅小冉说了声“谢谢”,也跟着大伙一起离开堤坝。   “咱们也走吧。”   梅小冉见时间不早,就催促小伙伴回家。   王珂仍然气愤不已,恨恨的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这个齐瑶可真讨人嫌!”   吕霞拉着她往回走:“别生气了,咱们也快回去吧,今天出了这种事,恐怕以后咱们也别想到水库玩了。”   梅小冉劝她们两个,“反正暑假也快结束了,想玩也玩不成了,剩下这几天咱们还是再检查检查作业,别等到时侯抓瞎。”她知道八月三十号中小学就开学了,这话也不是吓唬人。 “冉冉,你什么时侯变的这么爱学习了?” 梅小冉心道: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学习的重要,可那时侯知道已经晚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三个女孩回到居住的东关小街。   再次走进熟悉的小街,让梅小冉感慨不已。   这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可是后来城市发展,这条小街就被拆迁了。没想到隔了二三十年还能重新来过,还能重新走上这条小街,久违的亲切感,让她分外激动。   青砖灰瓦的临街小院,墙上还有龙凤呈祥的水墨画,记忆中的“家”仍是那么温馨。推开院门,院子里两棵梧桐树上的知了还在不知道疲惫的鸣唱,墙角下开着野生的蒲公英,堂屋门前挂着隔热挡蚊的竹帘。 梅小冉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把竹帘掀起来……   唯一的弟弟梅小雷正坐在椅子上看连环画,见她回来就问:“姐,我饿了,咱们晚上吃啥?”   梅小冉跟弟弟只差了一岁,平时姐弟两个的感情很好,由于父母平时比较忙,假期里就由梅小冉顺便承担做晚饭。她盯着弟弟足足看了五分钟,直到眼眶都有点湿了,这才道:“你想吃啥?要不,先给你买几个包子垫垫?”   七八年改革还没开放,普通人家能吃上面粉都算顶好的日子了,偶尔也有卖包子的,那可是金贵的东西,不是谁家都舍得吃的!   梅小雷兴奋的跳起来:“姐,你有钱?”   “你等着吧。”   梅小冉来到平时藏私房钱的地方找了找,这么一找还真让她找出来两块私房钱,她拿了一块钱,出去给弟弟买包子。   物资匮乏的年代,卖包子都得偷偷摸摸的,被人抓到弄不好就会被扣上一顶投机倒把的帽子,按着记忆,梅小冉朝小街内一条小巷走去。   卖包子的大哥怀里揣了个箩筐,贴着墙根站着,看到梅小冉走过来,就小声问了一句,“要不要?”   这感觉真跟搞地下情报似的。   梅小冉点点头,把五根手指都竖起来。   卖包子的大哥麻利的拿出五只包子,用纸包好塞过来,梅小冉也趁机把一块钱递过去。   这包子对于后来见过世面的梅小冉来说不算什么,可在那个年代,简直跟吃肉没啥区别……关键是大家都穷,别说吃肉了,连包子都吃不起!   抱着五只包子,梅小冉喜滋滋的往家赶,还没走到家门口,忽然从斜刺里冲出一个中年妇女,抓住她就气呼呼的问,“你叫梅小冉?你凭啥欺负我闺女?凭啥说我闺女坏话?”   简直莫名其妙!   梅小冉有点懵,可是当她看到中年妇女身后站着的齐瑶时,什么都明白了。   “瑶瑶你说,她今天都是怎么欺负你的?”   齐瑶看了梅小冉一眼,两只眼睛早就肿得跟核桃一样,抽抽噎噎的不说话。   梅小冉憋了一肚子气,直接问她,“齐瑶,我什么时侯欺负你了?什么时侯说你坏话了?你把人家欧阳灵带到水库,又把人家从堤坝上推下去,你自己做错了事还好意思赖我?” 齐瑶的妈显然还不清楚这件事,听到梅小冉的话,赶紧问自己闺女:“瑶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灵灵是你表妹,你咋可能把她推下堤坝?” 正文 第四章 梅小冉挨打   “我没有……我只是不小心手滑碰到了灵灵,结果梅小冉就说我是故意把灵灵往化废池推,她还跟大家一起骂我,逼着我往下跳!”   齐瑶妈一听就炸锅了,“梅小冉,就算我家瑶瑶做错了事也轮不到你来管,你凭啥赖上我闺女?”   梅小冉紧紧抱着怀里的包子,不高兴的回了一句,“你闺女说啥你就信啥?你咋不问问大家?今天下午在水库有那么多人,你问问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齐瑶妈的大嗓门早就惊动了小街上的街坊,大家平时也没啥事可乐呵的,这个点大家也都收工了,就有人伸着脖子往外看。   “梅小冉,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怎么就敢胡说八道?我倒要问问你家大人,他们都是怎么教孩子的!”   齐瑶妈不由分说,抓住梅小冉就往前走,显然她已经知道梅小冉家就住在小街的东头,打算亲自上门闹。   在那个年代,大人普遍不护短,谁家孩子跟别家孩子有了纠纷,都是大人用拳头解决问题。梅小冉知道她爸的脾气,可不想无缘无故挨顿打,就不高兴的嚷起来,“就没见过你这种偏心的大人,你家齐瑶差点害死人,我把人家救了,你不但不谢我,还来找我的麻烦,真够不要脸的!”   有知道内情的街坊出来劝道:“刘芳,今天确实是你家闺女不对,我们也听孩了们说了,要不是人家梅小冉及时抓住欧阳灵,欧阳灵就掉进化废池了,可真够悬的。”   刘芳是齐瑶妈的名字,她听到街坊的话,立刻恶狠狠的怼过去,“小孩的话你也相信?看我家瑶瑶都哭成什么样子了?”   “你家瑶瑶不是孩子,你不是也一样信?”那位街坊不乐意了,就没见过这么护短的妈。   吵吵闹闹中,梅小冉被刘芳拖到了家门口。   刘芳也不进去,对着院门破口大骂,“梅中华你给我出来,你闺女今天欺负我闺女了,你要不给我个交待,我今天跟你没完!”   梅中华是梅小冉她爸爸,这会儿家里大人没回来,梅小雷又是个胆小怕事的,看到姐姐被人揪回来,吓得连声也不敢吭。   刘芳继续站在门院门口骂,倒是惊动了另外一户,住在西屋的杜家。   梅中华家是下面农村的,这两年才搬进城,租的就是杜家的房子。杜家人混的很不错,兄弟几个都在外地上班,老宅里只剩下老幺杜成军一家,五间房屋租出去两间,他们占着西屋和堂屋,总共三间房。   杜成军他媳妇李翠屏听到有人在门口叫骂,直接就炸毛了,甩开竹帘来到院子里,对着刘芳就骂,“大白天的你在我家门口嚎什么嚎?”   看到李翠屏,刘芳愣了一下,她跟李翠屏认识。   李翠屏也不算是个热心肠的人,纯粹是因为刘芳影响到她的生活了,没有谁愿意有人在家门口叫骂!   “刘芳,你闺女是闺女,人家的闺女就不是闺女了?”   李翠屏硬生生把梅小冉从刘芳手里夺过去,“冉冉的人品我知道,她干不出这种缺德事儿,欧阳灵不是你家亲戚?你直接上亲戚家问问情况不就知道了,跑我家门口闹啥?”   刘芳大张着嘴巴,“翠华,你还护着这孩子?她今天差点儿把我闺女逼得跳了水库!”   “你闺女不是好好的站在这儿吗?”李翠屏不以为然,她确实不相信梅小冉能干出来这事儿。   这时看热的人群中又多了吕霞和王珂这两个孩子,她俩七嘴八舌把事情的原由讲了一遍,末了王珂还加上一句,“都是我亲眼看到的,齐瑶想害人没害成,现在又来诬蔑人家冉冉,脸皮可真厚!”   这下可把刘芳给窘的不行,她只能喝斥王珂,“你小姑娘家家的乱嚼什么舌根?”   “我才没有,明明就是齐瑶把欧阳灵推下堤坝的。”   王珂委屈的不行,她想不明白今天明明齐瑶推的欧阳灵,结果却是齐瑶她妈来冉冉家闹。   她这么一说,吕霞也跟着帮腔,“对,就是齐瑶把人推下去的,我们好多人都看到了。还是小冉手快,及时抓住欧阳灵,要不然今天可惨了!”   几个孩子一起指证,也没让刘芳消停,她仍然不肯走。   这时梅中华回来了,看到家门口围了那么多人,他也有些紧张,冲进去一看,发现是刘芳,禁不住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嫂子,咋是你?”   “我就是来找你的!”   刘芳见到梅中华,脸拉得更长了,指着梅小冉就控诉,“你闺女今天诬赖我闺女,还把我闺女逼的差点跳水库,你说该咋办?”   “冉冉,你咋能这样干?”   梅中华二话不说,揪过来梅小冉就打。   梅小冉也是被打懵了,身上挨了好几下,才回过神来,“爸,不是我诬赖她,是她齐瑶把人家欧阳灵推下水库,我还救了欧阳灵呢,咋能说是诬赖!”   “你还学会犟嘴了?”   梅中华一个耳光抽过去,梅小冉的耳朵就只剩下“嗡嗡”声,别的啥也听不到了。   李翠屏实在看不过眼,上前护住梅小冉,劈头盖脸的骂,“有你这样当爸的?闺女被人欺负你还不知道护着,还把闺女打成这样?”   齐瑶看到这一幕,可是高兴坏了,她私下扯了扯刘芳的衣服,示意让刘芳再加把火:梅小冉今天惹到她,也是倒霉,她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她妈可是会护着她,不像别的家长,不管孩子在外面有错没错,先打一顿再说。   刘芳不甘示弱:“翠华,你这话是啥意思,我闺女也是被人欺负了呢。”   眼看这两个女人都要吵起来,梅中华下手更狠了,对着梅小冉骂骂咧咧,“看你多胡闹,你刘娘和李婶为了你都吵起来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梅小冉本来想解释,可她太知道她爸的脾气了,死要面子活受罪,她是说的越多错的越多,挨打也更狠,索性抱紧了怀里的包子,任由她爸动手……   旁边的人实在都看不过去,强行把梅中华拉开,“梅哥,孩子就算做错了事,你也不能往死里打,你这是干啥?”   这时,梅小冉她妈李明云也回来了,看到梅小冉被打成那样,气呼呼的过来把梅小冉揽在怀里,没好气的冲梅中华吼了一嗓子,“梅中华,你想干啥?有你这样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的吗?”       正文 第五章 欧阳家送来的礼物   世上还是妈妈好,梅小冉刚才挨揍都没哭,现在听到亲妈的一句话,眼泪就掉下来了!   这就是她重生之后的遭遇,亲爸上来就打,亲妈却是护在怀里。   刘芳和齐瑶母女见梅小冉挨了顿揍,也是见好就收,嘴里还嚷嚷着,却是往街上退去。   李翠屏见李明云回来,也不好再上前护着,就劝了一句,“明云,你先看看冉冉被她爸打伤没,你们中华哪哪都好,就是脾气不行。”   李明云忍住一肚子气,带着梅小冉回到屋里,“冉冉,让妈看看你爸把你打坏没?”   “妈,我没事,这是我刚去买的包子,你尝尝。”   梅小冉虽然挨了顿打,但那个时代孩子们也没那么娇贵,挨打挨骂也是常有的事,她自小也算皮实,倒也是能挺过去。   李明云看到包子就更心疼了:“你从哪弄的钱买的包子?”   “小雷想吃包子,我就把平时攒的私房钱拿出来买包子,结果回来时就遇到齐瑶她妈了。”   梅小冉现在可是气得要命,她啥坏事也没干,还救了人,结果却挨了顿打。   “你呀,以后少管闲事,这个齐瑶家咱惹不起!”   李明云叹了口气,拿毛巾湿了湿,过来给梅小冉擦脸擦手……这时梅中华也终于处理好外面的纠纷,进了屋子。   李明云沉着脸没搭理他。   梅中华腆着笑脸凑过去,“咋还不理人了?是不是今天上工累着了?”   李明云还是没理他。   这时还没有改革开放,梅中华家是农村的,自从他娶了城里姑娘李明云后,李明云才撺掇着让他搬进城,作为城里姑娘,李明云在这个家还是相当有权威。   看到桌子上放的包子,梅中华赶紧拿起一个往媳妇嘴里塞,“明云,先吃个包子。”   李明云把头一偏,一双单凤眼瞪紧了他,“不吃!你还好意思吃包子,这可是冉冉买回来的?你刚才不是打她打的很欢实?”   梅中华把包子放下来,长长的叹了口气,“我刚才都问清楚了,今天不关咱冉冉的事,咱冉冉是救人了。”   “那你还打她?”   李明云越想越心疼,自已的闺女救人还挨打,还有没有理了?   “那咋办?齐瑶她爸是队长,咱们现在上的可是人家队上的户口,我还想着能给咱分点地出来。”   梅中华说的也是实话,他一个农村人进城,要不是靠亲戚搭上齐国民的关系,才能在蔬菜队插上户口,不然两个孩子连学都上不成!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上我娘家的户口呢。”   说到这个李明云也来气,当初进城时,她就想着让梅中华把户口上到她娘家……她娘家是城北关的老门老户,就算再不起眼,这点人脉也是有的,可梅中华说啥也不肯上,说是要把户口上到北关,跟当李家的上门女婿有啥区别?   梅中华把包子递给梅小冉,有些不自在的道,“冉冉,今天也不是爸想打你,爸是怕你刘娘找咱麻烦,咱独门独户在城里也没啥依靠,不敢乱得罪人。”   正说着话,忽然外面传来一个很陌生人的声音,“梅中华在家吧?”   该不会又是来找麻烦的吧?   梅中华心中一沉,脚下却是没有迟疑的往外走去。 夏天太阳落山的晚,晚上七八点外面还是亮堂堂的。 梅中华打开院门,就看到一个戴着眼镜、衣着讲究、面相斯文的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你就是梅中华吧?我是欧阳灵她爸欧阳健。”又指着身后的英俊少年,“这是我儿子欧阳寻。”   欧阳健显得很客气,有着知识份子特有的斯文,“今天多亏了你家冉冉救了我家灵灵,我是特意来感谢你家冉冉的。”   梅中华愣了愣,他才搬到这条街上没多久,对这些原住户并不熟悉……还没有孩子们混得熟。但这个欧阳健他是听说过的,欧阳健是中学老师,出身知识份子家庭,因为家底特别厚实,在之前的运动中也几乎没受到波及。虽然他们在同一条街上住,但一家在街东,一家在街西,平时没有交集,也不大认识。   听到说话声,李明云忙从屋子里出来,她却是认得欧阳健的,毕竟小县城就这么大,她又是土生土长的姑娘,“欧阳老师来了啊?”   “冉冉妈呀,要今天没冉冉这孩子,我家灵灵估计都没得救了。”欧阳健当然知道化废池的危害,对梅小冉也是由衷的感激。   “当时那种情况,换成别的孩子也一定会帮忙的,欧阳老师太客气了。”   欧阳健是个实在人,一定要见梅小冉。他来之前,已经听说了刘芳过来闹事,还害得梅小冉刚刚挨了顿揍,心里还真是过意不去。   进了堂屋,欧阳健终于见到了梅小冉,这闺女长得眉清目秀,就是脸上胳膊上都肿着……不用说,是被她爸打的!   “咳咳,冉冉,今天让你受委屈了。”   欧阳健自己也有闺女,平时疼得连手指都不舍得动一下,看到别人家的闺女为了救自己闺女还挨了揍,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懂事的欧阳寻赶紧把手里拎着的奶糖和罐头都拿出来,一股脑的堆在桌子上,“冉冉,这是我爸给你买的,你可别客气。”   “这怎么行?咱可不能收。”梅中华见他们拿这么厚的礼,说啥也不收,“都是举手之劳,欧阳老师你太客气了。”   “冉冉今天太受委屈了,这是对她的补偿。”欧阳健说到这儿,顿了一下又道,“都怪刘芳,她就是太护短了,我们是亲戚,我也不好说她啥,反正她今天就是不对。”   这么一来,梅中华也不好再吭声。   当时他动手打梅小冉,也是迫于刘芳的压力,毕竟人家是队长老婆,拿人家手软,他也是没办法。   欧阳寻大声说道,“梅叔,今天确实是齐瑶推的我妹妹,我能证明。我表姑她就是恶人先告状,还害得冉冉挨打,我觉得挺对不住冉冉!”   有人替自己伸张正义,梅小冉觉得好受多了,“欧阳大哥,是你表姑做的不对,跟你也没啥关系,你又没对不住我。”   欧阳寻清俊的脸庞一下子涨得通红,握紧了拳头,“冉冉你放心,我一定会让齐瑶跟你道歉!”   “那还是算了,我可不想再惹麻烦。”   梅小冉小声嘟哝了一句,惹得梅中华狠狠瞪她一眼……    正文 第六章 齐瑶的恶心操作   欧阳健父子到底还是把东西留下了,毕竟梅小冉救了灵灵一命,咋能没点表示?   看着桌上留下的一包东西,梅中华犯了难。   他能把孩子们的户口转到城里,全靠了齐国民,虽说今天刘芳闹的确实不像话,谁让人家是队长老婆呢?反正他是惹不起!   “这些东西都不要碰,回头我给人送过去。”   梅中华想了半天总算放了话,梅小冉倒还没什么,梅小雷倒是忍不住咽了一把口水,奶糖和罐头,那可是小孩最喜欢的吃食!   “你爸说的对,这些东西不能碰,回头咱们还给他们。”   李明云倒没有梅中华这些想法,只是觉得都是街坊邻居的,就算闺女搭把手救人,也没必要收人家这么厚重的礼物,现在家家户户条件一般,实在不能收。   父母都发了话,梅小冉姐弟也不敢有其他想法。   只不过,梅小雷盯着奶糖偷偷的看了好久……   第二天刚好是周末,梅小冉吃过早饭,打算把暑假作业拿出来再检查检查,这不是马上就要开学了。   几十年都没摸过作业了,重新翻开作业本,看着上面抄的主席语录,那股新鲜劲儿就别提了。   昨晚躺在床上,梅小冉几乎一夜未眠,谁能想到会是这样一种重生?   她才刚把作业翻开,就听到有人敲门。   等她跑到院子里时,看到站在门外的齐瑶。   “你来干啥?咱家不欢迎你!”   梅小冉看到她就来气,她的脸和胳膊还肿着呢。   齐瑶冷哼着瞪她一眼,自己往屋里走,像个小大人似的教训她,“来客了也不说欢迎一下?你家大人都是这么教你的?”   梅小冉气得不行,这也太嚣张了吧!   齐瑶跑到堂屋,指着桌上放的礼物问,“这是我表舅拿的东西吧?”   梅小冉气道,“反正跟你没关系!”   “咋能没有关系?我表叔拿的就是我家的东西,我现在替他拿走!”齐瑶不客气的把罐头和奶糖抱在怀里。   梅小冉气得大喝一声,“你把东西给我放下!”   “我才不放!”   齐瑶露出鄙夷的神色,傲气十足的道,“你也不想想你家是怎么搬进城的?还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就凭你这样,还想让我寻哥抓着我来道歉,做梦去吧!”   “齐瑶,你别太过份了啊!”   这时梅中华从里屋出来,看到齐瑶愣了一下,赶紧笑问,“大侄女来了?”   “梅叔,这是我表舅拿来的东西,现在我替他拿回去,你不会不同意吧?”   齐瑶像是算准了梅中华的态度,有恃无恐。   “那咋不行……我还正想把东西给欧阳老师送去呢!这么厚的礼咱可不敢收。”   尽管面对的只是齐瑶这个半大的孩子,梅中华也赔着笑脸,不敢得罪。   齐瑶点点头,“既然梅叔叫我拿,那我可就拿走了。”又指了指梅小冉,“就是你家闺女要拦着,你说咋办?”   “她敢!”   别看梅中华在齐瑶面前低声下气,可面对自己的闺女就凶巴巴的,厉害的不得了,“齐瑶,你赶紧把东西拿走,要是冉冉敢多说一个字,看我怎么抽她!”   齐瑶得意洋洋的把东西拎走了,气得梅小冉浑身发抖。   “爸,你也真是……这是欧阳老师拿来的东西,你凭啥让齐瑶拿走?”   梅中华心里也很不好受,他也不想对一个晚辈低声下气,可他们现在就住在东关,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齐家又是大户,真不是能得罪。   “冉冉,你也别怪爸,爸也没办法,咱们才进城多久?都没站稳步子,拿啥跟人家争?”   梅小冉气呼呼的道,“可那是欧阳老师拿的东西,跟齐瑶又没关系,咱不是说要还给欧阳老师的吗?”   梅中华憋得了半天,才来了一句,“齐瑶问欧阳老师叫表叔,他们都是一家人,反正要还回去,给谁不都一样?”   “才不是呢!”   梅小冉是越想越生气,质问她爸,“爸,咱们堂堂正正的搬到城里来住,又不靠他齐家吃饭,你咋就那么怕他们?”   “我说冉冉,你爸可是农民,土地才是农民的命根子,爸现在这么做,不就是想着尽快让齐队长给咱分地吗?”   这才是梅中华的心里话,他现在做的都是为了土地,没有土地,在哪都扎不了根。   梅小冉愣了,看到父亲脸上尽是痛苦的表情,她实在不好再指责,沉默了一会儿才道,“爸,你放心吧,以后农民没有地也一样能吃饱饭。我和小雷也肯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让你操心。”这已经是1979年的下半年了,离改革开放也就剩一年了,只要熬过去这一年,她就会想办法改变家里的生活,不会让她爸为了一点土地跟一个孩子低三下四。   “农民没地还能吃饱饭?”   梅中华觉得闺女这话听起来可笑,但是闺女能理解他,他也发自内心的高兴。   “爸,你就等着瞧吧,国家的政策很快会变,以后农民没有土地也能吃饱!”   梅小冉像是在发誓,又像是在安慰父亲。   正说着,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吕霞的声音,“冉冉,今天学校放成绩,咱们快去看看分到哪个初中了。”   梅小冉这才想起有这么回事,她边应声边收拾作业,“我现在就跟你去学校。”   “冉冉,你也去看看你弟弟考到哪个初中了。”梅中华对着已经跨出院门的女儿交待了一句。   “行,你就让雷雷等我的好消息吧。”   梅小冉很快的跑出去,跟吕霞她们一块儿去了学校。   学校离家也不远,步行也就五分钟,顺着小街左边的小巷穿过去,走到头就到了。   此刻第二小学校大门口已经挤满了看成绩的学生,简直比开学还要热闹。   “走,咱们过去看看。”   吕霞兴冲冲的带着梅小冉挤进人群,朝已经公布的榜单上看去。   榜单上,首当其冲的名字就是梅小雷。   梅小雷虽然只跟梅小冉差了一岁,可姐弟两个却是同一年上的学。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梅小雷的成绩就特别的好,每次都能考到年级前三!而身为姐姐的梅小冉虽然成绩不差,却总是考不过弟弟,基本上能保持在班级前三。   “梅小雷,168分。”   “梅小冉,152分。”   “吕霞,141分。”   看到这个成绩,梅小冉有些高兴,可旁边的吕霞却是快要哭了,“我才考了141分,我能考上三初中吗?今年三初中的分数线是多少?”    正文 第七章 梅家姐弟考上初中   这时旁边的学生马上七嘴八舌的报出分数线,“今年一中的分数线是130分,二中的分数线是150分,三中的分数线是140分。”   吕霞顿时松了口气,欣喜的叫起来,“那我考上三中了,冉冉,你和你弟报的几中?”   “我们也报的三中,咱们都考上了。”   上辈子梅小冉和她弟弟就是以这个分数考上的三中,中招考试也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   平康县有三所初中,二中是重点,分数线最高,三中次之,一中最低。三中就在东关,离第二小学很近,东关的学生大部分选择的都是三中,离家近也方便。当然也有选择报考二中的,那都属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要么成绩确实好,要么家里人脉广。   见大家都考上了三中,吕霞更是高兴的不得了,虽然她只比分数线高了一分,那也是考进去了!   “走,咱们赶紧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人。”   梅小冉拉着她高高兴兴的往回赶,走到小巷尽头,居然遇到了欧阳寻。   “欧阳大哥。”   梅小冉也不知道自己是咋回事,怎么见到欧阳寻,竟然会有点不好意思,她可明明是个年近四十的大妈了,对着小鲜肉还会脸红,那肯定是因为欧阳寻长的太好看了!   “你考到哪个学校了?”   “我们都考上了三初中。”   欧阳寻清俊的脸庞露出微笑,“那可太好了,以后咱们都是一个学校的学生了。”   梅小冉这才知道,原来欧阳寻也是三初中的学生。   吕霞着急回家报告喜讯,看到欧阳寻似乎有话要对梅小冉说,怕他们耽误自己的正经事儿,就急急忙忙的来了一句,“你们先聊,我得赶紧把成绩告诉我妈。”边说边跑得不见影儿了。   欧阳寻这才问道,“冉冉,我让齐瑶上你家给你道歉,她去了没有?”   梅小冉点头,“去了。”   可她心里想说的是:齐瑶是去了,但不是道歉,而是把欧阳寻送的东西全都拿走了。   欧阳寻却不这么理解,高兴的眼睛都亮起来,“我就知道……齐瑶做错了事,就该跟你道歉。幸好她去了,不然我还得再找她。”   这天真的少年哟!   梅小冉简直不知该说啥好,就算齐瑶跑到她家,也不代表就是道歉。可是,她也不想把这些话说出来,说出来又能怎样?齐瑶知道后还会跑她家耀武扬威,最后挨揍的还不是她?   “冉冉,你就原谅她一次吧,齐瑶心眼也不坏,就是脾气大,被她爸她妈宠坏了,等你以后了解就知道了。”   梅小冉小嘴一撇,“还是算了,我对不熟悉的人不想了解。”顿了一下又道,“我要赶紧回去把成绩报告给我爸,我爸还等着呢!”   说完,她丢下欧阳寻就一个人跑了。   回到家推开院门,梅小冉就大声叫起来,“爸,我和雷雷都考上三初中了,雷雷都考了168分呢!”   “考上了?真都考上了?看来咱们家要出高材生了。”   梅中华激动不已,他虽然是个农民,却是属于有文化的农民。祖上曾有人中过秀才,两个哥哥还在村里当过会计,他可是一心盼着孩子能出人头地,长大成材。   “三中的分数线是140分,雷雷超了快三十分呢!”   听到姐姐报出成绩,梅小雷也高兴的从屋里跑出来,“姐你考了多少分?咱们真都考上三中了?”   “那当然,你姐我没你考的好,才考了150多分。”   梅小冉替自己的弟弟感到骄傲,反正从上小学开始,她考试从来没超过弟弟,也不存在嫉妒。   “真好,你们真争气!”   梅中华激动的直搓手,想了想,干脆从口袋里掏出两毛钱来,一个孩子给了一毛,“这是爸给你们的奖励,你们拿去买糖吃。”   “谢谢爸!”   姐弟俩高兴的抓过钱,欢天喜地的去了小卖部。   梅中华高兴的搓着大手笑了又笑,隔壁的李翠屏听到静动出来道喜,“梅哥,你这两个孩子很争气啊,你可一定得供这两个孩子好好上学。”   “那是肯定了,就算砸锅卖铁我也得让他们两个上学。”   这个年代,好多孩子都读不起书,能上完小学的都不多,考上初中的更少。这下孩子们都考上初中,梅中华虽然高兴,可是也有点发愁,两个孩子上学可是得不少学费呢,他得赶紧给孩子们攒钱。   自从把户口迁到县城,农村的土地就没收了,大队说是给分地,可到现在也没分下来。他家现在就指望着李明云帮人做点小手工,他自己出去倒卖点农副产品凑合过日子……要是地再不分下来,梅中华真不知该咋办了!   想到这些,他把收来的粮食往院子里的架子车上一放,又在粮食上盖上麻包和木柴,打算再出去跑一趟,能挣多少是多少,就当给孩子们多攒点钱。   李翠屏看着他在整理架子车,忍不住叹了口气,好心的提醒他,“我听说北关的柴火市人挺多,你去那看看吧。”   “行咧!”   梅中华知道这是李翠屏在暗示他,柴火市有黑市,让他到哪儿换粮食呢,嘴上谢了一句,拉着架子车就出了门。   在东关桥头,刚买完糖的梅小冉遇到了拉着架子车的父亲,“爸,你要去干啥?”   “我上一趟柴火市。”   在外面梅中华也不敢多说,倒卖粮食也属于投机倒把,现在政策虽然没那么严,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这种事还是不说破的好。   “爸,我跟你一起去。”   前世梅小冉可不知道父亲有这么辛苦,她和弟弟也是从小到大被宠着没有下过地干过活,既然现在她重生了,也让她也体会一次。   “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   梅中华其实并不存在重男轻女的心理,就是有点好面子,昨天抹不开面子才打的闺女,他还心疼着呢,怎么舍得让闺女跟他一块出去卖粮食。   “不行,我今天就想跟你一起去。”   梅小冉不由分说,帮忙推着架子车。   梅中华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在家呆着不好,非得跟你爸一起出去晒太阳,你说你傻不傻?”   “我就喜欢晒太阳咋了,反正我也晒不黑。”   梅小冉可一点都没吹牛,她从小皮肤就白,还是属于晒不黑的那种白,越晒皮肤越红,夏天反而是她气色最好的时侯。   “走吧,咱早点去早点回。”   梅小冉在后面推着车,跟父亲一起往柴火市赶去。       正文 第八章 黑市卖粮也是个技术活   到了柴火市,太阳已经晒得老高了。   柴火市就在北关桥头的护城河边,这一带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人们自发形成集市,除了柴火是主要商品,其他瓜果蔬菜之类的也有人卖,就是卖的人比较少,还都是偷偷摸摸打着掩护。但是卖柴火却不在投机倒把的范畴,是允许公开买卖的物品。    要不是两个孩子今天都考出了成绩,梅中华今天也没打算出来。这年月大家买东西也是看日子的,只有逢三、六、九的日子才有人摆摊,大家才会去赶集,其他时间集上也没几个人。   正往前走着,梅小冉注意到前面有个老叔,穿着还算整齐,就是左瞧右瞧神态不是那么自然,就冲过去小声问了一句,“叔,你想要啥?”   那人吓了一跳,看见梅小冉还是个孩子,就松了口气,“你小孩子家家的不要乱说,我……我啥也不要……可不敢乱说。”   这个情况让梅小冉心知肚明,她忙小声说道,“叔,我和我弟都考上了初中,我爸想给我们攒学费,您看看有啥需要的?”   那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抬头看了梅中华一眼,干咳一声,“这天这么热,大太阳底下说话也不方便,我看这大兄弟拉着柴肯定也渴了,咱们去边上喝口水吧。”   这就等于对上了暗号。   梅中华笑了起来,“就依大兄弟的话,咱们去喝口水。”他愉快的把柴火拉到河边的大树底下,偷偷的掀开麻包,把里面的玉米面露出来给那人看。   那人瞄了一眼,摇摇头问,“除了这个,还有别的没?”   “大兄弟你直说吧,你到底想要啥?”   梅中华带的粮食样数不少,可也不敢全都掀开让人看。   那人东张西望了一下,才悄声问,“有面粉吗?”   梅中华笑了,“你要多少?”   “什么价?”那人一听这个,就知道对方手里有货。   这可是计划经济的时代,得凭粮票才能买到面粉,没有粮票就得出高价才能买到粮食。梅中华之所以敢做这个,也是因为老家是农村的,二哥是生产队的会计,有渠道偷偷弄出来粮食倒卖,要不然他也不敢把自己折腾到城里。   他朝那人动了下嘴皮。   那人一听就激动了,“二毛五?这也太贵了吧?哪有这种价?人家粮店才要一毛五,你就敢要两毛五?”   梅小冉马上口齿伶俐的接过去,“叔,人家粮店可是要粮票,我们这又不要票,就算凭票也得限量,咱这又不限量。我爸辛辛苦苦也不容易,就是赚个跑腿费。”   梅中华觉得闺女真是长大了,把话都说到了人心里,又掀开另一只麻袋,翻出面粉给那人看,“兄弟你看,这可不比国营粮店的成色差,这可是80面!”   当时80面可是仅次于富强粉的一种面,当时的市价也在一毛八,凭良心说,梅中华卖二毛五不算过份,别人张嘴就卖到二毛八了。   那人仔细看了看,确实是80面,也就不像刚才那么激动,想了半天,从口袋里摸出两块五递过去,“那就先给我来十斤吧。”   梅小冉知道她爸今天可是带了五十斤面粉出来,这么热的天,当然一次卖光最好,要不然他们爷俩还得在毒日头底下晒着。   于是走上前道,“叔,这么好的面你才要十斤?我爸也是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别人都弄不来,你干脆多买点吧,谁知道下次我爸还能不能弄来这种面,还能不能碰到你。”   她注意到这人穿着打扮干净整齐,知道肯定不是农民,倒像是个上班的。这年头工人算是待遇最好的,一个月能有个几十块的工资就很不得了,就是单职工家庭也比农民过的滋润多了!   那人犹豫了一下,也不是说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就是嫌有点贵,要是价钱再便宜点,他敢把这面全都要了。   梅中华紧盯着他的眼睛,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生怕人家变卦,连这十斤面也不要了。同时又在暗暗埋怨闺女多嘴,买十斤也是买啊,就是十斤面他也能赚七毛钱。   “叔,我爸为了给我们凑学费是真不容易,我还想着赶紧让我爸把粮卖完,带我去买点学习用品呢。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要是把我爸带来的五十斤面都买了,我就让我爸给你便宜两分钱,二毛三一斤,你说行不行?”   梅小冉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虽说一斤面便宜两分钱,五十斤都能便宜一块钱了。可是这要是一口气卖掉,就能赚二块五,要是人家只买十斤,才能赚七毛钱……薄利多销也是种经营手段。   梅中华一听,脸色都变了。   五十斤面他才能赚多少钱?闺女这一张嘴,他都要少赚一块钱呢!   “不行不行,我闺女不会算帐,这可能不一下子少那么多,再少我都要喝西北风了,这价我可不敢卖。”   那人眼珠子转了转,满脸堆笑,“大兄弟,闺女是个好闺女啊,我看你们父俩挺实在的,干脆就照闺女说的价,五十斤面我全都要了。”   “不行不行,闺女是不懂瞎说呢!要是卖这个价,真是没啥赚的,都不够我这趟的辛苦钱。”   梅中华真是挺心疼的,今天不是正集,他又着急给孩子们凑学费,本来就要价低,还被闺女这样胡来,那他这生意都没有赚头了。   那人看到梅中华急得脸都红了,也就退让了一步,“大兄弟,有话好说,干脆这样,你退一步,我也让一步,两毛四你看咋样?要是行了,咱就两毛四成交,你这五十斤面粉我全都要了。”   梅中华还在犹豫,“那咋行?五十斤面让下来也有五毛钱利呢。”   “爸,我看这老叔挺实在的,就照他说的吧,你也让个步。”梅小冉添油加醋的说,“就当咱们跟老叔交个朋友,以后老叔有啥需要还能再找我们。”   前世梅小冉可是自己做过生意,做生意的这点小窍门她还是懂的。   “唉……我的傻闺女哟,算了算了,就照你说的卖。”   梅中华忍痛把五十斤面卖给那人,接过十二块钱。   “叔,你家住的远不远?远的话就让我爸给你送回去,五十斤面也挺沉的。”       正文 第九章 送上门的服务要不要?      这年头卖买粮食都偷偷摸摸的,竟然还有送上门这种服务?   梅小冉的提议让那人高兴坏了,“还能帮忙送家去呀?那就得麻烦大兄弟了。”   闺女都这么说了,梅中华还有啥不肯的,反正他出来带的面粉全都卖了,剩下的粮食也没面粉好卖。那年头最金贵的粮食就是面粉、其次是大米、小米和玉米面。出来倒腾粮食最主要的就是倒腾面粉,其他的都是配搭,买的人很少。   梅中华推着架子车,和闺女一起,把粮食送到了地质队的家属院……原来这人是地质队的。   地质队可是本地最好的单位,地方都无权干涉,由部里统一规化管理,待遇和福利更是好得没话说。也难怪这人能一口气买五十斤面粉,要是换成普通工人,恐怕买十斤面粉都要掂量掂量。   “叔,让我爸帮你扛上楼吧,您在哪屋住?”   那时侯地质队的工人住的都是筒子楼,门挨门户挨户,想要把五十斤面送上楼,就要穿过长长的走廊。梅中华本来就是农村出身,也不惜力气,只是他不明白,好端端的,闺女为啥这么热情?   梅中华刚帮那人把五十斤面搬进屋,就听到有人操着南方普通话在问,“张哥,这从哪弄的面粉?有路子也不说一声?”   原来买面粉那人叫张亮。   张亮脸上一红,小声道,“啥路子,就是在大街上碰到的,人家见我买的多,就帮忙送回来了。”   “还有这种好事?”   问话那个年轻人显得很兴奋,直接越过张亮来跟梅中华搭讪,“同志,我叫李辉,跟张亮是同事,你还有什么好东西能不能告诉我?”   梅中华有些心虚,没敢吭声,梅小冉马上笑问,“李叔叔,您是哪里人啊?和咱们说话都不一样。”   地质队可不是普通的单位,职工来自五湖四海,虽说也有本地人,其实以外地人居多。   操着普通话的李辉是来自江南的,他一个江南人被分配到中原省康平县工作,别的都不说,就是吃饭太不习惯了……江南人喜欢吃大米,可本地盛产的小麦,在这里一年四季也难吃上大米饭,就这点最让李辉难受,所以他才大着胆子上来询问。   梅小冉一听就明白了。   “李叔叔,我爸还带了点大米和玉米面,不知道你肯不肯要?”   李辉一听眼睛亮了,连声道,“这可太好了,你们带了多少大米,我全要了!”   梅中华瞠目结舌,没想到还能这样做生意,这跟送上门的有啥区别?   梅小冉眸子里闪过一丝狡慧,笑嘻嘻的道,“李叔叔,我和我弟都考上了初中,我爸这是为了给我们凑学费才辛辛苦苦弄来的粮食,今天就带了十斤大米,您要是想要,下次我让我爸多弄点给您送来。”   李辉高兴极了,“那就这么说,先把今天这十斤大米留下,下次还有再送来。”   “可是……还有十斤玉米面呢!”   梅小冉露出为难的神情,仿佛有些难过,“这么热的天,我和我爸还得出去把玉米面卖了凑学费……”突然抬头,亮晶晶的眸子盯着李辉,“李叔叔,要不您把这十斤玉米面也留下吧,就当是帮帮我们。” 李辉终究还是抵不过十斤大米的诱惑,把十斤玉米面也留下了,但也一再跟梅中华叮嘱,让他有了大米再往这里送,好多同事想吃大米都想疯了! 走出地质队家属院,拉着空架子车的梅中华高兴坏了。   十斤大米赚了七毛钱,十斤玉米面赚了三毛钱,再加上卖面粉赚的三块钱,就这一趟已经赚了四块钱,这可比他平时赶两三个集都挣得多!   等他回过味儿来,好奇的问梅小冉,“闺女,你咋想到把让爸把面粉给人家送到家的?”   “爸,你也看到那个叔叔的穿着打扮了,看样子就是条件不错的工人,他能一口气买五十斤面粉,说明他有这个经济实力。我让你帮他把面送到家,就是想探探路子,看他到底在哪个单位上班,要是好单位的话,肯定会有别人要。要是咱们能把这个路子摸透了,以后也不用担惊受吓到黑市上卖东西,直接把粮食送到人家去,多省事。”   梅中华眯着眼睛想了想道,“闺女,你让我给人家便宜一分钱时也是这么想的?”   “那当然了,便宜一分钱,从表面上看我们是少赚了,可我们把东西全都卖光了,总体也没少赚。”   梅中华顿时高兴的一拍大腿,“行啊,我闺女太机灵了,可一点都不傻,学真是没有白上,你放心吧,爸以后就是吃糠咽菜,也得供你好好上学。”   “爸,你也别想把未来想的那么差,现在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以后有咱们过好日子的时侯。”   梅小冉说着,把买来的水果糖剥开,往父亲嘴里塞了一颗,“爸,您尝尝,这糖可甜了。”   “你自己吃,爸不喜欢吃糖。”   梅中华哪是不爱吃糖,分明就是不舍得。这几年的生活比前几年是微稍好点,勉强能吃饱饭,但想让孩子们能经常吃到糖果,还是没那么容易!   他不知道,这水果糖对梅小冉真是没太多的吸引力。   后来什么奶糖、巧克力、饼干点心,小吃零食种类繁多的让人数都数不清,都让人吃腻了,这几颗水果糖还真没让梅小冉放在眼里。不过,她看到父亲那么欣慰,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帮着父母好好挣钱,不再让别人瞧不起。   前世父母终其一生,也不过是生活在县城中的穷人,平时也就靠卖点小东西过活,一辈子都没挣过到什么大钱,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要想改变前世的命运,梅小冉自然要从现在开始,让父母改变思想意识,争取让他们早日过上富足的生活。   梅中华因为今天卖粮食卖的痛快,再加上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初中,一高兴就割了两斤肉,打算中午烧给孩子们吃。 到家时已经快晌午了,李明云还没回来,梅小冉刚想张罗着做饭,就被父亲叫住了,“冉冉,今天让爸给你露一手,你去歇着吧。” 等李明云回到家时,厨房里的肉香飘满了整个院子,梅中华高高兴兴的把饭菜端出来,“明云,快洗洗手吃饭吧,今天中午咱吃红烧肉。”       正文 第十章 两个初中生的学费   看着满满一盘子红烧肉,李明云愣了一下,“今天是啥日子,咋还吃上肉了?”   “今天你闺女和儿子都考上三初中了。”   梅中华春风满面的把红烧肉往桌上一放,像是在宣布重大事件一般,“明云,从今天开始,咱家要出高材生了,我想好了,两个孩子都去上初中,我咋着也得把他们两个供出来。”   李明云又惊又喜:“俩个孩子真的都考上初中了?你不会是蒙我吧?”   要知道她和梅中华都是小学毕业,上学的时侯她成绩也不差,就是家里条件不好,她又是老大,实在没有办法才没有继续念书。可是她却从来都没有放弃对上学的渴望,没想到她和梅中华都没有上过初中,两个孩子却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真让她欣慰。   “这种事还能骗你?学校都把成绩公布出来了,不相信你自己去看。”   李明云笑容舒展的像朵花,这两年搬到县城,都没啥事让她这么高兴了。   看着父母那开心的模样,梅小冉心情复杂,说不出是感动还是难过,最后转过脸对梅小雷道,“你看咱爸咱妈多高兴,上初中之后你可得更加努力,别让咱爸咱妈失望。”   “姐,我知道了。现在咱能开饭了吧?”   对着那盘香喷喷的红烧肉,梅小雷早就垂涎三尺了。   一家人都笑了,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午饭。   午饭过后,梅小冉姐弟躺下歇晌。   趁着天气晴好,李明云把梅中华的脏鞋鞋拿出来刷洗,这种天一晌就能晒干,也不影响第二天穿。   “中华,你说俩个孩子上学得多少学费,咱们到底能不能供得起?”   梅中华拿着大蒲扇摇着,心里也在盘算着学费,“两个学生的学费,我打听了一下,估摸着得二三十块。” 那个年代还没有义务教育一说,虽说国家大力提倡扫除文盲,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也是事实! 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基本上就是二十多块,工资高点的能有三十多,工资低的还不到二十,这两个孩子的学费加起来都比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高,能不让人犯愁吗?梅家也不过是刚刚搬进城的农民,靠着倒腾东西勉强生活,不像工人那样生活有保障,一家四口还得吃饭!   “咱家现在总共还有多少钱?”   梅中华把今天卖粮的钱也拿出来,李明云迅速的算了一下,全部家底加起来,也就七八十块,这七八十块还要刨去购粮的成本……也是梅二哥的照顾,才让梅中华先拿粮,等卖完再给钱。都说亲兄弟明算帐,梅中华也不是不知好歹,通常卖完粮就把钱给二哥送去,不能让人帮忙还担着风险。   “明天我得把粮食钱给二哥送回去。”   梅中华算了算,除去买粮的成本,他家的全部家当加起来才二十来块,连给孩子们交学费都不够。   李明云急了,“把粮食钱送回去,咱还有钱给孩子们交学费吗?”   “不是离开学还有三四天吗?我再想想办法,肯定让孩子们都去上学。”   第二天五更,梅中华起了个大早,连饭都没顾得上吃,拉着架子车就出门。   “爸,你等一下。”   梅小冉从屋里跑出来,穿戴的整整齐齐,“今天我跟着你。”   “你一个小孩家家的,跟着爸干什么?爸又不是出去玩。”   梅中华才不舍得让宝贝闺女跟他一起出去受罪,虽说已经到了末伏,天还是很热……他也是趁着凉快才出门,要是等到太阳出来,毒日头晒着,谁还愿意出门买东西?肯定得趁早趁凉快!   “我知道啊,你就让我跟你一起去嘛,反正这会儿很凉快。”   梅小冉说着,轻轻巧巧跳到架子车上,跟梅中华嬉皮笑脸,“爸,你拉着我走。”   “真是拿你没有办法。”   梅中华嘴里这样说着,却也没有硬把梅小冉赶下车,只好拉着她一起下乡。   梅家住在城东的小街东头,其实就在护城河边上,离护城河不到五十米。别小看这五十米,那就是县城和乡村的界线,早些年只有住在护城河内侧才算是县城,出了护城河就是郊区,连着打麦场,现在是人口多了,就连护城河以外都有人不少人住,县城的规模是比前大了,但老县城人心目中,还是把这条界线划得清清楚楚!   就像梅中华的老家,离县城也不过五里,就那也是乡下,他也是因为娶到城里姑娘李明云才能搬进县城,才能当上半个城里人。   拉着梅小冉出了城,离老家也不远了,本来也就五里地,完完全全走出县城,差不多就有一里地,离老家只剩下四里地,以梅中华的脚程,半个多小时就能赶到家。   “爸,你是回家找我二伯的吧?”   梅中华皱皱眉,不高兴的说,“大人的事小孩子少打听。”   “我的爸呀,你就是不说我也知道,这可是回老家的路。”   可不是么,从县城出来顺着公路走,直往北拐个弯就能到庄上,梅小冉又不是没回去过,路记得很清。   梅中华不说话了。   “爸,你是不是想把钱还给二伯,然后再从二伯那里弄点粮出来卖?”   “你咋知道?”   梅中华倒也没有隐瞒,对闺女实话实说,“你爸就是靠着你二伯的路子,才能慢慢的折腾,要是没你二伯支持,你爸也过不到现在。”不管咋说,他娶了城里姑娘,又在县城安了家,还混上了县城的户口,在农村人心目中,这是日子过的红火的表现。   “爸,你想过没有,要是现在把欠我二伯的粮钱还上,你手里可没多少钱了,除非你把粮食倒腾着卖出去才能倒出钱,可今天已经是八月二十七号了,中间只有一个集,你敢保证能全都卖出去?”   梅小冉在心里替她爸算了个帐,就算她爸这两天能把所有的粮食都卖掉,也赚不到十块钱,更何况一家人还要吃喝,哪样不花钱?   梅中华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些,他不是没有办法,更是不想张嘴跟人借钱……大哥二哥都有孩子,孩子们也都要上学,经济肯定比他还紧张,他也张不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