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男生女不一样
上京,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时候,繁华的都城自然不会错过这□□,各世家名门都上赶着的办春宴,赏春花,还有那更引人注目的京城贵族的马球赛,真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一群公子哥骑着骏马,挥舞着球杆,惹得那些看球赛的姑娘们是呼声不断。
球场看台的包厢里,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衫的男子,看着那场上的情形直跺脚,原来是他下注的那个球队已经处于虐势,虽然不在乎那点儿银子,但是却不喜欢输了面子。
“唉,又没进!要是令哲在这里就好了,哪里能输的这样惨!你说那小子干什么去了,好好的,今天竟然没有来!”
那坐在椅子上喝茶的大约十六七岁的男子说道:“听家母说,令哲的母亲这几天就要生了,我看大概今天就是了!”
那月白色长衫的男子听这人这样说,也来了兴致,倒不再跺脚看马赛了,直接坐到旁边的椅子上,说道:“还有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令哲是家里的老二吧,他和咱们差不多大,他大哥是不是就要娶亲了?这要是他母亲要生了,那岂不是年龄差别也太大了?呵呵,说起来,令哲这一母同胞的都是兄弟,老是听他说想要个妹子,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如愿呢。”
他们这样的世家,对于庶出的总没有嫡出的亲,曾令哲虽然也有庶出的妹妹,可是哪里比得上一母同胞的?且世家里,嫡出的身份也比庶出的要高,特别是女子,嫡女的价值比庶女不知道要高多少了!
月白色长衫的男子是威远侯的小儿子丁敏之,平时和镇国公家的曾令哲还有定国公家的黄俊德等人玩得好,这打马球什么的,曾令哲是他们中间最好的,本来今天可以下场的,只是到了这马球场上,曾令哲竟然不在,看看球场上那输的一塌糊涂的,丁敏之心疼啊。
黄俊德道:“你经常不在上京,难免不知道上京各家的情形,令哲这一段时间肯定是出不来了!他父亲也要逼着他进学呢。”曾令哲是镇国公爷们一辈的老三,今年十五了,他父亲镇国公世子,如今在礼部任侍郎,礼部是个闲差,但是也不能说它不重要,这宗室办什么事情,还有承爵,夺爵,都是要礼部去办的,只是到底比不上吏部刑部工部等其它几部重要,曾令哲的大哥曾令宣到时候可以承袭爵位,且曾令宣本人也是有本事的,小小年纪,就已经入了京郊大营,现在已经是五品的武官了,人都说,这镇国公后继有望,曾令宣走了他们老祖宗的老路,从军职,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大楚朝对文官和武官是一视同仁,不像以前的朝代,武官比文官要地位低,很多人都歧视武官,导致军备严重落后。而大楚朝就不一样,所以国力强盛,边关的少数民族也不敢过来骚扰。国家安定繁荣。
而曾令哲呢,正是因为他是嫡次子,爵位轮不到他,镇国公世子才想着让他走文路,虽然他们这样的世家,是可以蒙荫得到一官半职的,但是大部分都是闲散差事,成不了气候。镇国公世子不想自己的嫡次子一无所成,所以严格要求,只是曾令哲偏偏对这些不感兴趣,倒是各种杂七杂八的学的是门精。就说这打马球吧,还真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他的。这不,他不来,这边的马队就被人打的是落花流水。
“唉,”丁敏之是叹气,曾令哲的弟弟或者妹妹是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别管别人叹气不叹气,镇国公府这边,镇国公夫人胡氏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不停的念着佛,而刚刚被家里的小厮从礼部叫回来的镇国公世子曾祥熙则是在产房外面转来转去,虽然子女不少了,但是夫人李氏如今年纪也大了,生孩子也是让人担心不已。
而三太太小胡氏在不停的指挥丫鬟婆子干这个拿那个。因为大太太李氏怀孕,所以镇国公的管家权暂时给了小胡氏,三老爷是胡氏的嫡子,镇国公夫人当然是把管家权给小胡氏而不是给二太太楚氏。
胡氏念了一段佛,俺大儿子在那转来转去,就说道:“老大,都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了,还是沉不住气,成何体统?去书房呆着去,写写字平平心,你媳妇这边由为娘的看着呢。”
镇国公世子听胡氏这样说,也不敢忤逆,只能是心情沉重的去了书房,只是怎么也写不出来一个字。
他膝下有四个儿子,三个嫡子,一个庶子,儿子可谓不少,且嫡子就有三个,女儿也有两个,只是都是庶出,看妻子李氏年纪也大了,想着,自己这一辈子估计也没有嫡女了,没想到去年李氏竟然又有了身孕,别人都是盼着儿子,他倒是希望是个姑娘,毕竟他没有一个嫡女,也是一种遗憾,如今李氏生儿子生闺女,对他来说,都是好的,如果能是个姑娘就千好万好了!
而李氏的三个儿子曾令宣,曾令哲,曾令明都是在外院等消息,加上异母兄弟四爷曾令齐,和异母姐妹二姑娘曾令雨,七姑娘曾令霜都在焦急的等着,毕竟不管是什么心情,如今要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以后的情形,说不定就因为这个出生的孩子而改变呢。
特别是二姑娘曾令雨,她如今也是十三岁了,以前这大房里,就她和七姑娘曾令霜是姑娘,大太太李氏对她们也是很好的,如今要是李氏生了自己的女儿,那她的地位就是直线下降了,毕竟嫡女比庶女要好很多。
如果没有嫡女,她就是大房的大姑娘,且没有人和她比较,所以她极其希望李氏这一胎是个儿子,那样,她还是受宠的大房二姑娘,她爹是镇国公世子,别人看在她爹的面子上,也知道只有这么两个姑娘,肯定会说门好亲事。
不是说曾令雨这么小就开始考虑亲事是不妥当的,毕竟在这个大楚朝,女子十五六岁嫁人的不在少数,虽然他们这样的世家名门,一般都是十六七岁嫁人的,但是这个时候,也可以定亲了。
要是大房里没有嫡女,她曾令雨的地位就高一些,毕竟要想和镇国公攀上关系,联姻是很有效的法子,没有嫡女,庶女就是高贵的,这要是有了嫡女,那她们这庶女就低人一等了。
就是曾令雨的姨娘吴姨娘也是天天烧香拜佛的祈求李氏能一举得男呢,那样二姑娘就是能继续受宠了。
而曾令霜才七岁,还小着呢,想法没有这么多,只是兄弟姊妹都在这里,她有些紧张。
而李氏所出的大爷曾令宣,三爷曾令哲,六爷曾令明则是一致希望母亲这次能生个妹妹,兄弟什么的,他们已经有了,不需要了。至于四爷曾令齐,他没有想法啊,生男生女都一样。
正文 妒忌不妒忌
“世子爷,生了生了!”小厮跑着给镇国公世子曾祥熙报喜信,镇国公世子忙问道:“生的是男是女,夫人如何?”
那小厮忙跪着说道:“生了九姑娘,世子夫人一切安好!”他可是知道世子爷是希望有个姑娘的,主子们的心思要好好把握,这次如了世子爷的愿了,一会儿奖赏肯定是少不了的!
果然镇国公世子一听是姑娘,就脸上带笑,对大家说道:“都有赏!”
跪谢声一片,镇国公世子兴冲冲的准备朝产房走,看看自己的小女儿,不过在半路上又突然拐了
弯,去外书房找自己的父亲镇国公去了。他知道父亲这个时候肯定是在书房等消息呢。
镇国公曾凡驰正在写大字,看大儿子满脸喜色的进来了,就说道:“生了?”
“是,父亲,生了!您老又多了一个孙女了!”镇国公世子笑着说道。
镇国公停下手,说道:“没出息!”这个儿子没有什么差错,但是就是比较平庸,守成倒是好的,只不过像他们这样的世家,如果光是守成,那么用不了多少年就会没落,成为那些只有一个爵位的空架子。
好在儿子不成,孙子成,大孙子就不用说了,从小就有出息,以后继承了镇国公府,他就不用担心了。
镇国公世子倒是不觉得自己爹说自己没出息有什么伤心的,笑着对自家爹道:“爹,儿子好不容易有了闺女了,您看看您能不能赐个名字?”
倒是没有想起来自己还有两个庶女,毕竟他们这样的人家,庶女到时候养大了,能联姻也行,不联姻就找个相当的人家嫁过去就好了,好不好的,就是一副嫁妆。
镇国公自己也觉得大房有了嫡女是很好的,嫡子多是好事儿,这点儿老大媳妇已经做到了,生了三个嫡子,如今有了嫡女,那就是正宗的镇国公府嫡女,以后说亲什么的,就好很多了。
“他们这一辈排令字,就叫令宸吧。”镇国公亲自写下了九姑娘的名字。
而我们的九姑娘曾令宸如今在乳母的怀里,眼前什么也看不见,毕竟小婴儿要时间长了,才能感觉到光线,不过看不见,不代表听不见,她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被命名了,还被人叫九姑娘,丫鬟婆子也是一大堆,穿越了,这个事实,不接受也不行,难道现在还悲催的自己把自己撞死了,然后才回去?
曾令宸想着,自己就是有这个想法也做不到啊,毕竟连走路都不会的小婴儿,能干个什么?
她是个容易接受现实的人,最奉行的一句话,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且她很怕死呢,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穿到这里来,但是好好活下去才是王道,因为死了,就什么都烟消云散了。
既然老天爷把自己送到这里来,那就是有他的意义的,那么就努力的过完自己这一辈子。
只是现在还要吃奶娘的奶,真的是很无奈啊,最要命的是有几个不大不小的男孩子喜欢揪自己的脸蛋,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话说,她什么时候能长大啊,当婴儿真是身不由己,人家看你可爱粉嫩了,就各种□□,还美名其曰:好喜欢你才□□你。
还有一个问题是,她现在被叫做九姑娘,那是不是前面还有八个姑娘?还是说前面有八个孩子?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啊,竟然有这么多的孩子,真是可怕!
这些问题都又带令宸九姑娘去慢慢挖掘,反正现在是吃了睡睡了吃。时间多的是。
二房院子里,二太太楚氏对二老爷曾祥平埋怨道:“国公爷也太偏心了,我们令云出生的时候,管都不管的,现在大房不过是个小丫头,就又是去看又是起名字,好歹我们令云是他第一个孙女,这偏心也偏到嗓子眼去了!”
从大房那边回来,楚氏就心气不顺,凭什么啊,不就是生了个丫头,搞的好像是生了个凤凰一样,这么多姑娘里面,就这小丫头还能由国公爷起名字,真是太偏心了!
二老爷曾祥平道:“多大的事儿,值得你这样。令云的名字我们自己起,你不是也乐意?有什么好争的?”
楚氏简直是被二老爷给气坏了,自己起和国公爷起能一样吗?那小丫头片子一看就是以后要被国公爷重视的,这府里谁最大?当然是国公爷了,能得到国公爷的青睐,那以后还有什么发愁的,就是对孩子的父母也是有好处的,自己的丈夫真的是太没用了!
而二老爷想的是,自己不过是个庶子,和别人争什么争?早晚这个家都是大哥的,不过是父亲和母亲还在,所以才住在一起的,等父母不在了,你和大嫂他们为了这一点儿事就闹起来,以后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算了,反正她也是只敢在自己面前抱怨抱怨罢了,弄不出什么风浪来。
三太太小胡氏忙完了府里的差事,和自己的奶娘曲妈妈回到了自己的院子,曲妈妈见三太太有些劳累,就忙上前给她按肩膀,三太太道:“还是妈妈心疼我。”
自己现在是暂管府里的事儿,人那,享受了权利的滋味,要是再让她放下,那肯定是舍不得,尤其是这一段时间管家,她在一些位置安排了自己的人,这是越发不愿意放手了。
不过她也知道,这个家早晚是大嫂他们的,她不放手也不行,只能趁着还能管家的时候,多捞一些了,毕竟她还有儿子要养活呢。国公爷和婆婆都还身体硬朗,这要分家还早着呢。
想着今天国公爷还亲自去看九丫头了,小胡氏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很快情绪就过去了。
她可不像那个二嫂,一脸的不满意都表现在脸上,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什么都想比,处处都想冒尖,当初大嫂有孕,那时候就想和自己争管家权呢,真是不知道好歹,一个庶子媳妇,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着,这上头还有婆婆呢,她怎么可能把管家权给别的女人生的儿子的媳妇手上呢?真是不知所谓。
“三太太,等您生了姑娘了,老太爷也肯定是喜欢的。”曲妈妈笑着说道。
三太太看了曲妈妈一眼,说道:“妈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老太爷既然喜欢,那自己这个当婶子的也要跟着喜欢,这才是精明的人的做法呢,讨好公公婆婆是最正确的方法他们三房除了自己的儿子五爷曾令扬以外,就两个庶女,四姑娘曾令依,六姑娘曾令柔,她干什么要嫉妒那九丫头呢?
正文 九朵金花
“怎么才出来呢,这段时间你不会都是在家里吧。”丁敏之见到曾令哲就说道。
曾令哲现在有了妹妹,心情很好,笑着说道:“是在家里,呵呵,我妹子长得可真好看。”
丁敏之有些无语,一个才十来天的小婴儿有什么好看的?曾令哲的妹妹洗三的时候,他们家里也去了的,所以知道曾令哲现在有亲妹妹了。
丁敏之道:“你知不知道你不在的时候,球队输的很惨?赶紧给我回来,我要赢回我的零花钱!”
曾令哲摇头,“不成,我九妹再过几天就要满月呢,到时候我们都要应酬客人,我爹也看着我很紧的,以后等有时间了,我再出来。”
“你这个没有义气的,我的零花钱啊,这下子都回不来了。”丁敏之直叫唤,他这几个月的月钱都给输光了,好不可怜。
“早跟你说过了,不要再下注了,你不听,给你我先借给你几两,你拿着花吧,别又没有到月底就没有了!”曾令哲知道这个家伙,就是手头上藏不住钱,作为好友,借给他几个钱,也是应该的。他们朋友之间,倒是不在乎这些。
世家子嘛,一起玩耍,友谊那是不用说的。
丁敏之接过钱,笑呵呵的,朋友之间不需要说谢谢,“对了,我得到消息,说是皇家林苑在四月份的时候,要举行一场马球比赛,你要不要参加,说不定就得到皇上的赏赐了,到时候也到禁军里当差去。多威风!”
禁军属于皇上直接管辖的军队,负责皇宫的安全,里面也有许多世家子弟,不管是皇上为了安抚这些名门世家,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禁军就是御林军,进去了,那可是和天子更近了,这个时候,有本事的要是没有得到上头的青眼,那也是白瞎。
禁军的名额有限,每年为了那几个名额,都是争得头破血流的,后宫里也使出手段,就是希望自己家的子弟能进去。他们这些世家子弟,进去了,至少就是七品官,不像那些兵丁,而且禁军的那些衣服和盔甲,真的是让人看着眼红呢,毕竟是皇上的御林军,代表着皇上的面子,能不好吗?
要是能混到禁军统领,那就是天子近臣了,一般人还当不成呢。
天子近臣是个什么意思?他们这些世家子弟都明白着呢。
丁敏之有个姨母是在宫里当嫔妃的,能提前知道这个消息,也不觉得奇怪。
镇国公家就没有女子在宫里当嫔妃,不是镇国公不乐意,而是胡氏没有生嫡女,这庶女进宫了,能往上升的机会不多,还浪费钱财,一个不好,就牵连全家,何必如此呢?且镇国公的两个庶女资质一般,也不是能当宠妃的料,所以镇国公就绝了这个念头,到了年纪,就把两个庶女给嫁了出去。
“谢了,不过我不打算去了,还是在家里呆着吧。”曾令哲说道。
“你不会这么快就老实了吧。”他们这些人,都是让家里人头疼的,就说他丁敏之吧,只要回去了,就被自己的老爹骂不务正业,等等等等。一年三百六十天,能有一半呆在家里就不错了,按他娘的话说,就是家里有老虎要吃你啊,一天都呆不住。
现在曾令哲竟然呆了这么长时间,还想要在家里呆着,真是不可思议啊。
“喂,不会你现在在哄你九妹吧。”丁敏之开玩笑的说道。这家伙以前是一提到马球就什么都不顾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推了。
“我每天会抽出一个时辰去看我九妹的。”曾令哲说道,不管丁敏之那目瞪口呆的样子,继续说道:“小女孩真是一天一个样呢。现在越长越好看了,唉,你说,等我九妹长大了,这要出嫁了,我们一家子可怎么办好?想一想就恨不得把那个要娶我九妹的小子给暴打一顿!”
“我说,你要是那么稀罕小女孩,你自己成亲不就得了?”反正你这岁数也够了。丁敏之心道。
“小爷我可不想那么早成亲,麻烦!我看你也别到处下注了,到时候又没有月钱了,我跟你说,我给你的,可是我自己最后一点儿的,下次绝对没有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肯定省着点花,你都不去踢马球了,我还下注干什么?我又不傻!”那你干什么输的都没有钱了?曾令哲很想问问,不过想一想还是算了,这家伙就这个德行,说了也不管用。
丁敏之把见到曾令哲的情形告诉了黄俊德,越说越想笑,“你说他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呢?还每天有一个时辰看他妹子,真是好笑啊。”说完又忍不住笑了。
黄俊德摇着扇子,慢悠悠的说道:“这也没有什么可笑的,疼爱妹妹,是人之常情。令哲的九妹比他小那么多,跟你说的一样,要是早成亲,女儿都有那么大了,所以不觉得奇怪。”
“没劲,和你说话就是没劲,好好的一个笑话,你就说的这么正经,算了,不说这个了。我现在倒是好奇了,令哲的九妹真的有那么好?”
曾令宸洗三的时候,被脱光光的在众人面前,虽然也想反抗,只是人家看着就像是手脚乱动,况且哭出声来,那些人觉得是好兆头,真真是婴儿没有人权。
好在现在也已经能看远处的东西了,还大概知道了家里的情况,她是九姑娘,真的是前面有八个姐姐,不过不是自家老爹一个人生的,是老爷子的几个儿子的闺女综合在一起排名的,她刚好是排位第九,所以就是九姑娘了。他们这一房倒是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分别是十三岁的二姑娘曾令雨和七岁的七姑娘曾令霜。
剩下的人嘛,大姑娘曾令云是二叔的嫡出姑娘,今年十四岁,他们二房还有个庶出的三姑娘,曾令雪,今年十三岁,和二姑娘同岁呢。
四姑娘曾令依是三房庶出,今年十一岁,三房还有个庶出的六姑娘曾令柔,今年八岁。
五姑娘曾令仪是四房嫡出,今年十一岁,四房还有个庶出的八姑娘曾令芬,今年六岁。
真真是九朵金花啊。要是以后五老爷曾祥顺成亲了,那估计还有增加。
这个时候,讲究多子多福,镇国公曾凡驰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大老爷曾祥熙和三老爷曾祥勋是镇国公夫人胡氏嫡出。
二老爷曾祥平,四老爷曾祥和,五老爷曾祥顺都是庶出,除了五老爷曾祥顺还没有成亲外,其他的都是儿女双全了。
五老爷曾祥顺已经定亲安氏,不过安氏的母亲过世,她需守孝三年,所以一直拖着,现在今年已经除孝了,正要准备迎进门来。
正文 害人害己
说完了姑娘,再说小子,曾令宸发觉这镇国公真的是人丁兴旺,不仅姑娘多,这小子也多,也是有几个爷呢。洗三的时候,曾令宸听那些夫人们说镇国公是人丁兴旺,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就说他们大房吧,曾令宸的亲娘李氏就生了三个儿子,这也是她在这大房和镇国公屹立不倒的一个法宝,没办法啊,儿子多就是好,这个时代,儿子越多越好,你生的儿子多,那你就是旺子像,人家李氏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曾令宣,今年十七岁,小小年纪,已经在京郊大营当五品武官了,真的是前途无量。
三爷曾令哲,这个人呢,曾令宸觉得对自己很热情呢,每天都来看自己,不过要是不捏自己的脸就好了。
三爷曾令哲,今年十五岁,也是李氏所出,是个俊美的少年。
六爷曾令明,今年十岁,是大房最小的嫡子,曾令宸觉得这个六哥跟老爹长得很像。
而四爷曾令齐,今年十二岁,是大房唯一的庶子,亲娘赵姨娘,是以前曾令宸老爹的通房大丫头,生了儿子就升了姨娘了。
至于二房里,二爷曾令浩,嫡出,今年十六岁,还有个九爷曾令康,今年才六岁。
三房五爷曾令扬,嫡出,今年十二岁,三房就这一个男丁。庶子还没有。
四房这边呢,有个嫡出的七爷曾令安,今年九岁,八爷曾令飞,庶出,今年八岁。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镇国公府虽然庶子庶女都不少,但是有一个闺女,在各房没有生出嫡子前,是不允许有庶子出生的,以免乱了规矩,到时候家宅不宁。
现在就有几个孙子和九个孙女,镇国公可谓是子孙满堂,以后肯定会更多。
这么多人住在一个府里,那矛盾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是有镇国公和镇国公夫人在府上,谁也别想翻出天去。
“娘的乖女儿,让娘抱抱。”李氏虽然生了三个小子,但是女儿还是第一个,加上又是这个年纪生下来的,自然是千疼万疼的。
只是李氏也知道,一味的疼女儿,那不是真的疼她,而是害她,所以想着等女儿年纪稍微大一些了,就教她本事,免得以后吃亏。
至于现在,小女儿还这么小,自然是要心疼的。
看着小女儿这粉嫩嫩的小脸,真的是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自己生的小儿子今年都十岁了,这么多年,本以为不会再生呢,哪里想到还有这个福气?自己也三十好几了,快四十岁了,有了这个闺女,真的是老天爷赏赐给自己的呢。
“太太,二姑娘和七姑娘给您请安来了。”李氏的奶娘李妈妈进来对李氏说道。
李氏神色淡淡的,对李妈妈说道:“就说我知道两位姑娘的孝心了,只是现在还不方便见人,让他们先回自己的院子吧。”
她倒是没有说厌恶庶女什么的,毕竟哪一家的人没有庶子庶女的?反正怎么着也超不过自己生的孩子,何况现在她还在坐月子,不便于起床。
一个庶子和两个庶女,她都是让他们的姨娘自己养的,一来,她也没有那个精力,她自己还有三个儿子要养呢,二来,也显得自己贤惠,毕竟让亲生母子分离,那可是不道德的事情,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三来,对于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喜欢真的谈不上,她不苛刻他们的东西,一切照规矩办,做到无功无过,就可以了。干什么要那么虚伪,把不是自己亲生的看得跟亲生的一样?她不屑于这样做。
这个大房里,自己有三个儿子傍身,别人就是想搞鬼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她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
而且自己的丈夫也不是那宠妾灭妻的主儿,所以这日子就挺过的下去了。
如今那,她就一心一意的把女儿给教养成人,等老大成了亲了,也可以让儿媳妇管家了。自己也能歇歇。
二姑娘和七姑娘听了李妈妈的话,也没有说什么,就跟着自己的丫鬟婆子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她和七姑娘住在西边的跨院里,倒是也宽敞,除了各自的奶娘,还有两个二等丫头,和两个三等丫头,剩下的洒扫的粗使丫头就不计较了,也不是在眼前伺候的人。
二姑娘自从九姑娘曾令宸出生后,就很不高兴,看见自己的爹那个高兴的样子,更是不开心,想当年,有好几年他们这大房就只有她这一个姑娘,也是很受宠的,七姑娘曾令霜比她小六岁呢,所以有六年的时间,作为大房唯一的姑娘,真的是觉得特别的幸福,就是后来生了曾令霜了,她也觉得曾令霜是没法和自己比的。
可是,可是现在为什么有个九姑娘曾令宸,不仅父亲和母亲喜欢,就是祖父和祖母也喜欢,好像那是个金凤凰一样,真的是太气人了!
吴姨娘过来看二姑娘的时候,就看见她很不高兴的样子,她也是刚给李氏请安,也被挡在外面了,其实李氏坐月子,他们去请安,也不过是按照规矩,大部分是不会见他们的,但是见不见是一回事儿,你去不去请安,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二姑娘这是怎么了?是不是伺候的人不尽心,惹我们姑娘生气了?”虽然是二姑娘的生母,但是却不能叫一声女儿,他们的母亲是大太太李氏。
二姑娘见到自己的姨娘,就说道:“姨娘,为什么父亲现在不疼我了,只疼那个还没有满月的丫头?”
吴姨娘听二姑娘说这话,看了看四周,怕这话给传出去了,忙说道:“我的姑娘哟,你是世子爷的女儿,能不疼你吗?可千万别瞎想,九姑娘还小呢,多疼一些也是应该的。”她也听说了镇国公亲自给九姑娘起名字了,还特别喜欢九姑娘,对于二姑娘这种嫉妒心理,也是能理解的,但是理解不代表你可以做什么。不然后果真的是他们不能承担的。
“现在九姑娘还小呢,二姑娘只要听话懂事,自然会得到世子爷和夫人的疼爱,像今天的这些话可千万别再说了,不然害人害己。”吴姨娘劝道。
二姑娘曾令雨却不以为然,觉得吴姨娘就是胆小怕事,难怪一直这么不上不下的,她可是镇国公世子的女儿,胆小怕事可不是她的性格。
吴姨娘看着二姑娘的表情,就心里着急,今年二姑娘都十三岁了,说不定就要定亲了,要是把夫人给惹着了,那以后可怎么办好呢?
正文 满月宴
“姑娘,这眼瞅着你就要定亲了,在家里的时间也不多了,何必和九姑娘计较呢?到时候出嫁了,还不是依靠娘家?姨娘我又没有给你生个兄弟,这家早晚就是你大哥的,二姑娘,你可千万别做傻事儿啊。”吴姨娘急着劝道。
二姑娘曾令雨被吴姨娘说的不耐烦,“知道了,知道了,我会认清楚自己的身份的!”
吴姨娘走后,想着,要多去夫人那边伺候去,争取早点把二姑娘的婚事定下来,免得她想些有的没有的,这十几年都过去了,别到了最后反而把自己给害了。
世子夫人李氏觉得这吴姨娘这段时间来的挺勤,还给自己和九姑娘做了衣服。
李妈妈说道:“夫人,我看是吴姨娘想着二姑娘呢。”
一般这些妾室姨娘讨好主母,无非就是为了好处,月例银子不缺她的,现在吴姨娘也没有别的奔头,这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二姑娘能有个好归宿了。何况二姑娘年纪也差不多了。
李氏道:“就是想着二姑娘,现在也还轮不到她,家里五老爷还没有成亲,你们大爷还有令浩都到了要成亲的年纪,这些没有办妥,哪里轮的到她,何况还有二房的大姑娘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需要花钱的,大户人家虽然人多是好事,但是这花起钱来也是跟流水一样,主妇难为。镇国公的祖产,还有上头赏赐的,都是有一定数量的,一年几万两的收入,都有些不够用。
李氏的婆婆胡氏倒是有大笔的嫁妆,但是这一个府上要是用上了女人的嫁妆了,那也离落败不远了。
胡氏有大房和三房两个亲儿子,这以后人去了,嫁妆就是分给他们的,但是胡氏在的时候,这嫁妆和胡氏一辈子积攒起来的东西,谁也不能动呢。
老太太喜欢谁,赏给谁的,那是她自己乐意的,别人谁都不能眼红。
就是以后大家分出去了,这家里大部分都是归大房的,所以现在大家伙儿用的钱一大半都是大房的。
家里的爷们有俸禄,但是能有多少,上京里那个名门世家要靠这俸禄过日子,那肯定是没法过下去了。李氏也有自己的嫁妆,但是不可能拿到公中给大家填补,她没有那个好心。以后都是留给自己的子女的呢。
“罢了,等我出了月子,就呆着几个姑娘去别人府上逛逛去。”赴宴也是一种让别人认识你的法子,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虽然男女大防不是太严重,像打马球,也可以让女子去看,但是这婚姻大事儿,可不是主母们去相看的?毕竟,女人以后嫁人了,大部分是在内宅过日子,挑一个好的儿媳妇是顶顶重要的。
很快镇国公府就迎来了九姑娘曾令宸的满月酒,本来镇国公夫人想要大办的,比机构这可是她嫡亲的孙女,大房和三房都是庶女,胡氏一般都不怎么看得上眼,觉得庶出的就是再好也不过如此,毕竟是那些妾室生的,只是镇国公说了,免得给小九折了福,所以就是中规中矩的。
就这样,也前院和后院都摆了几十桌子。
上京有四个国公府是世袭罔替的,分别是镇国公,定国公,平国公,安国公,这四个国公府那是从开朝了就一直关系很好的,更不用说那八个侯府了。
因为是镇国公嫡系的嫡孙女满月,好多人家都是当家主母过来了的。当然外院的都是爵位继承人,甭管是第几代,要是真派一个身份不高的人过来,那就是扫了镇国公的面子,另外一个就是让大家看不起。
当然了,这些人过来之外,还有人跟着一起来,那也是不介意的,人多热闹嘛。
曾令宸被奶娘抱出来给大家参观了一圈,收到了很多礼物,几个盘子都装满了,然后又给抱了回去,这个时候的婴儿,夭折率很高,李氏自己都还夭折过孩子,所以尽管现在已经进入初夏了,九姑娘令宸还是被包的严严实实的。
她现在的任务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如今又有些昏昏欲睡了,真是控制不住自己。
不过等了一会儿,九姑娘令宸就听见自己娘亲李氏的声音,还有几个不熟悉的,不过听了一会儿,就知道那是自己的外祖母,还有大舅母和小舅母,外孙女满月,作为外祖家,他们肯定是都要来的。
李氏的娘家是忠勇侯府,和镇国公这边可谓是门当户对,名门世家里,很多是姻亲关系交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娘家。
忠勇侯太夫人温氏对李氏说道:“看了我外孙女,果然和你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李氏笑道:“最开始老太爷还说是像他呢,世子爷又说像他。”
李氏的大嫂忠勇侯夫人黄氏说道:“反正甭管怎么说,外甥女肯定是个俊丫头。”她和小姑子关系也好,乐得说自己外甥女的好话。而且这外甥女是小姑子中年所得,看今天这个情形,以后也是个受宠的。
旁边的忠勇侯府二太太只是笑着不说话,她丈夫是庶子,现在婆婆和大嫂在,没有她开口的余地。
曾令宸听着他们说些闲话,自己不知不觉又睡着了,真是当婴儿就这么的无忧无虑啊。
不过在九姑娘曾令宸努力长大期间,镇国公府喜事还是有的,不知道是过了几个月,五老爷曾祥顺迎娶了安家的女儿安氏,安家不过是京城里一个五品官,家世一般,但是五老爷自己是庶出,这娶妻当然不能娶的太高了,不然对家宅不好,好在这安氏是个嫡女,也算是和五老爷配得上了。
曾令宸被抱过去到太夫人胡氏的梅鹤堂的时候,就看到了新妇吴太□□氏,长得真的很不错,看五叔的表情,就知道他很满意,而安氏给镇国公和胡氏敬了茶之后,又见了一圈的礼,真的是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是办不到的,因为除了这镇国公府外,还有曾家那旁支的人也在一起认亲,听说这些见完了,还有去族里其他的人家认亲,大家族就是这个不方便,没有个五六天,是认不完的。
作为最小的令宸,也得到了一个荷包,里面是银花生,令宸是被奶娘抱着,站在自家爹和娘亲后面,旁边的就是二婶楚氏他们,她就听到二婶楚氏很不屑的小声哼了一声。是觉得五婶给的见面礼太上不得台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也得亏大家的目光不注意在这里,不然一拿一个准。
等这新妇见面的礼结束了以后,大家都各回各房,那五太太还要去见祖宗牌位,四哥儿媳妇从这梅鹤堂出去,一路上还能走到一块儿去。
二太太楚氏就对几个妯娌说道:“唉,说起来这安家也好歹是五品的京官,怎么出手就这样呢?
我记得我们当初给晚辈的见面礼,至少都是金的。这可倒好,直接给银的了。”好在这按时是一视同仁,要是给大房和三房的比他们二房的好,她肯定是把这安氏给恨上了。
现在也就成了看笑话了,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比她落魄的妯娌,她不踩着能成?
正文 心眼
李氏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小胡氏撇了撇嘴,对楚氏这样的行为很看不上眼,对大嫂李氏道:“大嫂,上次我们说要交割账本,不知道你现在有空没有空?”
虽然不想放权,但是如今这大嫂月子也做完了,哪里有长嫂健在,弟媳妇管家的,为了不让人说三道四,她只好把这管家权还给李氏,不然到时候被婆婆胡氏给强制的要过来,那就不好了。
而且得罪了李氏,以后也没有什么好处,毕竟这个府最后还是大房的,人家大房嫡子都有三个,如果说没有嫡子,那自己的丈夫还有得争,现在是一点儿机会也没有。
不过这段时间,她也捞了些好处,放手就放手吧。免得得不偿失。
李氏点点头,和另外两个妯娌告辞,就和小胡氏对账去了。水至清则无鱼,账本上大体不错就成,要是非要抓住一星半点的不放,那这日子也过不下去。
何况自家世子爷也就只有三老爷一个一母同胞的兄弟,便宜三房也比便宜别的房里要好。太夫人胡氏那边还乐意这样呢。
家里除了祖上的产业,各房当家人的俸禄都是要交公的,另外的私产都是各房管各房的,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在男人最开始成家的时候,反而是自己的媳妇那边的钱财多一些,毕竟女人嫁过来,都是带有嫁妆的,且可以自行挪用,男人们还是用公中的月例银子,真心是有些寒碜呢。
不过镇国公府倒是对成年男子的月用给的足足的,毕竟这是关系到男人们在外面的脸面,女人们嫁过来了,也是由婆家发月例银子,表示这个人已经属于婆家了,自然吃穿用度都要用婆家的,所以只要不是太落魄的人家,一个女人的嫁妆基本上都用不上,只要管理的好,那是只增不减的。
贤惠的媳妇会把自己嫁妆里出产的东西拿来孝敬府上的长辈或者分给妯娌亲戚,但是真的把嫁妆拿出来,填补府上的窟窿,那这个家也只能是衰败下去了。
好在镇国公府没有这个担忧,李氏作为长子长媳,主持中馈也这么多年了,早就熟门熟路了,以前也有怀孕生孩子让别的妯娌暂代的,都是后来拿了回来,所以这次很顺利的就接手了。
李氏也想自己能轻松,但是为了儿女,这中馈必须是她主持的,因为这个家早晚都是自己大房的,说到底也是为自己家做事情。
况且当过家的人都知道,哪一房当家,那到时候送份例或者别的东西的时候,都是最好最快的。
一个国公府,家生子下人那么多,早就养成了他们看人下菜碟的脾性,虽然对大房他们不敢怎么样,但是三房当家的时候,一些下人还是看三房的脸色,你说他们目光短浅吧,他们觉得自己讨好当下就成,别的他们也不想知道。
曲妈妈立在小胡氏的后面,这三房的五爷和四姑娘,六姑娘来给三太太请安呢,五爷曾令扬是小胡氏的亲儿,如今十二岁,早已经搬到外院去了,他们镇国公府的规矩,男孩子七岁后就要从内院搬出来,祖上觉得男孩子如果一直呆在内院,被妇人养着,就很容易养成脂粉气,所以要尽快的脱离内院,到外院自己生活。
世家子弟大部分都是这样,男孩子和自己的母亲能亲近的也就那么几年。
小胡氏看着自己的儿子长得挺拔,心里很安慰,三老爷虽然也有好几个妾室,但是却儿女不多,膝下只有三个儿女,唯一的儿子还是小胡氏生出来的。
剩下的两个姑娘都是庶出,小胡氏虽然心里不待见她们,但是面子上的情还是做得到的。
“母亲,这是女儿给您做的一双鞋。”四姑娘曾令依双手捧上一双锦缎鞋面的鞋子,恭恭敬敬的递给小胡氏,小胡氏点点头,让大丫鬟给拿了过来,对四姑娘曾令依说道:“我的儿,难为你有这个孝心,不过做针线活儿,伤眼睛,以后还是少做。”
曾令依忙称是,退下站在一边。小胡氏有些犯困,对三个女儿道:“没事儿你们都下去吧,身边的丫头们都看好了,别让你们主子走路磕着了。”
等人都走了,小胡氏觉得有些空虚,平时这个时候,她还在处理家务事儿呢,看着府里的大小管事对自己恭恭敬敬的样子,那种满足感真的是很舒服,但是现在却只能是这样闲下来了。
什么时候才能分家单过呢,那时候自己就是一家主母了,不过小胡氏随即又想,真的要分了家,那也得是国公爷和太夫人都不在了,父母在不分家,这可是规矩,况且,自己的儿子还要仗着国公府的名头说门好亲呢,这不分家也成。吃喝都是公中的。自己闲点就闲点吧。
四姑娘和六姑娘从三房出来,又准备一起去梅鹤堂给太夫人请安去了,对于他们这些庶女来说,如果能得到太夫人的喜爱,那在这个府上就很过的下去了,因为府里的女主子最有权威的就是太夫人胡氏了。
在拐角处,她们又碰到了大房的二姑娘曾令雨,和七姑娘曾令霜,都是带着贴身的丫头去梅鹤堂的。
年小的姑娘给年大的姑娘行了礼问了好。二姑娘曾令雨很是看不上三房的几个庶女,虽然三老爷是自己的亲叔,但是二姑娘一直觉得自己的父亲是镇国公世子,是比三老爷要强的,同样是庶出,她的地位肯定比三房的要高。
四姑娘笑着对二姑娘说道:“二姐姐今天来的有些晚啊。”平时可都是她都到了梅鹤堂,她们才到的。
二姑娘曾令雨说道:“昨天晚上给母亲做抹额,所以有些晚了。”
六姑娘曾令柔忙笑着说道:“二姐姐和四姐姐都是有孝心的,今天四姐姐才给母亲献上了一双鞋呢。”
四姑娘曾令依看了六姑娘一眼,说道:“孝敬母亲这是应该的。”这个六丫头,专门给自己找麻烦呢,不知道这二姑娘不喜欢别人和她一个样?
果然二姑娘曾令雨就说道:“是啊,四妹妹真是有心了!”没自己聪明,还学自己的招数,画虎不成反类犬,又看七姑娘曾令霜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对着七姑娘曾令霜道:“走了,还赖在这里不走了?”说完就扬长而去。
七姑娘曾令霜只能是赶紧跟上去了。四姑娘对六姑娘说道:“六妹好本事,二姐姐现在可是生气了。”
六姑娘说道:“我也没有说什么,难道四姐姐今天没有给母亲献鞋?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四姑娘想,时间来不及了,现在不和这六丫头计较了,不过这二姐姐还真是气性大,真以为现在自己是宝贝呢,就算是大房的姑娘又如何?还不是庶出?以前仗着大房没有嫡出的姑娘,你嚣张,大家都让着你,现在你们大房都出了嫡出的姑娘了,看你能嚣张成什么样!
正文 请安
梅鹤堂现在是人多,胡氏和镇国公现在有嫡出庶出的孙子孙女一共十八个,而且个个都还没有成家呢,孙子们年纪大的,有差事的都早早的请安出去办事去了,镇国公他们都要上朝呢,所以这平时都是给太夫人胡氏请安,胡氏见人多,让儿媳妇们都是逢初一十五的过来的,平时也就是和孙女还有年纪小的孙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不过,自从九姑娘曾令宸出生后,从满月开始,胡氏是每天都要让九姑娘过来的,要不是年纪太小,而大媳妇又舍不得,她是恨不得把九姑娘抱到自己这梅鹤堂来养的,想着李氏给自己生了三个嫡出的孙子,现在就这一个姑娘,她也是当母亲的,这心就软了。
而且这么多年李氏不管是当儿媳妇还是当母亲,都做的很合格,国公爷也说了,姑娘最好是跟着母亲生活。要是胡氏把九姑娘抱到自己跟前养,那不知道的还以为胡氏嫌弃自己的大儿媳养不好孩子呢,大儿媳妇是当家的人,不能让别人有这样的误会。
二姑娘曾令雨来到这梅鹤堂的时候,就看见大姑娘曾令云已经在太夫人胡氏那边承欢膝下了,心
里一阵懊恼,这个位置本来现在应该是她的。
都怪姨娘,说什么让自己给母亲做点什么东西,自己才会起来晚的。
又看见太夫人胡氏怀里抱着的婴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都是这个九丫头,自从她出生了,自己的地位就没有了,大家的眼光都看着她呢,她怎么不生病死了算了!
二姑娘忍着气,笑着给太夫人胡氏请了安,胡氏治点了点头,又继续哄小孙女了,她旁边坐着小凳子的胡嬷嬷笑着对太夫人胡氏道:“我看九姑娘和太夫人您年轻的时候长得是一模一样呢。果然是嫡亲的孙女,就是不一样!”
胡嬷嬷是胡氏从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丫头,来到镇国公府,到了年纪嫁给了一个管事,现在也是孙子孙女也都有了,如今年纪大了,不过是有时间来陪陪主子说说话,其实胡嬷嬷的家底在外面也比一般的人家要好的多了,身边也有小丫头伺候呢。
不过他们倒是没有脱籍,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加上胡嬷嬷和太夫人胡氏的感情,这上上下下的都挺尊敬她的,连带的下人们都觉得能嫁给胡嬷嬷家里是个好归宿。
年前,胡嬷嬷的一个孙子脱了籍,据说是读书读的好,脱籍是为了以后好考科举的,这样的事情在世家里也不少见,主子的恩典,让胡嬷嬷更是感激。
现在见太夫人胡氏喜欢九姑娘曾令宸,那可不是也跟着喜欢了,至于她说的话里面把其他的姑娘都给得罪了,那她也不在乎的,因为胡嬷嬷这样身份的,就是老爷辈的见了也要称呼一声嬷嬷呢。
更不用说这些姑娘们了。
不过大姑娘曾令云倒是没觉得胡嬷嬷说的有什么刺耳的,每个人的性子不一样,要是都记在心里,那也过不下去。她是庶出的嫡出,要从根上来讲,她和太夫人胡氏是一点儿血缘关系也没有的,不过名分上是祖孙,要是还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那就是太不自量力了。
“胡嬷嬷说的很是,我看九妹妹的鼻子眼睛都和祖母很像呢。”
太夫人胡氏听了大姑娘的话,笑道:“你这丫头,我都一个老婆子了,哪里能看出什么样来?”
大姑娘曾令云笑着说道:“祖母一点儿也不显老,上次母亲还说,祖母和她站在一起,就和她的姐姐一样呢。”
马屁精!二姑娘曾令雨在心里说道,不过不管别人怎么看,大姑娘曾令云是说的太夫人胡氏笑了,而且还间接的捧了自己的母亲二太太楚氏,真的是好女儿呢。
三姑娘曾令雪见自己嫡出的姐姐大姑娘曾令云得了好,就在旁边帮腔,因为姨娘说了,自己是二房庶出,平时不能抢大姑娘的风头,在大姑娘需要的时候要帮着她,毕竟这样她的日子才好过。
五姑娘曾令仪是四房嫡出,和她母亲蔡氏一样,是温温顺顺的性子,话不多,但是让人觉得很可亲,只是现在这里真多人,她就笑着坐在旁边,有时候看到二姑娘曾令雨那愤愤不平的神情,就在心里叹气,你不服气又能怎么样呢,身份决定地位,投错了胎,就是比不上别人,还是消停点吧。
他们是四房的人,父亲是庶出,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争的,她自己是嫡出的姑娘,只要心不大,凭着镇国公的名头,以后的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何必要处处都强出头呢?
“五姐姐,我想上净房。”八姑娘曾令芬才六岁,是四房庶出的姑娘,不过他们四房就这两个姑娘,平时蔡氏对人也不苛刻,所以这姊妹两的感情挺好。
五姑娘看了大家一圈,小声对八姑娘说道:“等会儿散了,我带你去,八妹妹,你现在忍着点,好不好?”
曾令芬点点头,“五妹妹和八妹妹有什么悄悄话要说呢?”二姑娘曾令雨本来就气不顺,但是也发不出来,现在见五姑娘和八姑娘交头接耳的,就直接说了一句,想让这两人出出丑,她这话一出口,大家都朝那边看了,五姑娘和八姑娘都有些脸红,太夫人胡氏看了二姑娘一眼,然后文五姑娘,“五丫头,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八姑娘见姐姐被祖母问,觉得都是自己让姐姐丢脸了,忙说道:“祖母,其实是我的事儿,我想上净房!”
话一说完,几个姑娘都笑了,五姑娘和八姑娘更不好意思了,二姑娘曾令雨有些小得意,胡氏笑着说道:“这是人都会上净房,没有什么可笑的,来人,陪着八姑娘去一趟,这以后啊,有什么不方便的,都可以告诉你们姚黄姐姐,她会给你们安排好的。”
姚黄是梅鹤堂的大丫鬟,胡氏身边的得意人,很是得府上的太太们的夸奖。
众姑娘们都起身称是,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倒是二姑娘给弄得没头没脸的。不仅没有让太夫人胡氏厌恶五姑娘和八姑娘,反而让胡氏觉得这五姑娘和八姑娘姊妹友爱,还赏了她们两个人东西。
正文 拘着点性子
“果然是姨娘养的,就是不成气候!”胡氏等孙女们都走了,就对胡嬷嬷说道。
胡嬷嬷忙道:“大太太平时忙着主持中馈,里里外外的都要操心,现在还有了九姑娘了,真的是忙不开啊。”
胡氏道:“你不说这个我也知道,虽然二丫头是大房的,但是从小就是跟着她姨娘生活的,我再怎么怪也怪不到大儿媳妇身上的,这人的性子是什么样,我心里清楚,这二丫头以前还好,自从有了小九了,这脾气就急躁起来了,到处挑火儿,手段还不高明,平白的让人生厌!虽然是我亲孙女,但是到底上不得台面,五丫头和八丫头尽管不是我的血脉,但是却让人喜欢。看二丫头对七丫头都是没有点姐妹情分的,真的不指望她还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地方了!”
胡嬷嬷道:“二姑娘今年也有十三了吧,说了婆家就好了!”
“前面令宣,令浩都没有说亲呢,就是大丫头也都没有定亲,哪里轮得到她?我看她就是个心比天高的,罢罢罢,老大媳妇肯定也知道今天的事儿的,我就不操那个心了,随便她们怎么弄!”
李氏那边早就知道了今天二姑娘说的话做的事儿,作为宗妇,这点子小事都不知道,那在这府里就活不下去了。想着这二姑娘给大房丢脸了,心里是冷笑,二姑娘想什么,李氏都知道,本来以为她不过是想想就算了,没想到现在连言行上也是不满了。
虽然二姑娘是吴姨娘养大的,不过名义上李氏是二姑娘的母亲,这当女儿的不好,那就是母亲的不是了。看来,得好好的磨磨这二丫头的性子了。
所以第二天儿女们来给她请安的时候,李氏就说了,宫里的贤妃娘娘来信了,想要一千份孝经供奉在相国寺里,如今她自己这边也分了四百份,只不过她现在没有时间。
二姑娘曾令雨听了,立刻说道:“母亲,我倒是有时间,可以替母亲分忧!”
李氏道:“这些孝经的时候,必须不能沾荤腥,还得心无杂念,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有荤腥怎么能成?我看还是算了吧。”
“母亲,我没有问题,您就放心好了!”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二姑娘曾令雨想放弃才怪!
这贤妃娘娘是李氏娘家姐姐,早年入宫,现在封为了贤妃,且背后是忠勇侯府,最要紧的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皇后娘娘身体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薨了,贤妃说不定就是继后了。能讨好贤妃娘
娘,对曾令雨来说,比什么都强呢。
李氏最后松口了,“难为你有这片心,那好吧,二姑娘这段时间就辛苦辛苦了,过后贤妃娘娘问起来,肯定会知道有你一份心。”
二姑娘曾令雨是心里笑开了花,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终于出了一口气。而看着还呆头呆脑的七姑娘,还有在襁褓中的九姑娘,想着,年纪大还是有年纪大的好处的,至少这个事情,这七妹妹和九妹妹是办不了的,没看见七姑娘的姨娘齐姨娘一脸懊恼的样子,还有四弟的姨娘赵姨娘想要开口又不敢开口的样子?真的是大快人心啊。
九姑娘曾令宸倒是看到了自己的二姐姐那得意的表情,不由的在心里叹息,姐姐啊,你真的以为这个事儿就能讨得了好?她昨天晚上可是听自己的亲娘说了你这姑娘如何如何不好呢,这都是想的法子拘着你呢。
不过和自己的亲娘比,当然是亲娘亲,她也不会说话呢,一点儿也不心疼这二姑娘,谁让她给自己的娘找不痛快呢,活该现在被算计!
要说自己的娘也算是好的,有的主母,那要是遇到了这个事儿,不把人给整的死去活来都不算完,姑娘,你知足吧你,可千万别再弄什么幺蛾子了,不然等待你的下场是很不好滴。
九姑娘曾令宸慢慢的长大着,好不容易享受了一会儿万事不操心的婴儿时代,还不得抓住机会?
吃喝拉撒都有人伺候,就是夏天到了,屋子里也放着冰块,一点儿也不热,特权阶级就是好啊,曾令宸无比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些卖儿卖女的人家家里,不然怎么活下去都成个问题。
所以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啊,技术不成,那就是后悔半辈子,因为还有半辈子是嫁人,于是还有说法,这嫁人是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没投好,那第二次可不得擦亮眼睛了?
九姑娘已经三个月了,长得是圆胳膊圆腿的,没办法,营养太好了,奶娘一点儿也不缺奶,这个时候觉得小奶娃是长得越胖越好,那才是健康呢,九姑娘自己没有权利抗议。只能害死期望以后长大了能抽条,变苗条一些,不然一直胖下去,那真的成问题啊。
九姑娘的爹爹镇国公世子,对于自家小女儿这跟藕节一样的胳膊和腿,很是喜欢,特别是夏天到了,九姑娘只穿着肚兜的时候,那看起来就更可爱了。恨不得抱着去衙门给大家显摆显摆呢。
礼部的同僚们都知道镇国公世子是中年得了嫡女,这些天一直都是高兴着呢,他们都让镇国公世子请了好几顿酒呢。
也是关系好才那样,不然也不敢开玩笑,毕竟曾祥熙的身份摆在那里,连礼部尚书都对他礼让三分。何况他自己本身还是礼部侍郎,虽然不怎么管事。
要说镇国公世子曾祥熙,儿子出生,讲究抱孙不抱子,自己的四个儿子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抱过,就大儿子曾令宣是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还是很兴奋了的,但是也没有抱过,以后出生的三个儿子,嫡子嘛,他还心里喜欢些,庶子就一般般,后来有了第一个女儿二姑娘曾令雨,也是欢喜了一会儿,但是到底是庶出的姑娘,生下来看了就没有管过,他一个大男人管这个干什么?那时候李氏又要操持家务,身边还有两个儿子要照顾,哪里顾得上庶出的孩子?又不忍心让亲生母子母女分开,所以一律都是让各自的姨娘养的,曾祥熙是半点意见也没有,毕竟不能因为庶子庶女,把自己的嫡妻给累坏了,何况还有自己的两个嫡子,那些都用了大部分李氏的精力了。
后来嫡幼子六爷曾令明出生了,更是不可能让李氏带庶出子了。后来七姑娘曾令霜出生,那真是悄没声息的,庶出,还是姑娘,一点儿都不稀罕。
之后几年李氏倒是有过动静,但是却因为劳累小产了,将近七年时间大房都没有孩子出生,曾祥熙以为自己这辈子子女就这个样了,谁知道李氏竟然给自己生了个闺女,曾祥熙的喜悦可想而知,估计是九姑娘和父亲有父女缘,所以能得父亲的特别疼爱。
正文 高兴不高兴
今天,按照安排本来应该是气吴姨娘那边歇息的,不过镇国公世子却舍不得女儿,就歇在了李氏这边。
李氏倒是无所谓的,丈夫去姨娘那边,或者在属于姨娘的时间在自己房里歇息,她也不怕被人说三道四,毕竟男人才是决定一切的,她不会强留,也不会赶人。要说现在害怕姨娘争宠什么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地位的稳固,让她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说句狠心的话,即使现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了,她还有三个儿子呢,镇国公又喜欢自己的长子,肯定是会立自己的长子当世子的,至于三房的,或许会作怪,但是却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令宣今年都十七了,这婚事是不是该定了?”李氏问曾祥熙。
镇国公世子曾祥熙道:“这个事儿我也和父亲说了,父亲说他正在看,还没有定下来。”
虽然说儿女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但是曾令宣是长子长孙,这娶媳妇关系到以后好几代,所以必须得好好挑选,且镇国公他们还要考虑这朝堂的局势,方方面面的,所以长子长孙娶媳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现在曾令宣是个香饽饽,好多人都想吃一口。
娶媳妇也是个技术活儿,第二天姨娘过来请安的时候,吴姨娘就有些精神不振,昨天本来是她的日子,但是世子爷却歇在了正房,这个醋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吃的,小妾吃正房的醋,那是找死!
只是她还想这能再生个儿子呢,毕竟二姑娘嫁人了,自己身边什么都没有了,有儿子以后也能分些家产,自己说不定还能享福。
夫人这个年纪了都还能生,她还比夫人小呢,为什么就不能生?
可惜如今世子爷都不怎么到他房里了,就是到了也只是纯睡觉,昨天她还特意打扮了一番,就想着能成事呢,结果却等到了那个消息。
现在是主母和世子爷都还没有出来,几个姨娘等着伺候主母呢,赵姨娘看吴姨娘这个样子,就嘲笑道:“吴姐姐这是怎么了?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吴姨娘和赵姨娘可谓是一直是对手了,当初一个怀孕了,然后过了几个月,另一个又怀孕,结果一个头年生的是个姑娘,而赵姨娘翻过年生的是小子,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赵姨娘因为生了个儿子而有些得意,反正觉得不管怎么样,也比吴姨娘生的姑娘要强的多。
不过因为吴姨娘生的是大房唯一的姑娘,所以待遇倒是和赵姨娘一样了,反而赵姨娘生的四爷曾令齐因为是庶子,上头还有两个嫡出的哥哥,一点儿也不稀罕。
这样下来,两人还不明里暗里斗了起来,现在赵姨娘看吴姨娘这个样子,她们又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昨天世子爷没有去吴姨娘房里,反而歇在了正房,赵姨娘心里爽着呢,所以很不介意踩吴姨娘一脚。
“世子爷和太太出来了!”这时候齐姨娘开口了,两个人立刻闭了嘴,上前服侍两个主子,他们是要吃饭的,这当姨娘的可不就是来伺候他们的?
外面几个小主子已经按照次序坐了下来,跟着父亲和母亲一起吃饭,整个吃饭过程是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大户人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
今天是世子爷沐休,所以难得有空和子女们一起吃饭。不过大爷曾令宣却不在饭桌上,他这段时间都在京郊大营呆着呢,因为隔得远,回来一趟太浪费时间了。
据说因为有外国使臣过来,他们京郊大营是要抽一部分兵丁过去维持京城的治安的,所以这段时间官兵都比较忙碌。
而礼部也很忙,曾祥熙是难得有这一天呢,以后估计十天一休是没有了的。
饭后,曾祥熙考了了几个儿子读书的情况,又带着三个儿子去了自己的书房,赵姨娘自然是满心欢喜,尽管是庶子,还不是要世子爷亲自教导?换成女儿试试看,绝对没有这个机会的。
“大夫人,太夫人那边等着见九姑娘呢。”姚黄过来笑着对李氏说道。
李氏笑道:“就去,就去,昨天她父亲陪着小九多玩了会儿,所以起的比平时晚了些。”
姚黄是太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和她关系好,这是应该的。有时候一些下人能办事也能坏事。
就说姚黄,那在太夫人面前肯定比这几个姨娘的面子大。这几个姨娘见了姚黄还要巴结呢。
姚黄就带着九姑娘的奶娘还有丫鬟去往梅鹤堂,一路上碰到的人都笑着和她打招呼,不过姚黄知道,自己再怎么如太夫人的意,也是个奴才,要时时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能因为忘了身份,而做些不该自己做的事儿,那样会连命都没有的。
二姑娘曾令雨终于写好了四百份孝经,李氏也笑着点头,并且让人给送到相国寺了。过了几天,李氏给了二姑娘一串佛珠,说是宫里的贤妃娘娘赏的,二姑娘喜出望外,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受苦真没有白受,能得到贤妃的东西,那还是府上独一份呢。
不过后来知道贤妃还另外给了九姑娘许多赏赐,这喜悦就大打折扣了,但是相比较府里其他的姑娘而言,自己算是头一份了吧。
大姑娘看二姑娘子自己面前炫耀,就说道:“可惜二妹妹在抄经书,没有时间跟我们和大伯母去定国公府的牡丹圆看牡丹,那园子里的牡丹可真是好看呢。”
“什么?你所什么看牡丹?”二姑娘曾令雨忙问道。
“你难道不知道?上京好多夫人姑娘都去了的,我还见到长平长公主了的呢,大家还写了很多关于牡丹的诗词,前三名长平长公主都给了彩头。”大姑娘曾令云羡慕的说道。
二姑娘这次是彻底的没有了喜气,她是知道这牡丹园,每年到了一定的时候,定国公府都会发帖子请人去观赏,而京城里的夫人们都会带着自家的姑娘去游玩,说起来也是大家相互认识的机会,还能认识很多名门贵族呢,有些世家公子看上了姑娘,说不定就能过来提亲,这是有大人的陪同下,还是大白天的,算不得私相授受,而且在上京,这样的事情是被允许的。就是给大家多一个认识的机会。
说它是相亲会,也说对了一部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完全就是看牡丹。
正文 挑拨
曾令雨觉得凭着自己的姿色,怎么着也能被人看上,可是现在大姑娘竟然说这个机会没有了,她能不心疼?难道母亲是故意的,就是让自己错过这个机会?到那时贤妃娘娘个的赏赐是实打实的。
不对,还有给那九丫头的呢,不过就是给九丫头东西,顺便给自己了,自己还喜欢的什么一样。
大姑娘曾令云看这二姑娘的脸色,淡淡的一笑,自己走了。
而二姑娘回到了自己的屋子,想着要把这佛珠给砸了但是临砸的时候,就又犹豫了,她还是怕的,万一到时候追究,那自己岂不是拿不出来?
“我的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吴姨娘看二姑娘的样子,就急了。
二姑娘哭着说道:“姨娘,母亲是不是让大姐姐他们去了定国公府的牡丹园?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不行,我要去问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对我,我挨着她什么事儿了,要这么整我!”
“二姑娘慎言!这都是从哪里听来的啊,你这样去找夫人,那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姑娘,咱们好好说话,到底你是在哪里听得,跟姨娘好好说说,我年纪大一些,说不定能知道些别的不一样的东西!”这二姑娘性子就是冲啊,幸亏这边的丫头过来给自己报信了,不然她直接冲到夫人面前找夫人问话,那以后可怎么过啊。
二姑娘说道:“大姐姐跟我说的,说他们都去了牡丹园,就我一个人没有去,你说母亲这样做不是针对我吗?我就那么碍了母亲的眼,以前没有九妹妹的时候,母亲都对我很好的,有好东西也会给我一份,现在有了九妹妹,我都不知道还是不是小姐了!”
吴姨娘算是听明白二姑娘说的什么意思了,她大吃一惊说道:“谁跟你说的咱们府上的姑娘都去了?夫人就是只带了几个嫡出的姑娘去的,庶出的一个都没有去!”
二姑娘听了忙问道:“姨娘没有骗我?”
“我骗你干什么?这个事儿一问就问清楚了,只是大姑娘为什么这样跟你说?那不是害你吗?万一你对夫人有了怨恨,到时候吃苦的是你啊,二姑娘,你可千万别上当啊,这大姑娘平时看得挺好的,怎么能这样说呢?”明知道二姑娘性子冲,受不得委屈,这还偏偏这么说,这不是害二姑娘吗?
“她也太狠了,说什么姐妹呢,我和她无冤无仇的,真是太过分了!”二姑娘也是一阵后怕,如果不是姨娘来得及时,自己真的要去母亲那里求公平,到时候说不定下场是什么样的呢。太恶毒了!
“我看大姑娘就是想让你和夫人闹得不愉快,然后让府里的人说大房不和,她说到底是二房的,可不就是想让我们大房出丑,姑娘,你可千万别上她的当!姑娘和大姑娘相差不到一岁,姑娘的父亲是世子爷,大姑娘的父亲不过是处处的二老爷,她这就是想把你踢下去呢。”
二姑娘深以为然,要说说亲,她和大姑娘是相差不大,大姑娘这样,还不就是想让自己得不了好,自己才不会上当受骗呢。
不过,“要是我是嫡出的就好了,也不用这样劳心劳力的了!”二姑娘再次抱怨起了自己的身份,丝毫不管旁边的吴姨娘怎么的心里难受。
大概是打击大了,吴姨娘的承受能力很是可以了。
大房的曾令宣终于回家了,还给曾令宸买了街面上的拨浪鼓,递给了九妹妹。
李氏道:“市面上买的东西,干净不干净?别让你妹妹生病了,她这个时候,喜欢往嘴里塞东西。”
曾令宣笑道:“娘,你放心吧,这东西绝对干净,我看九妹妹不像你说的那样啊,听话着呢,是不是,九妹妹?”
曾令宸觉得自己没法回到他的话,很是遗憾那,谁让自己这么小呢。
哥哥们都对自己好,每次出门都会给自己带好玩的东西,还陪自己玩呢。
“小九是喜欢这个东西?这东西可不能给你,到时候把你给割着呢。”曾令宣把挂在腰间的剑取了下来,让人送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
“小九什么时候能和大哥说话呢?”曾令宣逗着曾令宸。
而三爷曾令哲和六爷曾令明也知道大哥回来了,曾令哲笑道:“大哥,你怎么又晒黑了?”
六爷曾令明看着大哥,问道:“大哥,你给我带什么东西了没有?”
曾令宣说道:“大哥回来,你都不问声好?直接找我要东西了。放心,早就让小厮给你屋子里送去了。“曾令宣对自己的弟弟很是宠爱。
六爷曾令明道:“自从有了小九了,你们都喜欢小九了,不喜欢我了。”
曾令哲笑道:“你还说我们你,是谁天天一起床就过来看小九的?是谁把自己小时候的东西送给小九的?现在倒好,说起我们来了。”曾令明有些不好意思,他不就是想在哥哥们面前撒撒娇嘛。
“还不是因为小九是妹妹嘛,我们不疼她疼谁啊。”曾令明说道。
“要是谁都跟你这样想就好了,可惜有些人看不到自己大,什么都要争!”曾令哲说道。
曾令宣就知道三弟这肯定说的是大房的另外几个人了,对他们说道:“我经常不在家,你们两个可得帮着娘把小九看好了,娘每天还要处理那么多杂事儿,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六爷曾令明忙拍胸脯保证,绝对会照顾好小九的,而曾令哲点点头,自己的弟弟妹妹,他当然要看好了。
镇国公把曾令宣叫了过去,曾令宸有些昏昏欲睡了,这真是小孩子的瞌睡多,没办法啊,要长身体,这睡的越多越好。何况今天自己的三个哥哥轮番逗自己,真的是精力不够啊。
上次听爹娘说,要给大哥找媳妇,会不会这次就是说这个事儿呢?大哥可真高啊,起码有一米八,长得也好看,反正曾令宸觉得自己的大哥是哪里哪里都好,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姑娘能配得上自己的大哥了。
到了这个世界好几个月了,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了,父母疼爱,哥哥们喜欢,这样的生活谁不喜欢?上天给了自己这样的一个机会,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虽然爹娘和祖父祖母宠爱,让自己树了敌人,但是她为什么要拒绝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好?那些抱怨不公平的,怎么不去和当权的人说,反而把过错都怪到自己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奶娃身上了,不过是没有本事的表现,把怨恨都转移到弱者身上罢了。这样的人也不值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