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丁晚 “呼~” 吐了口气,丁晚捏了捏酸痛的脖颈,将手中的针线收到线篓子里,又把衣服叠齐放好,才抬头看外边的天。 “都晌午了?怎么还没回来呢?” 嘀咕一声,丁晚又扫了眼自己住的屋子,叹了口气,她估计是回不去了,也不知道她的公司以后怎么办…… 也罢,回不去就回不去吧。她就不信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女强人在这古代还活不下去了! 这样一想,丁晚觉得一直堵在心头的那口气散了去,整个人舒服多了。 “这也许就是想开了吧,”丁晚又看了看自己瘦小的身子,暗道:得想办法把这身体补起来,现在这样连床都下不了,更别说赚钱了。 可又怎么补呢? 原主是不足月出生,身子本来就差,小时候又落过水,受了寒。躺在床上七八年没下过地儿,就是嫁到苏家,也是成天躺在床上,受了多少白眼,心里就有多少气,不然也不会成亲半年就去了,给她捡了便宜。 不过这便宜也不好捡啊,这从小的病,要根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好的。 怎么办呢…… “弟妹,吃饭了。” 一个身穿蓝色粗布衣衫的妇女抬着个黑瓷碗,拿着双筷子走了进来。 丁晚回过神,笑着说:“大嫂,谢谢你,给你添麻烦了。” 林氏憨厚的笑了笑,道:“添啥麻烦,都是一家人。” 丁晚点点头,接过林氏手中的碗筷,问道:“公爹们还没回来吗?” “没呢,”林氏递给她后,又转身出门,“你大哥刚回来说了,直接把饭送去地里,今天要把青山脚下的那几亩地全犁了才回来,还得好一会儿呢。”又嘱咐丁晚,“我现在得去送饭,你吃完了就把碗搁炕上。我回来再来拿。” 不等丁晚回话,林氏便出了门,去晚了饿着大家伙可就不好了。 丁晚目送她出了门,又低头看着手里的碗。 包谷混着白米煮的饭,上边盖着几片青菜叶子,还有半个鸡蛋和几块肥肉片。 丁晚心里明白,这恐怕是林氏给她开的小灶。苏家除了她相公苏远安,也就林氏待她比较好了。 心下很是感激,等她身体好了,定要回报林氏。 想着,丁晚拿起筷子,却把鸡蛋和肥肉赶到一边,就着青菜扒拉了几口饭,便怎么也吃不下去了。 “这身体不行啊。” 丁晚再次感叹这具身体的差劲,又不得不放下碗,“算了,留给苏远安吧。”他多吃点还可以干活。 于是又拿起补衣服剩下的一些碎花布,她打算 正文 好男人 她打算做几个荷包,然后让苏远安赶集时带去镇上瞧瞧,看能不能卖钱。 说干就干!丁晚回忆着前世的几种绣法儿,穿针引线,苍白的手指翻飞如蝶,很快,一朵半掩半开的桃花便完成了。 也许是布的原因,也许是这具身体从未弄过这些东西,手有些僵硬,绣出来的桃花并不怎么神似,但也很好了。 丁晚还比较满意,“看来以前的功夫没白下啊。” 前世,她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的奶奶祖上是以卖苏绣为主的丝织品为生。而奶奶本身也是一名苏绣大家,每年来求绣品的人络绎不绝。受奶奶影响,她也喜欢上了刺绣,后来成立了刺绣公司,她还成天全国各地的跑,就是为了学习各地的绣法,让公司越做越大。 也许天妒英才,让年仅二十七岁的她在出国时因飞机失事而丧生,来到了这里。 “怎么又想到那去了。 丁晚敲了敲脑袋,布条上的桃花却让她眼眸一亮。 “也许,我可以在这里,成立一个刺绣公司…” 但前提是,这个世界并没有她前世所学的那些。更重要的是,她得快些好起来。 心里盘算着,手上也没闲着,过两天就是赶集了,她得加快进度。 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下来,村儿里的家家户户开始亮起了灯。屋顶升起缕缕炊烟。 苏家的人也回来了。 “哎呀,累死我了!” 一进院,苏家老二苏远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手不停的揉着小肚腿儿。 “啥都没干还累?老子都没叫唤!” 苏老头磕巴着烟斗,踹了他一脚。 “起来。大男人坐地上像个什么样子!” 苏远民疼得呲牙,却不敢忤逆自个儿老子。站了起来。 一旁的杨氏心疼儿子,瞪了苏老头一眼,道:“行了,儿子累了坐会儿又不会咋地!就你较真!” 苏远国立马上杆儿,说:“就是就是,爹你那么使劲,给我踹废了明儿还怎么干活啊?我还怎么娶媳妇儿啊!” 苏老头确是哼了一声,进了堂屋。 杨氏也招呼着林氏进了火房做饭。 苏远民却是拉着大哥苏远国,说:“哎,大哥,你上次帮我问的那姑娘成了没啊?” “你估计是没戏了,那姑娘的父母挺疼她的,不想让她嫁那么远,说是要人倒插门儿呢!” 苏远国一边说着,一边进了自个儿的房,眼里却闪过一丝算计。 那姑娘家就她一个独苗儿,家里条件也好,几十亩田地,听说小叔还是镇上刘财主家的管家,一年有十辆碎银子的工钱呢。就是要人入赘,不然那要娶人的恐怕排老远了。 要是老二愿意的话,那以后分家,他的那份儿绝对少不了……… 在此不得不说,苏老大果然是个有远见的人。 苏远安把手里的锄头放好,也没管苏远民一脸的惊愣,就绕到后院的茅屋里。 因为丁晚的病,他们没有住在前院,而是在正房后重新搭了间屋子。也方便丁晚养病。 丁晚听到了前院的声音便放下手里的活路,等着苏远安。 “回来了?” 苏远安推开屋门,便见丁晚坐在炕上,脸色还是很苍白,但那一抹浅笑却让她显得有了些精神。 他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回到:“嗯,回来了。” “这碗里有些肉,你吃了吧,扔了怪可惜的。” 丁晚指着一旁的瓷碗,说道:“我没碰到过,只是吃了几口饭。” 她当时怕苏远安嫌弃,便没碰那肉,连饭都是夹起来吃的。 “嗯,等会儿吃,我先去把衣服洗了。” 苏远安回到,神色间没有丝毫的嫌弃,丁晚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还想说什么,苏远安却抬着装着衣服的木盆走了出去。 看着他的背影,丁晚心里感慨万千,她活了两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贤惠”的男人。 脑海里又浮现原主的记忆,全是关于苏远安的:喂她吃药,背她出去散步,数星星,给她说好些好玩的事…… 有时候她在想,若不是原主心里的愧疚太多,怨气太重,恐怕也不会怎么早就去了。 当然,也不会有她的机会就是了。 正文 不休妻 苏远安将木盆放在河边的石板上,熟练的洗起衣服。 刚开始时人们还会调侃他两句,如今已是见怪不怪。打了声招呼,便匆匆往家赶。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安子又来洗衣服了?” 杜大娘挑着水桶走到河边,一边提水,一边说:“唉,你也是命苦,娶到这么个女人,啥都做不了不说,还得倒贴银子给她看病。要我看啊,早点休了好。还能给家里省些粮食。到时候啊,再重新娶一个,保证比她好千万倍!” 杜大娘是村儿里有名的爱管闲事,也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儿的媒婆子,早就看不惯那整天躺在床上等死的丁晚了。 按她说,苏远安的长相那是不用说了,那是真俊!人又聪明,吃得苦,干活也利索,能上山打猎。以前都是在镇上做事。苏老头又是村里的长老,就是二娶,也能找着个比那药罐子强的! “哎,安子我跟你说啊,我这有好几个姑娘呢,都挺不错的,你要不要相看相看?” 苏远安皱着眉头,加快手中洗衣的速度,却没答话。 休妻?他不是没想过,曾经他也认为,他的条件不错,就是娶个镇上小老板的女儿也是可以的。 可去年过年回来时,他爹就告诉他,他有一门娃娃亲,如今也该成亲了。 当时他没多大感受,也没说什么,便随着大哥到丁家提亲,看到丁晚的那瞬间,他想过悔婚。丁家也说了,若是他不愿意,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丁晚的情况,谁都知道。 但他没有,他知道退亲对一个女孩的伤害有多大。所以他依旧娶了丁晚。 村里人都笑他精明一世,糊涂一时。就连父母也不高兴,他们本意是想退亲的。 因此,他爹不让丁晚住前院的瓦房,他便在后院废弃的菜地盖了两间茅草屋。 为了照顾丁晚,他不再去镇上工作。白天到地里,干双倍的活儿,晚上回来给丁晚煎药、洗衣、做饭。有时还会背着丁晚出去散步…… 家里人不给丁晚治病钱,他就向镇上的大夫问药,然后自个儿上山去找。 就这样一直过了半年,他也没再想过休妻,反而已经习惯了,甚至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他也明白,他对丁晚的情,只有兄妹之情,并无男女之爱。 杜大娘见苏远安不搭话,也不气馁,继续给他说着那几个姑娘有多好多好,而且不嫌弃他娶过人。 苏远安将最后一件衣服捞起拧干,放在木盆里。临走时对杜大娘说:“不用了,杜大娘,我觉得丁晚挺好的。就不麻烦您了。” 杜大娘一愣,紧忙喊道:“安子,大娘可是为你好啊,那个药罐子有什么好嘛!安子!” 哪知她越喊,苏远安有得越快。杜大娘嘟嘟囔囔的又说了几句,才挑起早就打好水的木桶回家。 苏远安刚进大门,便觉得家里气氛不对,林氏正在院里扫地,见到他急忙跑过来,眉头紧皱。 “安子,你当真要休了弟妹?” 苏远安一愣,还没答话。便被他爹苏老头看见了。 “老四,上我屋里来。” “好的,爹。” 又转身把木盆递给林氏,让她帮忙拿到后院,他等会去晒。就进了堂屋。 屋里,苏老头和杨氏坐在炕上,一脸严肃。 苏远国和苏远民坐在板凳上,表情也不怎么好看。但隐约间看出,苏远民眉眼间的喜色。 他一进屋,苏老头便发话了。 “老四,你想休了丁晚?” 苏远安有些不明所以,问道:“爹,你听谁说的?” “沈家的兰闺女儿。” “沈兰?”苏远安更莫名了,但他并没问。而是说:“爹,我不管沈兰从哪里听来的。但我没有想过休了丁晚,以前不会,现在也不会,以后更不会。” 正文 他担心她多想 苏远安的话让苏家感到震惊。 尤其是苏远国,当初跟着苏远安去丁家的是他,最了解苏远安想法的也是他,如今听到这番话,最诧异的,还是他。 “老四,你……” 苏远国皱着眉开口,哪知苏远安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大哥,”苏远安看着他,语气坚定。 “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知道到自己在说什么,我和丁晚现在过得很好。所以,这件事就算了吧,你们也就当什么也没听到过。” 说完,转身出门,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良久,苏老头才抖了抖手中的烟杆儿,长叹了口气。道 “都散了吧。” 苏远民似乎还想说什么,却被苏远国一个眼神制止了。拉着他走了出去。 “大哥,你怎么不让我说啊?” 一出来,苏远民便抱怨苏远国刚才不让他说话。 “你能说什么?老四自己的事,他心里有数。” 苏远国心里也有些不痛快,老四被人笑话,他这当大哥的自然也逃不过。但现在说什么也没用,老四从小就比他们有主见,他决定的事,没人可以更改,就连爹娘都不行,更何况他? “那咱也不能看着老四这辈子就这样吧,那,那丁晚连床都下不了,怎么给我们老苏家传宗接代啊?” 苏远民还是不甘心的说,丁晚就是个废人,他们凭什么要养着她?要他说,休了最好! 苏远国却有些不耐烦。 “行了,洗洗睡吧。” 说完,便不再理他,苏远民摸了摸鼻子,念叨着进了自己的屋子。 却说苏远安从堂屋出来后,有些心绪不宁。 如果爹说的是真的,那么丁晚肯定也知道了。不知怎的,他打心眼里不希望丁晚知道这件事,即使他并没有想休了她。 回到后院,林氏已经帮他把衣服都晾好了。一时间,他不知自己该做什么,又不想进屋,怕看到丁晚。 只得站在院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远安,是你在外边吗?怎么不进屋?” 屋内突然传来丁晚的声音,苏远安竟吓了一跳。他有些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进去。 “砰!” 屋内一声响动,像是什么掉到了地上。 当即,苏远安也顾不得其他。一个箭步便冲进了屋里。 只见丁晚爬在炕上,探出半个身子,一只手撑着墙,一只手努力想要捡起掉在地上离她有些远的的线篓子。 看到苏远安进来,丁晚有些尴尬。 “我刚不小心把东西弄掉了,想捡起来……” “我来吧。” 苏远安两步上前捡起篓子,又顺手扶起丁晚,让她躺好。 “下次有事叫我就好,不然摔下来怎么办。” 语气里的关怀让丁晚一愣。 “额,我以为我可以捡得到……对不起。” 苏远安放东西的手一顿,她刚说,对不起?他没让她说对不起啊…… “远安,咱们谈谈吧。” 丁晚看着苏远安说。 果然,她还是知道了。 苏远安有些气馁,坐在她身边。道 “你说吧,我听着。” “远安,”丁晚在心里打了会儿草稿,才开口。 “今天沈兰来找我,说她路过河边时,听到你和杜大娘的对话,以为你想……休了……我。” 丁晚顿了顿,有些难受,虽然她不是原主,但心里对苏远安还是有些好感的,起码不讨厌。 “没有的事,”苏远安无奈的说:“是杜大娘…一厢情愿,我并没有要休了你的意思。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丁晚再次愣住,她以为是真的,因为她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情况。 “你,别多想了。” 苏远安站起身,说了句:“我去给你备洗脚水。”就走了出去。 愣了许久的丁晚回过神,嘴角扬起一抹浅笑。 他,是担心她想多啊! 正文 第五章 合作上 苏远安给丁晚擦了脸,洗过脚后,把她抱到里边躺好。自己收拾了一番,灭灯上了炕。 丁晚背着他闭上眼,却睡不着。便小心翼翼的问 “远安,你,睡了吗?” “没。” 苏远安心里头有事,也睡不着。 “我,想跟你商量件事。” 丁晚试探着开口。 苏远安好脾气的说:“你说。” “我今天做了几个荷包,赶集的时候你能不能帮我拿去镇上的绣坊瞧瞧,看看可不可以卖钱。” 没等苏远安接话,丁晚又继续说道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不适合太过劳累,但我想给你分担一点儿,也想快点好起来,所以我们需要赚钱。你觉得,可以吗?” 她的声音越说越小,因为她怕他不同意。 苏远安却是摇了摇头,说 “没什么不可以的,后天就是赶集了,我会拿去绣坊问问看。现在先睡觉吧。” “嗯。” 丁晚应了一声,又闭上了眼。彻底睡了过去。 ---- 丁晚今天醒得比往常要早,因为今天是赶集,天还没亮,苏远安就出要门,连带着丁晚也睡不着了。 她拿起线篓子,昨天做的那四个荷包被苏远安拿走了,她还要继续绣。 虽然她昨天只说让他去问问,但她到底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自信的。所以,那几个荷包,绝对能卖钱。 却说苏远安到了镇上,就直奔绣坊。 正在忙着让工人往里面搬布匹的刘管事一看到苏远安,便笑了 “安子!你今天怎么有空来?”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苏远安,又道 “莫不是你家那病婆娘去了?” “死老头!怎么说话呢你!” 苏远安还没接话,刘管事就被自家媳妇儿骂了一句。 刘娘子又转过头对苏远安说:“安子,这是来买布还是做衣服呢?” 苏远安笑了笑,也不在意刚才刘管事的话。 “是阿晚做的几个荷包,想让您给看看,能不能卖点银子。” “丁晚做的荷包?!” 刘管事和刘娘子都是一惊,苏远安家里的情况他们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了解的,都说那丁晚就是个废人,啥都不会。怎的今个儿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两人都是不信,刘娘子说 “安子,你就别糊弄我了,你家的情况我们也是知道的,我看啊,是你自己做的怕我们笑话,所以说是你家媳妇做的。” 她的话存着些开玩笑的意思,苏远安也不生气。说 “刘大姐,您就别笑话我了。我先拿给你看看吧。” 说着,从衣袖里拿出一个绣着荷花的荷包递给刘娘子。 刘娘子接过来,她原想着,这若真是那丁晚绣的,就是绣得不好,她也收下了,权当帮帮苏远安。毕竟他当初还在镇上帮工时,也帮了他们不少。她相信刘管事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可当她看到手中的荷包,整个人就呆住了,她从没见过这般繁琐又精致传神的绣工。她想,就是从宫里出来的御用绣娘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丁晚怎么会这些?她不是个废人吗? 刘娘子心中的想法苏远安是不知道,但对自家媳妇儿再熟悉不过的刘管事却读懂了她的想法。 莫非,这丁晚好了,还有本事了? “刘大姐,怎么样?” 苏远安见刘娘子一直不说话,有些担心,他不懂这些,但他看着丁晚绣的荷包挺好看。他在这镇上也没见过那样好看的荷包。 “好,好极了!” 刘娘子激动的拉住了苏远安的手, “安子,这个荷包真是你家媳妇绣的?” 虽不明所以,但苏远安还是点点头。 “快,带,带我去见见丁晚,我有问题想问她。” 刘娘子语气中的欣喜若狂让两个大男人都是一愣,这是怎么了? “哦不,老刘你去准备一下,我跟着安子去瞧瞧,我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没见过这般手艺啊。” 刘娘子语气里的欣喜若狂让两个男人一惊,随即刘管事无奈的说 “安子,你别在意,你大姐她就这样。” 苏远安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那你等我一下,我们跟你一块儿回去。” “好。” 得到苏远安的回答,刘管事便走进店里,嘱咐了工人一番,又拿了些东西。就出来了。 三人一起向清河村走去。 正文 第六章 合作下 丁晚在屋里绣荷包,时不时抬头看看屋外,有没有苏远安的身影。 就在她绣完第二个,刚把线剪断时,屋外响起了人的说话声。 “安子,你跟丁晚就住这个破茅屋?那前面的大瓦房不差你们这一间吧?苏家老头怎么这么狠心啊!” 这声音很陌生,语气很不好。 丁晚一听,还在想是不是苏远安的朋友来了,门就被人推开了。 是苏远安,他身后跟着一男一女,四十来岁的年纪。穿得挺好,看着像夫妻。 “远安,这两位是?” “阿晚,这是镇上绣坊的管事夫妇。刘娘子和刘管事。” 苏远安向丁晚介绍道。 “原来是绣坊的管事。”丁晚笑了笑,脸色依旧苍白,却比之前更有精神了。 “家里也没啥可以招待的,只能请你们喝些水了。” 丁晚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没有的事,我们夫妻俩也不行那些个虚礼。” 刘娘子客气的说。 刘管事也点点头,苏远安招呼两人坐下,又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水。便坐到丁晚身边。 “刘大姐看了你绣的荷包,想来看看你。” “是啊,我在绣坊干了二三十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绣工,安子跟我说这是你做的我还不相信呢。” 刘娘子到也实诚,把原先不相信丁晚的话也说了。 丁晚笑着摇摇头,她的情况别人不相信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是些小玩意儿,到让娘子笑话了。” “什么笑话不笑话,我还是第一次见这老婆子如此激动,若不是你绣工了得,她怎的会跑那么远来瞧你?” 刘管事呵呵笑着说:“你也就别谦虚了。” “就是就是。”刘娘子心里也高兴,这丁晚不像外人说的那样无能,而且谦和有礼,长得也标致,除了身子不太好,那都不错。还有那样一番手艺……手艺?! 刘娘子一愣,她差点忘了自己来干嘛的了! 她拿出之前苏远安递给她的荷包。对丁晚说 “这次来啊,就是为了这荷包。” “荷包?”丁晚不解,“这荷包有什么问题吗?” “不不不,”刘娘子连连摇头,“没什么问题,我就是想问问你,这上面的绣法可是有人教你?” “哦,这个啊,” 丁晚心里有些摸不准,从刘娘子前面的话来看,这世界果真没有她前世所学的那几种绣法。再加上她的管理手法和现代的新样式,她所想的也许可以实现。 “是我以前看着别人做,然后自己琢磨出来的。没人教过我。” 言下之意是,这种绣法只有她一个人会。 刘管事和刘娘子做了几十年生意,早就是个人精了。听了丁晚的话,两人都在心中打着算盘。 丁晚的手艺独此一家,清河镇上却不止他们一家绣坊,若是能买断丁晚的荷包,那他们绣坊要做大,也不是没有可能。 夫妻俩又相互看了一眼,多年的默契让两人知道,他们想一块儿去了。但现在最主要的,便是丁晚是否愿意。 见两人一直不说话,丁晚便知道有戏。倒也不急。 苏远安则是安静坐在一边,按照大夫的吩咐,给丁晚揉着腿。 良久,刘娘子最后看了眼刘管事,见刘管事轻轻点了点头,她才开口道 “丁晚啊,大姐琢磨了半晌,想着你手艺既然这么好,又只有你一个人会,不如咱们合作,你看怎么样?” 刘娘子想了想,觉得若是买断的话,先不说丁晚同不同意,要是镇上的其他绣坊知道了肯定也会找上丁晚,到时别人给的价钱若是比他们高,那这事就算是黄了。 所以她跟刘管事就想了这么个折中法子,这样一来,丁晚若是想跟其他人合作,也得等到他们的合约期结束。他们也不算吃亏。 “合作?” 见丁晚有些不相信,刘娘子笑了笑,说 “对,就是合作,我们给你提供布料,你做的荷包由我们独家出售,最后的钱我们五五分成,怎么样?” 听她说完,丁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想了一会儿,才开口说 “能不能让我和远安先合计合计,明天再给二位答复,可以吗?” “当然可以!” 刘娘子和刘管事都没有意见,他们也知道这事儿急不得。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 苏远安送人回来后,就见丁晚呆呆的坐在床上,似乎在思考问题。他也没出声,准备去地里看看,就听见丁晚叫他 “远安,你觉得刘娘子说的事,可行吗?” 正文 第七章 一起努力 被套 丁晚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和苏远安商量商量,毕竟,他们是夫妻。何况苏远安也是她如今唯一一个可以相信的人。 苏远安闻言一愣,他以为丁晚会自己做决定。 似看出苏远安的诧异,丁晚好笑的看着他。说 “远安,你这么惊讶干什么?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事自然要两人一起决定啊。” 丁晚的话让苏远安心头一震。 一直以来,他都只当丁晚是像妹妹一样的存在,照顾她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但从半个月前开始,他就觉得丁晚有些不一样了,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他也说不上来。 而今丁晚的话,竟让第一次让他觉得,他们是夫妻,不是兄妹。 苏远安心里的变化丁晚并不知道,见他一直不说话,有些奇怪。 “远安,怎么了?” 丁晚的称呼让苏远安恍然大悟,对了,以前丁晚都是叫他苏大哥,但现在她却是叫他远安…… 丁晚,真的好了? 苏远安不确定,便开口问道 “阿晚,你,病好了?” 以前丁晚不爱说话,也不喜欢笑,大夫说她心里有事,成了病,如今的她也很安静,但比起以前真是好了太多,除了病愈,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可能。 毕竟借尸还魂这种事,一般人是想不到,也不敢想的。 这下发愣的成了丁晚了,难不成露馅了?可是一般人也不能往那方面想吧。 心里一阵嘀咕,确定苏远安并没有其他的猜测后,她笑着说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了,不过这段日子感觉比以前有精神了。也许是老天爷看你太辛苦,所以大发慈悲让我好起来,好给你减轻负担呢?” 最后一句带着开玩笑的意思,苏远安听了也笑了。 “远安,以前的我让你吃了不少苦。现在我好了,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不会再像现在这般遭人笑话。” 丁晚直直的看着苏远安,刚重生时,她只觉得苏远安这人不错,以后若是好了,定要好好报答他。可在这半个月间,他的任劳任怨,让她的心开始动摇,也许,就这样和他过一辈子,也不错。 丁晚的话像是在苏远安心里扔下一颗石头,带起一阵涟漪。我是不是,可以试着,去相信她,或者说,相信我们? “好,我们一起努力!” 良久,久到丁晚有些泄气垂下头时,苏远安说出了这句话。 丁晚心下一喜,抬头笑得很开心。那笑容仿若刻进了苏远安的心头 她说:“嗯,我们一起!” ---- 第二天一大早,刘娘子便如约来到苏家。 “刘大姐,昨儿个我跟远安商量了不久。决定跟你们合作,但最后的利润不用平分,我们三,你们七。你看如何?” 丁晚依旧躺在炕上,苏远安坐在她身旁。和昨天一样,却又有什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三七?” 刘娘子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如果按他们昨天说的五五分成,那么绣坊必定会吃亏,因为绣坊要负责布料和买卖,而丁晚只需要做,却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其实昨天回去后她也有些后悔,一时冲动,也许会给绣坊带来严重的后果。 刚才丁晚说的话虽解决了她心头的顾虑,但她也不好就这么答应,毕竟是他们先提出的条件。 刘娘子的犹豫丁晚清楚,于是先开口说 “刘大姐,我知道昨天你们说的条件其实是为了我和远安好,但在商言商,五五分对你们来说并不公平,所以我和远安都决定三七,这样对谁都好。” 丁晚顿了顿,又说 “至于东西,您倒是不用担心我保证能买出去,而且我不止会这一种绣法,还会做一些新的东西,保证能得到那些贵人们的喜爱。” 丁晚的自信让苏远安和刘娘子皆是一愣。 刘娘子虽相信丁晚的手艺,却不相信她的话。 毕竟能让贵人们喜欢的东西,并不一般。 丁晚知道刘娘子不信。于是开口问道 “大姐可知道被套?” 正文 第八章 出售 “被套?” 刘娘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被套是什么?” 丁晚早就知道这世界没有被套这东西,自然也有准备。 她拿出昨天连夜赶制的小型被套,和一些碎布条。说 “大姐请看,这个就是被套。” 刘娘子看着丁晚手里像布袋一样的东西,一脸茫然。 丁晚也不急,拿起小被套和碎布条给刘娘子演示了一遍。 “就这样,最后再缝上几针,等到换洗时就只用拆外面的被套来洗,这样方便又快捷,当然还有枕头套,床单之类的,都和这差不多,您觉得可以吗?” 丁晚目前还没有找到能代替现代拉链的东西,只能先这样了。 但就算是没有拉链,她相信凭着这个被套也能赚钱。 再看刘娘子,早就是一脸的惊讶。 这个被套无论是做法还是用法,都很简单,但至今也没人做过。也许是早已习惯了现在所用的被子,也没人想去换过。 这丁晚,真是太让她惊讶了! “丁晚。你太厉害了!” 刘娘子的夸奖在丁晚的意料之中,但她并不骄傲。毕竟她只是借鉴了前人的成果罢了。 随后,两人便开始商量合作的具体事项。 之后,丁晚说了一些制作方面的注意事项,又和刘娘子交流了些刺绣的心得。 直到晌午时分,刘管事亲自来接人,刘娘子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哎,老四!” 苏远安刚送刘家夫妇出门回来,就被坐在左屋檐下的苏远民叫住了。 他停住脚步,看向苏远民,却不说话。 苏远民三步并做两步走到苏远安面前,问道 “刚才那是镇上刘家绣坊的管事吧,今天怎么跑咱们家来了?找你的?” 昨天刘家夫妇来时苏家只有丁晚一人在家,走的时候苏家人也还在地里,所以并不知道他们来过的事。 苏远安也没打算告诉他。只说是他叫来给丁晚做衣服的,便不再理他,直接回了后院。 “切,一个废人,还做什么衣服!浪费银两!” 苏远民嘀咕道 “也就你拿她当个宝!谁稀罕呢!” “你一个人嘀咕什么呢?” 苏远国从屋里出来就听见苏远民在那嘀嘀咕咕的,于是问道。 面对自家大哥,苏远民向来毫无隐瞒,有啥说啥。 “还不是老四嘛,我刚看见他送镇上刘家绣坊的管事出去,就问他人是来干嘛的,他说什么是来给丁晚做衣服。” 苏远民愤愤的说 “大哥,你说一个废人,还做什么衣服?老四是不是傻呀!” 苏远国听了他的话,心中就有了计较。若是做衣服,叫个跑腿的来就好了,怎会让管事亲自来?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得很。那刘管事表面上只是个管事,实际上却是刘家绣坊的老板。能让他们亲自上门的必定不是什么小事儿。 不过这些跟苏远民说了也没什么用,他得自己打听。 心里想着,嘴上却安慰苏远民 “算了算了,老四的事他自己会解决。咱们先吃饭吧,你大嫂把饭都做好了。就等着咱了。” “好嘞!” --- 转眼又是半个月。 这天,苏远安一大早就赶到了镇上。 因为今天是刘娘子和丁晚商量好的开始售卖被套的日子,丁晚不放心,自己又不能下地太久,便让苏远安来看看。 到了绣坊,刘管事没在,只有刘娘子和店里的几个伙计在忙活。 “刘大姐,我来了。” 刘娘子闻声抬头,见到苏远安脸上的愁容瞬间消失。 “安子,你可来了,快来帮大姐个忙。” 刘娘子把几套被套交给苏远安,说 “你刘大哥到海庄瞧布料去了,我忙不过来。这几套是镇西张员外家的,就麻烦你了。” “没问题。” 苏远安接过用盒子装着的被套,就朝张员外家走去。 半个月前,刘娘子回来后就按照丁晚说的,让店里的伙计到镇上的富人家去介绍这些被套。效果果然不错,绣坊的订单一夜间多了不少。 于是本来是今天才开始正式出售的被套,被镇上的富人一抢而空。若不是丁晚让刘大姐多备些存货,怕是今天不能顺利开门了。 当然,也有人买去看了又自己做。但丁晚独家的绣法和样式,却是谁也模仿不来。 因此,就是有人有心想抢刘家绣坊的生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文 第九章 学走路 新布 苏远安在绣坊一直忙到傍晚,刘管事回来以后,他才赶回家。 丁晚拄着苏远安给她做的拐杖,在苏家后院中一步一步的练习着。 前两天她感觉自己可以下地走动后,就让苏远安给她做了一副拐杖。虽然现在还不能走得太多,但比起以前要好很多。 这也幸亏原主的母亲在原主没出嫁时,每天给她揉腿,不时扶她走两步。嫁给苏远安后,他依旧每天给她揉腿,不然就原主躺床上的这几年,腿早就废了。她也不可能再站起来。 丁晚在心里庆幸,还好丁家和苏远安都没有放弃丁晚,不然她就成了孤魂野鬼了。 苏远安一进后院,就看见丁晚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她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得很是认真。 丁晚走着走着,觉得有人在看她。一回头,就看见不远处发愣的苏远安。 她笑了笑,向苏远安走过去。 “怎的不进屋?在院里发什么呆?” “额,没事。” 苏远安回过神,丁晚已走到他身旁。 他急忙伸手扶着她,两人一起走进屋子。 “刚刚在想什么,那么入神。” 丁晚被苏远安扶着坐到炕上,她笑着问。 苏远安给她倒了杯水,说 “没什么,就是有些累,走神了。” 他没说实话,也不好意思说。丁晚也没多想,只是笑着问 “今天很忙吗?” “嗯,刘大哥去海庄看新布料,要送的货太多,绣坊里的人手不够,一直到现在才送完回来。” 他停了一下。又继续说 “绣坊的订单还在不断增加,那些绣娘都快忙不过来了。” “嗯,刚开始会比较忙,再过一久就好了。” 被套的做法太简单,很快就会有人学会,她们能赚的也就这一段时间。她也得准备准备下一阶段要推出的新品了。 “对了,远安,” 丁晚这才想起苏远安可能没吃饭,于是开口道 “桌上给你留着饭菜,是大嫂送来的,还是热的。你赶紧吃了吧。” 苏家不让苏远安和丁晚住前院的大瓦房,自然也不愿跟他们搭伙吃饭。所以每次苏远安不在家,或是忙不过来时,林氏都会给丁晚送饭,有时还会连着苏远安的一起。 也幸得厨房里的事杨氏不怎么过问,不然定没有林氏的好果子吃。 苏远安也知道林氏的好,在苏家,除了他爹,也就林氏对他最好,就是他娘,也比较偏袒他的两位哥哥。 “以后咱们好过了,定要好好报答大嫂。” “嗯!” 丁晚点头,又说 “今天村长送信来,是我大哥的,他说家里人知道我病好了,所以想来看看我。” “什么时候?” 苏远安咽下口中的饭,问道 “明天。大概中午到。” “嗯,好,明天我先到镇上买些东西,” 苏远安想了一会儿,又问 “爹知道吗?” “嗯,我让大嫂代我转告他们了。” 丁晚也知道这种事要说,不然杨氏指不定怎么说她呢。 “嗯,” 苏远安点点头,又继续吃饭。 ------- 第二天 丁晚醒过来时,苏远安已经回来了,他买了些肉和瓜子儿,一些小孩吃的零嘴儿。还有丁晚昨晚要求的纸笔和绣坊新到的布料。 丁晚伸手摸着那几匹布,有两匹新棉布,比以前的手感要好。还有一种摸着滑滑的,冰冰的,很舒服,没开口问这是什么,苏远安就回答了 “刘大哥说那叫冰蚕丝,夏天做成衣服穿着很舒适,就送了两匹给我们。” 原本苏远安要下地种田,冰蚕丝这种昂贵的布料显然不合适。 但自从丁晚和绣坊达成合作后,苏远安就跟家里说:刘家绣坊最近生意多,忙不过来,就请他到绣坊做主管,每月有三两银子的工钱。 杨氏原先不愿意,苏远安可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可当她看到苏远安手中的三两银子时,马上点头同意了。 于是苏远安又开始到镇上做事,和以前不同的是,他现在每天都要回来。 因为家里有了让他牵挂的人。 “娘看见你拿的东西就没说什么?” 丁晚好奇的问,依照杨氏的性格,会眼睁睁的看着肥肉跑路? 苏远安知道丁晚在想什么,他也不介意。他娘的性格他比谁都清楚。 “我说布是刘大哥让你做了衣服去卖的,纸笔是送人的,吃的要招待丁家人。” “呵呵,” 丁晚忍不住笑了。杨氏要是知道苏远安是骗她的,估计又要骂人了。 苏远安看着丁晚笑得开心,嘴角也勾起一抹笑容。 什么时候,他也会这样了? 正文 第十章 丁家来人 上 苏老头昨晚知道丁晚娘家要来后,就一直没睡好觉。 当年他路过青峰山,被毒蛇咬了一口,碰巧丁海上山采药,他才得救。又在丁家住了几天,才回到清河村。 他离开时丁晚刚好一岁,出于对丁家的感激,他主动提出给年仅五岁的远安订下这门亲事。 那时丁晚只是身体不好,没人知道她会因为落水受寒而卧床不起。 之后丁家也来过,说不用把那事放在心上,只是一个口头约定,没合过八字,也没下过聘,做不得真。 他也想过取消这门亲事,但一想到当年的救命之恩,他就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那次过后,也没人再提起这门亲事。 直到去年冬天,老四从镇上回来,老大提起这件事,他才想起让老四上门提亲。一开春便把丁晚娶进门。 然而丁晚嫁到苏家半年多,却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 杨氏嫌弃她,老二瞧不起她,老大虽啥都没说,但他知道老大心里也是不痛快的。 毕竟老四是苏家人,即使他是村里的长老,人在他跟前儿不敢说,身后还能不议论? 但他也没法儿,只能慢慢弥补老四。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了。 也不知老二从那听来,说丁晚的病会传染,要老四休了她,要不就别住大瓦房。 这事明眼人看都知道是老二作怪。但杨氏向来偏袒老大老二,自然是顺着他的意思。 老大更是直接把他的孙子孙女儿送到了大儿媳林氏的娘家,说大人不怕病,小孩身体差,受不得。 他没有办法,为了事情不闹大,只得让老四搬到后院的两间茅屋里去。村里人因为这事儿又在背后议论了他好长一段时间,搞得他两面不是人。 而今丁晚好了,不但能下床走路,还能给镇上的绣坊做工,老四也算是苦尽甘来。 他想着就趁着这次丁家来人,就让两人搬回来。免得继续惹人诟病,他心里也不好受。 谁知今早起来,就看见苏远安去了镇上,回来时手里满满当当的。还买了不少肉,说是要招待亲家。 苏老头就有些急了。 这又没分家,怎的能让老四自个儿招待人? 于是他到了后院,却看见两人恩爱的一幕。 苏老头有些尴尬的咳了两声,脸色有些不自然。 丁晚和苏远安转身看到站在门边的苏老头,神色也有些不自在。 “爹。” 苏远安先开口打破了沉默的气氛。问道 “您怎么来了?有事吗?” “也没啥事,就是过来看看。” 苏老头很快恢复了镇静,说 “听你大嫂说小晚的娘家来人了?” 一听是这事,丁晚松了口气。她还以为是杨氏让公爹来要东西的。 其实也不能怪丁晚这样想,主要是杨氏的势力眼她深有体会,而且她也不想因为一些小事伤了苏远安和家人的感情。 虽说苏远安也看不惯他们的某些做法,但他毕竟是苏家人,她是他的妻子,自然要顺着他。 “是的,公爹。家里人听说我病好了,就想来看看。”丁晚又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说道 “这个时辰,他们也快到了。” 一旁的苏远安也开口问道 “爹,是有什么问题吗?” 苏老头看着两人,想了想还是开口道 “老四啊,其实我来还是有事想说。” “小晚的娘家人怎么说也是我们老苏家的亲家,咱们又没分家,怎么能让你们独自招待他们?所以我想着,干脆把东西都拿到上房去,不然亲家来了,误会了就不好了。” 苏老头的话有道理,但苏远安还是有些不信。说 “爹,娘同意吗?” 闻言苏老头身子一僵,有些恼怒的说 “这个家是我做主!她同不同意是她的事,我同意就行!你们把东西拿到前院去,让你大嫂帮忙做饭。今天就在上房吃了。” 说完,苏老头转身出了茅屋,回了前院。 苏远安和丁晚相互看了眼对方,只能听苏老头的话,把东西都拿到了前院的厨房。 知道这事,杨氏的脸色不怎么好看,她本就不喜欢丁晚,自然也不喜欢丁家。但有苏老头在,她也不敢说什么,只是时不时瞪一眼在厨房坐着帮林氏摘菜的丁晚。 苏远民则是冲着丁晚哼了几声,就进了自己的屋子。老大苏远国却是至始至终都没出现过。 倒是大房的两个孩子,苏大志和苏小小。两人除了苏远安和丁晚成亲那天见过丁晚一次,之后就再没见过。 如今丁晚好了,长得又漂亮,刚从外公家回来的两人自是围在她身边,问东问西。 时隔半年,苏家人又终于又全部聚齐。尽管过程不怎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