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颗良心 4月,是南非约翰内斯堡市气候最好的季节,街边的紫荆花在阳光中竞相绽放,风中飘动着醉人的花香。 就在这样的一个下午,年轻母亲波塔开着私家车带着两岁的儿子去市中心的一家银行办事。 车开到银行门前时,波塔回头看到躺在后座婴儿车内的儿子睡得正香。她轻轻吻了儿子的额头,然后悄悄下车,锁上车门。几分钟后,当波塔从银行里出来时,她大吃了一惊,自己的车不见了。想到车上熟睡的儿子,这位母亲一下子乱了方寸,心急如焚的波塔渐渐镇定下来,马上拨打了报警电话。 偷车的人叫作伍尔德,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几天前,他的母亲突然得了重病,需要一大笔手术费,这笔钱令伍尔德一筹莫展。伍尔德从小便死了父亲,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他无法眼看着母亲因无钱治疗而离开自己。 怎样才能立刻得到一大笔钱呢?走投无路的伍尔德最后想到了抢劫银行的主意。这天下午,伍尔德做好准备后,选择了市中心这家银行,但就在他准备闯入银行时,却意外看到一辆崭新的汽车停在那里。这让伍尔德不觉眼睛一亮,偷车容易得手,比抢银行的风险小得多。而如果卖了这辆汽车,支付母亲的手术费是绰绰有余的。 偷车,对于修车工出身的伍尔德来说是小菜一碟,他很轻易就打开了车门,然后像开自己的车一样疾驰而去。伍尔德在做修车工时结识过一个做黑车生意的人,这个人叫索罗斯,专门收购偷抢来的二手车,买过来后走私到其他国家去。伍尔德得手后马上想到了他,他给索罗斯打电话,说自己的母亲正在医院里等着做手术,自己的车急着出手。简单询问车况后,两个人约定在市郊一个废弃的钻石矿附近交货。 半个小时后,伍尔德来到了交货地点。趁索罗斯还没有到,伍尔德开始检查车况,在查看后座时,伍尔德吓了一跳,他看到在后座上,竟然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在熟睡。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而最后出现的这个孩子,让伍尔德的心慌乱起来。而这时,一阵马达声由远及近,伍尔德知道,索罗斯来了。但是,眼前这个烫手的山芋应该怎么办呢? 索罗斯看过车况后,表示满意,他和伍尔德谈拢了价钱,让助手将现金交给伍尔德,伍尔德收了钱后,提出了一个要求——把车里的孩子送到约翰内斯堡市去。索罗斯听后没有同意,他告诉伍尔德,现在城里所有的警察都在寻找这辆车和这个孩子,带他回去,等于自投罗网。他还建议伍尔德立刻把孩子丢弃了,然后拿着钱走人。看着索罗斯和助手开车离去,伍尔德一阵茫然。他把孩子放在地上,静静看着他,此刻,孩子仍然在熟睡,他根本不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到在医院里等钱做手术的母亲,伍尔德狠下心肠,转过身,向公路边狂奔而去。就在这时,一阵婴儿的哭叫声让他停住了脚步。伍尔德知道,是那个孩子醒过来了。他忍不住回过头,此时,太阳已经西斜,暮色从天边涌上来,孩子的哭声在这空旷的野外回荡着,让人感到心神不安。伍尔德索性捂住自己的耳朵,一步步向前走,但孩子的哭声却依然能钻进他的耳朵,如一根细线牵扯着他无法再迈出一步。此时,伍尔德的眼前,又浮现出母亲的面容,可怜的母亲,此时一定正在医院盼望着自己能拿回救命钱,一想到母亲,伍尔德的眼泪便潸然而下。同样,那个孩子的母亲呢,她一定也在急切盼望能看到自己的儿子。 没有了孩子,那位母亲将怎么生活呢?伍尔德不敢再想下去了。他痛苦地转了身,如野马一般向那个孩子的身边飞奔而去。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一看到他,竟不哭了,而是用黑亮的眼睛望着他。伍尔德竟不敢正视孩子的眼睛,他闭上双眼,小心地把他抱在怀里。 一个小时后,伍尔德抱着那个孩子走进了医院,他计划着,先把母亲的手术费交上,然后就把孩子送到那家银行停车的地方。但就在这时,一群警察将他包围了,原来,索罗斯驾车去销赃时被高速公路上布控的警察拦截下来,随后他供出了伍尔德将去医院的信息。 伍尔德被捕了,那个孩子重新回到了母亲身边。伍尔德被带离医院时泪流满面,他与在医院中等待自己的母亲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了。 伍尔德被捕一个星期后,他收到了一封信,打开这封信时,伍尔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信中说:“伍尔德先生,不用担心你的母亲,她已经成功做完了手术,身体正在康复之中。至于你,你还有半颗良心,只要不放弃自己,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好人。”信的署名是“一位孩子的母亲”看完信,伍尔德默默做了一个忏悔的姿势,然后热泪泉涌。 一只手套 两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我驾车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回来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交通台的广播说晚间的气温可达零下三十度,这让坐在车里吹着暖风的我不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车驶进小区,头顶上已是灯火阑珊。车库就在小区的地下一层,我习惯性地把车缓缓掉过头,让车尾对着车库的方向,然后下车去打开车库的铁门,从我停车的地方到车库入口之间是一条十米长的斜坡,我重新上了车,像往常一样顺着那条斜坡倒车进库。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车失控般地快速滑了下去,我这才想起,这条斜坡上已经覆盖着雪花了,平常的刹车根本不管用。咣当!撞击的响声从车后传来,我狠刹了车闸,终于掣住了滑动的车轮,便急忙开门下车,一个人正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然后很艰难地去扶摔倒在地上的一辆自行车,我知道,我倒车时把他刮倒了。 我挺担心,因为听说现在“碰瓷儿”的特多,破块皮儿也要万八千的。出于责任感,我还是急忙走过去问他伤到哪儿没有,顺便想帮他扶起自行车,顺着大灯的灯光,这时我才看清他: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工模样的男人,正满脸歉意地看着我,他头发凌乱,身穿一件破旧军大衣,上面满是斑斑点点的灰漆。我边问他有没有受伤,边要帮他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他却很担心的样子,慌乱地把我迎住,并用双手护住身后的自行车,急促地说:“这太脏,我自己来吧。”说着,他转过身把自行车扶起来,并从地上捡起一个长柄的滚刷和一个装胶漆的空桶,我又问:“大哥,伤到哪儿没有?”他却对我赧然一笑,答非所问地说:“今天刷了四间屋子,活干得太晚了,撞了你的车,实在对不起。”他说着话转身就要离去。我这时分明看到有鲜血顺着他左手握着的刷柄上流淌下来,我心里一阵难受,快步走上去握住他那只流着血的左手说:“你的手受伤了,快上我的车,到医院包扎一下吧。”他重复着那句话:“没有事,没有事……”挣扎着说什么也不肯去。 天冷得怕可以滴水成冰了,他的伤手会冻坏的呀!我叫他等一下别走,便急忙打开车的后备厢,想找些保温的东西让他包裹,但里面是空的,只有一只白色的线手套孤零零地躺在角落里,线手套是每次加油时加油站都会送的,但每次我都是随手扔掉了,没想到居然掉到这里一只,也许能派上用场吧。 我拿着那只手套让他戴上,抱歉地说,实在找不到什么,这也许勉强能保暖吧。他看了看那只新手套,一脸惋惜,但在我的督促下,还是戴上了。我告诉他,我姓王,有什么事可以来这里找我,我家就住在车库这个单元的三楼一门,他又是一脸感谢,然后步履蹒跚地推着自行车,消失在了风雪飞扬的小区出口。 第二天早上,我被公司派往海南出差。这一去就是整整两个月,总算不辱使命,我拿着合作协议又回到这座北方城市。 出差回来的当天,我从公司开着车回家,进入小区时已是夜幕四合了。我像往常一样下车去开车库门,突然一个孩子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你姓王吗,叔叔?”我回过头,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站在我身后的斜坡上。我点点头。他又问:“你家是不是住在这个单元的三楼一门?”我又点点头。他突然像掏宝贝一样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塑料方便袋,跑到我跟前递给我,说:“我爸让我把这个给你送回来,我每天都来这里找你,终于见到你了。”我莫名其妙。打开方便袋,一只白色的线手套赫然在目,我忽然记起了那个寒冷的夜晚。手套上没有一点污渍,还跟新的一样。我的手不觉抖动了一下,我问他,你爸爸还好吗?这时孩子却哭了。他说:“我爸一个月前在刷楼房时绳子突然断了,腿摔折了,正养伤呢。” 我紧紧握着那只手套,眼前一片模糊,再抬起头,孩子已经不见了。 两年了,再也没见过那个民工和那个孩子,但那只手套我一直保存着。 执著的房客 家里空出一套小房子。母亲说闲着可惜,不如租出去。那天,我到小区的房屋中介去登记租房信息,正巧碰到一对进城打工的乡下夫妇。 听说我有房子出租,男人便把我拉到一边,问我可不可以直接带他们去看房,如果看着合适,就马上交钱。这样,就省了一百元的中介费。男人面色黝黑,西北的口音,女人在一旁看着我,满脸的诚恳。我带着他们上楼,结果他们对房子很满意,就立刻签了租房协议,交了租金。 夫妇俩好像很关心水,不断地问我供水情况。我就拧开水龙头,为他们演示一下:两个人看着汩汩流出的自来水,脸上涌动着兴奋。男人急忙一边关了水龙头,一边说:这样流,太可惜了。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笑着说;“不要紧的,这是老房子,没有安水表,每月不管用多少水,都只收固定的六元钱水费。” 房子租出去的第二天。我正在上班,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西北口音,是那男房客打来的。他说了半天,我才弄明白,原来是卫生间里马桶的阀门关不严,有小股的自来水日夜流淌不断。我告诉他:“不要管了,流多少都不会多收你一分钱的。 而且水不断流着,卫生间里还不会有异味。”男人停顿一下说:“不,和钱没有关系,只是看着那水总流着,太可惜了。”接下来,我又耐心地“开导”了他一番,才挂了电话。这天傍晚,我下班刚到家里,男人又打来了电话,他说的还是水的事。他说白天已找了修理工来修那马桶,但是修理工告诉他,马桶太旧了,修不了,必须换新的才能止住水。他试探着问我:“可不可以换个马桶。”我很不耐烦,拒绝了他的要求,并从心底涌上一种憎恶来。 男人再没有打电话来。不觉快一年过去了。房子租期将满的那天,我去看房子,收回钥匙。我在检查房内的设施时,突然发现卫生间里的马桶竟然换了新的。男人看着我一脸惊讶,笑着说:“花几十块钱,是小事,换了,水就不会白白流掉了。”男人告诉我,在他的家乡,常年缺水。那里的人,把水看得比油还珍贵,如果谁要浪费一点水,就是天大的罪过。所以,当他们发现卫生间里的长流水,就觉得很不自在。他们白天干活时会惦记着,晚上回来躺在床上,一想着那水,就难以入睡。最后,他们决定自己出钱,买一个新马桶。 那天,站在这对乡下夫妇面前,我再也找不到一点都市人的尊严,我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在默默聆听着大人的教诲。 因为,在他们的愚不可及中,有一种闪亮的东西,让人既惭愧又敬畏。 这对夫妇说得对,一点自来水,和钱没有多大的关系。最要紧的,是能用别人看来卑微可笑的行动,去坚守做人的责任与良知。 难堪的一躬 半年前的一个暴风雪之夜,我从郊区打车回市里,结果在下车时把皮包落在了车上。 事后,我找到交通台的朋友发了一则消息,做出归还必有酬谢的承诺,试图找回失物,但却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渐渐地,我把这件事淡忘了。 6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单位上班,手机铃突然响了。接电话,对方是个男人,说自己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找一个叫王兴的人。我告诉他我就是王兴。男人很激动,他问我还记不记得那场雪,那天这座城市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听他这么说,我想起来了。就是那天,我把包落在一辆出租车上,包里有我的身份证,还有两千元钱。 男人告诉我,他就是那个司机,他想把失物还给我。我听了不以为然,我想,天底下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事和这么好的人,捡了你的钱,半年后,还千方百计打听你的下落,然后给你送上门来。我猜想着他可能另有企图,八成想用那个包和身份证再从我身上榨点钱。 但对方满口的诚意,让我决定去会会这个“拾金不昧的好人”。我约他在单位门口见面。 十分钟后,我下了楼,老远就认出了他,男人正是那个大雪天载过我的司机。看见我,男人笑了,他打着招呼:“你是王兴同志吧?”说着,他看了看手里的身份证,然后,又对我端详了一下,说:“没错,你就是。” 我没有正眼看他,只问了一句:“你什么意思,说吧。”他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说:“给您送失物来了,这是有点迟了……” 我有些不耐烦:“这么久了,我可记不起丢了什么东西了。我的工作很忙……” 在我说话间,男人两只手里已经握满了东西,左手拿着一个皮包,右手一张身份证,下面压着一沓钱。男人递给我说:“你看看,还缺不缺什么,钱数对不对?” 我一下子懵了,接过他递过来的东西:钱,身份证,皮包,一样也没少。 看着他真诚的眼睛,我竟不知说什么才好。终于问了他一句:“哥们儿,我不懂了,为什么当时没想到给我送回来,而要等到现在呢?” 男人一脸惭愧,低声说:“当时我把钱花掉了。” 我很惊讶,对他说:“花了怎么又送回来了,这事凭天地良心,你若不送,也可以呀。”男人急了,说:“你别把人看扁了!” 接下来,男人的话匣子打开了。原来那天晚上,他收车时,看到了那个皮包,他也发现了里面的两千块钱和身份证。他想着第二天一早就去寻找失主,归还失物。但就在那晚,他家里突然打来电话,说他女人得了重病,于是,男人连夜坐火车回到乡下。女人病得很重,需要马上做手术,得用一大笔钱,男人东借西凑,钱还是不够,没办法,就把那两千块钱用上了…… 男人说,由于抢救及时,他的妻子得救了。多亏有那两千块钱!两个月前,男人安顿好家里的一切,又进城来开出租了。几天前,他终于凑够了这两千块钱,就急着找到我。 听着男人的讲述,像在听一个离奇的故事,但是,握着手里那实实在在的皮包和现金,我想,他没有必要编个故事来骗我。 望着男人被太阳晒得黑红的脸膛,我改变了自己开始的态度,我一边诚恳地对他说谢谢,一边把那摞钱分出一部分,递给他。男人很惊讶,我对他说:“我有言在先,归还必有重谢,这钱你拿着。” 没想到男人又急了:“你这是干啥,我还要代表我们全家谢谢你呢?”男人说什么也不收我的钱。我目送着他,渐渐远去,心里说不清啥滋味。就在这时,他猛地回过身来,对我深深鞠了一躬。 这猝不及防的一躬,好似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我脸上,我怔怔地站在那里,看着他渐渐消失的背影,难受得要命。 背一百斤爱上路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每年春节前都要出一趟远门,他要给居住在百里之外的奶奶送米送面。那时候家里没有车马,父亲就头一天称好五十斤大米、五十斤面粉,分装在两个布袋里,缚在一根扁担两头,然后第二天早晨鸡还没叫就起程。 父亲每次回来,我都问:“爸,你要走多久才能到奶奶家呀?”父亲说:“太阳还没落山就到了。”我又问:“担子那么重,你哪儿来的力气呢?”父亲就笑着说:“想着你奶奶在盼着我,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忘记了肩上的担子。”每次听后我总感觉不可思议。 2003年,我从黑龙江坐火车回千里之外的吉林老家过年,上车前,一个五常的朋友送了一袋大米到哈尔滨火车站。朋友特意嘱咐说:“这是中国最好的大米,一定要带回去给你父母尝尝。”盛情难却,我就带着那袋大米上了火车。让所有乘客没有准备的是,这趟车晚点了近两个小时,我下车时已经半夜十二点二十分,父母根本想不到我会坐这么晚的车回来。这是除夕的前夜,车站外没有一个人,我站在寒风中,想着父母,此时他们一定在想念着他们的儿子,于是我就提一口气背起那袋大米,迈开健步奔向四公里之外的家,不知为什么,那天夜里,我腿上有使不完的劲儿,竟浑然不觉肩上的负担,不久,家门就在眼前了。 推开家门那一刻,我听到那盏老式挂钟突然敲响。 第二天,父亲称了称那袋大米,足足有一百斤呢。对于一个没干过力气活的书生,背着一百斤大米用四十分钟走了四公里路,这让干了一辈子庄稼活的父亲惊讶不已。 父亲笑着问我:“你是哪里来的力气呢?”听了这句话,忽然想到这是我儿时问过父亲的那句话。那时,我的眼泪突然流下来了。 亲人的期待,会把一切负担变成爱的,背着一百斤爱上路,谁还会感觉到累呢! 用美好影响别人 这世界上,许多人看似素不相识,其实却在深刻地相互影响着。 二十年前,我十三岁,在内蒙古的农村上小学,当时已经是五年级了,而我的成绩却很一般,那时学校实行的还是五年制义务教育,所以正常来说,中考一过,就意味着我从此要离开教室,开始与土地打一辈子交道了。因此,我是抱着破罐破摔的念头,中考前的两个月,我根本无法安心在教室里听课了,每天,我都拿着一本评书,跑到学校大墙外边的一个土坑里去消磨时光。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中午,我在学校大门口碰到了学校的校长。在一个孩子眼里,老师都是很神圣的,更何况是校长呢!我诚惶诚恐地说了一声“校长好”。令我惊讶的是,校长看了看我,竟笑着叫出了我的名字,那一刻,我被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包围着:校长竟然认识我?校长又补充了一句:“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在五年级六十多名学生中,作文数你写得好。”然后他笑着离开了。那一刻,我突然感觉眼前的天空一下子明媚起来了,那个一直茫然凄惶的幼小心灵,竟在一句话里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撑。 带着这股力量,我返回了教室,开始练习写作文,那两个月里,我不知疲倦地看什么写什么,结果我的作文水平又大大地提高了。中考后,虽然我的成绩一般,但由于作文写得好、语文试卷答了满分,便被乡中学破格录取了。后来,我上了高中,考上大学,一直没有把写文章的事搁下,我的文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熟,开始在全国的报刊上频频发表,这最终使写作成为我一生的事业。 后来有许多人问我,你是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的?我告诉他,是因为一句话。然后,我便沉浸在回忆里,二十年前的那位老校长,如今已不知身在何处,但他的一句话,却改变了别人的一生。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不会分时间和地点,也无论陌生或熟悉,那总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对于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我们都要心怀友善,用正确的态度给这个人以鼓舞,以激励。也许,我们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就足以改变他的一生。 要记住,我们会影响到别人,我们在对待别人时,要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要用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 大树的伤疤 我年轻的时候,脆弱得经受不起一点伤害,每次受伤之后,我都习惯于一个人在无人的背街上行走。那年夏天,在我人生中最失意的时候,我碰到了罗斯蒙德先生。 “孩子,不要低着头走路,那很容易撞到树上。”这声音苍老又和蔼,顺着声音,我看到了罗斯蒙德先生,他的衣服上印着环卫工人的标志,他一只手拎着油漆桶,一手拿着刷子,仔细刷着街边的一棵美洲红杉树。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神态,严肃得如同一个艺术家,在精雕细刻一件作品。那天,他的帽沿向上翻卷着,让我想到了海明威笔下的老牛仔。他神态和帽子配在一起,让人看起来很有趣,使我郁闷的心情稍稍好了一些。 “您在对这棵树做什么?”我好奇地问他。他说自己正为这棵受伤的树粉刷伤口。“红杉也会受伤。”我问他。“是的。” 他指着那棵高大的红杉对我说,“你看他的身上,伤痕累累。这是因为每年夏天,我都要对他进行修剪,修剪之后,就要马上在它的伤口涂上油漆,这样,它就不会因为体内水分流失而枯死了。那几个最大最圆的伤疤,是八年前留下的,那三个椭圆形的伤疤,是三年前的,涂着油漆的,是刚刚留下的……” 我没有想到,这位老园林工人,对这条街上的每一棵树的每一个伤疤,会像自己的孩子一般熟悉;更从没有想过,一棵树竟和一个人一样,活着,也要受这么多的伤。幸亏有罗斯蒙德老人,细心地为它们抚平伤口。而我呢,我的伤口谁能抚平得了? 看我对他的树感兴趣,罗斯蒙德先生很兴奋,他双手挥舞着说:“小伙子,你看,这条街边的树每年都要受很多的伤,这一棵红杉,它身上的伤疤差不多有六十处呢。这是一棵受伤最多的树,却也是长得最粗壮、最高大的树,这是多么有趣的事。” 我突然感到,罗斯蒙德先生一定是上帝派来点化我的。他是用那些树,来让我明白受伤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后来,罗斯蒙德先生成了我的朋友。我在每个夏天里,都要带着女儿,去看他为街边那些树抚平伤口。然后,我的性格在慢慢改变着,最大的变化是我能够平静面对人生中的那些伤痛了,包括最爱我的祖父突然离我而去,我的小女儿去乡下度假骑马时永远失去了双腿,我的公司在全球金融大危机中濒于倒闭……在生命的每一个伤口面前,我都会想起拿着刷子的罗斯蒙德老人。直到有一天,罗斯蒙德老人也离开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已经很平和了。 我默默地为罗斯蒙德老人祈祷,对他说:尊敬的罗斯蒙德先生,谢谢您,我想我现在已经是一棵大树了。 当了母亲,就不怕了 前几天,一场沙尘暴袭击了这座城市,紧接着,又下了小雨,结果,窗户的玻璃被染得泥污一片。我家住在一栋高层的十七楼,平时打开窗户向外望都眼晕,所以,擦这些玻璃就成了一个难题。 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到家政公司请个计时工来帮忙。我拨打了家政公司的电话,说明了情况,谈拢了价格。不到十分钟,计时工便到了。但是,看到这个计时工时,我和妻子都很失望,因为,来者是个中年女人。我指了指脏兮兮的玻璃窗对她说:“你要做的是把这些玻璃里外都擦干净了,这么高,你能行吗?” 女人看了看窗户说:“没关系,三十几层高楼的玻璃,我都擦过。”虽然她回答得挺干脆,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看她慢慢地走到窗前,不经意地查看那些窗扇,但是当她转过头来时,脸色明显比刚才苍白了许多,虽然她故作着从容。接下来,她从背兜里拿出一根绳子,将一头绑在室内的暖气管上,另一端则牢牢缚住自己的腰,打了死结,她用力拉了拉绳子的劲力,然后,闭上眼睛静默了几秒,忽然,猛地一用力,已经站到了窗台上。 她侧身站立在那窄窄的窗台上,身子一半悬在五十多米的高空,她用一只手扶着窗扇,另一只手拿着抹布飞快地擦拭着玻璃上的泥污。我看着窗台上的她,那种心情要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忽然感觉到,她真像是一只不停挥动着翅膀的蝴蝶,在这十七层高楼的窗口上危险而精彩地舞动着。而此时,妻子突然握住了我的手,我感觉她的双手颤抖得厉害。 女人用了近半个小时,才完成全部的工作,而这期间,我就那样一直看着她,直到她从窗口上回到地上,我的心才跟着平静下来。而此时,女人变成了另一种状态,她如同虚脱了一般,脸色苍白如纸,她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一丝丝汗水从她额头上流下来。我知道,她这个样子不应该只是劳累所致,而很可能是恐惧带来的后果。妻子给她倒了一杯水,她一脸感激,却挥一挥手拒绝了。 她渐渐恢复过来,并开始收拾东西。这时妻子凑上去问她:“大姐,刚才你擦玻璃时,我在下面看着你,腿都发软,你站在上面就不害怕?” 女人说:“不瞒你,我也恐高,我像你个年龄时,站在板凳上头都晕呢。” 妻子不解:“那怎么还敢干这种活儿?” 女人苦笑着说:“妹妹,你还没有孩子吧?”妻子点点头。 她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你就不怕了!” 不为友谊而选你 两个美国人,鲍威尔和麦凯恩,他们曾是越战时的战友,从政后又同为共和党人士,他们彼此尊重,互相爱护,是相交长达二十五年的老朋友。他们的友谊深厚,在美国政坛上有目共睹。无论在哪个场合提到麦凯恩,鲍威尔都会说:“我喜欢约翰(麦凯恩),他是我这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2008年,美国新一届总统大选的角逐拉开帷幕。两位总统候选人分别是民主党人奥巴马、共和党人麦凯恩。为了赢得大选,两位候选人使出浑身解数以赢得选民支持,但事实上,两个人的力量一直是半斤八两,难分伯仲。 作为前国务卿,鲍威尔是美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奥巴马和麦凯恩中的某一人能得到他的支持,那无疑是为自己的竞选成功增添了一个很重的砝码。而任何一个美国人都这样想:鲍威尔与麦凯恩是最要好的朋友,又同为共和党人,所以他百分之百会支持老友麦凯恩。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竞选最关键的时刻,鲍威尔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美国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支持奥巴马! 鲍威尔这一不合常理的举动,令美国人对他议论纷纷:“临阵倒戈”“在朋友背后捅刀子”“出卖良心”……面对这些恶评,鲍威尔在一个电视节目说:“麦凯恩和奥巴马都有问鼎白宫的资格,不可否认,麦凯恩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天才,如果当选总统,他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执行共和党的章程,并以新的面貌和特立独行的做法来实现它。但我坚信,在美国历史现在这个点上,我们需要的总统不仅只是一个能继续的总统,他更应该是一个大胆改变,甚至是要带着标新立异色彩的领袖。而奥巴马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变革的人,他对国家面临的经济危机有着深刻的认识,如果他能当选,将会给整个国家带来新的希望。” 鲍威尔还通过电视对麦凯恩说:“约翰(麦凯恩),尽管我们是好朋友,尽管我喜欢你,但我不会因为我们的友谊而选你。” 而对于老朋友的选择,麦凯恩没有一句责怪的言语,相反,他笑着回答鲍威尔说:“我尊重并将继续尊重和敬佩鲍威尔。” 鲍威尔的选择与麦凯恩的回应,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它应该是一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放弃个人私欲的情感。 亮一盏感恩的灯 早晨起来,听到广播里在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行路人因为太疲惫,躺在路边就睡着了。不久,一条毒蛇从草丛里钻了出来,爬向了那个沉睡的路人。毒蛇显然发现了前面的目标,昂头吐信,路人就要死在蛇吻之下。就在这时,一个过路人经过这里,他打死了那条毒蛇后,没有惊醒行路人的好梦,就悄悄走开了。 广播员点评说:行路人一生都生活在别人的恩泽之中,但他却永远也不会知道那次熟睡时发生的一切。 不由想起我上中学时发生的一件往事。一天,我的父亲突然焦急地来学校找到我,父亲说是来给我送学费的。我挺纳闷,因为我在前两天刚刚收到父亲寄来的五百元钱呀(那个时代寄钱都是夹在信封里)。父亲说这不可能。父亲告诉我,他半个月前给我寄钱时,将装钱的信封丢失在去邮局的路上,怕我等着钱急用,他就亲自把钱给我送来了。 我告诉父亲,我确确实实收到了那封夹着钱的信,直到我把那个信封拿出来给他看,父亲才相信。我们猜想,是一个陌生人在路上拾到了那封信,然后把信投到了邮筒里。 一直感叹:拾到那封信的人不会想到,他善良的举手之劳将会温暖与他素不相识的人的一生。 到单位后我给同事们讲这两件事时,一个同事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另一件事。他家住一楼,这个夏天的某个晚上,他回家后偶然发现阳台里的灯亮着,他以为是妻子用后忘记关了,就进去要把灯关掉,但被妻子拦住了。他很奇怪,他的妻子就指着窗外让他看。他看到窗外的路边,有一辆装满垃圾的三轮车,车上坐着捡垃圾的夫妇,他们正沐浴在自家阳台投出的温柔的灯光中,边说笑边开心地吃着东西。看着灯光中的那对夫妇,楼里的他与妻子相视一笑,悄悄退出了阳台。 同事说:窗外那对夫妇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这陌生的城市中,有一盏灯是特意为他们点亮的。 品味三个故事,一句话油然生自心底:用感恩的心,去为身边的陌生人点亮一盏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觉间享受着与我们毫不相关的人给予的温馨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