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外篇 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微风中摇曳的树叶,张德民心里生出些许感慨。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地方,此时的他,心里没有一丝兴奋,反而是一股淡淡的失落。 张德民生于那个被称为“自然灾害”的年代,出生时父母本想给他取名张跃进,但被爷爷给否了。爷爷取了现在的名字,名字源于一句古话“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张德民的爷爷解放前就在乡里教私塾,几个孙辈中,只有张德民的名字是爷爷取的。 “书记,客人已经到达机场。”秘书进来小声说道。 “嗯。”张德民没有回头,依然看着窗外。这是他在洛东省最后见的一批客人,客人是国内互联网界大佬,本来一个月前就要来,只是大佬临时随领导人出访,才延至今天。 “三十年了!”望着窗外那棵古柏,张德民不无感慨,思绪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天…… 第1章 理想 那一年的春天,人们脸上虽然还面带菜色,但眉头已经不再紧蹙,熟人见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匆忙中的点一下头,然后又继续埋头赶路。今年开春以来,熟人在街上见了,都不约而同朝对方咧开嘴,洛城的上空又一次听见了久违的带着腼腆的笑声。 洛城市东城区反右路是一条僻静的小路,路两旁是清一色的四合院,据说这条街是明清时建的。二十多年前路的两边住的是洛城最有钱最有学问的人。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这些人跑了,这里国有化后划归了附近的几所大学。现在街两边住的基本是几所大学的教工。反右路的名字是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这条街出了很多右*而得名,以前叫闻道路。 反右路和跃进路交界的左手边有一个四合院,分前、中、后院,是这条街上唯一住着工人阶级的院子,当然,跃进路住的是清一色的工人阶级。 四合院里只有几株拇指粗的树苗,据说那些年只要是碗口粗的树都被支持练钢炼铁了。中院墙角的一隅是刚冒出头的白菜秧子,院中央有一个公共洗衣台,是院里人平时洗碗洗衣服的地方,一位大婶此刻正搓洗着衣服。 “李婶,你家炒锅借我家使使?”说话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裹着有些营养不*的身躯,“我爸今天托单位同事去黄龙镇买了!”少女的神情好像连日阴霾中终于见到阳光一般。 “莉香,今儿家有客人?”李婶笑着看着眼前的少女。 “嗯。”叫莉香的女孩点了点头。 莉香在屋檐下的煤球炉上拿了炒锅,转身冲李婶笑了笑,然后朝对面自家门口走去。 “每次都要借……”对屋出来一位中年妇女,腰上系着一条结满补丁的粗布围裙,接过莉香手里的铁锅,放在自家的煤球炉上。看来这家平时不怎么炒菜,菜恐怕只是用锅煮一下。 “啰嗦!”跟在后面的男人小声嘀咕道。 “张大兴,咋我一说这事,你就嫌我啰嗦,你要嫌,以后我直接找你弟说去,哼!”中年妇女回转身子看着男人,“你说你那兄弟,要不是他想当大队书记,把我们家几口锅都拿去练了钢……”中年妇女越说越来气,“他当了大队书记,我们也没跟着想啥福!” “头发长见识短,这一袋子花生不是大友托人捎来的?”男人辩解到,“要不我看你今天拿啥来招待?” “再说了,大友那不也是响应号召吗……”张大兴小声说着,“前两天上面说要生产更好的钢铁,以后不但有锅使,还会更耐用!” “炼钢、炼钢,山都给炼秃了……”女人还想继续,却被男人慌张地捂住了嘴。 “爸,又要练钢铁了?”莉香有些紧张的问道。 “去去去,小孩子家问这干嘛……”张大兴朝莉香挥了挥手。 “我是怕我们家今天买的锅又会被二叔拿去给练了……”莉香嘟着嘴说着,“昨天,学校要我们每个同学每月必须交五斤废钢铁给学校,否则就不能看样板戏!我班邵伟把他家洗脸盆交了,老师就通知他下周可以看《杜鹃山》了。”莉香嘀咕着。 “你是不是等着拿锅去交!”母亲瞪着眼,“去屋里把昨天买的肉拿出来。”母亲没好脸色,一伸手抓过张大兴手里的花生袋,转身走向旁边的石桌。 张家今天有客人,从架势看,这客人对张家很重要。 “姐,我都好久没吃过肉了,让我闻闻!”莉香端着肉走出门来,身后一个小男孩扒拉着莉香的手臂,眼巴巴地瞅着碗里的肉。 “张德民,打早上你就坐那儿盯着肉……”莉香停下脚,瞪着小男孩,“你看碗里都是你的涎,一边去。”莉香扭身走到院里公共洗碗台边,放了水轻轻地搓洗,生怕手稍稍重一点,把肉给减了肥。肉很少,就一小块,一斤左右,瘦多肥少。 “死丫头,给你说过多少次,洗肉的水用盆接着,拿来煮菜!”母亲看着莉香嚷道,“小四,拿盆去。” 张家五个孩子,张德民排行老四。前些年家穷,孩子多不好带。三岁时张德民就被父母送回老家和爷爷、二叔一起生活,小学二年级下期才回到城里。听母亲一说,赶紧拿了盆过来接住,生怕漏了似的…… 洗完后,莉香端着碗来到屋檐下,把碗放在案板上,就听见父亲在屋里叫道,“小四,进来。”小四放下盆,跑进屋去。 “你看你这点出息!”父亲说着把作业本扔了过来,“重新写。” 莉香进屋刚巧接着父亲扔来的作业本,打开看了一下,不由笑了起来。 “小四,这就是你的理想?”莉香撇着嘴揶揄道,“就你这理想,简直是给新社会抹黑!” “咋就抹黑了?”张德民噘着嘴,“新社会就不要卖肉的?没有卖肉的,你吃啥。”小四翻着白眼。 “小四,你还别说,卖肉这理想还真适合你,对于嘴馋的人来说,卖肉是最好的理想……”屋外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是张家大儿子张林。进屋后,看着张德民,“不过,卖肉有卖猪肉、卖牛肉、卖鱼肉、卖鸡鸭肉的,我看你呢,要卖就卖牛肉,我这辈子还没吃过牛肉呢……” “大哥,有牛肉?在那儿……”旁边一间屋子里蹦出一个小姑娘,嚷着。 “找你二哥去,呵呵。”小伙子说完进了里屋。 “二哥?”小女孩乜了一眼张德民,撇了撇嘴。 “呵呵,小四,你看小芸都对你撇嘴呢!”莉香揶揄着小四张德民,“不过,我们都没吃过牛肉,只有小四见过牛跑,呵呵……”莉香揶揄着张德民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日子。 “哼!”张德民哼了一声,转身出了屋。 “小芸,你将来的理想是啥?”莉香在小芸跟前蹲身子问道。 “当解放军,打美国鬼子。”小芸说着两只手做了个端枪的动作。 “爸、妈……”院子里传来一个女声,莉香走到门口,将门帘掀开了一条缝,“大姐领着男朋友来了……”莉香回头冲屋里的人挤了挤眼。 “爸妈,这是李俊……”门外女声继续说道,“就是我常和你们说的……”女声低了下去。 “个子高,皮肤还有些白,嗯,就是瘦了些……”莉香啧啧道,“对了,大哥……”莉香放下门帘,回头看着大哥张林,“听说大姐男朋友的叔叔是局长,昨晚爸妈还说,看能不能把你调出街道的那个布鞋社……” “张林、莉香,出来帮忙!”屋外传来母亲的声音。 敢情今天是张家大女儿张春萍的男朋友第一次上门,小伙子看上去到很精神的!洗衣台边的李婶看着张家一家子…… 第2章 发小 大姐张春萍二儿子出生那一年,张德民已经是初中生了。此时的洛东已经从红色的喧嚣中渐渐平息下来。工厂里间或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学校里也时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书虫……”周六下午放学的时候,同学李胜伟和谭佑俊叫住张德民。张德民在学校是出了名的读书到了“痴迷”地步的人,班里同学也戏称他为“书虫”,张德民对此也不在意。 李胜伟、谭佑俊几个和张德民从小学就在一个班,算是发小。从小学到中学,张德民都属于成绩很好的那类,李胜伟不喜欢读书,属于调皮捣蛋的那类。好生和差生居然成为要好的朋友,这点让连老师都也有些诧异。 “明天还去图书馆?”李胜伟乜着张德民。他就弄不明白,读书有啥用?书读得再多,将来还不是一样到广阔天地去,那地儿可不需要“刨书匠”,需要的是“刨地匠”。 张德民喜欢看书,班里好些同学的父母在附近的大学里工作,他们家里的书几乎都被张德民借阅过。后来,没地儿借了,张德民就每周日到区文化馆阅览室。这个阅览室是需要借书卡的,张德民的借书卡是李胜伟帮办的。至于怎么办的,张德民没有细问,反正有书看就行。 “我明天没事,陪你去。”李胜伟说道。 李胜伟的父亲在附近一所大学做后勤工作,母亲在大学的食堂里。那个年代,单位后勤可是实权派,少不了很多人巴结。什么家里的水管坏了、灯泡坏了、玻璃烂了等等等等都需要后勤解决。所以,李胜伟的父母在单位里属于很吃香的那种人。 “得,你还是算了吧!”张德民看了李胜伟一眼,“你小子上次去,带着那红套套,把人全搞跑了。”张德民没好气地说道。 “哼!”李胜伟冷哼一声,自顾着朝前走去。 “德民,最近看什么书?”谭佑俊扶了扶鼻梁上的眼睛说道。 谭佑俊的父母在解放后毅然辞去M国著名大学教授的职务回到国内,五十年代初在洛城大学任教授,他是家里的老五,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现在还在M国,另外两个现在被发配到了洛东省偏僻的农村。谭佑俊的父母在五十年代后期被打成了右*,被下放到洛东省一个偏远的山区劳动,现在都还没回来。在下放地母亲怀了他,生下后他就被送回洛城的外公外婆家里,在家没少受舅妈的白眼,班里有很多同学的父母是洛东大学教工,谭佑俊的身世也就不是秘密了,在班里谭佑俊基本是孤零零的,没少受同学的欺负。有一次张德民实在看不下去,站出来才给谭佑俊解了围。后来谭佑俊就一直跟着张德民了。谭佑俊因为在班里很孤独,只能用看书来打发时间,性格也变得有点懦弱了。 “佑俊,我以前和你说过,你也可以和我一起去啊!”张德民站定,侧身看着谭佑俊,“你和你父母是两码子事……” “德民,我……”每次提到父母,谭佑俊的神情都很暗淡。 浩劫开始时,谭佑俊父母就被冠以“特务”的帽子,洛东大学的小将们居然不辞辛劳,跑到谭佑俊父母下放的地方,把他父母押回来,谭佑俊虽然没有受到冲击,但却目睹了父母反剪双臂“坐飞机”的整个过程,这种场景谭佑俊还是在电影中见过……从此之后谭佑俊就变得郁郁寡欢了。 “好了……”看着谭佑俊的神情,张德民也不好说什么,“那些书你看完了吗?”张德民语气缓和地说道。以前张德民每次借的书看完后都会给谭佑俊。 “嗯。”谭佑俊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来递给张德民。 “佑俊,我觉得形势会变,多读点书对我们将来有好处的……”张德民望着天边落日的余晖说道。 “是的,文艺复兴缔造了现代欧洲,说明只有知识才能推动社会,而不是………” “好了,回家去吧。”张德民打断了谭佑俊的话头,随后两人闲聊着班里的一些趣事朝前走去。 第二天九点多,张德民来到区文化馆。文化馆距张德民家两站路,走路十来分钟。张德民到的时候,图书馆里已经有一些人了,来看书的也就固定那些人。张德民走到书架,抽出一本封面有些黑黄黑黄的书找了一个座位坐下…… “喂,德民……”李胜伟拍了一下张德民的肩膀,“看啥书?”说着,李胜伟便拿过张德民手里的书。 “论语?”李胜伟扫了一眼,把书还给张德民。 “找个凉快地儿呆着!”张德民拿过书,冲李胜伟挥手道,“下午我家还有事,我得抓紧时间看。” “我告你啊,现在正在搞批林批孔,你可得当心!”李胜伟乜了一眼张德民,“当心连你一起给抄了!” 李胜伟在第一排书架里抽出一本语录放在张德民面前,然后转身出了阅览室的门。 中午的时候,张德民就着一杯水咽下带来的馒头,然后又坐在那里看起书来,下午大哥张林要带对象上门,特意嘱咐张德民早点回。快四点的时候,张德民才很不情愿的起身离开。 周一放学时,李胜伟拉住张德民,塞给他一个用牛皮纸裹得很严实的包裹,张德民知道那是一摞书。以前李胜伟也这样时不时拿来几本书给张德民,当然李胜伟拿来的这些书在那个年代算是禁*类的,对此,张德民已经习惯了,也没有多问。 回家后,见大姐和女儿响响也在。大姐张春萍现在怀了第三胎。响响是个女孩,快六岁了,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由爷爷奶奶带着。 “舅舅!”还在老远,响响便扑了过来。 “响响!”张德民非常喜欢大姐的女儿,他忙将手里的包裹扔到旁边的石桌上,,一把抱起响响,“来,亲舅舅一下。”响响撅起小嘴在张德民脸上碰了一下。 “响响,你看舅舅脸上全是你的口水,呵呵。”大姐笑道,“好了,响响,跟妈妈走,别影响舅舅看书。”大姐瞄了一眼石桌上的那摞书。 “姐夫没来?”张德民看了一眼说道。 “他呀,不知道在厂里忙啥,整天早出晚归的。”大姐拉着响响说完便朝厨房走去。 姐夫李俊现在在厂里担任车间副主任。 “嗯,忙是好事啊,呵呵。”张德民笑着捡起石桌上的包裹。 “爸妈,这是李俊……”门外女声继续说道,“就是我常和你们说的……”女声低了下去。 “个子高,皮肤还有些白,嗯,就是瘦了些……”莉香啧啧道,“对了,大哥……”莉香放下门帘,回头看着大哥张林,“听说大姐男朋友的叔叔是局长,昨晚爸妈还说,看能不能把你调出街道的那个布鞋社……” “张林、莉香,出来帮忙!”屋外传来母亲的声音。 敢情今天是张家大女儿张春萍的男朋友第一次上门,小伙子看上去到很精神的!洗衣台边的李婶看着张家一家子…… 第3章 窃书 进屋后,张德民打开牛皮纸,“咦!”张德民差点叫出声来,《大学》!张德民忙不迭翻看着后面几本书,中庸、论语、孟子,居然还有一本诗经! 张德民一把抓起《诗经》,这可是张德民做梦都想看的书,班里一个同学家里曾经有这本书,后来在四旧时抄出来给烧掉了。在区文化馆阅览室,张德民翻遍了所有书架也没见着这本书。为这事,张德民还一直苦恼,后悔当初没早点向同学借。 张德民迫不及待地打开《诗经》,第一篇“蒹葭”就深深地吸引了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张德民仿佛看见在一处河岸边生长着颜色苍青的茂密芦苇,晶莹透亮的露水已凝结成白白的浓霜,茫茫秋水中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里,有一位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是在等待吗?又是在等谁?……等待他心中的那位“伊人”! 自己的“伊人”又是什么呢?抑或是谁呢?张德民不无感慨,直到响响过来叫他吃晚饭。 恋恋不舍地放下手里的“诗经”,扫了一眼其他几本书,“咦!”那本中庸很面熟!他拿起一看,里面还有折痕,再细看,那不是自己前两天折叠的吗?他这下明白了,李胜伟那小子偷拿了文化馆的书! 偷!李胜伟居然把文化馆阅览室里的书给偷了! 怪道那小子那天说陪自己去,原来如此!张德民心里一下有了些感动,这小子还挺仗义!知道自己喜欢这些书,便到阅览室拿了这些书,张德民不由心生感动…… 可仔细一想,张德民觉得有些不对,说是拿,其实就是“偷”。对于“偷”,张德民还是有些嗤之以鼻的,看着桌上的几本书,想到要还张德民还真是不舍。但无论咋样,张德民还是决定先看了再说。 算算只有一个晚上,张德民大致翻了一下,内容虽然不多,但全是文言文,需要时间才能理解,张德民有些无奈。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读过这本书,人们对这本书的了解大都源自于一些人说这本书充斥着男欢女爱的内容等等,所以也就“以讹传讹”了,只要一提起这本书,人们第一反应是男欢女爱、低级趣味…… 最初张德民想看这本书也是出于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男欢女爱,张德民看了前面的一些篇章,心里有些感觉,其中很多诗篇不像传说中描写男欢女爱,而是讴歌爱情的美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丑恶事物的鞭策…… 当东方泛起一抹亮色的时候,张德民揉了揉眼睛,想着今天要把书还给李胜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张德民合上笔记,又拿起书翻了翻,不到一半,剩下的难道就不看了?这么一本好书,后面的不看,将来指不定会后悔。想到这里,张德民打定主意,自己再不能做后悔的事,今天一定得看完。可今天上课哪有时间看?张德民又犯了愁,咋整?装病!张德民脑里第一时间冒出这样的念头,以前张德民也这样干过……主意打定之后,张德民借口身体不舒服,让妹妹小芸去自己班里代为请假。 父母上班时,听见张德民让妹妹小芸给请假,也没多问,只是叮嘱了几句。父母对张德民这个儿子很放心,他们清楚张德民做事有分寸,关键是读书根本就不需要大人操心。虽说前些年,读书无用的思潮甚或是交白卷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两年随着工厂开工,有技术的人慢慢有些抬头。所以,大家也逐渐意识到要具备一技之长还得读书。张家几个孩子中,只有小四读书不要人督促,他们也只能寄希望这个儿子,指望着这个儿子将来能够混个技术员什么的。 一整天的时间,张德民都猫在家里,中午才基本算是浏览完。第一遍是囫囵吞枣,下午,张德民又翻到有些篇章仔细品味…… 第二天下午放学,张德民叫住李胜伟。 “胜伟,这些书……”张德民从书包里拿出那些书,“你放回去吧!”张德民看着李胜伟。 “啥?”李胜伟有些不敢相信,以前借书给张德民,催了好几次,这小子才极不情愿地把书还了,这次咋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盯着张德民。 “虽然这些书是我喜欢的,但我可不敢将……嘿嘿,据为己有!”张德民一本正经道。 “德民,你发烧还没好吧?”李胜伟说着将手掌贴在张德民的额上。 “去你的,我昨天在家把那本《诗经》给看完了……”张德民拨弄开李胜伟的手。 “敢情你是装病在家看书?”李胜伟乜了一眼,“我可告你啊,书,我是不会还的,爱要不要!”李胜伟乜了张德民一眼。 “德民,我可听说,卫东中学的那些人准备去文化馆抄孔**的书,那本《诗经》就是上次那帮人抄文化馆时,有个人‘假公济私’偷偷藏了起来,我知道后,花了五斤全国粮票才换来的。”李胜伟说道。 “你可想好了,这些书要是还了,被抄出来就是一把火!”李胜伟说完转身走了,剩下张德民愣在那里。。 李胜伟的话,让张德民开始犹豫起来,李胜伟说的是事实。这些年,凡是抄家炒出来的书,特别是古代书籍,最后都是一把火给烧了,张德民就亲眼目睹过,一次一个学校的小将在语文老师家中抄出很多古代经典作品,根本就不顾老师的哀求,硬是一把火给毁了。 民族的传承最终是文化的传承,历史上每一次文化的浩劫,实际就是一些人想掐断这个传承…… 算了,张德民想起那句话,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第4章 下乡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 张家小四张德民升入中学好几年了,前几年二姐张莉香去了广阔天地。二姐是在和一帮同学去京城回来后,向学校递交的要去最艰苦地方的申请,由于张家的成份好,申请很快就得到学校革委会的批准。 那是一个唯成份论的年代,家庭成份好的提出申请很快就能获得批准,理由很简单,赞许鼓励!家庭成份不好的如果提出申请,也会很快批准,理由也很简单,必须改造!当然很多这样成份的是不需要申请组织上必定会优先考虑。 那天送二姐的时候,看着二姐兴奋的样子,张德民心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四,怎么成天躲在屋里……”大哥张林掀开门帘走了进来,“看什么书?”张林抓过张德民手里的书,“小四,你怎么看这个?”大哥脸色有些不对,“你就不怕……”张林想说什么,又突然住了口。 “给我。”张德民一把抢了过来,“这是我同学的,明天还得还。”说完,便躺在床上看了起来。 “小四,你知道那个交白卷的人吗?”张林躺在床的另一头,“我真佩服那个人,要让我交白卷,我还真没那个胆儿……”张林看着天花板,“知识越多越反动……” “就像你,看这么多的书,有啥意思?是能长劲儿还是能当饭吃?”张林撑起身子看着张德民,“我告你啊,我可是厂里连着几年的先进,那可都是拼出来的。”张林在大姐张春萍和李俊结婚后,调到了洛城市二轻局下面的一个厂里,去年和厂里一个女工好上了,打算今年底结婚。 “我看没知识的人最反动!”张德民乜了一眼张林,“历史上那些造反的都是没知识没文化的人,要不就是被有知识的人利用……”张德民乜了一眼张林。 “小四……”张林眉头皱了一下,站在张德民身后,“这话不能到外面说,我警告你!” 张德民起身拿着书走出屋去。 昨天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要同学们做好下乡的准备。想着前些天二姐来信诉苦,后悔当初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这地儿,就连当地人都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银。自然“灾害”时期,村里饿死了很多人,后来一到饥荒年,村里的人便纷纷到外地要饭去了…… 下就下呗!九州大地从大喇叭开始喧嚣时,先是懵懂的学生娃一下子变得热血沸腾起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不变色运动,接着便是一茬一茬的去了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 上山下乡,在这个年代除了招工,当然对于自己这种家庭背景的人是很难的,很多背景深厚的人,中学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去当了兵,其他的就只能到农村去了。农村,自己又不是没在乡里呆过,面对这种情况,张德民想也没用,生活还是那样,该干嘛干嘛,只是三天两头的,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些书躲在屋里看。 终于,暑假的时候,张德民中学毕业了。今年下乡是统一分配,张德民所在的班全部去了位于洛东省东北部偏远山区的洛东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一个农场,据说那里的橡胶林很多。张德民这个班去了之后按军事建制编制,张林强被编为三连二排五班,主要任务是割橡胶。 班里除了两个未毕业就当了兵的,再就是谭佑俊,由于他家庭成份的原因,被单独分配到更偏僻的地方,其他的则是和张德民一起到了洛东生产建设兵团。 来连里一个星期后,张德民由于班主任和同学们的推荐,再加上组织上考察了他的家庭成份,于是被任命为五班班长。 白天,张德民和连里的同学一起上山割橡胶,晚上除了政治学习,张德民就是看书、做笔记。 这年十月,九州结束了被称为“浩劫”的十年,这一年的十月也被后来的史学家誉为九州社会发展的转择点。 这年春节,是张德民下乡后的第一个春节,他没有回家。回家得经连、营审核,最后报到团里审批后才行。今年,不知什么原因很多同学的申请都没有得到批准。张德民由于在学校时门门功课优秀,特别是文史类更优秀,自然就成了连里的笔杆子。惯例,春节前各连都要准备文艺节目参加团里的文艺汇演,张德民当仁不让得准备表演的节目内容,所以他也没办法申请过年回家。 在全团文艺会上,三连获得总分第二名。其中张德民编写的三个节目中,有两个还获得单项第一名。这个结果张德民也很欣慰。在这次汇演上,张德民听说有一年汇演,一个男知青为了表决心,把像章直接别在自己胸膛的肉里,看得人啧啧不已,这个人也获得了最佳忠诚奖…… 接下来过年的几天,张德民基本是在书本的陪伴下度过的。而其他知青同学,要么上街、要么在家睡大觉…… 初二那天下午,附近的一群农民吵吵嚷嚷来到连部,说有知青偷了生产队养的鸡,同时在连部附近找到了鸡毛………当然,这事最终也没有查出来是谁干的。况且在其他连队也有很多这样的事发生。可以说,偷鸡摸狗的事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前年,有一个当地的女青年挺着大肚子,由父母带着来团里找人,说有知青把他女儿肚子搞大了……这事查来查去,最终也没有查处过名堂。 洛东省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这里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到了夏天,这里的蚊虫就特别多了,好在下乡前,母亲把家里唯一一床旧蚊帐给了他。 “德民……”吴畏和李胜伟推门进来,“听说今年要恢复高考,你有想过参加吗?” 张德民正缝着蚊帐裂开的一个口子,头也没抬。 “这次考大学,好像要团里推荐!”吴畏坐到张德民的床边,“我可听说团长是白灵亲叔叔的老战友,你……”吴畏神秘地说道。 “白灵?”张德民看着吴畏眉头皱了皱,吴畏肯定地点了点头。 白灵读小学时就和张德民一个班,现在下乡又在一个连队。人长得俊俏,在连里乃至全团都是一枝花,但她不是那种喜欢招摇的女生。据说全团暗恋她的人不下一个连,时不时有胆儿大的去表白,生怕一不留神让别的人给抢了先。 对于白灵,张德民始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的感觉,自己虽然不像别的人那样暗恋她,但每次当两人目光交汇时,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目光中的那份关切。 “德民,最近连里有很多人老朝连部跑,我寻思是为了高考这事儿的。”李胜伟看着张德民。 张德民以前就读的中学是一所大学的附中,浩劫开始前是市里的重点学校,他们这个班一多半是大学教工的子弟,这帮子弟读书时成绩也不错。对于上大学的意义,大学教工的理解无疑比其他人更深刻。 到兵团后,张德民听老知青们说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每年的招工,那可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所以每年招工的时候,也是团里流言最多的时候。老知青还神秘地说,有的连队的女知青,为了能返城,还把自己的身子给了主事的领导!张德民听完唏嘘不已。 张德民他们这一届由于下乡时间短,没啥体会,主要还在于招工这样的好事和他们根本不搭边。现在恢复了高考,那可是跳出农门的又一条捷径,稍有一点文化底子的,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德民,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打小学成绩就好,也喜欢读书,不去大学真是可惜!”吴畏看了一眼李胜伟,拿起桌上的陶瓷杯喝了一口水,“那几个人,他们父母是大学里的老师,教的学生多了去,听说他们的关系都走到了兵团!” “得,别老瞅我!”李胜伟白了吴畏一眼,转头看着张德民,“我父母来信问我能考上大学吗?呵呵,我这文化水根本就不平,不过,德民你要能争取到这个机会,一准成!” 张德民年初就听说今年要恢复高考,也听说团里能参加高考的名额就几个。他也掂量了一下自己,虽说自己的表现在连里还不错,但表现只是一个方面。前些天,在和老知青们闲聊时,一个老三届的知青说以前每年招工的时候,很多人晚上提着大包小包的朝连、营和团里领导家里跑,这几年,有些人大白天也提着东西朝领导家里送。 想想自己一没关系,二没背景。虽说自己的表现连里也很认可,可全团几十个连队,成百上千号人,表现好的不在少数,机会咋就能落到自己头上? 他一直觉得凭自己的表现和文化底子,得到连里的推荐还是有信心的。可现在就算是连里推荐了,自己要面对的可是全团几十号人,这还不包括那些有关系有门道的!想到这里,张德民有些发怔。 要说自己带的五班,每月的割胶量在全连是数一数二的,每次连里比赛也是第一第二的。可也只是局限在三连,现在要和全团那么多连队比,还真是不好说! “你倒是说话啊?”见张德民不吭声,吴畏瞪着眼说道,“我可告你啊,现在可是关键,你得赶紧拿主意,要不将来指定后悔!”吴畏说着站起身来。 第5章 白灵 吴畏和李胜伟走后,张德民陷入了沉思。 这些年,人们的思想已经从“乌托邦”回到了精神与物质结合的现实主义,人们开始热衷于关系网和门道的构建。有关系和门道的人在这个时代俨然已经成为“能人”的标志,沐浴在普通人羡慕的目光之中。 张德民并不反对这种做法,这说明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物质属性。而且潜意识里,他觉得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和交流。这些年,他虽然看的书很多,但交流面太窄了,也就局限于谭佑俊。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人交流也就意味着自己始终只是那只井底之蛙,无法拔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看看周围那些同学,他们大多受“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也就抱着能认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的思想,当然这也和*的想法是一致的,知识越多想法就越多、思考也就越多,这就不利于统一思想了,甚至还或滋生出一些不利的思潮来。 但是,当拉关系走门道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之后,这样的结果就很可怕了。就像那些老知青说的,每年招工,走的基本是那些“会来事“的或者有关系的人,而那些真正表现好的人基本无缘,他们有很多理由和借口被留下来,表现好说明你和广阔天地的匹配度很高,所以…… 内心里,张德民不甘心一辈子扎根在这里,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只局限在这个舞台,他的舞台应该在更高、更大的层面上! 可现在的问题是,不送礼好像就办不成事。今年过年时那个获准回家的同学回来后透露,他是送了礼的。就连回家这种事都要送礼,更不消说高考这样的大事。张德民是越想越窝火,难不成自己只能一辈子窝在这里?这样的结果是张德民不愿看到和过的! 送礼这事儿,张德民没干过!怎么送、送什么?如果送的时候被回绝了,又该咋办?再说自己手里也没啥可送的。一些老知青说,送礼得送实惠的,比如烟酒之类!说道烟酒,团里福利社里倒是有,可都是很便宜的,即便你送了别人也不会收!此时的张德民面临的是便宜的东西送不出去,贵的东西自己又买不起! 但如果不送,恐怕真的不能参加高考,不参加高考,就只能等着城里来招工,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想到这里,张德民心里有些烦。 找白灵?张德民有点磨不开面子,也不知道见了白灵咋开口?和白灵同学几年,两人说的话也不超过十句,虽然每次见面,张德民都能从对方眼里感受到那份与众不同的关注,可现在冷不丁找她提这事,那可是在“求”别人,张德民真不知道咋个“求”法? 接下来的几天,张德民心情都不是很好。他有时也留意着吴畏口里的那几个人,也没看出什么异样,可能是吴畏多心了吧!张德民摇了摇头。 “德民……”吃完晚饭后,回房间的路上,李胜伟问道,“拿定主意没?” 张德民没吭声,径直进了屋。 张德民的态度让李胜伟已经很明了,他摇了摇头,没有进屋,而是转身离开。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张德民虽然和连里的领导接触了两三次,但多是不痒不痛的话。当然张德民也隐晦地提了提今年高考的事,领导也是顾左而言他,没有正面回应,还是那句安心工作、发挥骨干作用什么的,让张德民心里更加的没了底。 前两天,二姐和大哥来信问张德民会不会参加今年的高考,张德民只是说等等看。 眼看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张德民再一次找到连领导。这一次,领导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张德民把班里的工作抓好,其他的让张德民不要多想。 不要多想?是没有指望?还是?张德民的心一下沉入了谷底。 看来真得送点礼了!辗转了一宿,张德民做了决定。 第二天早上,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就开始下雨。张德民要去县城邮局给父母拍一封电报,让家里寄点钱。 吃过早饭,去连里请了假,又给李胜伟他们说了声,回班里交代了一下,张德民来到营区门口,准备搭乘班车去县城。 因为一大早就开始下雨,今天候车的人格外的少。但张德民却意外地看见白灵一袭白色连衣裙,撑着一把伞翩翩而来…… 微风细雨中的白灵,让张德民突然想起那首《雨巷》来,仿佛看见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向他走来,不!不是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而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想到最后那两句,“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张德民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得碰碰直响,这样的场景,正是张德民希翼的那种“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你去城里?“白灵盈盈一笑。 张德民忙收回思绪,不自然地笑了笑,“你也去?“ “嗯。“白灵笑得很好看,以前张德民还从来没有这么近和白灵说过话,而且白灵的声音也很好听,张德民想起一句话,宛如莺啼! 想到刚才自己的那些想法,张德民有些不好意思,将目光移向远处,直到班车过来。 车里的人很多,几乎是人挤人。张德民扫了一眼,基本是附近乡里的。车厢里也就散发着浓浓的汗臭味。司机旁边的引起盖上坐着三个留着长发的小伙子,张德民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混社会的小年轻。后来上车的人更多了,白灵的后背几乎是贴着张德民的身子。 “喂,青妹儿,来,坐哥这儿!“听到流里流气的声音,张德民的目光越过白灵的头顶,一个穿着绿色军便装的小年轻正嬉笑地看着白灵。 青妹儿是当地混混给知青女生取的外号,长相一般的女知青叫“知妹儿”,漂亮一点的则叫“青妹儿”。 白灵冷哼了一声,目光移向窗外。 “咦。“军便装小年轻看了一眼白灵,又转头看了看同伙,笑了起来,”青妹儿,哥好心给你让座,不领情啊?“军便装鼓着眼,”青妹儿,坐哥身上来……“军便装小年轻拍着自己的大腿。 “还不好意思的,呵呵!“军便装说着伸出了一双咸猪手。 “啪!”只听一声脆响,军便装小年轻还没有摸着白灵,只觉得手臂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有点疼,他瞪大了眼。 “md,谁打的,谁打大爷?”军便装小年轻撑起身子怒道。 车里鸦雀无声,只能听见班车的马达轰鸣声,“青妹儿……”见没人敢应承,军便装小年轻胆子更壮了,伸手抓住白灵的手臂。 “哎哟!”这回军便装小年轻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他也看清了打自己的人。 “我草拟大爷……”军便装小年轻捂着腮帮子,挥拳砸向张德民。 张德民一伸手抓住了军便装小年轻的拳头,手上一用力,军便装小年轻只觉得自己的手腕像是被钳住一般,他挣扎着想收回拳头,可越是挣扎钳得却越紧。 张德民老家有习武的风气,虽然在家那几年他年龄还小,但在爷爷的督促下,也是边学习边习武,有一定的基础。回城后也没有间断过,有空的时候也在练习。 “给老子松手……”军便装小年轻疼得变了声,“哎哟……”、“大爷,求你松松手……”军便装小年轻哀嚎道。 第6章 异样 “哼!”张德民说完用力一捏又突然松开了手,却疼得军便装小年轻嗷嗷直叫,“滚!”张德民瞪了一眼小年轻。 军便装小年轻看了看同伙,咬了咬牙才极不情愿地起身挤到车门边上等着到站,眼神不时瞟向张德民。 “咦,德民,你?”等军装男下了车,白灵这才看着张德民。 “呵呵,蛮力,蛮力……”张德民讪笑着。 连队到县城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以前是烂泥路,每次从连队到县城没有三四个小时根本到不了。去年五月,为了迎接兵团主要领导的视察,团里决定改善路面。几经商讨,最后让全团每个连抽调两个班,一个班负责采集石料,一个班负责砸碎石料,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才形成了现在的碎石路面。 这条路除了班车,几乎没什么车过,路面的碎石在没有碾压的情况下,也就坑洼不平。汽车行驶在上面,尤为颠簸。 从连队到县城要经过好几个乡镇,每到一个乡镇,上来一些人,使得本就狭小的车厢显得更加的拥挤,车厢里的人就像是叠罗汉一般紧贴在了一起。 贴着张德民让白灵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而且这种感觉非常明显,几乎让白灵产生依恋的感觉…… 快到县城的时候,白灵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和张德民面对面地贴着,要命的是自己的胸部贴在了张德民的身上,可旁边左右全是人,自己一动,胸部……白灵一张俊俏的脸通红起来。张德民个头很高,一米八左右,自己几乎是矮了张德民一个头,她余光瞄了一下张德民,见张德民依然双手紧抓扶手,目视着前方。她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其实,当白灵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张德民就感到软软的两团紧紧地贴住自己的胸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异样灌满全身……随着汽车每一次的颠簸,这种异样的感觉越发的强烈…… 张德民个子很高,一低头就能看见白灵胸部那团若隐若现的雪白,立时觉得鼻子里有些异样,忙抬起头…… 张德民脑子里盼着早点到县城可身子却不希望分开,就在这种双重矛盾下,班车还是到了县城。 “去哪儿?”车到站后两人似有些不情愿的分开,下车后不约而同地望着对方。 “嘿嘿,我去邮局,你呢?”张德民摸了摸后脑勺。 “真巧!”和张德民相比,白灵就显得大气多了。 有人说,情窦初开的年华,少女大气而举止得体,少男就显得青涩,甚至是笨拙。在白灵面前,张德民就好像手脚被束缚一样,一点也放不开。当然,张德民从来没有和女生靠得这么近,关键还在于刚才车上的那一幕,他怕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被白灵知道了,也就更加放不开了。 张德民个子高大,脚长腿长的,白灵根本跟不上他的步伐。走了一段,张德民余光中见白灵有点上气不接下气,才意识到自己步子过大,白灵几乎是小跑着跟在自己身后,便放慢脚步。 白灵嗔了张德民一眼:这家伙还好,还懂得“怜香惜玉”! 两人一前一后到了邮局。由于是周日,邮局的人特多。两人排在一长串队伍的后面。 “今年你参加高考吗?”白灵看着张德民。 “想是想,可……”张德民想了想说道,“你呢?” 白灵读书时的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的,上回吴畏他们说白灵的亲叔叔和团长是战友,她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张德民知道自己这话是多余的。 白灵没有搭话,自己家里和团里的关系在连里已不是什么秘密,她相信是瞒不住张德民的。上回吴畏和李胜伟找到自己,要自己利用关系帮一下张德民。自己后来给叔叔打了个电话,叔叔没有回答,只是问自己和要帮的人是什么关系?白灵回答只是普通同学关系。 前两天母亲来信时说现在形势变化很快,要自己不要过早处对象……弄得白灵无语。 “我……”白灵刚想说,就听见柜台里有个声音叫着下一个,抬头一看,张德民前面只有两个人了,忙改口道,你先去,我去外面等你。 张德民拍完电报,好容易挤出邮局,到了大门外一看,就见白灵被五六个小年轻围着。 “青妹儿,我们真是有缘,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嘿嘿!” 张德民见了说话的人,心里一乐,真是有缘,说话的正是车上碰见的那个军便装小年轻。 “说得没错,我们真是有缘,呵呵!”张德民几个大跨步到了小年轻跟前。 听了那个小年轻的话,白灵正骂了一句,流氓!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挡在了自己跟前。 “还想较量一下吗?”张德民扫了一眼几个人。 “华子,揍他!”那个小年轻估计是这伙人的老大,他一溜烟躲在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身后说道。 叫华子的人闻听之下,立马拉开架势。 “呵呵,架势倒是还行。”张德民说完飞起一脚踢在华子的腿上。华子立马疼得嗷嗷直叫,抱着腿躺在地上打着滚。 突然的变故令小年轻一伙面面相觑,要知道这个华子小时候练个把势,是他们这伙人里最能打的,居然经不住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一脚,不禁有些呆住…… 那个小年轻更是瞪大了眼,等反应过来刚迈出一条腿想跑,立时觉得自己的脖子一紧,紧接着自己就像瘫了一样,一点力气使不出来。旁边的那些同伙见老大发话,立刻就要冲上来,哪知道张德民手上一使劲,那个老大的脸立刻变成了猪肝色,并伴随着剧烈的咳嗽。那帮同伙见状,马上停了下来,看着老大。 “大…爷……我……不…敢了……”那个老大求绕似的断断续续地说道。 “我看你是该长点记性……”张德明冷笑道,手上一使力,那个老大立刻觉得呼吸吃力。 看看差不多了,张德民松开了手,抬起脚照着小年轻的屁股就是一脚,小年轻立马一个狗吃屎扑倒在地。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张德民始料不及,那小年轻一咕噜爬了起来并没跑掉,看了看张德民,突然几步走到张德民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师傅……”小年轻的举动把张德民一下给搞蒙了,他看着小年轻…… 第7章 师傅 小年轻噗通一下跪在张德民跟前,叫着师傅,倒把张德民给懵掉了。 “喂,喂,我说你啥意思!”张德民皱了皱眉,“赶紧起来!”说着身子向后退了一步。 “师傅,我打小就崇拜会武技的人,刚才……”小年轻说着回头看了一眼同伙,“过来拜见我师傅!” 那几个人开始看见自己的老大噗通一下跪在高大男子跟前,也不知道老大卖的那服药,等到老大叫自己的时候,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老大瞪着眼,才齐刷刷到了张德民跟前,噗通噗通跪了下来。 一堆人跪在自己面前,让张德民又不由后退了两步。 “师傅,我看得出,你会武技……”小年轻说道。 “打住!我会不会武技,跟你有啥关系?“张德民打断小年轻的话,”别说我不会,就是会也……“说完抬脚就走,哪知道刚迈出两步,就迈不开腿了。 原来,那个小年轻见张德民要走,一下子扑了上来紧紧地抱住张德民的双腿。 “还想挨揍?”张德民低头盯着小年轻。 “想揍就揍呗!”小年轻一副咬定青山的样子。 “真不放?”张德民说完抡起拳来,围观的人见状惊呼一声,就连白灵也捏了一把汗。 那个小年轻见张德民举起拳头,眼睛一闭,铁了心似的就是不放…… “我真不懂武技!”小年轻的举动真是让张德民无语,他放下拳头,缓缓说道,“你起来吧!” “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小年轻咬着牙道。 这下张德民真的是没辙了,打也不是骂也不是,他用求助的目光看着白灵,“白灵……” “呵呵……”白灵笑了笑,“德民,我觉得他呢,只是染上了一些社会习气,骨子里还不算坏!”对于眼前这个小年轻,虽然三番两次调戏自己,但小年轻的眼神还是清亮的,不像那种纯属混社会的眼睛浑浊不堪。 白灵这话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从自身的角度阐述了一下对这个小年轻的看法,张德民听得出白灵对这个小年轻还是有好感的。 眼见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张德民只得弯下腰拽着小年轻的胳膊。 “起来吧!”张德民看了一眼四周,“这样不好,没见这多人吗!” “那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小年轻依然不依不饶。 “看来你今天是吃定我了?”张德民瞪着眼道。 “反正你不答应我就不松手!”小年轻嘟哝着。 “起来吧!”张德民无奈地说道。 “那你是答应我了?”小年轻望着张德民。 “起来再说……”张德民不由有些恼了,“你以为你这样就能留住我?”张德民说罢腿上一用力,那个小年轻吃不住,手不由一松,张德民顺势向前迈了出去,“我说怎么来着?”张德民嘴角泛起一丝笑。 哪知道张德民话音刚落,小年轻又扑了过来紧紧抱住张德民的双腿。 “德民……”白灵走过来说道,“我看,可以先做朋友……”说完俯下身看着小年轻,“你蛮执著的,呵呵,我觉得可以换种方式,先从朋友开始,你说呢?” 做朋友?小年轻狐疑地看着白灵。白灵眨了眨眼点了点头。 小年轻见白灵对自己眨眼,就明白白灵的意思。 “行。”小年轻放开双臂,站了起来,“那你就是我的老大了!”小年轻拍着张德民的手臂,动作明显很大套,一看就是支使人惯了的,搞得张德民倒像小弟。 张德民眉头皱了一下,心想既然白灵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这个面子还得给。 “大哥也好,师傅也罢……”张德民盯着小年轻,“我的朋友中可没有那种欺男霸女的!”张德民看着小年轻。 “师傅,只要你答应,我以后再不这样了!我保证!”小年轻几乎是拍着胸口说道。 “好了……“白灵适时插话道,”你呢,也别犟了,没见你刚才叫师傅,他没否认吗?呵呵。“白灵笑着看着张德民。 “哥几个……”小年轻转身看着同伙道,“来,拜见师傅!“ “得……“张德民连忙摆手,”他们就算了!“ “成。“小年轻见张德民说得很肯定,只好作罢,不过还是对那帮同伙说道,”我可告你们,以后见着我师傅,谁要敢不敬,看我咋搞他!“ “是、是。“一帮同伙点头道,看来眼前这个小年轻在同伙面前还挺有威信。 “我呢,也不知道教你啥,但我们可以先探讨,咋才叫正直!”张德民想了想,看着小年轻说道。 “这?”小年轻狐疑地看着张德民,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那啥? “咋?不愿意?”张德民眼睛一扫。 “好、好!”小年轻看到白灵微笑的目光,赶紧说道,。 随后小年轻在张德民的要求下,遣散了那伙人。看看已经到了吃饭的点了,小年轻死活要请张德民和白灵下馆子。张德民怎么推都没推掉,只好答应。 小年轻带着张德民两人来到一家餐馆。刚进门,就见一个中年男子笑嘻嘻地迎了上来。 “给我安排一个雅间!“小年轻朝中年男子挥手道。中年男子忙不迭带着三人到了楼上,打开一个雅间。 坐下后,小年轻介绍了自己,他叫林晓峰,快十八岁了,本地人,初中没毕业便混社会了……小年轻说着说着,一时兴起,管白灵叫“师娘”,弄得白灵脸红,被张德民给制止住了。 交谈中,张德民得知林晓峰父亲是县革委会的副主任,这小子中学没毕业就开始了混社会,家里就他一个独子,父母拿他没办法,只能任由他。 “师傅,在我们县,别的我不敢说,只要你想的我都能办!”林晓峰拍着胸口。 “别……”张德民乜了林晓峰一眼,“省省心吧,我可没事儿。” “对了,晓峰,你这么小的年纪,咋不读书?”张德民问完后就觉得自己问的是废话,这年头读不读书结果还不都一样! “师傅,嘿嘿,读书有啥用,照样修地球!”晓峰嘿嘿一笑。 张德民惦记着自己的事,也没啥心思和林晓峰聊,草草吃了几口,弄得林晓峰以为饭菜不合口味,叫来饭店的经理一顿臭骂…… 第8章 柳暗1 “晓峰……”一直没开口的白灵看着林晓峰说道。刚开始时,白灵想着林晓峰之前对自己的所为,心里有些鄙视。吃饭的时候,在林晓峰言语中,白灵觉得这个林晓峰并不像表现出的那样,骨子里丝毫没有那种“流氓”气,再后来听到林晓峰叫自己“师娘”,虽然很突然,但自己潜意识里对张德民打读书的时候一直就心存好感。在学校的时候两人很少交流,来到连队后,两人接触多了一点,每次看见张德民的时候,自己的心就砰砰直跳,这个时候白灵都会暗里想,难道自己怀春了…… “晓峰,以后你师傅有需要的时候,少不了会找你的,呵呵。”白灵莞尔一笑,“一会儿,我和你师傅还有事,这顿饭呢……”白灵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票子来。 “师娘……”林晓峰见状立马站起身,“你这样是在打我的脸,古时候有拜师宴,今天这顿饭就是我林晓峰的拜师宴!”林晓峰说到这里嘻嘻一笑,“再说这也是一个正直的人应该做的啊,呵呵”。林晓峰最后一句话惹得两人都笑了起来。 “算了,白灵,这顿就算晓峰的!”之前在林晓峰两次调戏白灵的时候,张德民对林晓峰只是略施惩戒,后来林晓峰要拜师,当时在街上人也很多,张德民想到自己现在面临高考推荐,不能出啥岔子,也是处于权宜才答应,再后来吃饭的时候,张德民对这个林晓峰也是生出和白灵一样的看法,这小子骨子里并不算坏,只是在社会上混久了,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而已。 “晓峰,一会儿我和白灵要回连里,你没事就回家去吧!”张德民转头看着林晓峰,“以后,别成天混社会,有时间多学一点,将来对你有好处。”张德民正色道。 “德民,不去供销社看看吗?”白灵心里记挂着张德民的事,抬头看着张德民。 “算了吧,刚给家里发电报呵呵,现在啊……”张德民讪讪一笑,“囊中羞涩哦,呵呵。” “没事,先去看看有些什么,好有个准备!”白灵浅浅一笑。 “嗯!”张德民想了想,白灵的话也对。再说,不来也来了,现在时间还早,看看也好,心里有个数。 “师傅,你要买什么东西?”林晓峰根本不理张德民的茬,问道。 “我说了,你回家去!”张德民脸色一变,说完招呼着白灵站起身走出饭店。 “师傅,你到底要买什么?”这个林晓峰还真是不依不饶,追出门问道。 “晓峰,你师傅要去办正事,你呢就回家,嗯?”林晓峰一口一个师傅,现在白灵也习惯了。 “我的意思是,你们要买些啥,我家很多,干嘛非花钱啊!”林晓峰嘟哝着。 张德民没搭理,自顾着朝供销社的方向走去。白灵见这林晓峰还真是有点难缠,摇了摇头也跟在张德民身后。林晓峰楞了几秒,也跟在后面,这样三个人一前一后在街上走着。 张德民心里装着事,脚下的步子也比较大,弄得白灵几乎是小跑着跟在后面。 这个年代街上商店很少,几乎所有的商店都是国有的。走了大概十多分钟,张德民才找到一家供销社的商店。 进门后,张德民才发觉商店里几乎什么都没有,烟只是非常普通的几毛钱一包的,酒呢?最多的是散装的,瓶装的很少,就两三种,而且都是几块钱一瓶的,就送这个?张德民犯了愁,这东西送就等于没送一样…… 张德民转身出了商店,又沿街找着,连着走了几条街,都是一样的。 “德民……”白灵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们连着转了几家商店,都一样……”张德民今天到县城的目的即便他不说,但白灵早就从吴畏那里知道得一清二楚。本来自己为张德民这事儿也给叔叔打了电话,可后来父母来信旁敲侧击地问自己是不是在处对象,还说……白灵一分析就知道自己想帮也没有办法帮,只能是干着急,但这事儿根本没法跟张德民说,甚至吴畏和李胜伟那里自己都没法解释,白灵也很懊恼。和张德民到商店,也是等张德民看好后,自己再抽时间来买,因为她知道张德民的傲气。 转了一大圈下来,张德民虽然也有点累,但想着自己要获得高考推荐,送礼是最后的办法,可那几家商店里的东西根本就拿不出手来,张德民站在那里一时间犯了愁。 “师傅……”一直跟着的林晓峰在张德民转了几家商店后,大略知道了张德民要买的东西,他走到张德民跟前叫道,“你跟我来。”说完拉了拉张德民就要转身。 “晓峰,你能不能别来烦我啊!”张德民眉头皱了皱说道。 “走吧,我知道你要的东西!”林晓峰说完便朝着另一条街走去。 知道我要的东西?张德民看着林晓峰的背影,又看了看白灵。 “走吧,呵呵!”白灵笑了笑。这个时候,她不好说什么,她清楚这年代要办事,就得送礼。浩劫中,她的父母由于是大学老师被划为“牛鬼蛇神”哪一类,受到了冲击。父母怕她受到影响,就把她送到她叔叔那里。 白灵的父亲和叔叔正好印证了二人名字中的“文”、“武”二字,父亲北平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国外,五十年代初响应召唤回到国内,到了洛东大学;叔叔很小就参加了进步组织,后来参了军,一直到现在都在军队工作。 在叔叔家的这几年,她也看见很多人想求叔叔办事,大包小包的拎着朝家送。有一次,她刚放学回家,就看见有一辆卡车停在叔叔家门口,就看见一些当兵将很多纸箱搬进屋里。白灵当时没在意,这种事太多了。晚上睡觉时,就听见叔叔和叔母说,明天得把今天这些纸箱里的东西给老领导送去。所以,在白灵的记忆里,叔叔不仅收别人的礼而且自己也得给别人送礼。 第9章 柳暗2 跑了大半个县城,愣是没找着一样能拿出手的东西。白灵心里也很着急,她知道这事对张德民的重要意义。前几天,父母来信提到高考,叔叔说他们团里已经决定推荐她了。自己能参加高考,可张德民呢?看着张德民,白灵觉得心里有点内疚,毕竟自己没帮上忙。在这个问题上,她有点埋怨叔叔和父母,你说不帮就不帮嘛,干嘛非朝男女的问题上想呢?现在听林晓峰一说,倒像是见着希望似的。 “说不定晓峰还真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白灵无意中将你需要什么说成了“我们”,这点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 张德民有些无奈,他看着林晓峰的背影,林晓峰刚才说得那肯定,就差拍胸口了。他摇了摇头,只好跟在林晓峰身后了。 走了十多分钟,来到一处很幽静的小院门口。 “师傅,这是我家!”林晓峰看着张德民笑了笑,“进去坐一会吧!” “算了,我们不去了。”张德民不太愿意进去,他怕碰着林晓峰的父母,把自己当做混社会的小混混。 林晓峰又看了看白灵,“行,你们等我一下。”说着便进了小院。 这个小院位处县城腹地,门前的小路很僻静,路的两边种植着梧桐树,这个季节更是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两边是一溜的青砖围墙,张德民觉得有点像自家门前的那条反右路。张德民猜测这里住的恐怕是县里面的头头脑脑。 不多一会儿,林晓峰拖着一个麻布口袋出来,“师傅,你看够不够?”林晓峰放下口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张德民拧了一下,真沉!打开一看,全是烟和酒。 “晓峰,你……”他不由看着林晓峰。 “嘿嘿,师傅,今天去商店,你是买这些吧,嘿嘿。”林晓峰笑道。 “晓峰……”白灵看了看林晓峰,又看了看张德民,“德民,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呵呵。” 麻布口袋是那种大号的,张德民知道,这种口袋连里每次买回的米都是用这种口袋装着的。 “晓峰,谢谢你……”张德民站起身,“这样,我拿一点,剩下的你拿回去。”既然跟着来了,再客气就显得矫情了,张德民说道。 “师傅,你全拿去,家里还多呢!”林晓峰说着系上口袋,“对了师傅,你要这东西干啥?” 张德民刚才见口袋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市面上没有的,可见林晓峰还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看了一眼林晓峰,人家对自己仗义,自己还要隐瞒那还真有些说不过去了。 “哎!”张德民叹了一口气,“晓峰,你知道今年高考的事吗?” “我们要不找个地儿,老站在这里,不太好!”白灵看了看两人说道。 “是的!”张德民扫了一眼街面,这时已经有人提着菜篮走近这条街了…… 三个人随后来到一个集贸市场,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张德民知道,在人少的地方,三个人又提着大麻布口袋,很容易引起误会,只有在人多的地方才不会引起注意,当然集贸市场这种地方才是最安全的,恰好今天又逢场,场上的乡民很多,当然吵闹也是在所难免的,说话声音也就大了些。 “晓峰,德民,就是你师傅……”白灵侧身让过一位挑着山货的乡民,“我们中学是一个班的同学,他各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到了我们又一起到了这里……”白灵顿了一下,“今年恢复高考,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但……”白灵看了林晓峰一眼,“你也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实际,就像你拿来的这些东西,呵呵。”白灵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 “嗯,这个我晓得!”别看林晓峰书读得不多,脑子却是非常的灵光,白灵只是点了一下,他就知道今儿张德民买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了。 “师傅……”林晓峰侧头看着张德民,“这事儿你早说啊,得亏今儿我跟着你。”林晓峰说话的口气非常轻松,“这礼你也别送了,你们那儿不推荐你,我要我爸推荐!” “你爸?”张德民和白灵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互望一眼,又同时看着林晓峰。 “呵呵……”林晓峰卖了一个关子,“我爸是县革委会副主任,管这个,呵呵。” “啊!”张德民和白灵惊讶地看着林晓峰。 “晓峰,你有把握吗?”良久,白灵才回过神来,她盯着林晓峰说道。之前林晓峰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他父亲是县革委会的一个领导,白灵怎么也没想到却是管推荐的。 “这几个星期,我家里来的人全是为了这事儿的,诺……”见两人不相信的样子,林晓峰指着张德民手里的麻布口袋说道,“都是那些人送的,我爸不抽烟喝酒,嘿嘿,这到便宜了我!” 张德民看着林晓峰,晓峰虽然有些社会习气,骨子里还是一个很本份的孩子,不像有些小混混满口跑火车。 “晓峰……”张德民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他看着林晓峰。 “师傅,这事就这么定了,一会儿我找我爸去。”林晓峰赶紧笑着说道。 回连部的路上,白灵也是很感慨。她没想到最初那个在车上调戏自己的人现在成了帮自己解围的人了。李胜伟他们当初找到自己,也是他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可自己在张德民这事儿上根本就帮不了忙。早上吴畏找到自己说张德民要去县城,准备买些礼品送人,自己当时想顺带到县城给叔叔打个电话,再说一下这事。没想到,路上碰着“流氓”,准确的说是“地痞”,却帮了张德民,当然,也帮了自己。 在张德民这件事上,白灵对叔叔和父母很有些怨气。她心里清楚,今天自己这个电话打了和没打没啥区别,即便是打了,可能结果还会更坏,因为他们已经认为自己“处对象”了。 处对象就处对象!白灵得余光不由瞄了一下张德民。要说自己真要找男朋友,张德民真是不二人选!白灵不由有些想入非非起来…… 对林晓峰的话,张德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他清楚像林晓峰这样家庭的孩子,父母对他们的话肯定不会当回事儿。在他父母眼里,这孩子就是一个混混,混混能有什么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