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介绍 目录及出场人物   鲜红色的四重奏   Bright_Red_Quartet   目录   前奏曲:Elegy(挽歌)~深山中的挽歌   第一乐章:Requiem(镇魂曲)~死亡与遗产的镇魂曲   第1小节:Concerto(协奏曲)~孤影成双   第2小节:Overture(序曲)~公民雷蒙   第3小节:Opera(歌剧)~窈窕淑女   第4小节:Introit(赞美诗)~奇异恩典   第5小节:Sonata(奏鸣曲)~雾都物语   第6小节:March(进行曲)~风林火山   第7小节:Serenade(小夜曲)~魑魅魍魉   第8小节:Nocturne(夜曲)~二十面相   第9小节:Caprice(异想曲)~血色蔷薇   第10小节:Sonatina(小奏鸣曲)~交响诗雨   过场:Polka(波尔卡)~他们来到爱登堡   第二乐章:Partita(组曲)~幽暗古堡的杀人组曲   第1小节:Rhapsody(狂想曲)~别出心裁的遗嘱   第2小节:Berceuse(摇篮曲)~地狱之网已经展开   第3小节:Etude(练习曲)~四分之一的杀人   第4小节:Divertimento(套曲)~不可思议的随性演练   第5小节:Fantasia(幻想曲)~逝者的华丽登场   第三乐章:Symphony(交响曲)~染成红色的交响乐   第1小节:Attacks(打击乐)~耳畔传来浪涛声   第2小节:Intermezzo(间奏曲)~瞬间移动的魔法   第3小节:Fugue(赋格曲)~鲜血如泉涌   第4小节:Oratorio(神剧)~尸影在火光中摇曳   第5小节:Rondo(轮舞曲)~十年前的旧罪   插曲:Interlude(插曲)~钻石怪盗来搅局   第四乐章:Canon(轮唱曲)~两个人的轮唱曲   第1小节:Adagio(慢板乐章)~遗产的归属   第2小节:Solo(独奏)~费尔开演独角戏   第3小节:Aria(咏叹调)~花非花   第4小节:Lieder_ohne_worte(无言歌)~真正杀人的人   第5小节:Finale(终曲)~哀怨的黎明   终曲:Waltz(圆舞曲)~盘旋上升的幸福华尔兹   ——————分割线——————   主要登场人物:(括号中为故事发生时的实际年龄)   雷蒙家族:   休•凯恩•雷蒙:爵士,英国首富,石油大亨。(69)   格里高利•雷蒙:雷蒙爵士长子。(44)   凯瑟琳•雷蒙:格里高利的妻子。(42)   马克•雷蒙:雷蒙爵士次子。(40)   苏珊•雷蒙:马克的妻子。(35)   卡罗尔•雷蒙:雷蒙爵士之女。(32)   安东尼•爱德华:卡罗尔的未婚夫。(28)   克拉克•麦卡锡:管家。(51)   蕾娜•圣:女仆。(23)   费尔南多•本杰明:爵士私人律师。(48)   西恩•布雷默:爵士私人主治医师。(56)   来访嘉宾:   伊莱莎•赫伯恩:卖花少女。(21)   娜蒂亚公主:所罗门王国公主。(20)   威廉•布朗:圣玛丽教堂神父。(49)   威尔•华盛顿:吸血鬼猎人。(31)   孙胤庭:民俗学者。(40)   京极久保:侦探小说家。(36)   戴蒙德•希福:珠宝商人?(29)   伊丽莎白•李:小提琴家。(27)   其他人员:   阿波勒斯•费尔:侦探。(25)   汤姆•查斯蒂斯:我。(24)   菲利普•亨特:苏格兰场刑侦组警长。(33)   约翰•道格拉斯:德文郡警署署长。(26)   W•A:?  作品相关介绍 更新日志~1   本次更新将原“第1小节:Concerto~孤影成双其之三”一节分割为“其之三”和“其之四”两节,内容不变,故今日真正更新的内容为“其之五”和“其之六”两节,特此说明,并为因此给您带来的阅读不便致歉   2012.3.7晚17:55  作品相关介绍 求鲜花,求收藏   请喜欢本作的朋友多多加收藏,也请大家继续对本作给予大力支持,你们的鼓励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本人在此表示感谢!   三京田信司彦   2012.3.26  作品相关介绍 挑战读者~1   各位读者朋友们:至此,冗长的第一乐章内容已更新完毕,经过一个短小的过场后,故事将进入逐步展开至*,且迎来杀人事件丛生的第二乐章及其后续,可以说《鲜红色的四重奏》的故事从这里才算真正开始。   对于第一乐章的冗长繁复,我在更新的过程中也深有其感。当初构思整个故事时,因为觉得如果只是波澜不惊地描述一群人聚在暴风雪山庄,而后接连发生杀人事件的故事,便和单纯的“诡计至上”的推理没有分别,于是想要给我笔下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安排一段往事,让他们的形象立体起来,不至于泛泛地停留在表面,结果却弄巧成拙讲了很多看似和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故事无关的内容。   有关还是无关,我不做过多透露,但没有迎合当下读者的阅读喜好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也有所反思。崇尚高速化快节奏的现代人,应该都爱看从文章第一句话就抛出谜团的推理小说吧?然后是一个接一个的谜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像《白夜行》,就像《魍魉之匣》,拥有波音飞机的速度。其实我也不例外,但只有实际尝试之后,才会发现那样的书写方式我暂时还无法驾驭,所以《鲜》便成为了一篇开篇没有*迭起,需要耐下心来,观望事态循序渐进发展的“牛车”小说,因此如果给诸位带来了不愉快的阅读体验,我只好说声抱歉。   但当然有人会说:“啊啦,如果有抱歉的功夫,何不把故事的节奏提上去呢?”所以此刻我希望各位耐心读到这里的朋友们再坚持一步,无论你想在我的小说中看到爱情、谋杀、诡计、逆转还是人性,在接下来的将要呈现的这场饕餮盛宴中你都能找到,因而读者诸君必将不会为留下来的这个决定而后悔。   挑战读者的耐性,这就是在这里出现“挑战读者”的本意。   古典推理小说中,总会出现“挑战读者”的章节,不过现在连一件像样的命案都未发生,更别提让读者猜出真凶姓甚名谁了,那样不但是对读者不公平的,而且是不尊重的。   记得本人立志创作推理小说之初,就发誓要在自己的文章里,让本格诡计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实现统一,所以我的小说中不仅有新鲜诡计的尝试,更有只有人类才能制造并衍生出来的悲剧。或许我的文笔不好,文章结构也不够高干,但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写下的。写我想写的故事,这就是我的心愿。希望这样的心情可以通过文字传达给正在阅读的你们。   不过为了满足你们的好奇心,我在此郑重预告,本人将在文章中接连挑战无差别杀人、尸体的瞬间移动、密室谋杀(好像这是每个推理小说固定桥段)、死亡讯息和无面尸五大诡计。这应该算是我身为一个读者向往昔大师们的挑战吧。   最后,既然取了一个“挑战读者”的标题,一直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小说里也像埃勒里·奎因一样游戏一把,所以就在这里根据目前更新到的文章内容,向读者各位抛出几个问题吧。可能文中尚无推理依据存在,所以大家姑且胡乱猜测也无妨。   在这些出场人物中,哪个人或哪些人会被真凶所杀呢?又有谁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那么好了,好戏即将开场,祝狩猎愉快!(啊~~我一直都想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一次这句话呐)咱们下次“挑战读者”再见。   三京田信司彦   2012.4.13黑色星期五  作品相关介绍 更新日志~2   致各位忠实读者和即将成为忠实读者的你:   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本人的推理小说费尔系列第一作《鲜红色的四重奏》从即日起开始vip章节的更新,感谢读者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和厚爱。虽然很遗憾地至今仍然没有更新到发生谋杀的环节,以至于让这部打着推理小说旗号的作品看起来有些名不副实,但第一个小*很快就要到来了,一起众目睽睽之下的无差别谋杀事件即将发生,你能顺利破解凶手的高明手段吗?《鲜红色的四重奏》接下来的内容更精彩,敬请期待~~希望能够得到你们更多更强大的支持,只要你们喜欢,我就会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一直写下去。   三津田信三+京极夏彦+岛田庄司=三京田信司彦   2012.4.23 作品相关介绍 挑战读者~2   截止今日,本小说的“第二乐章”已经全部更新完毕,vip章节更新也近一个月。接下来将进入*迭起的“第三乐章”,身为本文的作者,我在此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一直以来的厚爱,希望能够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进一步的支持。   此处是惯例的挑战读者。在第一乐章结束的时候,我就曾尝试过这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方式,现在我要兑现当时的承诺——我们又见面了。   在第二乐章中,发生了威尔·华盛顿被无差别毒杀的事件,但我们的大侦探费尔似乎认为,案件看似无差别,实则应该是一场特定目标下有预谋的犯罪,具有很深远的意义。那么各位读者,你们知道凶手是如何用看似无差别的方式,对特定目标下毒的吗?动机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一点,费尔在文中已经解释得差不多了。   接着费尔发现了十年前安洁拉·怀特被杀的悬案,并怀疑这与爱登堡庄园的案子有关。费尔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呢?   最后是雷蒙爵士的离奇死亡,已经渐渐被认可为是一场蓄意谋杀,可是犯人是如何犯下罪行,让老人好像心脏病突发而死的呢?   如果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很有推理的头脑。如果没有答案也没关系。无论有了答案,等待作者将真实的解答揭晓的期盼心情,还是自己想不出答案,对作者给出的解答翘首以盼的心情,都是阅读推理小说过程中难能可贵的获益,请大家珍惜这种心情,并等待接下去一个又一个*的到来。   祝各位读者阅读愉快!   三京田信司彦   2012.5.22 作品相关介绍 更新日志~3   昨天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及时更新,今天将这两天的份儿全部补上,在此向各位读者致歉!   三京田信司彦2012.6.18 作品相关介绍 挑战读者~3   终于,《鲜红色的四重奏》一文迎来了最后一次的挑战读者。此时此刻,我要说的话已无需多言。凶手是谁?杀人手法如何?十年前的旧案真相怎样?这些问题正等待着你们和费尔一同破解。对于这些,你是否已经猜出一二了呢?   那么,不妨留下你们的答案,然后和我一同去看看费尔将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吧……我敢说你们的解答没有一个是能够无懈可击命中靶心的。不信?那么就用自己的眼睛去确认吧。   三京田信司彦   2012.6.21 作品相关介绍 更新日志~4   看了“只看灵异小说”的评论,想说两句。   只做声明和学术讨论,不针对任何人,更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所以如果反而得到了对我人身攻击的回应,我只能说有人看不懂中国话。   首先,此人很敏锐,能提出这样的质疑说明他/她至少看过一些推理小说,绝不像其网名写得那样只看灵异,对此我感到欣慰。不过可否请在本书页面留言的诸位注意自己的措辞?不管读者有多么恼羞成怒,进到这个网站的人都是为了感受文字、感受文学、感受文化而来,这里不是您撒野泄气的地方,最好也不要用可能会让人误会是谩骂的方言来夸我,我会当真的~~我只懂普通话和我们这里的方言。   其次,创作此文的时候,的确受到了《迷宫馆》的影响,我不否认,但我不认为这是抄袭,更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请有此先入为主观念的人不要光看介绍,把整个文章看完再来发表意见。   因为,我认为在自己写小说的时候,脑子里蹦出自己读过的某些小说的情节,这是很正常的。真的会有人觉得《Y的构造》和《命案目睹记》这种都发生在并行的两列列车上的杀人事件,也是某一方抄袭了另一方吗?如果确实有,那我就没办法了。所以说这是致敬,最起码我是这样想的。   至少,我认为我的设定比绫辻行人圆满多了,也怪异多了。好歹我还有本来能拿到遗产的正统继承人,来参加葬礼的也是从事各行各业,和推理小说半点关系没有,推理小说家只有一个还是评委,就算一个搞石油生意的爵士再怎么喜欢推理小说,也不会请来的都是推理小说家吧?《迷宫馆》里可是一票的推理小说家,让推理小说家写推理小说还要分出个胜负,却连个评委都没有,根本就是没打算让比赛有个结果嘛,这有什么意义吗?况且里面的死者也不是和他们的小说中一样的方式被杀的吧?(好吧,看完那本有一段时间了,或许记忆有出入)这样诸位还会认为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吗?   ——这不正是你的狡猾之处吗?不完全照搬,就在设定上稍加修改,想蒙混过关!   好吧,不过我早就说过,对推理小说和动漫了解得越多,读我的小说乐趣越多,因为你总能发现似曾相识的场景,可是整篇文章读完后又会发现真正核心的部分不属于你之前的任何记忆。现在看来,比起掌握核心之后再来看枝叶的乐趣,被枝叶一叶障目的愤慨显然更甚。   所以我才将什么遗产比赛,什么推理小说中死法的再现,什么人偶作为噱头,我相信绫辻行人也是这么打算的。这些并非文章的核心重点,代换成抽奖获得免费旅行机会或拍电视而聚在一起都行。想一个办法创造出所谓的无人岛和暴风雪山庄,给一伙人聚集并滞留找一个借口,这就是本格中出现遗产,甚至要通过写推理小说来决定遗产归属的意义,仅此而已。难不成所有把登场人物以大雨或暴风雪困在山上的小说,都要被认为是抄袭了?无差别状态下的特定对象下毒,《迷宫馆》里有吗?监视下的尸体和凶手瞬间移动,《迷宫馆》里有吗?   这是我关于此类疑惑所作的解答,也是说出了我创作以来的一些想法。仅此一次,以后不会再针对相同疑问发表回应,如果有人愿意争论或有更进一步的行动,我也不奉陪了。《竞选州长》的故事犹在耳边……   以上。   三京田信司彦   2012.7.7 作品相关介绍 更新日志~5   到今天为止,阿波勒斯·费尔系列第一作《鲜红色的四重奏》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就要告一段落了。   感谢各位读者这么长时间以来给予本文的关注和陪伴,我也在用心力图让读者诸君在我的文章中获得一次不同寻常的别致体验。京极夏彦说,世上没有不有趣的书,主要是书都是有趣的。不知我力求传达的种种心意、观点和趣味性是否融入了你们的心田,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拙作并对我的不足和引人不满之处多多包涵。   最后真的要诚挚地说一声谢谢。就此别过,咱们下一本书再见!   三京田信司彦   20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