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介绍 上架感言(爆发十万)   感谢扰人清梦编辑大大始终对《官运》的关爱。在上架前,隐士对《官运》的前部分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码字虽然辛苦,但更多是快乐,这份快乐希望能和读者一起分享。 作品相关介绍 免费领取逐浪币的地址   免费领取逐浪币的地址http://hud.zhulang.com/20100515/wyhd.html年会活动,大额赠送逐浪币。还没有领取过的读者赶紧去吧!   支持本书的读者可以去领取逐浪币看书:) 作品相关介绍 免费领取逐浪币地址   免费领取逐浪币的地址http://hud.zhulang.com/20100515/wyhd.html年会活动,大额赠送逐浪币。还没有领取过的读者赶紧去吧!   支持本书的读者可以去领取逐浪币看书:) 作品相关介绍 又是端午(2009年端午前夕)   又是一个端午节。去年端午的惆怅,感悟了人生许多,离开为之刻骨铭心的团队到了南方,从南方第一次回来过节,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今天,离从南方回家已五个多月了,明天又是端午,一切都如梦中。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该失去的终究会要失去,勉强不得。心中的躁动虽然不能泯灭,但,时事让你泯灭时你也只能让他泯灭,冷暖应该已经明白,不能舒展的时候本就不该舒展,舒展了反倒是这点空间也会失去,命运不要去埋怨。   狼,本性永远是狼,时机才是你的希望所在。也许,这个世界不会再给你机会,那就永远做一只落水狗吧。落水狗实在是很难听,又有什么办法呢?本来你不是一只落水狗,自己把自己当成一只落水狗而已,这是需要的。一只狼想体体面面在狗群里无法生存,为了生存就做一回落水狗又何妨?狼是有野性的,但狗群中容不下有野性的东西,尾巴摇起来对于狼来说太难了,为了这只摇不动的尾巴你也只好把这高傲的东西夹起来。   内心的躁动需要熄灭,只好狠狠让自己淹在水里,高喊着淹死他淹死他,让自己成为一条落水狗,忍受别人打落水狗。落水狗需要夹着尾巴,虽然你本质也许是条高傲的狼,现在你成了落水狗就一定要认定自己就是一条狗,别人让你叫时就叫几声,千万不要在别人不想你叫时自己叫,否则就要挨打,打落水狗那是好玩的事,痛快淋漓。   本想做只野狼,可没有那片森林。唉,梦想中的森林成了狼的寄托,让那片森林永远在梦中出现。我,就想成为那只野狼。人生得意不得意不是心态而是归宿,狼需要在森林里。狼,千万不要离开属于你的世界。 作品相关介绍 韩信之死与《官运》   韩信,著名的历史名将,给后人留下的“*之辱”“背水列阵”“多多益善”的典故脍炙人口,在军事、人生事业上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韩信的一生是辉煌而又可悲的,他为大汉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成就了刘家千古基业,也使自己卑微地位的流浪者因此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王。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但他和众多的军事天才一样都演绎着同样的历史悲剧,最终不得不走向灭亡。   韩信出身贫寒,而又不务正业,穷得甚至于连一口饭吃也是问题,依赖着别人的施舍度日。他在少年时过着的日子是屈辱的。因常常到南昌亭亭长家食宿被亭长的妻子嫌弃;在河边钓鱼依靠一位老大娘的施舍,当他感激老大娘的时候还被好心的人抢白:“男子汉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报答吗?”在街上行走被淮阴的屠户侮辱,*之辱成为人们羞辱的话题。   我不怀疑韩信的出身,如果他出身显贵,或有名师传授,历史纪录不会有意抹杀。韩信成为刘邦第一大将的一经历非常奇特。他基本上没有战争经历,仅有的阅历是他当过短短几年的下级官员,从没有统兵打仗。他先是在项羽的部下做个郎中,这个过程算是他军事生涯的起点,也是他被刘邦拜为大将之前唯一的一段军事历程,能够跟随项羽的部队学习战争,这段时期业非常短,大约不到一年的时间。后来因为多次献策没有被项羽采纳而投奔刘邦,但到了刘邦那里仍然默默无闻,担任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因为熟人的关系才担任治粟都尉。   韩信是一个天才,与大多数军事名将不同的是他的出现是突然的,他的才能与生俱来。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师从、没有贵族血统、没有特殊背景,依靠的就是偶然的机会和他的天分。在历史上没有哪位名将象韩信那样横空出世。多数名将都出自军事世家,也有一些著名将领出自平民,但他们都是从下级军官开始不断积功才成为名将。霍去病这样的军事奇才也是因为汉武帝的亲戚关系才得以有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韩信,仅仅是与萧何聊天交流几次,后来通过萧何向刘邦推荐就“草率”地拜为大将,从此,韩信把他的军事奇才发挥的淋漓尽致。   韩信没有在底层的工作中展现才能,他突然成为刘邦的大将军在历史上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刘邦为何仅凭一面之词答应萧何拜韩信为大将呢?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从这件事我们只能假设和推断,或者当时萧何的势力非常大,刘邦要听萧何的安排;或者刘邦是真的具有大智慧的千古人杰,对萧何完全信任和依赖,把自己的事业完全托付给能力在他之上的萧何;或者刘邦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平平的人物,他的事业被部下推着向前发展,完全是依赖于他的部下而成就了帝业;或者是萧何的确逃跑过,回来不好交差以推荐韩信进行的一次赌博。总之,在韩信拜为大将之前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但他确实有才能,并且志向高远。   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总结是:“我到淮阴去,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的时候,他的志向也与众不同,母亲死的时候穷得无法安葬,然而却又经营宽敞的坟墓,能够安置一万户人家……,他对汉朝的功勋差不多可以跟周公、召公、姜太公相比较……。”   韩信有才华,也有志向,它需要一个能够成就自己的主人。项羽、刘邦等在秦朝末年响应陈胜起兵反秦,以复辟诸侯国为号召,其中实力最大的是项羽领导的楚军,实际指挥着整个诸侯部队,因此,韩信在项王的部队里寻求发展。从葬母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希望成为一个万户侯。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因为衣食成为一个为衣食奔波的普通人,他在寻找机会。年轻的时候衣食无着,依靠别人弄点剩饭吃,但他相信自己能够有出头的时候,老大娘给他饭吃时他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后来他的确做到了,送给老大娘一千金);他喜欢佩刀带剑,*之辱不仅仅是胆小怕事,遇到这种事,要么是因为胆小、要么志向高远不与小人论长短,总之他没有把屠户杀了(后来他分封为楚王时还把这位屠户任命为中尉)。史书记载韩信“相貌威武”,“屠户说:‘你虽然个子高大,喜欢佩戴刀剑,内心却是胆怯的’”因此,韩信他身材高大、喜欢舞刀弄剑,但不是趁一时之气的人,是有理智的人(后来韩信成为楚王时解释为什么没有杀死这位屠户时说:“杀他没有道理…”)。韩信相信自己的才华,也希望能展现自己的才华。   韩信在寻找展现能力的机会非常艰难。在项王部下时常常向项羽献策,没有被采纳,后来他认为跟随项羽不会有施展能力的机会就投奔刘邦。在刘邦麾下依然没有机会,在跟随刘邦到达南郑前,韩信多次表现过自己的才能,但一直没有得到重任。在担任接待宾客小官的时候因犯法差点被斩,在行刑前大叫:“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才被免除死刑。与滕公交谈后向刘邦推荐才提升做管农业生产与军粮供应的官员,之后韩信还找机会多次与萧何交谈,虽然萧何认定他是奇才,但仍然没有被重用。部队到达南郑韩信逃跑了,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韩信对自己的才能是自信的,也是很自傲的,这点萧何非常清楚,因此,安排韩信职务时萧何对刘邦说必须拜他为大将他才不会离开,也正是这个偶然的机会成就了韩信也成就了大汉王朝。   在刘邦第一次与韩信交流中可以看出韩信的志向,他对项羽的“妇人之仁”有过非常精辟的评价,说项羽待人仁慈有礼、言语温和,关心部下,但部下有了功劳应当加封爵位时,却把刻好的印章拿在手里,玩弄得磨去了棱叫也舍不得给人家,这就是所谓的妇人的仁慈啊。这虽然是分析项羽最终不能成就大业的理由之一,但我们也可以看出韩信相信在刘邦的事业中可以得到封侯封王回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他带领大军占领齐国后就请求刘邦任命他为代理国王。至于韩信封为楚王后谋反的记载,可信度不高,韩信要背叛大汉王朝的可能性不大,他和其他的异姓诸侯王一样都被以谋反的名义消灭(长沙王例外)——这是帝王株杀功臣的常用借口。   韩信有才华,平定三秦,消灭魏、赵、代、燕、齐,围困楚霸王在垓下最终统一天下。在整个刘邦集团众将里,战功排在第一位的无疑是韩信。就连汉朝开国第一谋臣张良对韩信也赞赏有加,在韩信开始为大将时,张良对韩信有很高的评价,他离开刘邦回韩国时对刘邦说:“能够独当一面的只有韩信。”   韩信一直是单独带领一支主力征服淮河以北各诸侯国。他所领导的这支部队很少有败绩,可谓是常胜将军。他的精锐部队经常被刘邦夺去,即使是这样,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韩信兵败的记载。而汉王的另一支主力部队由刘邦自己亲自统率,却败多胜少。刘邦经常败得很惨,几次孤身逃命,狼狈的几乎把儿女都抛下,不是他的太仆驾车技术高超的话,刘邦几次都可能被俘。最惨的一次是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楚国都城(彭城),被项羽从齐国千里奔袭的两万人打得全军覆没,父亲、妻子等都落入敌手,最后不得不在项羽以烹杀他父亲相威胁的时候说:“我们俩是兄弟,我父即你父,你烹杀他请分一碗给我吃。”才使其父免于被杀。   与刘邦相比,韩信的军事指挥才能非常高超。韩信带领几万人攻打赵国时,面对敌军二十万人采取背水列阵,半天时间把赵国的军队打垮,赵王歇也被活捉。韩信对部下解释胜利原因的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韩信的才华,他说:“我韩信并没有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驱赶市民去作战’,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把军队安排在死地,让他们处于可以逃跑的地方,大家都逃跑了,能够胜利吗?”在《史记》里,司马迁对韩信征战有几次战役作了较详细的记述,都显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韩信的结局是悲哀的,成为一方诸侯王是他的志向,按他的功劳在汉朝建国的历史上无人出于其右,分封建国实不为过分,况且,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势力仍然存在,并且是一种文化,刘邦胜利后天下的格局仍然会以郡县和分封建国同时并存的形式存在,统一之初刘姓大量封侯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韩信希望成为诸侯王是肯定的,也是他认为理所当然的。但认为他成为楚王后准备起兵造反,这非常值得怀疑,在古籍里也没有其证据的记载。降为淮阴侯后造反这还合乎情理,因为降为淮阴侯时他基本是被软禁,这时拼命一搏是有可能。   《史记》作为当时代的历史纪录,对韩信的忠诚基本上也是肯定的。韩信知道被刘邦怀疑,并且几次抽走他的精锐部队,但他在面对楚国的说客面前始终忠诚于刘邦。如果攻占齐国封为齐王后,听从楚国的劝说拥兵自重的话,楚、汉、韩三国形成就可能会早几百年在中国出现,但在重利面前韩信是坚定地执行了汉王的命令,最终使楚国灭亡,建立了大汉王朝。   汉朝建立不久,刘邦就很快着手收拾异姓王了,他们对王朝的威胁很现实,兔死狗烹、鸟亡弓藏,韩信在云梦泽被捕后在囚车上大喊的就是这句话。韩信反不反其实都是一样的,韩信的兵、比高组的精锐,将、无人是韩信的对手,即使韩信不反,借口总会有的,其他几个诸侯王就是这样一个一个被消灭了,何况韩信才是汉王朝最大的隐患。的确,韩信只有走向悲剧这条唯一的路,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力量太大。客观地讲,不消灭韩信,汉朝就不会有后来几百年的繁荣与稳定,至少文景时代会处于动乱之中。七国之乱,如果加上韩信的楚国,春秋时代又会可能重演,战国争霸又会再现。   萧何、张良、陈平等作为谋臣只能为汉王朝的建立出谋划策,曹参论功勋排在萧何之后名列第二,他也只不过是韩信麾下一名战将。细数汉王朝将相,唯韩信有帅才,进入老年的刘邦怎么能够留得韩信在就去天国呢?秦朝没有内患的基础,但法家思想统治的秦国,因为苛政导致希望万世相传的始皇帝万万没有想到只传到二世就断了祭祀。刘邦,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刘姓并没有诸侯的血统,没有显赫的历史背景,完全是在诸侯拼斗中形成的一股新兴力量,他的基业需要通过残酷的杀戮剪除异己,才有可能世代相传。因此,刘邦曾立下规矩“非刘姓不封王”,连吕后称制时想立娘家人为王也费尽心血,最后得到陈平等人的支持才得以实现。   有韩信等人在,刘邦死不瞑目,更何况还有一个吕后更加残忍。刘邦死后吕后曾计划对功臣们进行一次大清洗,只是担心失败才作罢。可见,为了基业的稳固,对功臣们大开杀戒在帝王的眼中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因此,韩信必死,反与不反结果都是一样的。   韩信之死不是因为刘邦太残忍,是因为韩信自己太有才能。更何况君臣之间从开始就互相猜疑,这样的结局就早已经注定。 作品相关介绍 深圳印象之好玩   深圳人忙,深圳人快,深圳人在玩世界。很少看到深圳人懒散安逸,匆匆来,匆匆去,就是在咖啡厅也少有呆上几小时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国的外国的,进来喝点吃点什么完事了就真的完事了,走人,像我们这种无家可归又安逸惯了的人,花上二三十元钱整晚都呆在那里聊天喝茶的着实少,以至于我们一群人姓王姓李姓天鹅姓蛤蟆,服务员都弄得一清二楚。有个高鼻子老外后来可以接我的班了,每天都会光顾那个咖啡厅一两次。那老外每天笑眯眯的一个人霸着一个卡座,一本英汉辞典翻来覆去地弄着,色迷迷地盯着每个人,你给他一句“哈喽”他兴奋得好像遇到了外星人,你就是给他一句“男人笑眯眯不是好东西”他也会“哈罗哈罗”地回答你,你给他一句洋里洋气的英语,他准会把你当成他的导师——其实,他只是为了学点中文罢了。后来,我们见面多了,看他也着实可怜,一个人孤孤单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我们也就不骂他男人笑眯眯不是好东西了。我们即使不把他当成白求恩也开始把他当成了好东西,服务员也把他当成了好东西,见面给他一句“哈罗”,但不会给他“你好”给他说中国话的机会。   深圳人玩世界,玩得把车开得飞快。广深高速限速120码,车也就开足120码,我总是忌讳120,120是急救号码,我倒奇怪向前拼命奔驰的车龙却很少有车祸。我这个慢得像蜗牛的车手也在那里玩起了120,因不是本地车牌就不玩那个超速了,那里超个15%是不罚款的。   在深圳,玩世界有高档的玩法低档的玩法不高不低的玩法。高档的玩法玩金融,给点钱让别人给你赚钱;不高不低的玩法就是做个企业,弄个地方挂起一个牌子拉上几个人,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低档的玩法是在人多的地方摆个米粉摊子烧烤摊子贱货摊子都行;再不行就干脆打打工也是一种玩世界;最不济的玩法是拿上一个二胡拉一曲二泉映月就够你一天的开销了,反正深圳什么人都有,骗人容易,一个自己都只几百块工资的人会以为你比他还惨让你骗到几毛钱。深圳人真的好骗,眼皮底下的服装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叫喊是最后一天降价,他的生意照样红火;什么蟑螂药蚂蚁药有人买了一次又一次似乎要把蟑螂蚂蚁胀死;有的人想玩刺激的就叫喊着要跳楼,公安的消防的没事无聊的都围着你转一个晚上;买水果,便宜,2元一斤的荔枝,保证你3斤也吃不饱,可你还会说这里水果好吃又便宜;车子被划坏你跟保安说请他帮你看好车,保证明天你的车被划得更厉害,原本就是他干的。   深圳机场有个广告:“到了深圳您就是深圳人。”忽悠起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来了,我们小城里的人被深圳看得起,也做了几个月的深圳人,光荣之至。深航我是被它忽悠足了,我去年到河南讲堂课,上午8点讲座开始,我头一天下午1点35的飞机,我是1点20到的机场,晚到了还能换登机牌,不错,可5点半才登上了机,不过那还是很幸运,上了机后空姐开始说话了,人话呢还是鸟话鸡话臭话香话我反正搞不清,就是听起来讨厌:“各位旅客大家好,本次航班由于天气原因不能按时起飞,等到什么时候我也不清楚,反正会很久。如果大家一致同意取消航班大家可以取消,不能一致同意取消就都不能离开。”最后我们上飞机下飞机上飞机折腾了几个小时,直到晚上12点才起了飞。三次坐深航三次倒霉。深圳玩深航深航玩深圳人,别怨,到了深圳就是深圳人。   深圳就是好玩,深圳人玩世界就这么一直玩下去,富了做老板,穷了打工。 作品相关介绍 我的团长我的团(隐士自语)   我的团长我的团。记忆中的我的团,慢慢开始陌生,渐渐离我远去。我的团已经不是我的团,我没有了我的团。   我是从车祸中幸存下来的人,我看到了死亡,还看到了另一种死亡,在安逸中慢慢的死亡。我的团就是在安逸中慢慢死亡的团。我惜命,我希望我的团也惜命,从此,我就有了我的团。   我的团,一些散兵游勇组成的团队,智慧与勇气造就了无坚不摧的攻击力。死亡谷的狠斗恶战,丛林里的刀与剑的对杀,惊天动地的攻击与防守,赢得了同行的侧目和敌人的敬畏。我的团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了一支铁军。   我,没有一起吃猪肉白菜炖粉条的兄弟,但我带领这帮溃败散兵走出了死亡谷。我们一起经历了五年,重生的五年。现在,我没有了我的团,我的团成为了记忆,但不是我希望的记忆,我不希望我的团总在记忆中出现,因为唐基,现实中的很多个唐基。唐基使我从我的团出走,接受了唐基们给我安排的命运。   我没有了我的团,但现在我有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我有了死啦死啦、烦了、不辣、迷龙、阿译、蛇屁股、豆饼、懂刀、克虏伯,还有何书光、张立宪、余治,甚至是虞啸卿、唐基他们。   现在,我还有了安逸。是的,经过耗费心力的几年,经过了南天门三十八天般的五年,我需要安逸。只是,我原来的团别太安逸,我看到过死亡。好像他们已经喜欢上了安逸。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并没结束的故事已使人有许多的感触,这就是完美的结局。因为迷龙的死,还有龙文章的死过于悲哀,完美的结局不想让观众过于悲伤和哀痛,人生已是够悲哀的了,一部过去的回忆莫让人们饭后之余再沉浸于悲哀之中,所以,南天门守住了攻下了便成了结局,电视剧也就这样变得完美了。   真正的结局,迷龙、龙文章死了,死在自己人的枪下。电视剧不需要太透明,让人安逸一些。   迷龙、龙文章,死亡谷密林中的幸存者,两次南天门血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最终不得不接受自己人给他们的命运安排。迷龙、龙文章死得催人泪下,敌人几百次的攻击,流弹、炮火、毒气,他们能够活下来,一千将士的英魂能够保佑他们毫发无损,但他们却面对着自己人的枪口怦然倒下,死得那么无奈,无奈得只能坦然接受,无奈得无奈也变成了理所应当。   他们的死,太无奈,无奈得编剧导演不敢面对观众,因此,一切就都在南天门结束了。   现实中有太多的无奈,人生其实就是在无奈中度过。人的一生生可以有敌人,我们可以面对与接受,哪怕是再强大再困难我们也有勇气去战胜他们。但,面对无奈,我们只能是无奈。在人的一生中,唐基太多。唐基不是坏人也不是敌人,但唐基可以给你许多的无奈。在无数个唐基包围你的人生中,你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变成唐基,要么还做龙文章。我做不了唐基,曾经也试着做过,但我没法做成唐基,最终选择了龙文章,因为我心中也有那一千将士那一千座坟,因为我看到了死亡,看到了另一种死亡。   我心中有梦想,梦想我的团是一支铁军,一支复仇的铁军,我们的屈辱太久了,一支在世人眼中的炮灰团。我以为我差一点就拥有了一支铁军,但因为唐基,我放弃了复仇的梦想。我就成了龙文章,接受了已经安排好了的命运。   唐基不是坏人,他忠诚于虞家,为虞家呕心沥血了一辈子。成就虞啸卿的有两个人,唐基和龙文章。   在虞师,唐基是个好人,八面玲珑,和各种人打交道得心应手,使血气方刚、激情四射且目空一切的虞啸卿得以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能够如履薄冰地一步步升迁;唐基,对上对外处理事务滴水不漏,对下对内心细如丝,细致周密。在虞师,唐基真可谓劳苦功高。可是,唐基可恶可恨,不是虞师的唐基,而是现实中的唐基。   现实中的唐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现实世界是唐基的世界,他们虽胸无行军布阵之策,手无血刃克敌之能,但致对手于死地有如囊中取物之容易。世界,是唐基的世界,在乱世尚且如此何况现实的今天。唐基世故老到,为了虞家,为了自己,龙文章可以牺牲、炮灰团可以牺牲,并且他还能够做得天衣无缝,虞啸卿也不得不在他的指挥棒下失去灵魂。虞啸卿无奈,但他的无奈不同于龙文章的无奈。虞啸卿的无奈是在自身利益,在唐基们巨掌下的无奈,他只能出卖灵魂,所以100岁的虞啸卿还能够重游南天门。龙文章不肯出卖他的灵魂,为了那心中的一千座坟墓和仅剩的几十个兄弟,他接受了审判与处决。   龙文章,一个看到过很多死人的中尉军需官,一个散兵游勇,谈不上家仇、谈不上国恨,因为良心,因为死去的那些人,唱出了惊鬼神撼天地的悲壮一曲,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真正的男人。龙文章没有上等人的所谓高贵品质,他只是一个油渣、兵痞。但他能够让追随他的人从死亡中获得生命,在绝境中得到重生,也只有他有这份勇气与能力,因此他有了一群誓死效忠的人,就连把虞啸卿视为神的张立宪、余治等辈,为了龙文章也背弃了他们的神。   龙文章粗暴野蛮,甚至于下流,但他做了男人应该做的事,他从绝境中把处于绝境的溃兵带回了家,是他凭着智慧、勇敢,更是凭着良心把他们带回了家。他不是猪肉,不是白菜,也不是粉条,他与那些一起吃过猪肉白菜炖粉条的人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结为生死兄弟,并成了他们的头。他也与他收集的那一千号散兵成为生死兄弟,后来,为了那一千号丢在南天门的尸体,他再战南天门,三十八天,惊天地泣鬼神的三十八天,最后,他为了剩下的那一点点兄弟毅然放弃师长宝座走向了断头台。   虞啸卿爱龙文章,但更爱他的虞家军,他做了他能做的事,但他不会放弃他的虞家军。龙文章可以放弃师长宝座,放弃自己的生命。克虏伯可以放弃、孟烦了可以放弃、张立宪也可以放弃,还有很多的人可以放弃,只有阿译不敢放弃。阿译后来也放弃了,只是他又做错了一件事,该放弃时没有放弃,不该放弃时却放弃了。他其实不必要自杀身亡,也许他就是为了该放弃时没有放弃的那份债,到最后,连阿译也放弃了。   虞啸卿做了他该做的事,龙文章做了他该做的事,烦了、迷龙、不辣、张立宪、余治等等他们都做了他们该做的事,连唐基、阿译也做了他们该做的事。   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濒临绝境的团队,需要一个良心,需要一种智慧与勇气。死亡,与我们只隔着良心、智慧与勇气。我看见那种慢慢的死亡,也经常告诉我的团,死亡离我们很近,我们需要坚强而不是安逸,更不是唐基。我把我的团带出了死亡谷,不久,我发现安逸和唐基来了。远离死亡是我的梦想,可希望安逸的人已经在寻找安逸了,需要权势的唐基们开始了寻求权势。南天门就在眼前,但眼前的南天门被他们的想象搬到了东京,我们不需要去攻打了,因为它远在东京,我们也打不下了,因为它远在东京。   虞啸卿爱才所以爱龙文章,但龙文章不可爱,至少唐基不爱他,他总是惹麻烦,他不守规矩。南天门需要龙文章,虽然虞啸卿曾经以为不需要龙文章,后来证明南天门需要龙文章。他是天才,攻克南天门本来就需要天才。只有龙文章才能够攻克南天门,唐基不可能做到,虞啸卿是知道的,所以他高傲的头颅、笔直的脊梁、不弯的漆盖,在龙文章面前跪下了。四小时后来变为两天的约定,让龙文章和他的兄弟苦苦等待了三十八天,这三十八天是三十八年,阵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染满了鲜血,子弹、炮火、毒气、饥饿、干渴一点一点挫磨着灵魂。虞啸卿失信了,无奈的失信。   血与火中回来的几个孤魂,仅仅几天、几十天,两个功勋卓著的人,迷龙与龙文章剩下的那点点游魂就烟消云散。南天门不需要他们了,南天门属于唐基。炮灰团虞家军还是要的,但那些游回来的魂魄不需要炮灰团,孟烦了不要,阿译也不要,炮灰团留下的是痛苦,是刻骨铭心的痛。唐基很高兴,唐基永远是高兴的,跟着他的人都是高兴的,只有南天门下来的人不高兴,因为他们才是死亡的见证者,知道什么叫死亡。   龙文章,迷龙,烦了们粗俗野蛮,卑鄙下流,虞啸卿让他们自生自灭,他们像蟑螂一样活下来,但他们有良心。他们为了活命,更为了那一千具尸体,他们去了那南天门,三十八天就为了那一千具尸体。那三十八天是震撼的三十八天,虞啸卿也苦苦煎熬了三十八天。虞啸卿是有胆识有担当的人,他以岳飞自居,以岳飞自勉,他准备做第二个岳飞,可唐基让虞啸卿变成了唐基。龙文章可以不死,因为他更像虞啸卿,虞家军需要这样的天才,师长的宝座已经为他放好,但他又不像虞啸卿,他的炮灰团已经成了炮灰,那是为了那一千具尸体,那值得去做炮灰,但他不想再做一次炮灰,因为那是再制造一千具尸体的炮灰。债已经还清,不要再欠新的债,红脑壳不是讨债的对象。于是,死啦死啦就真的死啦,烦了也真的烦了,再也了却不了烦恼。   血与火的考验,成熟了迷龙与龙文章。面对死亡,他们都不叫冤,因为他们已经太成熟。现实,本就在冤与不冤之间,冤,本来就存在,是唐基们给你的无奈,接受它、习惯它。无奈已经够多,不要为无奈叫冤。唐基不能杀敌,但骁勇善战的你面对唐基本身就是无奈。我遇到过无奈,亦无须叫冤,我只能选择出走。迷龙在“哎呀哎呀”的嬉闹中饮弹身亡,龙文章在接过虞啸卿的空枪时奇迹般击毙自己,到死还上演了他在战场上的那种机智骁勇。他不愿意死在弱者手下,只有他自己才配战胜他自己,他也知道迷龙不愿意死于弱者手里,只有他才配结束迷龙的生命。他们的死,不是唐基安排的,是更唐基的唐基安排的,他们只能坦然接受,因为他们已经成熟,只要是不死在庸者手里,他们可以笑着迎接死亡。   迷龙,在唱着“九一八”走完了一生,他没有遗憾,他有了一个家,并实现了他对妻儿的诺言——给他们一个住得更好的房子更有钱的家,在战场上用生命换回来的一千块大洋够他们母子俩一生的花费。他只能给他们这么多,不能给他们丈夫与父亲,因为命运已经安排。龙文章走得也很安详,“路已经走完,到了该到的地方”他了却了一千具尸体的债,也了却了迷龙妻儿的债,他的债已经还清,可以安安心心地走了。人的一生很多时候就是在还债,车祸中生还的我为了那些人的眼泪,我还了他们五年,他们在绝境中走向了新生,我的债也已经还清。因此我也安安心心离开了这个团队,我可以回家了,属于我的家。   “想起虞啸卿就想起你们的团长,想起你们就想起我的团。”没有人想起虞啸卿,也没人想起龙文章,更不会想起曾经有过的那个团,炮灰团已经没有了,只有烦恼不能了却的孟烦了还活在南天门下。我的团也没有了,也没有人会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   虞啸卿老了,龙文章死了,唐基们好好地活着。 作品相关介绍 最新公告,读者必看!   有一件事情,在这里公布一下。   书这几个月,经过大家的捧场,成绩一路上涨,在这里,衷心感谢所有支持过隐士的人。   可是呢,自打十月以来,本书的盗版太令人发指了,光搜索量就近千万之巨!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于是造成了一个结果,官运的收藏,每天在增加;最高订阅,每天在增加;而最新章节订阅,却跌得不到以前的一半了……   这个现实,太打击人了!   刚开始我不知道是盗版的原因,还以为自己写的不够精彩,兄弟们都不捧场,于是前几天和编辑说过打算马上全本掉算了。   可是那样的话,对你们这些仍然支持我的兄弟姐妹们来说,很不公平。所以在编辑的劝说之下,隐士坚持下来了。   以前隐士也说过,写官运,不是为了什么赚钱,我只是图个乐子。说实话,最新章节有多少人捧场,直接影响到了我的心情和状态。   写书这么久,至少我还是知道状态直接影响书的质量的。没个好状态,那我也根本就不会坚持写了。   所以,以后每天凌晨我会上传旧章节,这段时间大家就不要订阅了。每天上午九点会准时修改为正常章节,到时候大家再订阅,就不会看到旧内容了。   做这些,根子就是为了恶心一下那些盗版网站,稍微让我自己的心理平衡一下,这心情好了,码字才有状态。呵呵,希望大家都能理解,造成的不便,还请多多见谅!   没到时间最好别订阅,订阅了也别担心,到点章节肯定就修改回来了!   如果以后更新时间有变化,到时候我再另行通知!  作品相关介绍 住院请假三天   隐士又到了住院的时候了,周一到周三请假,请书友们谅解。 作品相关介绍 隐士归来,销假。   隐士归来,明天上传。现在是呕吐时间,请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