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把头 第一章 老把头 那是零九年六月,我大学刚毕业,爷爷病重,收到消息的我,从鹏城赶回老家白山。谁知道这一次回家竟使我走上了一条放山的不归路。 因为距离远,我赶回老家的时候,爷爷的病情严重,怕是不久于人世,我妈希望我们几个做孙子的好好的陪陪他。 我老家白城在东北,东北说出来大家并不陌生,最出名的除了二人转,还有东北三宝,而东北三宝最出名的就是人参了。 人参不仅能延年益寿,甚至还有续命的功效,我爸为了救我爷爷打起了人参的主意。而想要救命普通的人参是没有作用的,需要野山参,甚至是上了年份的野山参。 我家所在的这个县,常年有放山的采参人,想要弄到人参简单,但是想要弄到上年份的野山参就需要经验老道的老把头才能够找的到。 把头,是我们这里对那些放山带头人的称呼。而放山呢,则是我们这对上山挖参这种行为的称呼。 一般想当把头,没有几年放山经验是不行的,而一个经验老道的老把头更是不好找,但是我家不一样,我姥爷就是镇子里有名的老把头,只是因为年纪大了,这两年才很少去放山了。 说到我姥爷,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姥爷姓刘,附近有名的老把头,大家都叫他老刘,年轻的时候,大概是六十年代做过一件轰动的事情,那会他带人放山挖出一根数百年的老参,引起了上面的注意,还因此被嘉奖了。 姥爷放了一辈子山,几乎每年都要上山里溜达一圈,并且每次都能有收获,但是十几年前姥爷在一次放山采参回来之后就宣布不再放山,也不知道为何,姥爷不说,众人自然也不知道了。 但是这一次,我爸恳求姥爷救救我爷爷,帮他上山找两株份大一些的老山参,姥爷只有我妈一个女儿,想要推辞却也下不了口,终于还是答应了我爸的恳求,没两天我姥爷就答应带人上山里放山替我爷爷找老参了。 要放山,一个人肯定不行,所以我姥爷就要找人一起去放山,以我姥爷这种经验老道的把头开口找人,很多人都乐意跟他一起去,恰好那会是放山人比较多的季节,找人并不难。 姥爷找了两个老队友,打算上山,但是其中一个老友知道了姥爷要上山之后,跟姥爷说有一队外地放山客也想要上山,寻思着我姥爷是本地人,跟着一起上去,应该更加熟悉山路,不容易在里面有危险。 放山这种事情,常年在原始老林之中游走,是相当危险的,除了要面对风吹日晒,还要面对蛇虫鼠蚁,豺狼虎豹,危险的很,多有几个人照应也好。 我姥爷不排斥拉帮结伙,毕竟人多力量大,也更能找到老参,不过这一次是冲着给我爷爷找老参去的,所以我姥爷提前就声明了,找到年份大的老参,需要先给我爷爷,如果对方同意,那就可以一起放山。 可能是考虑到我姥爷是本地有名的老把头,虽然有十几年没上过山了,但是积累的经验还在,对附近山林都比较熟悉,所以那些人还是很乐意加入我姥爷的队伍里,并且说了一切都听我姥爷的指挥。 我姥爷这边算上他一共三个人,而外地来的这群人里有七个人,加起来一共十个人。 本来三个人和七个人单独进山放山都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合在一起就有不妥的地方了。 放山有放山的规矩,进山的人数忌二、四、五。二人放山怕同路见钱起歹意或出现纠纷无人调解。“四”与“死”字音相近不吉利,而“五”又与“无”同音相近同样不吉利。 人数一般从单不从双,有句话叫“单去双回”意思是去的时候是人数单数挖到棒槌回来就是双数了。也就是意味着回来的时候肯定是要有收获的。棒槌是我们对人参的称呼。 我姥爷他们这伙人和外地来的这些人凑在一起就是一个双数了,不吉利。人数多了,少一个人去就行了。 但是他们这样拉帮结伙放山的有一个说法是只能增人,不能减人。就是说人员定下来后,再来人可以加入,有人要求加入,有的地方有把头不得拒绝的说道。原定下的人不允许退出。 所以这样一来就还需要一个人,寻思来寻思去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这个时候我爸就出来了,原定计划是让我爸跟过去,毕竟我爸从小耳濡目染跟着我姥爷也上去过几次。 但是现在我爷爷生命垂危,我爸离不开,最后我爸妈就想到了我,毕竟我跟着我姥爷一起进山的话,一来是可以照顾我姥爷,二来我年轻力壮的也能做点事情。 我对于这个自然是不排斥的了,我从小就知道我姥爷是老把头,但是我因为上学,很少有机会跟着姥爷一起放山,后来我姥爷不放山了,我就更没机会了,这一次有机会我哪里会拒绝。 所以最后就有我代替我爸跟着我姥爷他们一起进山。 拉起了帮伙确定了人数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准备一些放山用的专用工具,先准备一些炊具、火柴、食盐、以及衣服、鞋帽、狍皮、背包等生活用品,毕竟放山时间不固定,有时候一长要在山上呆上半个月甚至更长。 准备好了生活用品,便要准备挖参的专用工具:便携式快斧、铲子、铁锹、鹿骨扦子、剪刀、红绒线绳、铜钱等。 说起铜钱又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一般放山禁用道光、光绪年号,因为嫌带“光”字的词语不吉利,普遍受欢迎的年号是开元、乾隆、嘉庆等,虽说这些都是迷信,但是规矩传下来了,大家还是都喜欢遵守。 除此此外,每人必须有一根索拨棍,有的地方也叫索宝棍,这棍须是硬木制成,上端稍粗,下端较细,在下端钉上数个铜钱,铜钱问留有问隙,以便在拔草找寻人参时能发出响声,伙伴之间可取得联系,又可惊走小动物。 这些东西的具体作用,这里不一一解释,等到真正用上他们的时候,我再解释它们的作用。 第二章 第一次放山的初把郎 第二章 第一次放山的初把郎 小小的一根人参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想要把他挖出来却是有着相当多的规矩,甚至每一个步骤都是极为精细。 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放山人进山还要选黄道吉日,一般选在农历的每月初三、初六、初九、较为吉利。 我从学校回来的那会已经是农历六月初,准备工具用了两天的时间,正好到了六月初九,姥爷带着我们,一行十一个人,一路朝着山里进发。 因为姥爷对附近的山头比较熟练,一直在前方带路,我们跟在后面,一路上我特别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放山。 放山季节和时间是随着人参生长规律划分的。一般把农历四月初至白露期间定为放山季节。 农历四月初,采挖人参出土后的幼嫩植株,称为“放芽草市”;五月人参植株繁盛,茎叶深绿,称为“放青(黑)草市”;六月,人参果实由绿变红,鲜艳易辨,称为“放红榔头市”,又叫“跑红头”。 七月,人参果实脱落,残留在总花梗上的果柄与韭菜花果柄形状相似,呈扫帚状,称为“放扫帚市”,又叫“放韭菜花”。放山结束称为“辍棍”,一般是在白露前后。 我们一行人上山是在六月,那会正是人参果实变红的时候,要找到人参也相对容易一些。 第一天,什么也没干,就是一直在赶路,朝着老林子里面走,因为外围这片山,已经不知道被多少放山人扫荡过了,基本上是已经找不到山参了,就算能够找到也是别人已经标记过的,不能采。 我姥爷在这一片已经生活了几十年,放山的次数也是极多,相当的熟练,也认识路,知道怎么走能够走到更深的老林子里去。 一路上,为了缓解赶路的沉闷,一行人也开始在这里闲聊了起来。 我也是这个时候认识队伍里的其他几个人。 姥爷带过来的两个朋友,一个是隔壁村的李叔,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地道的东北人,跟着我姥爷一起放山二十多年,也算是极好的朋友,这几年我姥爷不放山,李叔都是自己去放山,以为他放山经验也极为丰富,经常可以拉动一大帮子人。 这一次都是看在我姥爷的面子上,才一起进山的,另外一个叫刘二贵,四十多岁,是我姥爷的一个侄子,也是我妈的堂哥,我也认识,平时我都喊他二贵舅舅。 外地人这边领头的是一个叫老肖的人,也是四十多岁,看起来有些沧桑,不太喜欢说话,喜欢说话的那个是个矮子叫小潘。 一路上小潘话最多,似乎跟我一样,也是头一回放山,我和小潘这种头一回放山的人,大家都叫我们初把郎,也就是负责拿东西,不干正事的那种。 “把头,看您的年纪,应该七十多了吧,没有想到走了一天的山路,一点都不累啊!” 小潘嘴皮子不老实,老喜欢找人说话。 我姥爷也是觉得赶路有些苦闷,所以见到小潘询问,也乐意回答,提升一下气氛。 “放了一辈子山,常年在山里走,这点山路我这老头子还是吃的消的,倒是你们这几个年轻人,好像身体不行啊,现在就有些吃不消的样子了。” 姥爷一边走,一边朝着老肖和他的队伍看了几眼,确实走了一天山路,也没怎么休息,包括我这个年轻人都有些体力不支。 不过我体力不支,我还能够理解,毕竟这种山路,我很少走,虽然平时有做一些体育锻炼,但是难免有些不习惯。 但是老肖他们体力不支,这就让我有些纳闷了,按理说这些人是外地参帮,应该也是经常上山放山的啊,走这么一点山路,应该没事的。 不过可能是他们有段时间没放过山了,加上从外地来的,不熟悉之类的地形之类的原因吧,我也就没多想。 “这山路比较陡,我们走的不太习惯,老爷子您可要慢点!” 半天不说话的老肖,见到前面的山路更加陡峭之后,开始跟我姥爷说要放慢一些前进的速度。 但是我姥爷却是不依,冲着队伍里的人说:“不行啊,前面就到鬼子林了,不快一点的话,我们今晚可走不出那一片,要是在鬼子林过夜的话,可就不太安全了。” 众人一听姥爷这么说,都是脸上一惊,然后小潘这个家伙确实忙问我姥爷为啥不安全。 我姥爷倒也没隐瞒什么。 “这鬼子林啊,是一个山腹,是一片密林,林子一密就容易有很多蛇啊,豺狼之类的动物出现,碰到蛇还好,队伍里有带雄黄粉,撒一些还能避开,但是碰到狼,我们就不好对付了。” 要知道,放山是放山,就是去采参,不是打猎,放山的规矩是禁止打猎的,千万不能伤害动物,要是杀了动物,就是不给山神爷爷面子,据说是要出大事的。 而我姥爷这番话说完,队伍的人都是若有所思,并不当一回事,站在我姥爷身后的李叔,也就是副把手,行话里也叫边棍。此时却说。 “蛇和狼之类的动物并不是鬼子林最可怕的地方,可怕的是这里经常闹鬼,我们本地一起放山的兄弟,经常在这里传出消息说里这里闹鬼,甚至我们年轻那一会,这里还死过几个放山人。” 李叔的一番话,顿时让我们肃然起敬,把刚才的那一股不屑收了起来。 “咋的了,这林子里还闹鬼,老李你骗我呢吧?” 小潘有些不相信,还在质疑李叔是为了唬他们故意说出来吓他们的。 见到小潘不信,李叔却是又笑了笑,然后故意拉长声调说:“我可没有骗你哦,这鬼子林确实闹鬼,我听老一辈的放山人说起过,当年侵华战争的时候,这里来过一小队鬼子兵,神神秘秘的进山,后来就没见到出来。” “再后来呢?”小潘有些好奇了。 “再后来有放山人进山的时候发现那一小队鬼子兵都死在前面的那个山腹了,所以后来这里才被人称为鬼子林的,来这里放山的人都不太敢走这边,因为半夜经常在这里听见鬼子兵的怪叫。” 第三章 鬼子林的鬼打墙 第三章 鬼子林的鬼打墙 李叔的话,说的跟真的一样,让我们这几个跟在后面的人,都不禁感觉到四周有一股凉风吹来。 此时已经是日落西山,太阳快要下山了,伴随着那一抹斜阳,林子里也有些看不太清楚了,远远的看过去,只能看见一片朦朦胧胧的黑影,深邃幽远。 “把头,那我们还是赶紧走吧,既然这地方这么邪门,我们为啥要走这里啊。” 小潘已经被李叔的话说着有些渗人了,毕竟都是东北的,对于鬼神之说,还是很相信的。 这时我姥爷却开口了:“原本不是万不得已,一般放山是不会走这条道的,但是因为我亲家病情严重,耽误不得时间,不走这鬼子林过的话,绕远又要多走一天,不划算,再说这鬼子林只要小心一些,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尽快赶路吧。” 姥爷是个老把头,他说没事,也算是给众人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了这门子的事情,大家走起路也有劲了,想要快些走过这鬼子林。 没多久,一行人就已经走进了这片山腹之中,一进来,林子就更加密集了起来,阳光彻底被遮蔽了,远远看过去,整个林子里就是黑暗,寂静。 那一股寂静似乎也影响到了小潘,一路上都说个不停的他,此时终于不敢说话了,而是小心翼翼的跟着队伍走着。 走了小半个小时,此时已经天已经黑的差不多了,林子里也更黑了起来,但是整片林子才走了一半。 “加快点脚步,过了前面的那条河,就算是出了这鬼子林的范围了,到时候就不用留在这鬼子林里过夜了。” 姥爷的一席话,让整个队伍都有了干劲,赶路的速度也更快了几分,但是没走两步潘子这个家伙就说话了。 “把……把头,你们……有没有觉得很冷?” 潘子说话结结巴巴,跟之前的语调完全不一样。 “很冷?潘子你干啥呢,衣服穿少了是吧,包里还有件外套你穿上?” 小潘他们的领头老肖,倒是先问了潘子一句。 “头,不是,不是这个冷,我是觉得,周围凉飕飕的,感觉有些不自在啊!” 小潘摇了摇头,看了老肖一眼,又看了看四周,漆黑的林子里,寂静的可怕。 这会还是六月,虽然不算很冷,但是也热不到哪里去,我们身上穿着的衣服虽然能有御寒的功效,但是也不能算是太厚,正是适合这个季节。 但是小潘说冷,倒是让我也感觉到了有几分凉飕飕的感觉,下意识的想到之前李叔和姥爷说过这鬼子林闹鬼的事情,心也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啊!哎哟!” 顿时一声惨叫,惊起了我们一队伍。 听声音好像是文兵的,文兵是老肖这边的人,负责殿后,走在最后面,听见文兵的惨叫大伙都是急忙朝着他那边看了过去。 “文兵咋了!” “没……没事,好像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 “被什么东西砸了?” 文兵的一句话,顿时都让我们都朝着这林子上空看了过去,黑乎乎的林子上,除了一大片树阴之外,根本看不清楚有什么东西,今天晚上月光很大,虽然照射到四周也显得很明亮,但是在这片林子里却是根本看不清楚。 虽然树木不高,只有五六米的样子,但是黑乎乎的我们也看不清楚有什么东西。 “没事就算了,不要停下,接着走吧。” 姥爷语气颇为严肃,冲着大家喊了一句,我这个时候急忙朝着姥爷走了过去,然后站在姥爷的身边。 “姥爷,还有多远出这鬼子林啊。” “不远了,应该就在前面的,加快点走吧。” 被文兵这么一搞,大家都是觉得有些紧张,脚下不自觉的就加快了几下脚步。 又走了小半个小时,在这林子里蹿了老半天了,此时天也已经全黑了,完全是看不清四周的状况了,若不是还有一些微弱的月光,这林子里简直就是伸手不见五指。 “等等!” 走在前面的姥爷,突然大喊一声。我们一行人顿时就停了下来。 “咋了,把头!” “古怪!” 姥爷眉头皱了皱,我赶紧看了看姥爷,第一次放山,此时我的心里跟小潘是一样一样的,害怕的禁。 “怎么了姥爷,为啥停下来了,不是说马上就走出这片林子了吗,为啥走了这么久了还没走出去啊。” 此时我也已经觉察到了一些不对劲了。 “晓文,你也觉得不对劲了吗?” 姥爷没解释什么,而是反问了我一句。 我点了点头,说:“这片林子好黑啊,好像深不见底的样子,走进来好像是一直在绕圈子。” “啊,晓文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些奇怪了,树,这棵歪脖子树好像是刚才看见过的那一棵,对对对,就是那一棵,刚才文兵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一眼,没错就是这棵树!” 小潘冲着队伍旁边的一颗不知名的歪脖子树看了过去。 这一下,大家都站不住了,紧张了起来,我更是吓的不轻,第一次出来放山就遇到这种事情,要不是我姥爷还站在我旁边,我腿都哆嗦。 “不好,遇到鬼打墙了!” 姥爷毕竟是放山几十年,见多识广,一眼便认了出来,毕竟他早就已经发现了端倪,只是一直未声张出来罢了。 “鬼打墙?把头你可不要吓我,这鬼子林真的这么邪乎吗?” 小潘一开始还有一些不太确定自己看到的这棵树是不是之前那一棵,现在被姥爷这么一说,可就更加确信了,此时也是没有了主意,一个个都朝着我姥爷看过去,想要看看我姥爷有什么解决办法。 我偷偷的朝着队伍四周看了看,虽然我心中十分害怕,站在旁边的小潘也吓得不轻,但是老肖几个却并没有什么表情,似乎根本就不担心,只是看着我姥爷想要姥爷拿主意。 姥爷倒是却不害怕,只是冲着大家说:“继续走,不要停下来,这次走慢一些。” 第四章 溪水长虫 第四章 溪水长虫 有了姥爷的话,我们一行人也不敢留在在这里,毕竟乌漆麻黑的林子里也看不清什么,这种气氛对于我这种第一次放山的人来说还是相当的恐怖的。 大约又走了二十分钟的样子,我们再次回到了刚才的那一刻歪脖子树下。 这一次,真的让整个队伍都心惊了,就连一直没有什么表情的老肖,也开始皱起了眉头,而我表舅刘二贵也跟我姥爷交谈了起来。 “大伯,真的遇到鬼打墙了,怎么办?” “我有两个办法,可以破这个鬼打墙,大家一起拿主意吧!” 鬼打墙这种事情,在阴气重的地方时有发生,比如什么坟场啊,医院的阴暗楼道口之类的,破除也很简单,一个是撒泡尿,用尿洗个脸,这鬼打墙就自己破除了,不过这样做难免有些难堪,另外一个就是闭着眼睛朝前走,走一段路拐个方向,这样也可以从这鬼打墙之中走出去。 当然还有一个笨方法,那就是在这里等到天亮。天一亮,这鬼打墙自然就破除了。 姥爷的办法一说,大家都纷纷议论了起来,先是小潘。 “把头,不行啊,留在这里过夜肯定不行,你把这鬼子林说的这么邪乎,我们那里还敢在这里过夜啊。” 别说小潘不乐意,我姥爷自然更是不乐意,我们出来放山找参走这鬼子林本就是为了赶时间,给我爷爷续命,那里会在这鬼子林里耽误时间。 而撒尿洗脸大家一时间也拉不下这个脸,没办法,只有闭着眼睛走了,看看能不能生效了。 为了保险起见,我姥爷说大伙一起手拉手,这样不会走丢。 我们自然没有意见,还是姥爷打头,我站在姥爷身后,背后是李叔,表舅二贵担心队伍会出事,接替了文兵断后去了。 按照姥爷的指示,众人开始闭上眼睛朝着前面走过去,刚走了没几步,我突然感觉到肩膀上有什么东西搭了上来。 我浑身一颤,以为是姥爷的手搭在我肩膀上,帮我稳固身子,但是我一想到姥爷的一手手正牵着我,另外一只手拿着索拨棍,根本没工夫理我啊。 那一刻我吓的浑身发抖,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可能是姥爷觉察到了我的异样,询问了一句。 “晓文啊,怎么了?” “姥爷,你……你是不是有用搭在我肩膀上?” 我姥爷一惊忙说:“没有啊,傻小子你想啥呢?” 我听到姥爷这般说就更害怕了,也是着急了。 “姥爷有什么东西搭在我肩膀上!” 姥爷一听,当即就睁开了眼,然后朝着我肩膀上看了过去,这一次倒是让整个队伍的人都睁开了眼,都朝着我看了过去。 我刚想动,姥爷大喊一声把我吓住了。 “晓文别动!” 我一惊,又看不到自己肩膀上有什么东西,只能是更加害怕了起来。 “咋了姥爷,我肩膀上有啥啊?” 姥爷用索拨棍朝着我肩膀上一捅,然后肩膀上的东西就自己消失了,我这才顺着看了过去,似乎是一只什么鸟类,朝着林子里飞了起来。 “没什么,一只老娃子。” 老娃子在我们那是乌鸦的意思,一只乌鸦落在我的肩膀上?乌鸦浑身都是漆黑如墨,在这林子里也是黑暗无光,根本看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老娃子,也不好判断。 我顺势朝着林子里刚才那老娃子飞走的方向看了看,还隐约能够听见两声哇哇的叫声。等等,如果真的是老娃子的话,那就太可怕了,按理说乌鸦是不会在晚上出现的,刚才飞走的那乌鸦不仅在上空盘旋这,似乎落在附近没有离开的样子! 乌鸦叫丧,喜鹊叫喜!听见乌鸦叫,就是要死人的象征,这一次我的心就提了起来,心中总有一股不详的预感。 不过我还没多想什么,耳朵边,又听到了一些水流声,被姥爷的一句话给打乱了思绪。 “水声,找到了,我们走出那鬼子林了,过了前面的河,就行了。” 姥爷毕竟对这鬼子林比较熟悉,刚才大家闭着眼睛走路,虽然没走多远,但是应该是破除了那鬼打墙,此时大家也是兴奋,顺着水声传过来的地方就走了过去。 没多久,就看到了一条小河,说是小河都有些勉强,也就是两三米宽,顶多也就是一小溪流,应该是从山上留下来的山泉水。 溪水不深,过河不难,上面还有一些石块,小心一些的话,很容易就可以过去,此时已经出了那鬼子林,四周的树也少了一些,月光照射下来,反射那溪水,一阵波光粼粼。 “把头,休息一下吧,连续走了好久了,趁着这里由山泉水,我下去喝口水。” 从日落之时,一直赶路,到现在应该已经过去了三四个小时了吧,都没有休息,之前是在鬼子林里大家都紧张,不好开口说累,精神集中,不觉得有啥,但是现在终于走出了那片鬼怪的林子,就不一样了。 身心疲惫的样子,终于露出来了。 姥爷也是知道了大家的样子,点了点头。 “休息几分钟了,喝两口水,接着走,我没有记错的话,前面应该有个背风向阳的山坡,今晚我们到那边休息。” 听完姥爷的话,我也有些口渴了,打算下去喝两口山泉水,想到姥爷一路上也没喝水,就问姥爷口渴不。 姥爷说不渴,我就自个下去准备喝点水,顺便洗把脸了。 刚下到溪水边,手还没来得及伸进去,突然看到水里边好像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我视力不错,虽然读了很多年书,却并不是近视眼,出于好奇,我凑近了看了过去,顿时吓了一跳。 溪水里,密密麻麻的有一些小鱼,极长,又像是长虫子,密密麻麻的在水边,泛着白色,如果不是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 “水里有虫子!” 我惊讶的叫了一声,马上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我去,不是吧,我刚准备喝你跟我说有虫子?” 小潘这个家伙猛的起身,似乎是被我吓到了,后退了两步。 第五章 人背鬼 第五章 人背鬼 “别慌,这应该是鱼崽子,这个季节正是鱼类繁殖的时候,水里有鱼也正常,你拍两下水,应该这些小鱼就会离开了。” 姥爷跟大伙说了一句,我这才没那么害怕,但是这种跟虫子一样的鱼,我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有见过,仔细查看其中有几条个头大一些的鱼,发现这些小白鱼身上居然长了八只眼睛! 这个发现又让我脸色一变,但是我不敢声张,也没有喝水的兴致了,急忙站起来,然后走到姥爷身边,心有余悸。 队伍十一人在这里简单的休息了一会,便再次出发,姥爷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基本上可以在杂草丛生的山间找到路。 没走多久,文兵从队伍后面走了上来,冲着老肖说了几句话,老肖脸色一变,然后示意让姥爷先等等。 “怎么了?” 姥爷其实挺着急的,想要尽快到安顿的地方。 “文兵好像出事了,他说这一路上越走越累,现在连走路都费劲!” “走路都累,莫不是生病了?” 姥爷没觉察啥,但是我从老肖的脸上知道,应该不是生病了这么简单。 队伍里出事了,姥爷这个当把头的自然不能不管,所以马上就朝着文兵看了过去,虽然黑灯瞎火的看不清楚,但是微光之下,我还是可以看出来,文兵的脸有些白,表情也很难看。 “小伙子,你咋的了?” “把头,不知道啊,从鬼子林里出来,就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是背上有什么东西一样。” 要说之前文兵背上确实背了东西,老肖他们一伙人自己带的东西,都是自己背着的,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的,但是后来文兵把包丢给了队伍里的另外一个人王建军之后,便啥也没背了。 此时他说自己背上有东西,当然都觉得奇怪了。 “你脱下衣服来我看看。” 姥爷也不知道文兵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想要弄清楚。 文兵按照姥爷的吩咐,把自己上衣脱了,也就穿着两件衣服,一件外套,加上里面的一件短袖衫。 一脱衣服,我们站在旁边的几个人,脸色都是铁青。 此时文兵的背上,肩膀上两块地方都是青色,青了好大一块,看起来就像是扛了很久的重物一般。又像是被什么东西踩了两脚。 难倒刚才文兵一直在背什么重物?还是说刚才文兵背上背着的小包其实很沉? 但是我很快就否认了这种想法,文兵之前背的小包顶多也就是能装下二三十斤东西,不能出现这么一块的淤青。 “人背鬼!不好,应该是刚才在鬼子林里的那个东西跟上我们了。” 姥爷一句话,吓得文兵不轻,身子险些就瘫痪在地上了。 急忙问姥爷怎么办。 姥爷沉思了一下,然后转身冲着文兵说:“抽烟不?” “啊?”文兵一愣,不知道姥爷问他这句话是啥意思。 “问你平时抽烟不?” “抽。” “把烟拿给我。” 文兵不敢违抗姥爷,伸手从自己裤袋里摸出一盒长白山,姥爷接过文兵手里的烟,然后利索的从里面抽了三支出来,用打火机点上。 从地上翻起一个土堆,然后将烟摆在上面。 “这位朋友,我们一行人刚才路过宝地,冲撞了您,还请海涵,路上没带什么东西,只能孝敬您三根烟,还望高抬贵手,放我们这位小兄弟一马。” 姥爷应该是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了,所以也懂一些这方面的门道,在冲着草堆拜了几下之后大家便不敢说话了起来。 我也是好奇,盯着姥爷放在草堆上的三根烟,此时正是黑夜,昏暗的四周三根烟上的火红色小点格外显眼。 四周寂静无声,只能感觉到一丝凉意,烟头上的火红小点忽闪忽闪,仿佛真的有人在吸烟一般。 看到这里我惊呆了,还有一些害怕,难倒真的有鬼? 这个想法一出现,顿时就打破了我之前二十几年养成的世界观,我从来都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有鬼的,但是眼前的这一幕,却是令我极为惊讶。 姥爷看到了烟头上忽明忽暗,就知道这个东西已经答应了,所以马上就转头冲文兵说,文兵你之前有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文兵一时间哪里想的到自己哪里做了什么事情惹怒了这个家伙,也是一时想不起来。 倒是一旁帮他拿包的王建军,马上说了:“大兵,你小子肯定是之前在鬼子林里撒尿,惹到这位了,我都看到了你在冲着人家草垛上撒尿了,当时叫你你还不听。” 被王建军这么一说,我姥爷也明白了过来,马上就点了点头。 “那就难怪了,应该是这样,文兵上去磕两个头,说两句道歉的话。” 文兵脸上虽然有些难看,但是此时这种情况,加上自己背上的淤青,也是吓得不轻,当即在那土堆前跪了下来,然后恭敬的磕了两头,说了几声对不起。 说来也奇怪,文兵从土堆前站起来,肩膀上的疼痛就减轻了很多。 一场虚惊下来,队伍里的人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了,姥爷在这里耽搁了一会也急着赶路,所以马上就让队伍继续前进起来。 过了小溪口,没走多远,就来到了姥爷说的那个向阳的山坡。 “今晚就在这里搭地戗子吧。” 选了一块比较平整的地之后,姥爷便吩咐大伙开始搭地戗子,也就是临时住的窝棚,用树干支起来做墙,枯树皮当做瓦片防雨,上面可以垫一些自己带过来的塑料膜,增加防雨性能。 地戗子里面铺上一些草和自己带过来的狍子皮,增加舒适性。不过因为明天还要赶路,这只是临时的居所,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在地戗子外面生起了一团篝火,二贵表舅就开始捣鼓晚上的伙食起来,二贵表舅虽然也是一个经验老道的放山人,但是在老爷的队伍里也只能算一个端锅的伙夫了。 山里的条件艰苦,伙食远不能和家里比,只是简单的小米粥,加上一些自己带的干粮,在山里大家都明白也没有人会埋怨。 第六章 守夜的诡异 第六章 守夜的诡异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走了一天也都有些累了,队伍里十一个人开始准备休息,不过守夜还是需要人的,每次两个人,轮流守夜,五班倒,两个小时后换人。 姥爷年纪大,所以不用守夜了,我被安排到第二班守夜,正好是午夜时分,说实话,我是有点害怕的,毕竟第一次在山里过夜,加上之前路过鬼子林的时候遭遇的灵异事件,让我更加害怕了起来。 睡了两个小时,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被人叫了起来,原来是换岗的人叫我起来轮班了,我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还是起来了,跟我一起轮班的是之前背鬼的文兵。 看到文兵,我脸色一沉,有些害怕,但是人员都是随机分的,我也不好说不去守夜,心里想着反正也只有两个小时,忍一忍就过去了。 守夜其实很简单,就是站在地戗子门口的火堆旁守着,别让火熄灭了,定时加点柴进去,就行了。 可能是有些无聊,文兵开始抽烟,之前姥爷拿他的烟抽出三支之后就还给他了,所以这个时候文兵手里还剩下半包,在火堆里点了点火,便一个人抽了起来。 为了缓解尴尬,我坐在旁边看着文兵抽了几口之后,就忙问他肩膀还疼不。 这句话我刚说完,自己其实就有点后悔了,因为我好把好不容易忘掉的灵异事件又给想了起来,还是自己给自己绕进去的。 文兵摇了摇肩膀缓缓说不疼了。 我这才舒了一口气,看着文兵手中的烟头,我又想到了之前在鬼子林里的那三根烟头,在寒夜之中忽明忽暗。 为了缓解心中的恐惧,我只好找文兵聊天。 “文兵大哥,我听说你跟老肖他们都是外地的参帮,给我讲讲你们之前放山的经历呗!” 其实我这句话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真的让文兵给我讲故事,但是文兵脸色一变,有些不耐烦的回应我说现在没心情给我说这些东西。 我也没当回事,毕竟之前他才遭遇了人背鬼这种恐怖的事情。 和文兵交流无疾而终,我就只好看着四周打发一下时间,四周的树木虽然没有之前在鬼子林那般密集,但是也有不少而且在昏暗的火光之中被隐去了大半身形,看起来就显得幽静深邃。 突然,不远处的树枝上闪烁了两个绿色的小点,一明一暗,仿佛是什么东西在眨眼睛一般。 这可把我吓了一跳,聚精会神,仔细的朝着那树枝上看了过去。 借着火光,我看到树枝上一个什么鸟类落在上面,那幽绿的眸子也正盯着我看。 “这不是之前在林子里落在我肩膀上那只老娃子嘛!”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一惊,有点想不通,难倒是这老娃子一直在跟着我? 还有为啥要跟着我呢,之前还落在我的肩膀上。 “文兵大哥,你有没有觉得那边的树上有些奇怪?” 我害怕,赶紧询问一旁的文兵,谁知道文兵朝着我说的那边看了两眼之后,居然说什么奇怪,没有什么奇怪的啊。 我一愣,急了又说:“你没看到树上有两个小绿点在闪吗?” “没有啊,你眼花了吧!” 我不知道文兵是真的没有看到,还是假的,但是他说的跟真的一样,我就惊讶了,更是急了拉着他指着那老娃子所在的树杈上说:“你没看见吗,那个树杈上一只老娃子落在那里。” “你眼花了吧,哪里有什么老娃子!” 文兵被我说的也是着急了,走了过去看了两眼,硬是说没有,但是我现在还是看见那树杈上有只老娃子,而且我还能够肯定这只老娃子就是之前在鬼子林里的那只老娃子。 “真的有,文兵大哥你真的看不到吗?” 此时我脸上的表情变了变,也相信文兵应该是不会骗我的,这只老娃子应该是只有我能够看到了。 “大晚上的给我扯什么犊子呢,安静一会吧,再有一个小时,就换岗了。” 文兵也有些不耐烦了,不理我了,我见他神神秘秘的也不打算打扰他。 而此时我心中虽然害怕,但是看到树杈上的老娃子,反而生出了一股好奇之心,为啥只有我能够看到这只老娃子呢。 我缓缓的朝着那树杈子走了过去,盯着树杈子上的老娃子看了起来,这老娃子也看着我,没有动也没有叫。 深邃幽绿的眼睛,看起来仿佛两颗荧光之石,又有一股让我忍不住想要移开目光的魔力。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老娃子被我靠近受了惊,突然之间扑哧的扇了两下翅膀,然后从这树杈上飞走了。 老娃子朝着远处飞去,我顺着他飞走的方向看了过去,死寂的黑暗之中出现一些虚影。 一小队模糊不清的人影从远处的林子里出现,鬼鬼祟祟一看就不像是什么好人。 更让我心头一惊的是,这些人,穿着军装,手中拿着枪,而且看他们的样子,分明就不是这个年代的人。 “鬼子?” 我心中一震,想到了之前姥爷给我说起过的那个鬼子林的故事。 但是我还未多想,那在林子里的几个鬼子突然就自己自相残杀了起来,不一会儿的时间,一小队鬼子,居然自己都死在了林子里。 眼看这些鬼子就要逼近我们地戗子所在的位置,可是突然都死了,我吓了一跳,可是黑暗之中,那些鬼子居然又从地上爬了起来。 死了又活过来了? 这简直就颠覆了我的认知,而那些尸体又朝着我所在的地方慢慢的走了过来,我吓了一跳,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刚准备后退一步。 文兵朝着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诶,小子,搁着看啥呢,发什么愣啊,换岗了。” 文兵一句话,把我从恍惚之中叫醒了过来。 我一愣,又朝着刚才老娃子飞走的方向看了看,什么也没有,一片黑暗,那种黑的看不清楚手指的黑,仿佛什么光线都没有,一片绝望。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神情凝重,盯着那个方向看了看,但是这诡异的气氛让我越来越害怕,不敢在这里多停留。 第七章 山神爷爷 第七章 山神爷爷 回到了地戗子里,文兵已经叫醒了接下来守夜的小潘和另外一个大哥,我就自己爬到了临时搭建的草铺上,睡了起来。 一开始脑子里一直都在回想刚才那诡异的一幕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感觉就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为什么突然又变成了幻觉。 是因为之前那老娃子让我产生了幻觉还是怎么回事,还是这老娃子到底有没有出现过,文兵说他看不到老娃子,这就更让我奇怪了。 想着想着也想不通,我又不好去问姥爷,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 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起来。 地戗子里大伙都已经起来了,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便开始继续赶路了,姥爷说了,我们要去的地方,距离这里已经不远了,今天加紧一点赶路的话,傍晚时分就可以到了。 这山脉附近已经被很多放山人扫荡过很多次了,想要在这外围找到野山参不容易,就算是找到了也是年份很低的,或者是已经被人捷足先登做好了标记的。 出发前,姥爷在地戗子前的一个山坡上找来了几块青石板,用着几块青石板搭成了一个小台子,然后从自己的包里面取出了一个人像。 这人像看起来像是画上去的,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姥爷说这叫拜山神爷,我们放山人和大部分职业一样,都有要拜的祖师。 我们所拜的这个山神爷叫孙良,这个故事,我小的时候就听姥爷说起过很多次了,估计东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 山神爷孙良的故事讲的是明朝末年,那时候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山东莱阳地界有一个名叫孙良的,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于是闯关东,来到了长白山附近讨生活。 孙良在长白山中偶然遇到也来放山采参的张禄,因两人投缘,于是结为了生死兄弟,一起放山采参,这样有个相互的照应。后来二人在山中分头放山的时候,张禄在山林中走失了。 为了寻找回张禄,孙良在山林中不知走了多少天,最后又累又饿,在河边上的一块石头上,写下了一首绝命诗后,便死去了。 后来有一个石匠路过这里,见到了这首绝命诗以及孙良的尸体,感其情义,于是用凿子将诗刻在了那块石头上。石匠出山后广传孙良事迹,当时的人都很感动。 再后来被前来巡山祭祖的康熙皇帝听到了这件事,便将孙良封为“山神”老把头。 这是我们汉人的传说,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山神”是努尔哈赤的。都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规矩,反正拜山神是一直流传下来的规矩,轻易不得变。 总之,从那以后孙良便成为了长白山区的一种特殊的民间信仰和崇拜而传承了下来,自是被看做了放山采参人的开山鼻祖老把头。后世凡有进入长白山区放山采参者,都要先拜祭塑有孙良塑像的老把头庙,又称为老爷府,以求“山神爷”保佑,平安的采得人参回来。 就算是条件简陋,也不能少了这庄严的仪式。最起码也要摆上三块石头,权作为老爷府,然后插草为香,诚心诚意的拜上几拜方可进山。在长白山区,以至整个东北,已是成为约定俗成的事了。 所以当姥爷摆好了老爷府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要干什么了。 山神爷爷不要怒,把你子孙来保护; 山神爷爷开开眼,叫俺能够拴大钱; 山神爷爷指指路,叫俺能够砍砍树; 山神爷爷乐呵呵,回去给您弄头猪。 姥爷一套说辞念叨了下来,我虽然听的津津有味,但是另外一些人,老肖他们却并不怎么在意一般,而是在这里朝着四周乱看,不知道在找什么东西。 拜山神爷只需要老把头就行了,等姥爷把这些琐事都弄完了,整个队伍才开始继续前进。 有了之前一天的经历,第二天,我们便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松懈,开始全力赶路,按照姥爷的吩咐,在傍晚时分,赶到了姥爷说的老岭子沟。 老岭子沟是我们那片一个深山沟子里,这里人迹罕见,就算是放山人都极少有人会走到这边来,一来是这里真的是荒山野岭,经常有凶悍的野兽出没,二来这里地势险要相当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出人命。 虽然这片山林里经常有人找到野山参,但是生命危险让不少的放山人望而止步,只有少数的一些不要命的放山人敢来这老岭子沟,这样一来也更加加重了这老岭子沟的神秘。 我听姥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找到的那几百年的老山参就是在这老岭子沟,当时他在这里发现了一片野山参,其中最大的老山参就是那送给了主席的百年老山参。 听到姥爷的话,不仅是我,整个队伍的人都显得相当的兴奋,马上就要上山找参了,一个个都显得格外有干劲。 而越是逼近那老岭沟,我就能够在这山林里的树木上看到一些奇怪的标记,像是被人直接用刀看砍了几下。 姥爷跟我说那些标记就是以前的放山人,在这里发现了人参留下来的标记。因为人参这种东西,一般在出现过的地方找到第二株的几率很大,所以做好标记给别人,也算是方便大家。 找了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我们把地戗子搭建好,因为已经有了一次经验,所以这一次摆弄起来也更迅速,在天黑之前便已经完成了。 搭建地戗子的时候,在草丛里发现了一窝野鸡,野鸡已经被我们来到声音给惊动了,早就已经飞走了,留下来几个蛋。 七八月的这个季节,正是野鸡繁殖的季节,王建军原本还打算将那野鸡给抓回来,给我们枯燥的放山生活增添一顿美食,但是却被我姥爷给制止了。 姥爷跟我们说放山不是打猎,放山是绝对禁止杀生的,因为这样会触怒山神爷爷,到时候肯定是不会让我们找到人参的。 找不到人参还是小事,万一惹怒山神爷爷把命丢在这里就闹大了。 第八章 装神弄鬼的小潘 第八章 装神弄鬼的小潘 到了晚饭时期,二贵表舅已经开始弄小米粥了,粥里面还撒了一些野菜和在山里随便采的蘑菇。 一开始大伙看到有蘑菇还有一些惊讶,毕竟山里的蘑菇可是不能乱吃的,大部分的蘑菇都是有毒的,只有少数的一些才可以吃。 不过二贵表舅已经放山二十多年了,这点常识还是有的,肯定是能够分辨出那些蘑菇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 姥爷带头开饭,众人也就都没有再说什么,耐着性子把晚饭吃了。还别说有了一些配菜,这小米粥合起来口感就是不一样了。 吃完饭,大伙围在篝火旁边,姥爷开始给我们讲述明天的事情,因为队伍里有我和小潘这两个初把郎,有一些忌讳和采参的时候各种规矩还是要说明白的。 我俩按照姥爷的吩咐,将他说的那些规矩都记了下来,虽然只是听姥爷讲,但是我还是听的相当感兴趣,也十分期待明天的采参。 等姥爷把这些规矩什么的都说完了,大伙也就散了,各自活动一会,马上就要休息了,我趁着没人,把自己昨天晚上守夜的时候经历的事情跟姥爷说了起来。 姥爷听完我的故事之后,脸色一沉,然后摸了摸我的头,露出和蔼的神色。 “没事,晓文呐,有些时候能够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坏事。” 我搞不明白姥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分明记得之前在鬼子林的时候,姥爷也能够看到那老娃子的啊,为啥文兵看不到呢。 这一点我想不通,不过姥爷也没有跟我解释什么,只是让我别担心,我也就将这件事情暂时忘记了。 很快到了深夜,众人也开始进地戗子里休息了,还是轮班守夜,今天我第一班,跟小潘这个家伙一起守夜。 有了之前那一晚的经历,说实话,我对守夜还是有些心惊胆战的,不太敢一个人乱走了。 小潘虽然话多,但是胆子也不大,特别是之前经历了鬼子林的灵异事件,更是跟我一样被吓得不轻,我们两个就蹲在篝火旁边,不敢多走一步,火小了一些就使劲加柴,不让火熄灭。 反正现在是在林子里,什么都没有,就是柴火多,随手都可以捡来一大把。 也是两个大男人蹲在这里都显得很尴尬,气氛十分的压抑,加上我们二人也不抽烟,也就聊起天来了。 小潘话题多,人也鬼精鬼精的,见到我似乎是害怕了,居然在这个时候开口询问有没有听说过黄大仙。 我一听,脸色就不对劲了,这个家伙在这种老林子里跟我说黄大仙,这不是自己找没趣么,身为一个东北人,还能没听说黄大仙? “王小哥,我跟你说啊,在这种老林子里最容易碰到黄大仙了,真的,我跟你讲,我还亲眼见过黄大仙呢。” 被小潘这么一说,我好不容易压制下去的恐怖心里,马上就翻起来了,黄大仙就是我们俗称的黄皮子,也就是黄鼠狼,在我们这,大家都信奉这个,说黄皮子可以操控人,附在人的身上。 也跟所谓的鬼上身极为相像,我从小就听家里说起过黄狐二仙,甚至小的时候不听话,家里人还经常拿黄狐二仙来吓唬我,导致我从小就害怕这个东西。 现在被小潘这么一说,我也是相当的尴尬,又不好意思跟小潘说我害怕,让他不要讲了。 “我跟你讲啊,黄皮子可坏了,专门挑女人附身,我们村那边,有一个寡妇,一到晚上就去勾搭别人家的汉子,据说就是因为黄皮子附身了。” “真的假的!”我虽然听到了小潘的话,但是脸上还是有一些不信的神态。 “你还别不信,我亲眼看到,当时我正好路过,看到那寡妇家门口有一只黄皮子,在做出稀奇古怪的动作,屋里的小寡妇也做出相应的动作,看的我一愣一愣的,听说那家男主人也是因为这个黄皮子被害死的。” 小潘说的神神秘秘,仿佛是自己亲眼所见一般,让我信以为真,还想要让小潘继续说。 小潘也来劲了,刚想准备继续说,突然身子一颤,居然直接倒在了地上。 我一惊,也是慌了神,马上朝着小潘靠近过去,想要扶他。 “小潘,你咋的了?” 我不知道为啥小潘突然倒地,难不成又是有脏东西作祟? 我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顿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之前出现这种事情那可是整个队伍都在,姥爷也在我身边,我还没有那么害怕,但是眼下,这四周只有我一个人了,小潘这个家伙还晕倒了。 但是我还没来得及多想什么,地上的小潘又悠悠转醒了过来。 扭扭捏捏的从地上慢慢的爬了起来,然后阴阳怪气的看向了我,用不伦不类的声音冲着我说:“小伙子,不要听这个家伙乱说,我们老黄家的可从来都不会干这种事情。” 乱说,老黄家,阴阳怪气的声音让我神色一愣,脸色立马就变了,惊恐的看着小潘这个家伙。 “附……附身!” 说曹操曹操到!我们这才刚刚谈论黄皮子,这黄皮子就出现在了我面前,还把小潘给附身了,这个家伙,肯定是刚才那几句话得罪了黄大仙,黄大仙这才拿他下手! 怎么办,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只黄大仙,怎么办? 此时我脑子都懵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惊讶、害怕、恐惧的紧迫感占据了我的内心,但是我还要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不能慌,不然可就闹笑话了。 就在我毫无防备,还在思索该怎么应对这黄皮子的时候,小潘又开口说话了。 “切,不好玩,你这个家伙居然不害怕。” 小潘的一句话,让我神色又是一愣,紧张到极点的心脏,瞬间跌落下来。 “你他妈刚才是装出来吓我的?” 你麻痹!我着实被刚才小潘给吓住了,差点就要冲到地戗子里去喊人了,没有想到这个家伙居然是装出来吓唬我的。 小潘也有些不好意思,想要过来给我道个歉,谁知道刚起身,身子一僵,又倒地不起了。 第九章 真真假假 第九章 真真假假 我一看小潘这个样子,和刚才一模一样,脸上马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妈的,小潘你这个家伙贼不厚道啊,骗我一次,又来,还想骗我第二次吗,这次我可不会上当了。起来!” 我不由分说,直接一脚朝着小潘的身上踢了踢。 但是居然没有丝毫的反应,小潘这个家伙,仿佛死了一般,毫无动静。 我开始感觉有一些不妙了,但是心里还认为小潘是在骗我,又想要拿黄皮子吓唬我。 我又朝着小潘的身上推了推,谁知道这个家伙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这一下我就紧张起来了,急忙朝着小潘身边凑了上去,想要看看这个家伙到底怎么了。 我用手探了探这个家伙的鼻子,还有鼻息,没有死,我想这个家伙又是在装神弄鬼,正打算不理睬的时候,这个家伙悠悠转醒。 然后什么话也不说,从地上爬了起来,就静静的坐在一旁。 突然眼神一厉,小潘猛的朝着我看了过去,眼神极为凌厉,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我被小潘突如其来的目光盯着内心发毛,试想一下,一个刚才跟你嬉皮笑脸的人,突然之间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坐在你面前一声不吭,就用两只眼睛盯着你,那种感觉让人浑身难受。 气氛越来越尴尬,我目光不知道往哪里放,只能是也看着小潘,四目相对,却越来越觉得小潘好像变得有些诡异了。 小潘这个家伙到底怎么了,这是在给我装神弄鬼吗?这个小子真是影帝啊,一眨眼的功夫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咋的了,怎么啥也不说了?” 气氛太尴尬了,我被小潘看的发毛,只好打破这种寂静,跟小潘聊了起来。 但是小潘并不打算理睬我,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依然继续盯着我看。 我只能看见小潘不算老成的脸上,一双带着火光的眸子,四周漆黑,之间一点火光,越发犀利深邃,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你……你,不该……不该进入这个地方!” 良久,小潘突然之间说了一句话,我吓了一跳。不知道这个家伙在跟谁说话,说这句话是啥意思。 “啥,小潘哥,你说啥?” 我急忙追问,但是小潘根本就不理睬我,也不回答我的问题,只是继续盯着我。 此时我终于发觉了小潘这一次应该不是在吓我了,这个家伙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完全是换了一个人,坐在我面前的小潘,此时已经被什么东西附身了! 是不是黄皮子附身了小潘我不知道,但是此时我终于肯定,在我面前的这个家伙肯定不是小潘! “这……这里,不……不欢迎,你们!” 小潘再一次冲着我说了一句。 我开始发现自己的两条腿都在抖,手也在抖,虽然双目盯着小潘,但是却愣在原地,说不出任何话来。 从小潘那邪恶的眼神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之前那一小队鬼子兵的踪影,仿佛自己置身那鬼子兵所在的鬼子林。四周都是阴魂,不断在侵袭着我。 就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漆黑的林子里,惊起一阵飞禽。 伴随着几声哇哇的怪叫,我幡然醒悟,从迷糊之中醒了过来,然后顺着那发出哇哇叫的地方看了过去。 一只老娃子从树杈上飞了起来,朝着远处的林山里飞走了。扑腾着翅膀,隐匿于黑暗之间。 在老娃子飞起来的那一瞬间,坐在我对面的小潘突然之间仿佛受到了惊讶一般,身体一颤,紧接着又朝着地面上倒了下去。 我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这时从地戗子里走出来一个人,让我把视线从小潘的身上转移了过去。 “姥爷!” 一看到出来的人是姥爷,我欣喜若狂,从担惊受怕的状态下转换了过来。 姥爷脸色凝重,开口便问我怎么了。 我自然是马上就将小潘的这一番奇怪的事情都告诉了姥爷。 姥爷走到小潘的身前,然后掐了掐小潘的人中,不多时,小潘就清醒了过来,然后一脸懵逼的看着我跟姥爷。 “把头,咋了?咦,我怎么躺在地上啊?” 小潘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事情。 “小潘哥,你刚才是不是装鬼吓我?” “装鬼吓你?哦,你说我刚才装黄皮子上身啊,我分明记得我站起来了啊,怎么又躺在地上啊!” 小潘一脸疑惑,似乎在努力回想自己怎么会躺在地上。 我一听就知道了,小潘第二次倒地的时候,已经真的不是他在骗我了,而是真的被鬼上身了,只是这个鬼,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就不得而知了。 “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小潘进去睡吧,叫下一班人换岗。” 姥爷神色凝重,将小潘叫走。 小潘哦了一声,还是在思考自己为啥躺在地上,我原本想讲小潘被鬼上身的事情说出来,但是一想到这个家伙胆子小,不经吓,就把这个念头放弃了。 虽然这个家伙装鬼吓我,但是我却不能吓他,毕竟这他妈是真的!我说出来,怕他受不了。 小潘一走,姥爷就看向我,一副关爱的神态,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了,晓文,放山人总会遇到一些其他人遇不到的事情,不要害怕,你要相信恐惧是相互的,心安则不惧。” 我不知道姥爷为什么丝毫都不害怕,可能是姥爷经历的多,见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根本不害怕了,但是我不一样,这是我第一次放山,遇到的这些事情都是第一次,超乎我世界观的事情,不得不让我产生恐惧之心。 换岗的人出来,很快接替了我,我也就跟着姥爷一起进了地戗子里休息,这个时候夜还不算深,姥爷拍了拍我的肩膀,似乎是在给我鼓励。 我也没有多想,给自己打气,没有什么好怕的。也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伙一起吃过了简单的早饭,姥爷便组织大伙起来,要开始上山找参了。 终于等到了这一刻,我显得格外的兴奋,紧跟着姥爷左右,姥爷开始分派大家的工作。 第十章 压山找参 第十章 压山找参 我们从地戗子里起来,没有洗脸,老肖几个人连胡子都没有挂,只是走到溪边用山泉水洗了洗眼睛,按照姥爷的说话,这是开眼,以确保今天能够顺利找到山参。 洗完眼睛,姥爷这个把头便走到林子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大树上用自己手中的索拨棍朝着树上用力敲了三下。 “开山啦!” 姥爷卯足气势的一句话,响彻整个林子里,在这山林里四处传响,回声袅袅。 “快当快当!” 我们余下的十个人,赶紧在姥爷的话音后面跟着喊了起来。这是开山仪式,昨天夜里,姥爷已经告诉我们了。 这里面也不只是为了求个吉祥,还有很多科学原理在里面,比如用声音大喊,经验老道的把头可以跟着回声判断山参所在的位置,那一片的林子里,出山参的可能性更大。 这种听音辨位,能够大致的分辨出林子里山参分布的位置。 开山仪式结束,姥爷若有所思,在这片林子里观望了起来,可能是他从之前的声音之中听出了什么,也不顾我们的想法,姥爷一个人就在这四周走动了起来。 我们等了足足半支烟的功夫,姥爷回来了,然后叫上我们。 “走吧,先从这边的林子里开始找,这边声音更清脆,悠远,应该更大,出参的可能也大一些。” 姥爷示意了一下,老肖等人自然没有什么异议,叫上大伙,我们便冲着林子里走了过去。 到了林子边,姥爷让我们一个个排排站,站成一拍之后,一起朝着前面走,进行地毯式的搜寻。 整个过程叫做压山,压山的时候也有分工的,比如我们排排站的时候叫做排混儿,这里面规矩也多。 姥爷是把头,叫头棍,站在最前面,因为他经验老道,找到人参的几率大。站在中间的叫腰棍,最外边的叫边棍,边棍也要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所以李叔就成了这个人选站在了最外边。 我和小潘两个新人被插在中间,就这样大家一群人开始在这林子里探索了起来,一边走,姥爷和李叔还不断在树上坐着标记。 姥爷告诉我这是在打拐子,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会重复在这里寻找,算是标记一下。 我们用自己手中的索拨棍在这草丛之中扫荡起来,但是此时正值夏季,草木繁盛,林子里根本下不去脚,有些地方的杂草足足有半人高,需要索拨棍好好的清理才能够进去。 这个时候索拨棍的好处就出来了,先用棍子在杂草之中试探,一来可以将杂草分开,看清楚草里面有没有山参,二来索拨棍上的铜钱发出的叮当声,可以惊走小动物,防止放山人被钱串子咬伤。 没多久,队伍之中便有人发现了山参的踪迹。 “棒槌!” 老肖队伍之中的一个人大喊一声,一下便把我们的目光吸引了过去,棒槌的意思就是山参。 “什么货!” 大伙齐声询问。 “大山货!” 我们马上就冲着他那边凑了过去,一走过去一边问:“几匹叶?” “四匹叶!” 众人脸上一喜,四匹叶已经是大货了,至少也是有点年份的山参了,拿出去也能卖上不少的钱。 但是姥爷听完之后,却是脸上一沉。 “怎么了,姥爷,为啥你脸上看起来不高兴啊,这不是已经找到人参了吗,应该高兴才对啊。” 我不知道为何姥爷脸上露出这种沉重的神色,但是我还是追问了一句。 “这是山神爷爷不高兴了。” “为啥!” 姥爷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跟我细细解释,放山的规矩,如果第一个找到的人参是四匹叶,就是不祥之兆,意味着山神爷爷不愿意让我们在这一次的放山之中有更大的收获。 一般经验老道的放山人,在第一次找到山参的时候发现是四匹叶都会直接忽略,假装看不清,只是暗自记下位置,等找到其他的山参之后,再回过头来抬着四匹叶的人参。 但是老肖的人,不知道为何,发现了这山参直接喊了出来,既然已经喊了,那就要抬,毕竟是四匹叶的人参,大伙也不想放弃。 姥爷是经验老道的把头,所以这抬参的重任自然也是由姥爷来,加上队伍里有我和小潘这两个新人,姥爷要教导我们怎么抬参。 抬参工序非常复杂,先开“盘子”,根据山参的长势和生长环境,再决定采挖方法。若是有必要的话,还须搭建山神爷爷庙,采集周边几把杂草当做香,祭拜山神把头。 然后在附近来风的地方烧一堆火,利用烟雾驱赶蚊虫和预防野兽。采挖过程不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极大的耐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确保人参须根的完好无损,所以,整个抬参过程至少要持续几个小时。 所用时间与人参大小和生长的环境有关,甚至有时抬一株大参需要几天时间。挖参过程中,还要动用许多专用工具。 其中有棒槌签子,是用鹿角削磨制成六寸长的签子,用来拨土挖参,质地坚硬顺滑,不吸水不霉变,所以不会带霉菌,在划伤人参时不会使参体腐烂。 棒槌挖出后要打“参包子”,用树皮和苔藓包裹捆扎,将棒槌保存起来。 姥爷的示范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这一株四匹叶的老山参才算是彻底的从土里挖了出来,表皮一点损耗都没有,堪称完美。 周围的老肖等人见识到了姥爷的厉害之后,一个个都啧啧称奇,就连我也不例外。一脸崇拜的看着姥爷。 “不要愣着了,继续压山吧,趁着天色还早,争取把这一片林子都给翻一遍。” 姥爷将人参收了起来,然后继续领着大伙开始压山。 众人继续在这片林子里走了起来,没走多远,文兵便大喊一声:“棒槌!” 众人再次一喜,急忙齐声问:“什么货?” “大货大货,五匹叶!” 大伙脸上一喜,急忙凑了过去,但是下一刻姥爷的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