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1章 再生花   张瑶正在喝茶,桂枝儿便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姑娘……”   桂枝儿先看了看外面儿,见没有人,忙关上门儿,这才转身,拍着起起伏伏的胸脯喊。张瑶转了转眼,看着她,笑道,“瞧你那样子,何事儿这么惊慌呢?”   桂枝儿一听,跑上前,坐在张瑶身前,说,“姑娘,刚刚儿我出去,听见了风声儿,说是水灾已经治好了,太子不日就要回京了。”   张瑶一听,眼眸微微一动,随即笑着“哦”了一声,问,“那又如何?”   桂枝儿一见自家主子这副不急不躁的样子,真真儿的操心,苦着脸,苦口婆心的说,“姑娘你是不知道,这次和姑娘一起进来伺候太子的人,一共有六个,听说昨日就已经送出去了三个了,姑娘就不怕也被太子送出去吗?”   张瑶一听,自然知道桂枝儿担心的是什么,她叹了口气,转过头,看着窗外,目光虚浮,不由想起前尘往事。   天元十六年夏,南朝江南郡都都州,发生洪水灾害,天元帝派太子前来兴修水利,救灾害利臣民。   而太子前来,并未带着随身侍女或是妃嫔,江南郡王,便从民间选举了六个色艺双绝的女子前来侍候太子。   而这其中,就有张瑶。   前世,张瑶觉得自己是穿越而来,必是女主之命,自傲的近身太子身边,最后确实被带了回了宫中,然而,世间之事,是是非非,岂可一概而论?到最后,她便是被带回了宫中又能怎样?   没有恩宠,不还是落得一个,在深宫之中,郁郁寡欢,身死道消的下场。可是没想到,她一睁眼,便回到了当年刚刚被送入太子身边儿的时候了。   想到这儿,张瑶不由再次轻叹一口气,事到如今,她不知道,到底是老天对她太好?还是老天对她太磋磨?竟然让她这个异世孤魂,穿越一次在又重生回到穿越前的起点?   “姑娘……?”见张瑶发呆,桂枝儿不由轻声唤了几声。   张瑶回过神来,转头看着桂枝儿浅浅一笑,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太子喜欢谁,自然便会带着谁回去,不喜欢谁,自然便会让谁离开,我们在这里暗自揣摩,费心思不说,到时候若结果真出来了,便是让我走,我还不是只能认命,难不成,咱们还能胁迫太子带着咱们回京不成?”   在说了,她根本不担心,因为太子,最后是带了她回去的。   想到这儿,张瑶心里不由有点儿哀戚,便是带了她回去又如何?最后还不是没能得到更多的恩宠。   要说的话,经过前世那一遭,今生在重生的张瑶,反倒觉得,若是带了自己回去,不能得到恩宠还不如把自己留在这里,一辈子青灯伴古佛来的痛快。   反正自己是太子碰过的女人,就算太子不带她回去,别人也不会笑话她,反而会把她给供着。   可张瑶这么想,不代表别人也这么想,桂枝儿一听,立即道,“姑娘……话虽是这么说,可是,姑娘要想想啊,若是太子真让姑娘留在了这儿,那到时候,您可让老爷和夫人怎么想呀?您自己难道也甘心一辈子就这么孤家寡人的?”   张瑶一听,不由垂下眼帘,甘心?如何能甘心?可是对于现在的自己,又还能怎么样呢?   见张瑶微微意动,桂枝儿心里一喜,还道在说,张瑶立即抬头,道,“好了!”她看向桂枝儿,道,“你下去吧,我会好好儿的想着的。”   张瑶如此一说,桂枝儿也不好在说什么了,只得道了一句好,便一步三回头的出去了。   看着桂枝儿如此模样,张瑶不禁好笑,如今的桂枝儿如此天真,却不知前世的她,因为跟着她这个不受宠的主子,不知受了多少的磨难,到最后,却还是因为自己身死,而独自在宫中蹉跎,这般一想,她就越发觉得对不起桂枝儿。   还有她这里的爹娘,以及家中的弟弟妹妹,想到这儿,她不由摇摇头。   站起身,走到镜子前,作为在整个江南郡被选上来伺候太子的女子,她的容貌自是不差,瓜子儿脸,一双柳叶眉下,是一对晶莹剔透仿佛纯净的雪晶一般的眸子,小巧玲珑而微挺的鼻子下一张弯弯浅浅的粉唇。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心道,既然重生了,若是此次能再次进宫的话,不管如何,那自己,也要拼一把!为自己,为家人,为不甘心的,命运。   ……………………   张瑶准备吃晚饭的时候,桂枝儿匆匆的跑进来,满脸的兴奋,“姑娘,刚刚太子身边儿的人传话过来,说今天在姑娘这儿来,叫姑娘快准备准备。”   张瑶一听,不由微微一怔,桂枝儿立即服侍着张瑶起来,准备去拾掇拾掇。还未踏出步子,外面儿便传来声响。   两人转身,一个身影便迈了进去,不用想,两人立即屈膝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嗯。”来人轻轻的嗯了一声,“起来吧。”声音如清风拂面,带着沉沉的沙沙声,如乐入耳。   张瑶的心不可自抑的跳起来,这还是她重生来,第一次见到太子,“谢太子殿下。”两人又道了谢,赶忙起来,微微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太子。   “还没有吃饭?”略微诧异的声音。   张瑶心跳的更快了,嗯了一声,又道,“太子用膳了吗?”说话的时候,脑子里面不由浮现起太子的容貌,却发现,前世到今生,她太久未曾见过太子了,一时,竟然记不起来太子的容貌了,只浅浅的有一个轮廓,帅帅的。   “那正好。”太子道,声音带着丝丝浅笑,“本宫也没有用膳,不如便在你这里一起用了罢。”   一听太子要在这里用膳,众人忙起来,张瑶用的饭菜,怎么能和太子用的相比呢?   太子的随身公公福公公立即招呼着人来重新布膳。又拿了太子的专用碗筷来,太子坐下,张瑶在一旁伺候。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2章 天子意   张瑶给太子夹了水晶虾饺,然后盛了一碗清汤,水晶虾饺虽好,可吃了油腻,这时候再喝一口清汤,不仅对肠胃好,还利口食。   太子吃了,果然说好,偏头一扫,见张瑶低着头,不由笑道,“既然你也没吃,那便坐下来,陪着本宫用膳吧。”   张瑶一听,不由诧异,随即高兴的满面潮红,羞答答,但也未扭扭捏捏,应了声好,这便坐下来,心里高兴的不行,说起来,和太子这般一同用膳,便是前世,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呢。   太子见张瑶并未像其他人那般,拼命的推辞迟疑,不由挑了挑眉头,看了一眼张瑶羞红的脸蛋儿,嘴角不自觉的弯了弯。   用了膳,张瑶命人沏了茶,给太子奉上,自己在另一边儿站定,按照以往的习惯给太子捏着腿,其他人等见状,自动的退了下去。   太子浅浅的呷了口茶,然后闭着眼睛,舒服的叹了口气,突然道,“如果我带你回京,你愿意吗?”说完,睁眼转头,看着张瑶。   张瑶一听,不由微微一怔,虽然她知道自己最后会被太子带走,可是,在记忆中,太子是在最后一天才会这般与她说的吧?   这一世,怎的提前了?   虽有差异,不过张瑶并未多做迟疑,抬头与太子对视,看着太子那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心里跳的厉害,嘴里不由道,“张瑶早已经是太子的人,太子怎么说,张瑶便怎么做。”   然后瞬间,张瑶便见太子的那双亮眸之中,像是盛放的烟火一般,撩人心弦。   太子浅笑,便微微低下头来,越来越低,张瑶下意识闭上眼睛,随即身子被人抱起,放下,浅浅的吻轻轻的落下来。   一丝沁凉袭来,却瞬间被一股不知名的火热代替,不多时,房间内便传来清清浅浅的声音,令守在门外的桂枝儿一众小丫鬟红了脸颊。   一夜春光旖旎,绫罗缎帐自是不提。   第二天,张瑶醒来时,太子已经出了门儿,虽然灾害已经稳定,可太子是个好太子,便是要走了,各种交替亦是不容马虎。   桂枝儿见状,欢欢喜喜的跑过来,就要去掺张瑶起身,却被张瑶红着脸制止,“桂枝儿,你去给我准备一桶热水,我要洗澡。”张瑶红着脸说。   桂枝儿一听,脸上是止不住的笑,眼睛滴溜溜儿的一转,便是捂着嘴巴笑了,“好,奴婢这便去给姑娘你准备。”说着又欢欢喜喜的跑出了门儿。   主子得宠幸,丫鬟自是高兴的紧。   见桂枝儿出去了,张瑶这才微微掀开被子看了看自己的身子,一身的红痕,不由想着昨夜的光景,张瑶觉得,既甜蜜又羞涩,还有几丝悲伤。   说起来,前世到昨天,她也记不得自己和太子有多久未曾如此亲密了。   摇摇头,张瑶拿过一旁的亵衣,身子一动,下身便隐隐传来撕痛,张瑶忍不住皱了皱眉,还是忍痛穿了亵衣。   他们住的是江南郡王府,太子昨天夜里在张瑶屋里过的夜,满府的下人消息自是流传的通了,如今伺候太子的六位姑娘,已经送出去了三个,眼看着太子立马就要班师回京,这时候却又在张瑶的屋子里去过了夜。   那就说明,这张瑶十有八九,是要被太子带走的,下人门都是老奸巨猾,最会审时度势了,所以桂枝儿去要热水,很快就要了回来,还是厨房的几个有头脸的婆子亲自送来的。   在张瑶面前晃了一圈儿,这才退了下去,桂枝儿便碎嘴道,“姑娘瞧,他们这些谄媚的小人,早前姑娘生病太子未来的时候,谁把您放在眼里?如今不过就是太子来了一趟,便恨不得舔您的脚指头了。”   说到这儿,不由忙呸了一声,“什么舔脚趾头的!他们连给姑娘您舔脚趾头的份儿都没有呢!”   张瑶被桂枝儿这话逗笑了,嗔她一眼,道,“你上哪儿听来的这些个流话呢?没得传了出去,净叫人笑话你!”   桂枝儿才不会在意呢,对着张瑶办了个鬼脸,便笑道,“姑娘,奴婢来伺候你沐浴吧?”   张瑶一想起自己那满身红印儿,不由羞红了脸,摇摇头,“我自己来吧,你去歇歇便是。”   桂枝儿大概也知道张瑶是个什么心思,偷偷的捂嘴一笑,点点头,“那好,奴婢在外间儿守着,姑娘有什么事儿,只管叫奴婢便是。”   张瑶点点头,桂枝儿便退了出去。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3章 母女情   张瑶褪尽了衣衫,迈入浴桶中,浑身沁泡在温热的水中,下面和腰身便感到一阵舒畅,张瑶不由闭着眼轻轻的呻吟了一声。   她用手搓洗着身子,待看见身上的红斑时,脸上又不禁微微发热,不过心底亦是甜蜜的。   刚刚洗了澡,桂枝儿进来便伺候着张瑶更了衣,没一会儿,前面儿来人,一个公公说,“张姑娘,太子吩咐了,把您的娘家人接了过来与您见上一面儿。”   张瑶一听,这才想起来,在他们临走之前,太子吩咐人叫了他们几个要跟着他回京的女子的家人和他们聚了一次,这一别,不知又是何时才能相见。   前世的张瑶,一穿越过来,便是婴儿,可以说是在这里土生土长大的,且她的父母待她又是极好,于父母的感情自是非同一般,前世因为自己不得宠,从进宫前见了那一面儿之后,一直到死,她都未曾与家人相见。   此刻突然听闻能与许久未曾见面的家人相见,心里不由一酸,可她强忍着不适,立即对公公道,“那可麻烦公公了,请公公请我母亲他们进来吧。”   如今张瑶可是板上钉钉儿的要被太子带回宫中的,将来如何,指不定就飞黄腾达了,这些奴才,伺候的自然便是越发的尽心了,此刻这公公一听,立即笑着应了声是,便退了下去了。   一旁的桂枝儿一听,也是高兴的紧,忙道,“几日未曾见到夫人了,小姐可是想的紧了?”说着扶着张瑶在软塌上做好,又伸长了脖子去看外面儿。   张瑶自是知晓她想的什么,便笑道,“你这小妮子,别看了,我娘肯定也带了你娘来的。”   桂枝儿被戳破心事儿,闹了个大红脸,一嗔张瑶,“小姐你真是!你怎么知道奴婢就是在看我娘亲呢?”   张瑶摇摇头,只在心里偷笑,“我就知道,因为前世你可不就是如此吗?当日我娘便带来了你娘来的。”不过她知道桂枝儿脸皮子浅,也不说破她了。   ………………   张瑶的父亲,却也是个读书的,不过终其一生,都不过是个秀才罢了,后来娶了张瑶她娘王氏,便也不在此路上搓摩,自家开了家小书斋,专给小孩子启蒙的那种。   而王氏为商家女,算起来,王家的小日子过的也不算差,可在富庶的江南,也不过只是个小康之家。   张秀才不重财色,屋里除了张瑶的母亲,便也只有一房姨娘杨氏,张瑶她娘生了一子一女,杨姨娘则生了一个女儿。   三个子女,张瑶为老大,老二是杨姨娘所生的女儿张月,老三则是张瑶的嫡亲弟弟,张智。   今儿便是张王氏便带了一双儿女来见了张瑶,并带着的,还有一个自小便跟着张王氏的老妈子李妈妈,便也就是桂枝儿的母亲。   几人虽然在富庶的江南,见过的雕花楼榭也不少,可江南郡都府,可不是什么一般的人家,又是太子传召,一时心内不由微微发怵,低着头看着脚下,眼睛都不敢乱动。   心里面儿一面是即将见着许久未见的女儿的高兴,又是畏惧于此等富贵权力之下的惊惧,带路的公公对他们很是恭敬,一路带到了张瑶的房间,敲了敲门儿,便道,“张姑娘,您的母亲到了。”   里面儿的张瑶一听,立即道,“知道了,多谢公公。”一面儿转头对着桂枝儿说,“快,桂枝儿,去开门儿。”自个儿便揣揣不安的坐着,激动的不行。   桂枝儿脆生生的应了声是,立即上前开门儿,一开门儿,公公便对着王张氏几人做了个姿势,嘴里边儿也笑着说,“请。”   桂枝儿叫了声夫人,又转头把之前便准备好的一甸银锭子放在了那公公的手上,说了句,“麻烦公公了。”公公一边儿说着姑娘客气了,一边儿却是不动声色的收了银锭子,这才退了出去。   张瑶已经迎了上来,王张氏也见到许久未见的女儿,一下便跑上去握住张瑶的手,叫了声,“瑶儿!”   张瑶见到王张氏,记忆中那种已经模糊的脸再次清晰起来,内心瞬间便充满悲悸,眼眶含泪,鼻息微哽,动情的叫了一声,“娘!”   “诶!”王张氏哭笑着应了一声,细细的抚着张瑶的脸,笑道,“我的瑶儿,瘦了。”说着一把抱住了张瑶。   张瑶也抱住王张氏,内心在一次感谢了上苍,再次给了她重生一次的机会,此生,她定不会如前世那般糊涂,定要好好儿的走来这一遭,才不负红尘。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4章 叮咛托   张王氏身后跟着张瑶的两姐弟,张月和张智,姐弟俩都是老实的,站在张王氏的身后,默不作声。   张瑶抬头便看见两个人,这才想起来,忙和王张氏分开,又走过去,叫了一声,“月儿,智儿。”   张家的气氛和睦,姐弟间,感情都颇为深厚,今日见到许久不曾见的姐姐,张月和张智两个也是心里酸酸的,先前是看着张瑶和母亲叙旧,张家的教养极好,他们便不敢打扰。   现在张瑶走过来,一人叫了一声,两人便绷不住了,张智才十岁,只知道许久没有见姐姐,此刻见了姐姐,想的紧,一听张瑶叫他,便瓮声瓮气的也叫了声姐姐,便抱住张瑶哭了起来。   张月年龄稍大,今年十三岁了,生的也是毓秀如花,此刻也回叫了一声姐姐,却是憋着不哭出来。   她知道,这次和姐姐见面,日后在见,怕是难了。   而这时,一旁还有一个年约四十左右的婆子,圆圆脸,看着他们姐妹几人,也是抹着眼泪,这个人就是桂枝儿的娘,李妈妈。   桂枝儿站在一旁,和李妈妈拥着,看着他们这一幕,皆是动情的很。   张瑶回头对着李妈妈一笑,“李妈妈。”又行了一礼,“多谢您照顾着我母亲他们,辛苦您了。”   李妈妈赶忙避开,和桂枝儿去搀着张瑶,“小姐这可万万使不得呀,照顾夫人他们,都是老奴的本分,您这样,可要折煞老奴了,在说了,桂枝儿这毛躁丫头,跟在您身边儿,老奴还要多谢小姐你呢。”   张瑶一听,便笑道,“我和桂枝儿情同姐妹,在一起自是好的,李妈妈也务要担心。”又对桂枝儿道,“你也去和李妈妈叙叙旧吧,不然,日后怕是难了。”   桂枝儿也知道,如果真是进了京城,跟着张瑶进了宫,怕就是和家人分开了,自是要紧着时间说说话的,一听张瑶的话,忙红着眼睛点头,“那好,小姐,奴婢就在外面儿,您有什么吩咐,叫奴婢便是。”   张瑶点点头,桂枝儿便和李妈妈出去了。   张瑶这才回身,拉着王张氏和弟弟妹妹说话。   “娘,您怎么来了?”现在她是不知道,自然得要问问。   王张氏便笑,“这得感谢太子殿下,今儿一大清早的,便使了人来接我们,说是与你见面。”   张瑶一听,立即笑道,“原来如此,那真的感谢太子殿下了。”   王张氏又问,“瑶儿呀,你给娘说,在路上,我听那个公公说,太子殿下是要带你回京,是不是呢?”   张瑶点点头,腼腆道,“太子是这么说的。”那就是肯定的了。   王张氏一听,不由叹了口气,随后摇摇头,道,“瑶儿呀,如果可以的话,娘是不希望你入京的,宫中的那些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在里面儿枉死,你这般性子……娘是……”说着忍不住摇摇头,抹了抹眼泪。   张瑶听的心酸,她何尝不知道王张氏的顾忌,她是在担心她。   她握住王张氏的手,安慰道,“娘,您放心,女儿一定会过的好好儿的,等日后,把你们都接到京中去。”   王张氏知道张瑶是在安慰她,不由笑笑,“到不到京中生活倒是无所谓,娘只希望,你能过的好好儿的,便心满意足了,那宫中不比我们这些地方,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可切记,要谨言慎行呀,还记得当年那傅员外家的闺女儿不?去了不到一个月,就没了,娘这是担心呀。”   王张氏说的,是如今的天元帝在太子位时的事儿,当年采选的秀女,江南郡有一个傅员外,家中有一个美貌如花,才艺双绝的女儿,被送进了宫中,本以为是平步青云,那曾想,那女子进宫不过一月,便传来了死讯,至今连尸首都未曾有一个。   江南郡的人便经常以这个典故来说事儿,当然,那些前尘往事,到底是真是假,张瑶不知道,反正宫中说起来,也是差不多了。   张瑶点点头,低头垂下眸子,“娘,您放心,女儿会好好儿的保护自己的。”谨言慎行,在前世,这是她最拿手的,这一世,她同样不会锋芒毕露,但是要她如前世一般,草草了事儿,她是绝不会的了。   既然进了宫,那就只有一拼,不然的话,那便在如前世一般,重滔覆辙。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5章 杨如柳   和张王氏等人见了一面之后,过了两天,太子便带着张瑶和另外两个娇娇儿一起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因为是在江南郡,那自然便是走水路更加的便捷,一行人在百姓夹道相送的欢呼声中,踏上了一艘装修豪华的大船上了。   张瑶还是如前世一般,被分配的房间,在船厢的二楼隔间儿。   太子的房间则在一楼,其他的两个人,在另一面儿,隔着张瑶,张瑶也看不见。   在他们在船上行了两日的时候,张瑶下了楼,到了前面儿的一个小次间儿里,坐下喝茶。   桂枝儿给张瑶理了一下领口的衣襟,笑着说,“姑娘,这几日可是闷得慌了?”   这几日在船上,差不多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了不起下来走走,也没个人说说话,张瑶以前的性子是个焦躁活泼的,桂枝儿看着张瑶这么憋着,也为她感到憋屈,只能想着法儿的逗着她笑,陪着她说话。   却不知,如今的张瑶,虽还是那个人,不过心境比之以前,可不能同日而语了。   前世的后宫生活,把张瑶的爪牙和心高气傲,打磨的一干二净,如今的她,心态更加的平和,于她现在而言,这般的日子,反倒觉得舒坦。   不过,她是知道桂枝儿是为了她好的,心里感动,面上却是笑着嗔道,“你也不用嫌了,没事儿的时候,看看这两岸风景,何尝不是一件儿乐事儿?放宽了去,日后到了上京,有你热闹的。”   桂枝儿一听这话,不由微微一愣,这般的话,放在以前的张瑶,是万万不可能会说的,可如今她说出了这种的话,桂枝儿虽然觉得有些奇怪,可心里却是高兴的。   张瑶的性子她清楚,当日她娘也悄悄儿的给她说了,小姐的性子高,万万不可让小姐发了毛躁,上京不比江南郡这地方,那寸土寸金的地儿,一个个的都是贵人,一个说话做事儿不小心,就小心得罪了谁。   说不定,掉脑袋都是好的了,自己要照顾着点儿小姐。   于是这几日这样闷着,桂枝儿都有些烦了,可她更怕的是小姐一个不好的发了飙,到时候可就不好了。   可是没想到,小姐竟然比她看的还通透。   桂枝儿觉得,这样的小姐,和以前相比,虽然没什么大的变化,可是好像,让人看在眼里,更加的明亮了,就是那种,你举目看去,就算她在沉默,你也能一下就认出他来的样子。   这样的,桂枝儿自然是高兴的。   她笑着“诶”了一声,又道,“奴婢知道了,姑娘,你过会儿,要不要出去走走?”这几日,张瑶除了喝喝茶看看书之外,就是喜欢在船外面儿走走,说是舒服,虽然她觉得那风吹的有点儿冷,可只要张瑶喜欢,她还是不会说什么的。   张瑶一听,微微顿了顿,随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轻轻儿的摇摇头,道,“今天就算了吧,早点儿上去休息,看今天这样子,怕是有雨。”   桂枝儿一听,也没有说什么,今儿外面儿的天色,的确是不好,便点了点头。   张瑶在心里默默的算着,不一会儿便突然站起来,“好了,我们上去吧桂枝儿。”   桂枝儿一听,莫名其妙的还有点儿,可张瑶这么说,她也只得点点头,“好的。”赶忙过去扶着张瑶准备上去。   可,还是迟了一步。   一只白玉葱般的手,掀开了次间儿的门帘子,接着一个身量娇小玲珑的女子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进来,她微微转了转眼,一下就看见了正要离开的张瑶,脸上立即带着甜美娇艳的笑容,轻声道,“这位想必就是瑶姐姐了吧?怎的这般巧?瑶姐姐也是在这儿歇息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张瑶这是要离开了,可这女子偏要说张瑶在这儿歇息,张瑶无奈,只得收回脚,转身便又走到一张梨木小几旁,对着女子微微的笑了笑,“我也不过是刚刚来而已,没想到正好碰见了妹妹,不过妹妹是……”   其实张瑶是认得她的,这个人是太子带回来的三个女子之一,姓杨名唤如柳,杨如柳。   杨如柳,张瑶在嘴里轻轻儿的咀嚼这这个名字,思绪不由微微有点儿晃神儿。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6章 一台戏   杨如柳,名如其人。   她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生就是娇小玲珑,一副柳叶弯弯眉,低眉浅笑间,格外的惹人垂怜。   闻听张瑶此言,掩袖轻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更是令人我见尤怜,“妹妹是江南河岸南,杨家的嫡次女,名唤如柳,姐姐怕是第一次见着妹妹吧。”   河岸南杨家,世代传承,杏林世家,可是江南郡的一大名门望族。   张瑶一听,面上的笑微微绽开,是啊,第一次……   杨如柳又笑道,“正巧了,今日咱们三姐妹,可算是好好儿的聚上一聚了。”一听此言,张瑶一怔,三姐妹?   难道……   还没等张瑶反应过来,便见杨如柳掀开了帘子,对着外面儿道,“周姐姐,你也进来做做吧?瑶姐姐也在这儿呢。”   没一会儿,便见的有人掀开了帘子,然后,便见的一个身量高挑,模样俏丽的女子进来了。   来人杏红色的绯色里衣,浅绿色的丝带高高的竖起她不盈一握的腰肢儿,外披锦帛丝织的外衣,轻易飘渺,整个人如同四月轻柔的微风一般而来,又带着一种格外的凌然感。   此人便是太子带走的三人之中的另一人,周蓉。   周蓉模样生的好,下巴微微的抬着,一个望仙鬓更给她增加了一分凌越感,让其他人在她的面前,好似都不自觉的矮了一头似得。   对于这个人,张瑶是没那么容易忘记的,她永远也忘不了,当初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眼前这个好似凌然于所有人之上的女子,给了她一丝的帮助,才让她在那万恶的深宫之中,得以苟延残喘的下去。   哪怕到了最后,自己还是逃不过死之一劫,可是,对于周蓉的帮助,她一直铭记在心的。   此刻再次见着周蓉,张瑶的心里,不由有些触动,她忍住心里翻涌的情绪,如初见一般,给周蓉见礼,“见过周姐姐。”   这三人里面儿,周蓉今年十六岁,张瑶和杨如柳同龄,不过张瑶比杨如柳大了两个月而已,张瑶是七月,杨如柳是十月。   周蓉扫了一眼张瑶,淡淡的点点头,“你我都是伺候太子的人,毋须这般多礼。”说罢,几人坐下。   张瑶心里却是轻轻儿的笑了笑,这就是周蓉的性子,明明是说的为别人好的话,却偏偏让别人听来有一种她高高在上的感觉,前世是自己太过心高气傲,所以才会感觉不出周蓉话里的一些好意。   如今,却是不同了。   杨如柳转了转眼眸,端起茶壶给几人沏了茶,笑道,“说来,咱们姐妹三人,都是同一个地方而来的,也算是有缘了,你们说是不是呢?”   说罢,却也不等他人答话,又径自道,“不过,虽然跟着太子是好事儿,可如今这般上了京城,未来前途到底如何,妹妹这心中也甚是没底儿,也不知两位姐姐心中作何想?”说罢,一双眼睛看着张瑶和周蓉两人。   张瑶垂下眼眸,心中颇为嘲讽,这杨如柳还是如前世一般,这才不过刚刚上了回京的路,便忙着来拉帮结派了。   不过,转了念头一想,若杨如柳不是这种性子,只怕是她也不会做到了那一等一的宠妃之位了吧?   如此一想,又不由有点儿嘲讽自己,面上却浅浅笑道,“妹妹何必如此思虑?太子既然带了咱们回京,那必然是会念着咱们的,你如今在这儿这般的思虑也没甚用处,反倒是劳了自己心神,岂不是不美?”又笑道,“不若的话,无事之时,多多的看看书,练练字的,也甚是心宁。”   杨如柳一听此言,不由笑了笑,眼眸之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姐姐倒是好闲情,妹妹怕是比不了的。”张瑶便也只是笑笑,不在说话了。   周蓉却是颇为镇定,听了杨如柳这番话,坐在那里,不动声色的道,“前途如何?你我便是猜,又如何得知?我只是知道,既然咱们跟了太子,那便一心一意的伺候着太子便是,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去想。”端起茶杯轻轻儿的呷了一口,然后放下,瞥了一眼杨如柳,又道,“这茶虽好,可味儿太重,便失了味道了。”   这番话说的,隐隐意有所指,杨如柳一听,脸色瞬间微微色变,可随即又恢复如初,“原来姐姐不喜重茶?那妹妹下次沏茶,可就要小心了。”   周蓉似笑非笑的看来她一眼,随后起身道,“今日我身体偶感风寒,稍有不适,便先告辞了,两位妹妹慢叙。”   杨如柳诧异道,“姐姐感了风寒?”又道,“正好妹妹是杏林世家之人,略懂一些医术,不若,让妹妹为姐姐把一把脉如何?”   周蓉俏丽的面上浮现一丝轻笑,“一点儿小恙,就不麻烦妹妹了。”转头对自己的侍女道,“秋菊,咱们走。”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7章 假意心   没想到周蓉如此不给面子,说走就走,杨如柳的脸上快速的闪过一丝嫉恨,随即又快速的隐没。   虽然她掩饰的极好,可还是被张瑶一一的看在了眼里。   张瑶的心不由微微的一颤儿。   前世就是如此。   前世,他们三个被带入京城,最开始便是周蓉最得宠,而这个杨如柳,一副娇滴滴的样子,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杨如柳这么一副娇滴滴的模样。   到最后,却成为了一个冠宠六宫的宠妃呢?   杨如柳转过头来,看着张瑶,浅浅一笑,“瑶姐姐别见怪,周姐姐历来便是如此。”   张瑶一听,心中微微冷笑,如果是之前的她听了,定然会觉得,周蓉不近人情,反而就对善解人意的杨如柳心生好感了。   可是此刻,杨如柳这点儿挑拨离间的小把戏,全都是张瑶曾经经历过的,又怎么会再次上当?   面上神色清浅,张瑶淡淡的点点头,笑道,“杨妹妹不必客气,周姐姐为人大方爽朗,我又怎么会见怪呢?倒是妹妹,被周姐姐拒绝了,也不恼,还急着为周姐姐开拓,当真是是令姐姐心生佩服,若不然,那我岂不是连妹妹都比不过了吗?”   杨如柳脸色微微一滞,心中一口气堵着,哪感觉,就像是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要陷不陷的,可真真儿的难受。   当下也就没了继续和张瑶交谈下去的心思了,本以为张瑶一个身份底下的女子,定然会是个好拿捏的,如果用的好的话,她到时候不介意把她带着,若是她不识趣儿的话,那她也的尽早的处之而后快,也没得给自己再多一个强敌。   如今看来,本以为他们三个人,只有一个周蓉不好解决一点儿外,连这个最不起眼儿的张瑶也颇为不好对付,看着软绵绵的好似无害,实则也是棉里藏着针呢!   这般一想,杨如柳的心里更是烦躁了,面上却还偏偏笑的越发的灿烂,微微带了一丝的抱歉,道,“瞧姐姐说的话,姐姐自然是妹妹比不了的。”   张瑶听着,心里却暗叹,这就是杨如柳的高明之处啊,时时刻刻不忘打击别人,却又时时刻刻不忘诋毁自己也要捧着别人。   张瑶不动声色的笑笑。   杨如柳便又道,“今儿天气也渐渐的变了,姐姐夜晚也注意着身子,仔细染了风寒罢。”转头看了一眼外边儿,便笑道,“这天色也晚了,妹妹就不打扰姐姐了,妹妹先行告退,等下次有了空闲,定然再次来唠叨唠叨姐姐。”   杨如柳要走,张瑶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和她说话,时时刻刻的绷着,累也累死个人,也不挽留她,只道,“妹妹来便是,姐姐定然是欢迎的。”   两人便又是一番推辞,如此,杨如柳才带着自己的侍女慢慢儿的出了次间儿。   杨如柳一走,张瑶呷了一口茶,放下,便起身。   桂枝儿立即上前扶着张瑶,嘴里道,“姑娘,奴婢觉得,那周小姐,倒是比这杨小姐好多了。”   张瑶一听,不由诧异的扭眉看来一眼桂枝儿,哦了一声,轻声笑问,“这是为何?”倒是没想到,原来桂枝儿也如此聪明,也看出了这杨如柳不安好心了。   正当张瑶心底微微有些欣慰于桂枝儿的聪慧时,桂枝儿则是微微歪着脑袋,皱着眉头,瓮声瓮气的道,“怎么说?怎么说呢?反正……反正就是,哎呀,奴婢也不知道,反正奴婢就是这么觉得。”   张瑶微微一愣,随即不由莞尔一笑,桂枝儿这直觉,还真是挺准的。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8章 蜜语心   夜幕降临,滔滔江水迢迢,两岸风景过色,眼眸间不过瞬尔。   今夜的风吹的有点儿大了。   张瑶穿着一身单衣,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一时间心事儿重重。   “姑娘,江上的夜间,天气凉,奴婢给你批件大氅吧。”桂枝儿转身去拿了衣架子上的毛大氅,返身正准备给张瑶披上。   一个俊隽的身影一下就跃入房中,桂枝儿长大了嘴巴,来人竖起一根中指抵在唇中,示意桂枝儿不要说话,桂枝儿立即闭紧了嘴巴,看着来人有着一丝的紧张。   太子见状,俊隽的脸庞带着清雅的笑,从桂枝儿手里接过大氅,对着桂枝儿挥挥手,桂枝儿立即双手交握腹前,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这才松了口气儿,转头快乐一眼房间内,不由的带了一丝的笑。   太子如此宠着小姐,想来日后,日子定也不会太难过吧?   张瑶丝毫没有发觉身后的一切,太子给她披上了大氅,在轻轻儿的抱住了她,张瑶一惊,转头一看,太子那张俊朗的脸庞便映入眼帘,“殿下?”张瑶惊道,说着准备挣开行礼。   太子轻笑,“别动。”   张瑶闻言,身子一滞,便任由太子转过了她的身子,从后圈住了她,保持着刚刚的那个姿势,下巴搁在她的头顶,温热的呼吸和轻柔的话语便传来,“想什么呢?那么出神儿?”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温柔。   张瑶听着,只觉得心微微的触动,就好似是要被太子给化了似得,说起来,她也是喜欢太子的。   张瑶突然就起了一丝俏皮之心,在太子的怀里,微微歪着脑袋,“在想殿下呢。”   太子闻言,微微垂眸,看向怀里的少女,精致儿的小脸上儿,配上一双略带狡黠黑眸,净是如此的俏皮可爱。   太子脸上便不自觉的笑了,“想本宫作甚?”   张瑶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想太子,就是想而已。”   太子闻言,面上的笑意便化作一丝柔情转敛在眉眼间,“既如此,那本宫来了,你还想吗?”   张瑶一听,一双晶亮灵动仿若雪晶的眸子浅浅转动,突然窜到太子的耳朵边说了一句悄悄儿话。   说完,双颊通红的便躲到了太子的怀里。   太子却是微微怔了征,随即脸上的所有表情仿若一瞬间蒸发,只余下满脸的惊诧的欢喜,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女子,竟然会在他的面前,如此直白的说出自己的那点儿想法。   太子圈着张瑶的手微微紧了紧,嗓音突然低沉了几分,黝黑如墨的星眸撩过江上夜色,微风呼哧冷意顿生,太子的话语清浅却暖意十足。   “天色晚了,早些,歇了吧。”话落,随手关上竹窗,半搂佳人慢行,红暖帐下,自是一番耳语轻哨。   …………   船的另一边儿,一间房间儿内,杨如柳坐在床榻上,侍女芍药匆匆跑进来,“小姐,太子,今夜在张姑娘哪儿歇着了。”   杨如柳一听,手中捏着帕子的手骤然一紧,随即问道,“我们在船上,太子一共在张瑶那里歇了几次?”   芍药忙道,“回小姐,我们在船上一共三日,第一日太子歇在了周姑娘处,第二日、和今日,太子……”看来一眼杨如柳,小心翼翼道,“都歇在了张姑娘那里。”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9章 及时雨   杨如柳一听,眼眸微微一暗,一丝恼恨闪过,面上却不动声色,深吸一口气,杨如柳转头,似什么都没有听见似得,“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罢。”   芍药松了口气,忙行了一礼,转身出去了。   杨如柳坐在床榻上,双手静静的捏住,想着芍药刚刚的话,脸上的神色渐渐的染上一丝嫉恨。   周蓉也就罢了,论出身,论地位,周蓉都是极好的,可她张瑶又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一个秀才之女罢了,这才不过刚刚到太子身边儿,便能迷惑住太子三天两头的往他那里跑,若是日后时日长了,那还得了?   看来比起周蓉来,这个张瑶,更是危险不过了。   杨如柳想着,一双水盈盈的眼眸之中,陡然闪过一丝与之不符合的恶毒。   ………………   第二日一早起来,太子已经不再了。   桂枝儿进来伺候张瑶起来,张瑶被外面儿的冷空气冻得忍不住一阵缩瑟,桂枝儿见状,便笑道,“姑娘,今儿你可要多穿点儿了,外面儿下雨了呢。”   张瑶一听,套着衣袖的手不由微微一怔,“下雨了吗?”   桂枝儿点点头,“是呀。”又道,“我们的路程怕是又要耽搁一阵儿了,这雨下的大了,怕是江内会涨水,此时行船不安全,所以一大早的,太子便让船在临近的码头靠了岸,让人去寻了酒家,一会儿咱们便住在酒家里去,等明日雨停了在走呢。”   张瑶哦了一声,此时她的脑子里面儿,确实陡然的想起了一件事儿。   前世,也是他们在北上回京的时候,路上突然遭遇了大雨,不得已之下,太子也是让人寻了酒家住下了,而就是在这一天,却发生了一件事儿,是关于张瑶、杨如柳和周蓉三人的。   在酒家歇息的时候,那天晚上,他们三人在一起喝了酒,可在那之后,周蓉却突然中了毒,差点儿便身亡了。   而那次被查出来的原因,竟然是被杨如柳扭曲成说是她嫉妒周蓉得宠,所以准备下毒害周蓉,却不知道为什么,那次后来,这件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若真要算起来,张瑶失宠,就是从那次的事件儿引起的。   现如今想来,那件事儿处处透露着疑点,再加上后来在宫中和杨如柳周蓉两人的相处之间,张瑶才算是想明白,那次的事儿,怕是杨如柳的一个算计。   下毒害了周蓉,却把过错推给了张瑶,这一箭双雕的计谋,如今看来,真是简单的可笑,可怜当时的他们竟然都被蒙在了鼓里。   那么这一世,是不是又会重演前一世的戏码?若是的话,那她定不会让杨如柳得逞!   张瑶梳洗完毕,外面儿便传来丫鬟的声音,“张姑娘,好了没?太子请张姑娘上岸。”   桂枝儿给张瑶理了理衣摆,忙替张瑶回到,“来了来了,马上便来。”   门外儿的丫鬟应了一声便退下了,桂枝儿便拿了伞扶了张瑶出去。   外面儿果然下了极大的雨,和记忆中前世的场景那般相似,张瑶盯着山水间的雨幕,微微发了发怔,桂枝儿忙打开了伞搀着张瑶,“姑娘,小心脚下啊,走了。”   张瑶点点头,木履踏在船板之上,咯吱儿作响,恰巧迎面儿边走来满脸带笑的杨如柳和冷若冰霜的周蓉。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第10章 姐妹心   杨如柳脸上的笑容如春花儿一般灿烂,和周蓉不知道说着些什么,不过周蓉冷着性子的,不怎么搭理她就是了。   饶是如此,杨如柳也在一旁喋喋不休的说着,张瑶就是佩服着杨如柳的这一点儿,她不仅是有心计那么简单。   杨如柳能忍,有勇有谋,难怪在前世的后来,能够当上宠妃这一行当。   杨如柳见张瑶出来了,脸上立即浮现出惊喜的神色,疾步走了上前,搀着张瑶的手,笑道,“瑶姐姐出来了?”   转头对着周蓉道,“这刚刚儿还在和周姐姐说呢,瑶姐姐昨日夜里伺候了太子,怕是要晚些时日起来了,没成想瑶姐姐也这般早就起来了。”   张瑶一听,微微低垂着头,浅浅一笑,眸光微微闪动,心里笑道,这杨如柳还真不是个消停的主儿了,昨日前刺后引的,今儿又来挑拨离间,真是时时刻刻的不忘给别人上眼药水了。   说起来,前世的自己,也真是够蠢了,任由着杨如柳挑拨离间,还一个劲儿的相信了她。   不过,她以为让周蓉听了自己伺候了太子,周蓉便会嫉妒自己了吗?   或许是有吧,可是,周蓉又岂是那般小气之辈?人家前世的皇贵妃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张瑶丝毫不在意杨如柳的话,只浅浅的道,“不管伺候太子,还是不伺候太子,我与姐姐妹妹都是一样的,怎么能凭着这个就赖床,若是因此耽误了大家伙登岸的时候,反倒是我的罪过了。”   张瑶说着,转头看着周蓉,“周姐姐,你说是吧?”张瑶的笑明媚灿烂,切看着颇为真诚,让周蓉感觉不到一丝一毫其他的意思。   心里很是舒服,周蓉也有意踏一下杨如柳蹦达的心思,便浅浅的绽开了一丝笑,“还是妹妹看的通透,心思如此玲珑剔透,又善解人意,便是同为女子的姐姐见了,也喜欢三分呢,难怪太子殿下会这般喜欢妹妹。”   周蓉说着,斜眼扫了杨如柳,轻声道,“不比有些人,整日里心思倒是活络,却是不用在正途上面儿,日后,少不了要吃点儿苦头的。”   张瑶一听,便忍不住发至内心的笑了,浅浅的对着周蓉行了一礼,笑道,“姐姐教训的是,妹妹定当保持本心,好好儿的伺候着太子。”   杨如柳那边儿,听了这番话,脸色不由白了白,身子都不由微微摇晃了一下,可还是被婢女搀着,笑着对周蓉行了一礼,“两位姐姐心思七窍玲珑,妹妹真是自愧不如,日后,定要跟着姐姐们,好好儿的学习学习。”   周蓉听罢,便斜睨了一眼杨如柳,点点头,道,“望你说到做到,便是了,好了,都起来吧,咱们走吧,太子他们,怕是等得急了。”周蓉说着,便由婢女搀着先走了。   身后张瑶和杨如柳才起身,张瑶对着杨如柳浅浅一笑,眸子精光闪烁,“妹妹,姐姐先行一步了。”   杨如柳点点头,看着张瑶和周蓉的身影走远了,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