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霸王项羽 “项羽,你已经插翅难逃了,下来受死吧。” 一道杀气腾腾的声音让张丰醒了过来,望着眼前陌生的景象,他愣住了,这不是自家的客厅啊? 他记得自己在家里的客厅看江华版的楚汉骄雄,之后好像有一道白光在他的面前闪过,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穿越了?”他大惊失色,现在也只有用穿越才能够解释这种情况。 此时此刻,他才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匹动来动去的骏马上,差点没有摔落马下。 好在以前在内蒙古工作过两年,练习过骑马,所以对这些非常熟悉,很快的稳定了下来。 “霸王,您怎么了?” 就在这时,张丰的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怔了一下,张丰向后望去,差点没有摔落马下,猛的发现身后还有很多人,一个猝不及防。 一下子也数不清多少人,大概二十来个,全部都骑着战马,身穿铠甲,身上和脸上也满是鲜血,非常的落魄。 “你们?”张丰有点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猜出来了一些事情,自己应该是穿越到古代了,而且是战争年代,所以这些人都穿着铠甲。 “霸王,汉军杀上来了,我们杀下去吧,和汉军一决死战。”一个长相还有点稚嫩,大概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看着张丰说道。 “霸王?”张丰呆住了,这个年轻人对着自己喊霸王,难道自己是楚霸王项羽? 他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体,也是穿着甲胄,满是鲜血。 难道自己穿越到了楚霸王项羽的身上? 这里是一个山头上,他连忙调转马头,向着山下望去,顿时整张脸色都不好看了,因为山脚下有一大批的士兵在冲上来,而且都穿着楚汉时期的铠甲。 张丰喜欢看楚汉历史,所以从服装还有旗帜,能够确定这是刘邦的兵马。 他现在很确定,自己这是穿越到楚汉时期了。 张丰很崇拜项羽,很喜欢项羽,也很喜欢李清照的那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和李清照一样不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如果过了江东的话,就可能东山再起了。 知道自己穿越到楚霸王项羽的身上,他变的兴奋起来。 可是现在的情况很不妙,他们被刘邦的军队给包围了,而且,张丰想到刚才那个年轻人叫自己霸王,脸色顿时又变的惨白。 霸王,也就是他现在已经是西楚霸王了,打败了秦军后,分封天下,然而现在正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而身边只剩下了二十多位骑兵,让他想到了历史上的垓下之战,也就是项羽的最后一战,岂不是说自己没有多久就要死了? 张丰可不想死,不想穿越到这里来就死了。 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他此时此刻没有一丝恐惧,因为恐惧也没有用,必须杀出包围,才能够活下去。 项羽在乌江自刎了,没有错,不过他不会自刎,他要做一个胜利的项羽,带着属下杀出去,然后回到江东东山再起。 张丰看了眼挂在腰间的佩剑,锵的一声拔了出来,虽然不会用剑,但是没有关系。 张丰以前是学武术的,不仅拿过比较高的段位,各种武器也玩的不错。 “和我杀。” 就在他喊出这三个字的时候,身体死机了,张丰眼前的景物变化,在他身前的是一个穿着白色铠甲的魁梧男子,也就是刚才自己穿越成的霸王项羽,手中正握着宝剑,帅的一塌糊涂。 “……” 张丰竟然又穿越了,他从霸王,穿越成了霸王身后的小兵,不换时空,换了人。 他不知道现在的楚霸王项羽是谁了?是不是本体回归到了本体中? 张丰想哭,明明可以做楚霸王项羽,明明可以豪情万丈,可是现在又变成了一个小兵,非常的不甘心。 在张丰前方,骑着战马的项羽似是也不明白自己怎么拔出天子剑了。 他把天子剑插回了剑鞘,非常的利索,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人,经常拔剑和剑回鞘。 他随手拔出了插在旁边地上的霸王枪,高举向天,大声说道:“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的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霸王万岁,霸王万岁。” 张丰身旁的一些骑兵都欢呼起来,就像是一群崇拜明星的狂热份子。 张丰看着一身英雄气的项羽,也是崇拜不已,试问自己要是真的穿越成了项羽,肯定没有这么英雄气。 觉得做一个小兵也挺好的,跟着项羽打天下。 他没有忘记这是项羽的最后一战,最终会在乌江自刎。 张丰要改变项羽的命运,当然,也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项羽在被刘邦打败后,带着大军几次血战和突围,最后到达了东城的一座山头上,也就是这里,只剩下了二十八骑。 历史书上没有准确的记载,项羽到达乌江边的时候,还剩下几个士兵,有没有活口,还是都死了? 张丰虽然崇拜项羽,但是可以活的话,还是不想死,所以他要改变项羽和自己的命运。 项羽把骑兵分成了四队,着重的看了张丰一眼,也许是最后的二十八骑中,只有张丰的年龄最小,所以把张丰分到了他一个队伍。 正文 第2章 血战突围 分好了队伍,项羽英雄气不减,说道:“按照分配来,大家从四面向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我先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 “诺。”包括张丰在内,所有的骑兵都应了一声。 汉军距离这里越来越近了,只剩下了二十米不到。 “杀……” 一声大吼,项羽带头向着下面杀去。 张丰和另外六个骑兵,跟着他往下冲,至于其他三个方向的骑兵,也杀气腾腾的冲了下去。 “杀……” 项羽看准了刚才那个叫他下来受死的汉军将领,手中的霸王枪舞动。 “噗……” 冲在最前的两个汉军士兵被他杀死,随后直冲着敌将而去。 项羽有多么勇猛,敌将是非常清楚的,在项羽落魄的时候,他还可以占一占口头上的便宜,但是现在项羽真的杀下来了,他一脸的恐惧。 “快,拦下项羽。” 他指挥着身边的士兵向前冲。 “噗……” 项羽用霸王枪不停的杀死汉军士兵,随后逼近了这个将军,浑身杀气腾腾,一枪刺了过去。 “不……”汉军将领大叫。 不过改变不了什么,项羽这一击的速度非常快,枪矛猛的打在了这个汉军将领的脑袋上,让其脑袋像西瓜一般的爆开。 张丰见到项羽和其他骑兵杀戮,知道自己心软,不痛下杀手的话,可能要死在这里。 “噗……” 他一剑劈了过去,将敌方的一个士兵脑袋砍下,鲜血飞到了他的衣服和脸颊上。 虽然早就浑身是血,但张丰却是刚刚穿越来的,是第一次杀戮。 他呼吸着刺鼻的血腥味,强忍着想呕吐的不适,继续大战。 他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战斗,知道刀剑无眼,这是真真正正的战斗,不是打战争游戏,自己不杀人,不代表别人不杀了他。 要活下去,没有别的选择。 张丰算是把在现代学的武艺全部施展了出来,躲过了几个敌军的刀剑,只差一点点就没命了。 他们浴血搏杀,战到狂,都跟疯子一般。 “噗……” 刀剑杀死一个个敌人,尸体倒地,鲜血染红了上山路。 “啊……” 有骑兵被杀死,他们的年纪都不大,虽然张丰的年龄最小,但是这群跟着项羽的人,也都只二十来岁。 一个骑兵被四杆长矛同时刺穿了身体,他大吼了一声,挥动手中的长刀,将周边刺进自己身体里的汉军全部杀死。 他骑着战马俯冲向前,睁大着眼睛,再次斩杀了一人,最后终于支撑不住了,栽落了马下。 这一战非常的艰难,非常的辛苦,在数不尽的大军中突围,最后张丰等人跟着项羽杀了出去。 他们到达了山东面的时候,全部都是血人,就像是下了一场血雨,淋湿了他们。 其他三个方面突围的骑兵也到达了这里,每一个人都从头到脚被鲜血染红,但是他们的眼神非常亮,非常的精神,战意高昂。 不过这一战也牺牲了不少骑兵。 项羽看了到达这里汇合的骑兵一眼,眼神一阵暗淡,之前的二十八骑,到达这里的只剩下十五骑,也就是有十三个人牺牲了。 他打起了精神,大声说道:“这一战,大家做的很好,我们江东的男儿从来不弱于人。” 他这一次将骑兵分成三队,准备继续突围。 “大家看着,我这次要为大家再斩杀一将。”项羽信心满满的说道。 “是。”张丰等人全部点头。 汉军已经再次围了上来,虽然被杀死了不少人,但是也知道项羽已经到末路了,不可能撤退,刘邦和韩信也不会让他们撤退。 “项羽,你还是乖乖受死吧,不要再做困兽之斗了,不管你怎么反抗,都难逃一死。”又一个汉军将领出现,对着项羽这边大喊。 “要孤投降,你们还不够资格。”项羽豪气千云的说道。 他手握一百八十斤重的霸王枪,大吼道:“杀。” 乌骓马载着他冲了出去,如同一道闪电。 张丰和另外四个骑兵连忙跟了上去,一起冲锋。 另外两个方向突围的骑兵也冲杀了出去。 叫项羽乖乖受死的汉军将领叫做魏健,见到项羽带着人冲杀了过来,顿时怂了,骑着战马后退到了士兵群中,让周遭的士兵向前冲。 “杀……”项羽带着张丰等人一路血杀,霸王枪不断的舞动,抵挡和杀死一些汉军的士兵,最后直逼汉军的将领而去。 张丰一路用长剑劈死敌人,收割了数十个人性命,紧紧的跟在项羽的身后。 他发现跟在项羽的身后是最安全的,因为项羽已经冲散了敌军,也吓的敌军后退,在敌军意志不坚定的时候,最容易击杀他们。 魏健见到项羽不可阻挡的冲着自己来了,后悔青了肠子,早知道就不挑衅项羽了,楚霸王的名气,无人不知,尽管到了穷途末路,也不是别人可以挑衅的。 项羽的两眼皆是杀气,朝着这个看不起自己的汉军将军冲去。 “拿命来。”他大吼了一声,距离魏健越来越近,霸王枪已经举了起来,猛的刺了过去。 魏健连忙抬起手中的长刀抵挡,不过他很快便大叫了一声,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力量不足,直接被一击打飞了出去。 他倒飞而出,摔倒在了地面上。 项羽速度不减,乌骓马载着他冲向魏健,手中的霸王枪猛的劈下。 “噗……” 这一下,魏健没有什么抵挡,直接被一枪毙命,头颅扭到了一旁,死的不能再死。 又是一场疯狂的血战,张丰他们杀的手臂都酸了,不知道死伤了多少的人,最后项羽带着他们突围了出去。 敌方的一个斥候想要追击,不过项羽调转马头便是一声大吼,吓的他停下了战马,不敢再追了。 项羽带着他们逃到了一片平原上,四周没有敌人,暂时安全。 其他两个方向突围的骑兵也杀了出来,到这里汇合。 这一战他们只死了一个人,楚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项羽看着张丰等人道:“怎么样?” 张丰有点懵,其余的楚军则大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项羽这次带他们击溃包围,斩将、砍旗,全部都做到了。 一阵大风吹来,平原上的杂草都折下了腰,表示臣服。 而张丰等人都感到了一丝凉意,因为他们浑身湿漉漉的,大风一吹,瑟瑟发抖。 项羽也清醒了很多,收敛了身上的杀意,看着前方道:“我们现在到了哪里?” 正文 第3章 渡不渡乌江 一个骑兵拉着躁动不安的战马,看了前方一眼,激动道:“回大王,前方不远处就是乌江,我们可以回家了。” 活着到达这里的骑兵都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终于到达乌江了,只要渡过了江,他们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等待东山再起。 张丰的脸则拉拢了下来,十分严肃,如果历史记载没有错,项羽会在乌江自刎,这是项羽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不明白项羽明明杀到乌江了,为什么选择不渡江,他带着将士们一路杀出重围,难道不是为了回去吗?如果要死,大可以刚才一直战斗到死,又何必进行突围? 真是一个让人猜不透的人。 项羽没有像张丰想象中的一样有要自杀的意思,激动的道:“快走。” 他率领着众人继续前进,加快赶路,当穿过这一片不怎么广阔的平原后,他们看到了前面的乌江。 张丰虽然从项羽乌江自刎这个历史知道了乌江的名字,但也是第一次见到乌江,原以为乌江的水是黑色的,才叫做乌江,原来不是。 乌江水流湍急,浪花滚滚,看着就让人害怕。 项羽带着众人到了乌江边,沿江行走。 张丰一直在观望,历史记载,项羽到达乌江的时候,遇到了乌江亭长,亭长劝他回到江东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的战马赐予乌江亭长,最后下马步战,杀了汉军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最后挥剑自刎。 也就是说,乌江亭长应该在这里才对,他有船,可以载他们渡江。 “快看,那里有船。”突然,一个士兵大叫起来,他在江面上看到了一艘小船在往这里赶来。 所有人都向那个方向望去,包括张丰,都非常的激动,有船,他们有救了。 “船家。”一个骑兵高高的挥手,希望船家赶快过来。 驾驭这艘小舟的人在往这里接近,张丰知道这应该就是乌江亭长了,历史记载果然没错,真有其人。 小舟距离这里越来越近,最后靠近了岸边。 站在小舟上的是一个老者,但也是江东人士,认识项羽,看见项羽等人的打扮,就知道是自己人,又看到了项羽,连忙行礼道:“见过大王,江东虽小,但地方千里,人数几十万,亦可称王,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请大王上船。” 剩下的十三个骑兵,除张丰外,都请项羽登船。 他们没有抢着登船,而是让项羽先上,忠心可见。 项羽看着剩下的这些骑兵,心中惭愧,当年带着八千子弟兵西渡,可是今天却只剩下了这么些人,让他何以面对江东父老? 看了一眼小船,摇了摇头,道:“天要亡我,我何渡为?” “大王何意?”乌江亭长愣了,不知道大王为什么到这里了,却不愿意渡江。 张丰不想死,很想先过江,拖延下去汉军只怕就要追来了,现在过的话,或许能够多过去几个人。 不过,他想让项羽先过江,毕竟以前看楚汉历史,最仰慕的就是项羽,这不是傻,这是张丰一直想做的事情,虽然可能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霸王,请过江吧。”张丰看着项羽说道:“再不过江的话,汉军就要追来了。” “请大王过江。”众些骑兵都非常着急,请项羽过江。 项羽两眼呆滞,望着水流湍急的乌江,像是在沉思什么。 “大王,过江吧。”亭长也再次发言。 项羽摇了摇头:“我意已决,要在这里和汉军一战。” “大王。”所有人大呼,一些骑兵翻身下马,跪了下来,还有人急的流出了眼泪。 大家都无法理解,大王为什么到了这里,不愿意过江。 项羽说道:“天意难违,我如何敌的过天?我带领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日却只有我一人,纵然他们不曾怪罪于我,但日后我又有何颜面面对他们?只求无愧于心。” 只有一条船,只能载一个人,项羽不能够抛弃这里的士兵先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众些骑兵听完,都嚎啕大哭,终于明白了大王的心思,对方是不想抛弃他们一人渡江,所以要留下来,和他们一起与汉军决一死战。 张丰也明白了,难怪项羽到达了乌江,可以回去东山再起,却不愿意过江。 主要是项羽心中愧疚,有良知,可以说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也可以说他脸皮薄,所以不能把跟随他的人,相信他的人,忠心他的人抛弃在回家的路上,独自回去。 如果是个臭不要脸,心地残忍的人,倒是可以在接近江东后,把亭长杀了,就没有人知道他抛弃了江东子弟独自登船的事情,也不会有人因为他的无情而离开他,不再相信他。 但项羽很显然不是这样的人,更多的是良心未泯,自责。 如果他心地残忍,就不会在鸿门宴错失了杀刘邦的机会,如果心地残忍,就不会不渡江,如果没有一丝良知,这里的骑兵就不会让他先上船。 项羽的确杀了很多人,但是他也有心软的一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个疑问也得到了解释,不是项羽不愿意过江东,而是他心太软了,杀起敌人来,不手软,对待自己的兄弟,出生入死的人,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抛弃。 只要他心肠再硬一点,再无情一点,对权力的野心多一点,就回到江东东山再起了。 张丰看了项羽和周边的士兵一眼,如果自己不是现代人,可能也会选择一起留在这里。 因为这些人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如果贪生怕死的话,就会抢着渡江,自相残杀,事情反而容易解决。 可是这些人都重情重义,没有自相残杀,而是让项羽先上船,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大王。 只要是个有着一些良心的人,就会被这群重情重义的同伴感动,没有任何脸皮先上船。 好在张丰是个现代人,不到最后的关头,决不放弃。 他想了想,看着项羽说道:“霸王,我不甘心,如果您不愿意回去,请您把随身的佩剑赐给我做信物,我要回到江东,替您广招兵马,东山再起。” 顿时,一些骑兵都瞪着张丰,你怎么敢先登船回去?这里唯一有资格回去的,只有霸王。 正文 第4章 替霸王决定 项羽看着张丰一脸的坚定,眼神中也是充满着信心和胆色,让他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好,看来上天待我还是不薄,让我把一切都托付与你。”他解下了自己的佩剑,说道:“你拿去吧,执着我的佩剑,去下相找一个叫做井嘉年的人,他会全力辅助你,希望上苍有眼,有朝一日,能够让你执我的天子剑,斩下刘邦那个卑鄙小人的人头。” “霸王请放心。”张丰说道:“我不甘心,我不相信刘邦真的有那么好的运气,我一定要打败他。” 项羽的眼神黯然了下来,感叹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王。”一些士兵同时呼喊,但是改变不了项羽的心意。 张丰抿嘴不语,知道项羽已经失去了信心,一就是亭长的那句话,今独臣有船,戳到了项羽的痛处。 只有一艘船,偏偏这艘船,只能够载一个人。 而此时这里还有这么多人,为了独活而舍弃追随,爱戴自己的部下,这是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干不出来的事情。 更何况此事又落在被韩信视为妇人之仁的项羽身上,他不肯抛弃自己等人独自过江,是显而易见的。 张丰知道项羽说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不是说的上天真要亡他,不给他生路,而是怪上天为何只派一条船来,明知道他仁慈,必不会一人偷生,虽然派了一条船来,但等于一船未派,导致他放弃了渡江的想法。 另一方面,项羽肯定还放不下虞姬的死,所以念了这么一首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念头,绝不会一人渡江。 这首诗非常的悲凉,对项羽来说,是悲壮。 张丰以前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只觉得非常可惜,非常遗憾,项羽不应该死。 今天穿越到了这里,亲耳听到项羽念出来这首诗,更加不希望他最后自刎乌江。 张丰朝着项羽走了过去,伸出了一双手。 没有犹豫,项羽直接将天子剑交给了张丰。 刚才大战的时候,张丰的武器脱手而出,所以他需要一把兵器,当然,是另有用处,他希望项羽能够东山再起。 “谢霸王。”张丰道了句谢,之后退到了一旁。 “霸王,你看那里。”张丰突然伸手,指向乌江。 所有人都向那个方向看去。 项羽背对着张丰,就在此时此刻,张丰猛的抬起天子剑,对着项羽的后颈敲去。 “砰……” 一声闷响传出。 项羽的眼前花白了一下,差点晕倒。 但项羽不愧是项羽,坚持着转过了身来。 “对不起了,霸王。”说着,张丰又是一剑打了过去。 “砰……” 项羽这次终于没有坚持住,晕了过去。 他没有想到,自己信任的人,竟然会在他的身后偷袭他。 “张丰,你做什么。”十二个骑兵都怒气腾腾,跪在地上的站了起来,哭泣的停止了眼泪,就连亭长都惊讶的合不拢嘴。 张丰看了他们一眼,吼道:“还等什么,快将霸王抬上船。” 十二个骑兵和亭长都愣了一下,随后露出了惊喜的眼神,还可以这样。 “这个办法不错。”有人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也有人一脸担忧:“大王要是醒过来,会不会生气?” 张丰一脸无语:“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先将霸王抬上船,等会敌人追上来了,都只有死路一条。” “对。” 一些骑兵开始手忙脚乱的搬运项羽,乌江亭长也在一旁帮忙。 看着项羽被抬到了船上躺着,张丰没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前看历史书,他最崇拜的就是项羽,希望项羽能够回到江东,东山再起。 虽然把自己的逃生机会让给了别人,但是他还有其他办法。 再者,项羽要是不肯走的话,这些骑兵都没有逃生的机会,因为他们都忠心耿耿,是重情重义的人,项羽不肯走,他们肯定会留下来和项羽一起战斗。 所以他才会要项羽赐他天子剑做信物,回到江东,凭此剑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决战刘邦。 因为他的剑丢失了,如果捡石头去打晕项羽,这么奇怪的举动肯定会被人注意,到时候提醒项羽,以为自己图谋不轨,那么就算项羽不肯回到江东,失去了信念,也会杀了自己再说。 索要其他人的兵器,也非常的奇怪,会引人怀疑。 只有索要项羽的兵器,才名正言顺,不会让项羽猜疑,也可以让自己接近对方。 张丰读过历史,知道霸王枪多重,那是他拿不起来的,只有天子剑最好做棍棒用。 总之,项羽走了,也算是完成了他想让项羽回到江东东山再起的梦想,项羽走了,也让剩下的十二个士兵有了希望,跟自己一起想办法回去。 项羽已经抬上了船,有骑兵看着乌骓马道:“大王的马怎么办?不带回去吗?” “小舟只能载一个渡客,带什么马?”张丰无语:“等以后东山再起了,夺回来就是。” “嗯。”一群骑兵点头,认为有理。 张丰无语,江东的这些子弟兵忠心,也有情义,就是脑袋不够灵活。 “你要好好照顾大王,等回到了江东,必定会有人赏赐你。”有骑兵看着乌江亭长说道。 “请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大王的。”乌江亭长说道。 一些年长的骑兵还是有点担心,他们清楚项羽的性格,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把项羽打晕带回去,等到他醒来,必定会大发雷霆,想到这一幕,这些人甚至瑟瑟发抖起来。 “我先走了。”乌江亭长跟张丰等人告辞,随后渐渐的离开了岸边。 他知道这些忠心耿耿的士兵可能再也回不到江东了,毕竟他只有一条船,只能够载一个人。 正文 第5章 好爽 项羽走了,除张丰之外的十二个骑兵就像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有人甚至露出了微笑,好像错失了逃生的唯一机会,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一个年长点的骑兵说道:“兄弟们,大王走了,我们应该放心了,大王回到了江东,会招募兵马,东山再起,大家检查好兵器,准备和汉军一战,大王以后会为我们报仇的。” “是。”一群骑兵齐应,完全无惧生死。 张丰终于知道项羽打仗为什么那么强大,除了本人勇猛无敌,他从江东带出来的兵马也无惧死亡,是一股超强的战斗力,有着很强的辅助作用。 不过这样不行啊,光靠蛮力不行,还是得多动动脑子。 “大家不要着急,就这样放弃了希望吗?”张丰看着江边的所有骑兵说道:“我有办法过江。” 所有人都看向了张丰,如果有办法渡江的话,他们自然不愿意和汉军血战,因为那样没有任何生存的希望。 张丰向着岸边看了一眼,最后目光停留在不远处的一片小竹子地上,指着那里道:“大家过去砍一些小竹子,将里面掏空,再派一些人去搬十三块大石来,一定要是大的,到时候我们把小竹子塞进嘴里面,借此呼吸,人则抱着大石沉到江底去,汉军一定发现不了我们。” 十三个骑兵有点疑问,不知道这个行不行的通。 张丰板着脸,看着他们道:“还等什么,赶快去做。” 除张丰之外的十二个骑兵都没有其他的办法,他们不知道行不行的通,但是听张丰说的信心满满,只能够按照他说的去做。 一个四十岁的骑兵安排人手,小竹子容易砍,主要是掏空竹子,需要一些时间,派三个人去够了,至于剩下的人,则立马去寻找大石。 张丰也帮忙去寻找大石,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一刻钟也耽误不得。 好在这里是外面,而且又是江边,大石很多。 没多久,他们便找到了数块大石,还有的人则是从江岸边的一块巨大的石头上,砍下来了一块一人合抱大的石头。 最终,十三块大石全部找齐,放在了江岸边。 负责掏空小竹子的三个人,现在也将小竹子全部掏空了。 按照张丰的提醒,他们砍的都是笔直又长的小竹子,每一根都有三米多长,所以他们潜进三米多深的江底没有问题,借用竹子呼吸。 “轰隆隆……” 突然,在他们刚才过来的地方,传来了很多战马奔腾的声音。 “刘季的兵马杀来了。”张丰说道:“大家检查一下小竹子,没有问题的话,赶快抱着大石,沉到江底去。” 说完,张丰拿起小竹子,对准了自己的眼睛,可以看到对面的时候,他放心了下来。 张丰嘱咐大家一定要尽量的往江中走一走,如果竹子在湖面上露出了一大截,必定会引起汉军的注意,到那个时候,他们就插翅难逃了。 “喏。”十二个骑兵齐应,项羽走了后,张丰俨然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 张丰先做示范,把大石推进了水里面,然后抱着大石,朝江中移动。 他把左手拿着的小竹子含在了嘴中,继续朝着江中移动,小竹子则逐渐矗立了起来。 当张丰走了三点五米,放在这个时候则是五尺多的样子,停了下来。 因为他蹲在江中有点身高,再加上竹子有三米长,所以现在三点五米,是他觉得最合适的地方。 张丰通过竹子吸了一口气,好爽,呼吸没有受到阻碍。 江边的十二个骑兵,看到江面上只剩下半截手指长的竹子,而张丰没有浮上来,也没有挣扎着喊救命,都看到了希望,这个方法果然行的通。 战马奔驰的声音距离这里越来越近了,他们不敢再耽搁时间,连忙抱着大石,走进了乌江之中。 最后,他们在江底看到了张丰,都一阵心安,要不是对方想到这个好办法,他们都死定了。 十三个人都右手抱着大石,左手举着三米多长的小竹子,待在江底一动也不动。 他们都熟水性,力气也非常大,现在有小竹子呼吸,更是如虎添翼,不会露出马脚。 张丰有点无语,十三个人挤在一起,那么江面上肯定露着十三截竹子头。 他真的希望大家判断好了,不要露出太多的竹身在外面,否则的话,十三截竹子头露在外面,还密集在一块区域,汉军看到了,肯定能发觉异常。 到时候进江中一看,这么多的楚军藏在里面,不是觉得可笑,就是吓傻,总之最后张丰他们难逃一死。 不过竹子比较长,潜进的水中比较深,距离岸边也比较远,再加上江水绿油油的,竹子也是绿色的,汉军如果不认真看的话,绝对发现不了他们。 张丰他们潜伏在江底,但是隐约能听到外面的一点声音。 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大批的兵马到了江岸,似是在沿着江边行走,战马的脚步声非常的密集。 江边,近万的汉军追到了这里,可是他们没有看到项羽等人,便沿岸行走,希望能够抓到项羽。 “项羽会不会已经渡江了?”一个汉军将军,看着旁边的几个将军说道。 他们扫视着乌江,进行远眺,没有看到任何的船只,根据目击者的描述,项羽和一些手下,就是从他们追来的地方经过的,地方没有错。 而且,对方还带着一些手下,如果不是大船的话,根本带走不了那么多的人。 所以有将军猜测,项羽应该还没有渡江,可能是在沿岸寻找船只。 “大家分头寻找。”一个汉军将领和其他的将军商量,把大军分成两批,一批走这头,一批走那头,寻找项羽。 “好。”几个赶来追击的将军点头。 大王说过,谁要是杀了项羽,赏千金,封万户侯,他们都想得到这个赏赐,就连一些士兵,也想杀了项羽。 不过两支大军沿着岸边寻找了很久,并没有看到项羽和其它楚国士兵的身影。 “敌人会不会躲到江底去了?”一个偏将看着将军周勃说道。 正文 第6章 可以上岸了 周勃面无波动的看了手下的这个年轻偏将一眼,道:“你说的很有可能性,但是我不敢苟同,我们沿江追击,并没有看到项羽等人,所以项羽他们必须要先我们一步潜伏到江底去,而等我们大军完全路过他们潜伏的区域,需要一段时间,试问,一个人能够在水中潜伏多久呢?” 年轻的偏将点了点头,认为有理,一个人在水中潜伏的时间有限,如果不上来透口气,肯定会被憋死。 他对着周勃抱了抱拳:“多谢将军教诲。” “慢慢学吧,你还年轻,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周勃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是。”年轻的偏将受教。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慢慢的快要日落西山。 率先追到乌江边的大军无一所获,将军和士兵都感到很可惜,没能够杀了项羽,不能够被赏千金,封万户侯。 此时此刻,刘季,也就是刘邦手下的其它大军也追到了这里,甚至连刘邦都乘坐车驾,亲自来了。 “项羽跑了?”当得到一些将军的回复后,刘季皱起了眉头,一脸的担心:“如果让楚项羽渡过了乌江,岂不是让他可能卷土重来?” 刘季面前的将领,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也不想放跑项羽,可是项羽先他们一步渡过了乌江,有什么办法? 刘邦的车驾旁边,韩信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说道:“被项羽逃回了江东,等于放虎归山,要想彻底的剿灭他,还需要一段时间,得做一些准备。” 刘季(刘邦)有点担心,问道:“要准备多久?” “最少半年。”韩信淡淡的道:“项羽在江东的势力并没有受到损失,我必须要研究一下江东的地形,想想怎么消灭项羽,还有打造船只,都需要时间,这一次被他渡过了乌江,让他得到了喘息之机。” 刘季叹了口气,他对项羽是又畏又恨,畏惧项羽的强大,又恨不得杀了项羽,永除后患,免得他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看着韩信道:“那剿灭项羽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尽早铲除项羽。” “喏。”韩信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拱了下手。 刘季的心里最看不惯韩信这个样子,在他这个汉王的面前,一点恭敬都没有,还一脸的傲气。 若不是能够对付项羽,刘季真的不想理对方,看见就觉得讨厌。 “回去。”刘邦淡淡的说道。 带着樊哙等人打道而返。 韩信没有动,既然汉王将剿灭项羽的事情全部交给他负责,就必须做好这件事情。 他命令手下的兵马继续搜查项羽的下落,要做好项羽可能没有回到江东的可能性。 乌江沿岸要留下士兵安营扎寨,并且在江边巡逻,避免项羽没有回去,趁他们走了之后,逃回江东。 韩信也在为渡江,攻打江东做前期准备,打造船只等等,把事情一一交代了下去,让手下的士兵去做。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太阳已经落下了西山,天空变的昏暗下来。 张丰等人待在水里面,一动也没有动,随着夜晚的到来,江水非常的冰凉,张丰他们开始颤抖。 这还是10月份,天气比较热,如果是天气冷的话,他们在江中躲那么久,肯定会被冻死。 所以上天待他们不薄,给了他们机会,并不是扼杀了所有的希望。 张丰等人已经听不到外面有一点声音了,估计汉军已经走了,至少这个区域应该是安全的。 其他的人都没有任何的动作,张丰开始移动大石,向岸边前进,他要探出头颅,看看外面的情况。 虽然在水中听不太清外面的声音,距离远,又是在江底,看不到岸边的情况,但是日落西山,到了晚上,他们还是能够看到的。 江水都变的黑了下来,几乎要什么都看不见了,如果不是月亮出来的早,江底已经一片漆黑。 当张丰的头可以露出水面的时候,借着月光看了一下岸边,果然没有人,汉军都走了,他们安全了。 重新潜回到了江底,张丰在各个骑兵的耳边通知,安全了,可以上岸了。 十二个骑兵如蒙大赦,全部行动起来,推着石头向岸边走去。 当所有人从江面露出头来的时候,他们想要欢呼,庆祝。 不过还没有来得及他们开口,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张丰便堵住了他们的嘴,低声道:“大家不要太大声,小心一点,汉军也许没有离去,只是埋伏在暗处,我们一旦被发现,就死定了。” 十二个骑兵心中都咯噔了一下,好不容易可以捡回一条性命,他们可不想就这样丢失了。 没有人欢呼,也没有人说话,而是跟随着张丰的吩咐,慢慢的朝江边走去。 现在他们可以站起来了,所以不再需要大石,等会要是再躲进来,也不用重新移动大石,可以缩短距离。 不过他们手中的空心竹棍没有丢掉,因为等会或许还用的着。 上了岸边,他们左右望了一眼,虽然没有敌人,可是也不知道去哪里,没有办法过江。 “张丰,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年轻的士兵看着张丰问道。 现在张丰成了他们的主心骨,觉得只要跟着张丰,就可以回去。 张丰仔细的扫视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了,才放心了下来。 他看着这群项羽手下的骑兵道:“我已经计划好了,在岸边休息一晚,等天亮了,我们就去寻找大竹子,做竹筏,渡江。” “好。”十二个骑兵齐齐点头,现在唯张丰的命是从。 张丰恶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小声点。” 这群人留下了职业习惯,老是喜欢点头答应,而且异口同声,就算说话的声音都很小,但是加在一起,就变的大了很多。 如果周边真的有敌人的话,他们就死定了。 十二个骑兵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敢再说话了。 十三人找了个有遮挡物的地方坐了下来,脱掉了上衣,打着赤膊。 浑身湿漉漉的,如果穿着衣服的话,非常的冷,打赤膊,反而还舒服一些。 次日,天刚微亮,张丰便带着十二个骑兵行动了,早一点渡江,早一点安全,在这里多待一天,未来无法预测。 正文 第7章 蛮舒服的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寻找竹林,而且要的是大竹子,和昨天需要的小竹子不同了。 如果有船的话,自然更好,但是现在这个情况,他们肯定没有办法弄来船。 而且他们也不想远离乌江,否则的话,一旦遇到汉军,再想逃回去,就没有机会了。 张丰他们在寻找大竹子的时候,发现了一队巡逻的汉军,他们在沿江巡视,不过人数不多,只有五人。 张丰他们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不想和汉军发生冲突,既然有一支巡逻的队伍在这里,那么就肯定还有其他的队伍,刘季应该在不远处驻扎了大军。 张丰他们感到了不妙,现在乌江这边的区域都是刘季的领土,刘季自然要在这里安插兵马,进行巡逻。 好在今日没有昨天那么多的大军了,否则汉军聚集在乌江沿岸,他们想渡江,根本就没有可能,甚至不敢露面。 只有五个人一支的队伍,只要他们可以找到空档,还是可以趁机过江的。 当五人的巡逻队伍从他们躲藏的地点过去了的时候,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丰觉得不能够再在这个地方寻找竹子了,找到了竹林,砍伐需要时间,做竹筏需要时间,所以只能离开乌江边,朝着汉军的领土前进一点。 “走。”他挥了挥手,带着十二个骑兵朝着汉军的领土深入。 也许是运气不好,张丰他们遇到了一个刘季在这里驻扎的大军营地,看营地的大小,人数不少,好在没有人发现他们,张丰带着十二个骑兵远离了这里,有时候进行躲避,有时候快速的前行,绕过了这里,到达了一片安全的区域。 这个地方没有汉军把守,不在他们的搜查范围里面。 十二个骑兵都对张丰佩服的不得了,这个太牛逼了,他们前进的速度很快,还躲过了很多汉军的巡逻兵,到达了一片绝对安全的区域。 主要是刘季以为他们都过江了,他们的人数又不多,不可能搜查乌江以内的所有地方,只要没人发现他们,举报他们,就不会被汉军对付。 张丰让众人赶紧寻找,早点找到竹林才是大事。 这里都是山地,竹子应该很多,至于去城镇,这里距离城镇还有很远的距离,去城镇买竹筏,很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而且他们一进城,只要不把衣服换掉,就会被人立马发现他们是楚军,到时候汉军赶来,他们都要被砍成肉酱。 张丰带领着十二个士兵四处寻找,就像是带着十二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累的他够呛。 终于,他们在山林里找到了第一棵竹子。 张丰让人把它砍倒,然后又派一些人去编织藤条,到时候好捆绑竹筏。 “喏。”十二个骑兵点头。 把所有的任务都安排了下去,张丰继续寻找竹子,有了第一棵,找起第二棵来,自然非常的快速,证明这个地方是有竹子生长的。 张丰拔出挎在腰间的天子剑,快速的劈过,大竹子应声而倒。 张丰非常的惊讶,没想到天子剑这么的锋利。 不过想到这是项羽用的武器,项羽不是普通人,自然不会用差的兵器,肯定是一等一的最佳品质。 把项羽打晕,让乌江亭长载他过江的时候,乌骓马和霸王枪都没有带走,天子剑,张丰也忘记了给项羽,所以一直带在身上。 停在江边的战马,都被汉军带走了,霸王枪也是,只有佩剑,还带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张丰叫来了士兵,赶紧处理竹子,把这些细枝砍掉,之后又去寻找第三棵竹子。 没有太多的难度,这个区域的大竹子很多,虽然不是密集的长在一起,但是每隔几米就能够看到一棵,偶尔也会遇到几棵长在一起的,大概花了一刻钟的时间不到,张丰他们便砍到了三十多棵大竹子。 把竹子处理完毕后,便用藤条绑紧扎牢。 他们一共做了两个大竹筏,每个乘坐六七个人没有问题。 张丰又去砍倒了一棵大树,削出来了四块大木板。 之后又去砍倒了四棵手腕粗细的小树,削成了长板棍。 张丰看到过竹筏,也知道船桨是什么样子,所以能够做出来。 而且跟在他身边的十二个骑兵,也都识水性,知道做竹筏,在旁边帮忙。 很快,他们便做好了四个船桨,再加上刚才做好的两个大竹筏,可以过江了。 不过,张丰觉得黄昏时期再行动比较安全,那个时候汉军都开始做饭了,放松了警惕,而且到达了晚上,不会有士兵巡逻江边的每一处地方,所以昨天晚上他们并没有看到士兵巡逻。 十二个士兵都唯张丰的话是从,所以没有任何的意见。 今天的太阳比较大,气温比较高,躺在林子里晒晒太阳,也是蛮舒服的。 经过几个时辰的阳光照射,张丰等人身上的衣服都干了,不再湿漉漉的让人不舒服。 太阳落下西山,天色变的昏暗的时候,他们再次行动了。 十二个骑兵抬着两个大竹筏,张丰则扛着四个船桨,快速赶往江边。 不过他们不敢放松警惕,虽然到了黄昏时期,汉军的巡逻队伍会减少,巡逻没有那么频繁,但他们还是怕碰到了汉军,一旦发生冲突,进行厮杀,声音被不远处的其它汉军队伍听见,他们就会陷入包围,可能死路一条。 十三人一边快速赶路,一边打量着四周,非常的警惕。 当他们距离乌江不远了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看到前方有一支巡逻的汉军。 好在对方不是朝着他们走来的,所以不会看见他们。 而是横着走了过去,沿着江边巡逻。 这支队伍的人数比较多,不像之前的五人一个队伍,看来他们是在巡逻的时候相遇,然后集合,一起回去。 如果被这些人发现,张丰他们想一时半会脱身,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对方有三十几个人,一旦进行厮杀,声音必定会非常的大。 正文 第8章 回到江东 “卧倒。” 张丰低声提醒,率先卧倒了下来, 十二个骑兵连忙蹲下,不过当他们看到前方张丰的姿势时,连忙跟着卧倒。 他们并没有接受过这样的训练,所以不熟悉,只能有样学样。 十二个士兵的心里都很诧异,一向话不多,甚至有点内向腼腆的张丰,为什么会突然变的这么厉害?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镇定,游刃有余。 张丰这两天的表现,让他们震惊无比,不像是以前的张丰能够做出来的事情,老谋深算,且非常有大将之风。 “走。” 张丰盯着前方的汉军过去了,站起了身来,继续赶路。 十二个士兵纷纷的爬了起来,抬着竹筏继续前进。 他们到了乌江边,将竹筏的大半截放到了水中,随后走了上去。 两条竹筏,一条载6个人,一条载七个人。 因为这是大竹筏,所以两个人坐最前面,两个人坐中间,还有两个人则在后面划桨。 这是基础知识,对他们这些懂水性,经常乘船的人来说,自然懂的这些,不然的话,所有人都压在一头,竹筏必定会翻倒。 至于载了七个人的竹筏,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安排法,两个人坐前面,还有两个人靠着中间坐,另一个人则靠着中间的另一边,最后两个人划船。 张丰虽然懂的做竹筏,但是真的不会划船,好在这里有人非常的熟悉,他们负责划船。 负责划船的人,将船桨顶到岸边上,使劲一推,那只剩小小半截还搭在岸边上的竹筏,便被推进了水中。 他们快速的划动竹筏,朝乌江对岸赶去。 “快看,那里是谁?” 就在他们离开岸边没有多久,又一个到达这里的汉军巡逻队,恰巧发现了他们。 “那是楚军。”一个士兵说道:“不好了,他们要过江。” “追。”这支队伍的领队带着属下追到了岸边,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渡江,只能够追到这里。 这些士兵全部取出了弓箭,对着张丰他们射击,但是距离太远,箭矢根本射不了那么远,没有伤到张丰等人,便后劲不足,在空中画了一个弧线,掉入了江中。 站在江岸边的汉军气急败坏,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张丰他们离去。 “把这件事情禀报给将军。” 这支巡逻队伍的领队,带着人奔跑着离去。 当负责这个区域的汉军将军得到消息后,皱起了眉头。 他没有想到,楚军昨天根本没有渡江,直到今天才弄好了竹筏,进行偷渡。 发现了张丰等人的巡逻队队长道:“将军,赶快把这件事情禀报上去吧,楚军昨天没有离开这里,直到今天才渡江而去。” “禀报上去?”负责这个区域的汉军将军突然冷静了下来,看着几个负责巡逻的士兵道:“不,这件事情不能够告诉任何人,绝对不可以泄露消息,你们想想看,你们看到楚军渡江了,但是没有阻止,没有抓到他们?齐王知道了这个消息会怎么样?汉王知道这个消息会怎么样?他们肯定都会大发雷霆,将你们斩首示众。” 几个看到了楚军渡江的汉军士兵皆都瑟瑟发抖,脖子好像凉凉的,快要掉了一样。 巴将军说的对,这件事情不能够告诉人,否则放跑了楚军,大王非得杀了他们不可。 巴右其实也有私心,韩信让他负责乌江的这一段,如果楚军今天渡江,他们没有拦截到,齐王韩信必定会先拿他出气。 剥夺官职事小,怕就怕会丢掉性命。 所以他不允许这几个士兵说出去,看上去是救对方,其实是救自己。 几个士兵没有想的那么深,庆幸巴右将军提醒了他们,不然要是把这件事情报告上去了,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所有人对着巴右抱拳,恭敬的道:“谢将军救命之恩。” “嗯。”巴右说道:“今天的事情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你们不可以把消息泄露出去,好好干,我以后会给你们争取升官的机会。” 负责巡逻的几个士兵,没想到巴右将军既救了他们的性命,还和自己等人缩近了关系,要给自己等人提升的机会。 他们再次道谢:“谢将军。” ———— 张丰等人在江上不停的调整位置,纠正方向,继续往对面赶去。 这个区域的水流没有那么湍急,但是也很快速,不慢,偶尔会打来一朵大的浪花,让他们的竹筏不稳,偏离方向。 特别是站着的四个划桨的士兵,差点摔入江中。 好在没有凶猛的浪涛,这个区域的江水也不是过于湍急,不然的话,真的有点无法控制竹筏,更别说是用竹筏渡过乌江了。 张丰以前经常游泳,游泳健身,对身体非常好,但是现在也有点害怕,主要是怕落入江中后,水流不慢,会被冲走,再一朵浪花打来,将他呛到。 到时候就算会水性,也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不过,竹筏可以飘在水面上,只要他们抱住这个,不让竹筏漂走,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 半个时辰后,他们总算惊险的到达了岸边,若不是水流有点快,对面又是峭壁,需要绕一段路,才能找到地方上岸,他们或许已经到达了岸边。 张丰迈上了岸边,转身看向乌江对面,已经看不到他们最先出发的地方了,虽然方向没有错,到达了江对岸,但是竹筏向下游漂流和绕过去了有数百米。 项羽剩下的十二个骑兵也都上了岸,发出了欢呼声。 “终于回到家乡了。”年长的骑兵感叹,眼中有着泪水。 其他的年轻骑兵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经历了九死一生,他们总算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可以和家人团聚,和大王一起东山再起。 张丰望了一眼四周,对这里完全不熟悉,毕竟他是穿越者,又没有保留原主人的记忆,虽然知道项羽会在乌江自刎,过了乌江就是江东地区,但这里是江东的哪里,完全不知道。 他看着一群兴高采烈,庆祝回到了家乡的骑兵道:“我们要怎么找到霸王,我们去找霸王吧?” 他的目的就是帮助项羽东山再起,如果不帮助项羽东山再起,还有什么意思? 正文 第9章 人去楼空 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而且好不容易穿越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时代,楚汉,而且又没办法回去,除了完成自己以前的想法之外,再没有其他的目的。 众些骑兵都停止了欢呼,他们还准备先回家去看一看呢,听到张丰要先去找大王,他们也决定先去找大王。 只是大王在哪里上的岸,去了哪个郡,他们完全不知情。 亭长载着大王离开后,便顺江而下,要绕过峡谷,找地方上岸,所以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项羽到了江对岸。 现在能够肯定的是,大王被他们打晕了,肯定回到了江东。 张丰见到这群骑兵没有一点的主意,非常的无语,不过也能够理解,这些人要是有主意,就不是兵了,而是大将军。 看着十二个士兵道:“既然不知道霸王去了哪里,那我们去问问乌江亭长吧,你们知不知道亭长住在哪里?” “不知道。”一个叫做谢旗的年轻士兵摇了摇头。 其他人都是摇头,不知道乌江亭长家住哪里。 张丰满脸无语,道:“算了,我们到邻近的城镇去问一下就知道了。” “喏。”十二个骑兵点头。 “哎。”张丰的心里叹了口气,怎么感觉比带十二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还累呢? 项羽手下的十二个骑兵,虽然不知道项羽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乌江亭长家住哪里,也没有太多的主见,但是有人对这块区域还是非常熟悉的。 他给张丰等人带路,赶往最近的小镇。 当到达了小镇上的时候,他们发现这里非常的荒凉,虽然有很多房子矗立,但是没有几个人影。 他们在镇上前进了一会儿,旁边的一栋百姓房子的房门突然打开,咯吱一响,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从房间里面走出来了一对年轻的男女,搀扶着一个老妇人,他们的身上背着包裹,像是要出门远行。 年轻的男人也看到了张丰等人,顿时脸色不好看了,脸上写满了愤怒。 “娘,快走。”他拉上了房门,甚至懒得上锁,搀扶着老妇人,带着年轻的女子,快速离去。 “他们为什么这么仇恨我们?”张丰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愤怒,还有眼中的仇恨。 在他身边的骑兵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也不理解,根本没有得罪对方啊。 张丰东张西望了一眼,想找一个人问清楚,但是这里根本没有人,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里的人为什么都离开了? “我们找个人去问一问吧。”张丰看了十二个骑兵一眼,对方没有决定,只能全看他。 他们沿着街道行走,终于看到了一个没关门的衣裳店。 张丰等人看到一个老者站在柜台里面,两眼发呆的望着外面,镇上好像没有人,生意不好,肯定非常的无聊。 张丰带着十二个骑兵走了进去,看着老者问道:“老板,你知道这个镇上的人为什么都离开了吗?” 老者似是才发现有人走进来了,回过了神来,看到进来了那么多的人,眼睛一亮,道:“各位小将军,是要买衣服吗?” “呃……”张丰是来问话的呢,不是来买衣裳的,不过看到老者眼睛发亮,一脸期待的样子。 他不好意思否定,要是不买东西,对方将他们赶出去,不回答问题怎么办? 看着身边的一群士兵道:“你们带钱了吗?” 十二个士兵都在身上摸索起来,纷纷说道:“还有一些钱。” 张丰看着店家说道:“给我们来几套合身,但是便宜一点的衣服,我们等会有些事要问你,希望你能够给我们解答。” “好。”老者热情的说道:“几位将军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吧。” 看到老者愿意回答问题,张丰也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用那么麻烦了,问道:“您知道这个镇上的人为什么都离开了吗?” 老者瞥了张丰等人身上的铠甲一眼,没想到他们连这些事情都不知道,心中叹了一口气,难怪西楚会败。 说道:“大王打了败仗,现在人人尽之,怕敌军杀过来大开杀戒,所以所有人都逃难去了,只有我们这些年纪大了的,舍不得离开家的,还在这里。” 张丰身边的十二个骑兵一脸的伤感,没想到他们打了一个败仗,影响这么大,乌江附近的百姓都逃难去了。 张丰恍然大悟,虽然他看到有些网友的猜测,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大势已去,还有江东已经沦陷了,所以才不肯过江东,选择自杀。 但项羽根本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肯过江东的,所以他也没有想之后的事情。 现在回到了江东,才知道江东地区的情况并不好,项羽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所有的地方,沿江的百姓怕刘邦的大军打来,纷纷逃跑,去远方避难。 难怪刚才那个年轻男人看到他们一脸的愤怒,充满仇视,因为看到了他们的铠甲,知道他们是西楚的士兵,没有成功的保家卫国,而且打了败仗,导致他们要背井离乡,去远方逃难。 张丰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但是也感到非常的尴尬,愧疚,毕竟他现在是楚国的士兵,哪怕就是说自己不是楚国人,也没有人相信。 他知道这个老者肯定也非常恨他们打了败仗,才导致镇上没有了几个人,没有了一点生意,看着老者道:“给我们准备十三套衣服吧,我们把衣服换一下。” 老者保持着热情,给张丰他们挑选衣服。 张丰他们身上的铠甲破破烂烂的,虽然血迹已经洗干净了,但因为有很多坏的地方,显得和乞丐没有区别,只是穿的是铠甲而已。 十二个骑兵也都想帮帮这个老者,所以老者给他们介绍了最便宜的一款衣服,他们出钱买了下来。 一共十三套,都是布衣,但胜在价格便宜。 张丰当即换起了衣服,让其他人也换掉,继续穿着铠甲,若是被其他的西楚百姓看见,肯定也会引来仇视,不方便在这个地区行走。 十二个骑兵都唯张丰的命令是从,再加上他们身上的铠甲已经破损了,没用了,穿的非常不舒服,能够换一身衣服,求之不得。 正文 第10章 不知去向的亭长 老者虽然恨西楚的军队打了败仗,导致他们要流离失所,性命难保。 但老者终归是一个善良人,看到张丰他们这群年轻人,一点气都生不起来。 他也感觉到了张丰等人和其他的士兵一点也不同,没有一点架子,还买他的衣裳。 并不是因为张丰等人买了他的衣裳,才不恨西楚的军队了,而是张丰等人与众不同,最廉价的布衣,也愿意穿在身上,没有一点嫌弃,和有时候遇到的高傲的士兵不同。 他也知道西楚大军不容易,像张丰这么年轻的人,要上场作战,性命得不到保障。 张丰他们都换好了衣服,虽然便宜,但是感觉很舒服,穿的很合身。 张丰看着店家说道:“老板,我还有几件事情要问你,请问你知道乌江亭长的家在哪里吗?” “乌江亭长?”老者说道:“我和他是旧相识了,他的家就住在这个镇上。” 张丰眼睛一亮,道:“您能够告诉我他的家在哪里吗?我们不是找亭长的麻烦的,只是有一些事情要询问他。” 老者看张丰等人也不像是坏人,反而很接地气,连最廉价,最差的衣服都能穿,这是很穷的农民才穿的衣服。 他没有保留,把乌江亭长的家告诉了张丰。 “谢谢。”张丰道了声谢,想了想,看着店家道:“请您放心,楚国不会败,我们也不会让汉军渡过江来,绝对不会让您和西楚的百姓受到伤害。” “哎。”老者叹了口气,西楚要是不会败,为什么失败了呢? 汉军迟早会渡江而来,这群年轻的小将军很有胆气,但要知道,要以弱小的势力打败强大的势力是非常困难的。 张丰知道老板不相信自己的话,不过他要证明给西楚的百姓看,楚国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虽然惨败了几场,失去了大势,但是事在人为,只要肯想办法,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办法逆转局势。 张丰现在不想说太多,知道说再多也没有用,在事实没有出来之前,现在已经没有人认为楚国会赢了。 “我们先走了。”张丰跟老者告辞后,便带着十二个骑兵离开了这里。 望着张丰等人的背影,老者再次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张丰等人是从战场上回来的,否则铠甲不会那么的烂,想到这群年轻人从战场上回来很不容易,现在又要继续战斗,除了替他们祈福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张丰等人穿过了几条巷子,到达了乌江亭长的家中。 乌江亭长并不在家,只有一个老妪在收拾着房间的桌子。 “什么?乌江亭长自昨天外出后,就没有回来?”当张丰从老妪的口中得到了乌江亭长的消息后,震惊无比。 老妪的手中拿着一块漆黑的抹布,说道:“是啊,昨天出门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说完,她一脸的担心:“老头子从来没有两天没回来过,就算是要出远门,也会先告诉我。” 张丰说道:“不可能啊,我昨天看到乌江亭长载着霸王过江的,都一天了,应该回来了。” “会不会是跟大王回家了?”一个骑兵猜测道。 老妪听完张丰和骑兵的话,说道:“你们看到他回来的?” “是啊。”张丰回答:“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到亭长到达江对岸,因为江对岸是峭壁,亭长要到下游去找地方上岸。” 听完张丰的回答,老妪倒是放心了很多,但她仍然非常担心,因为自家老爷子,从来没有两天不回家,就算不回家,也会提前说的。 张丰觉得很奇怪,乌江亭长和项羽应该到达了江这边,回家了才对,怎么可能还没有消息? 如果是项羽把他带回去了,显然不可能。 老奶奶刚才说了,她老公要是出远门的话,一定会跟他说。 而且,刘邦的军队还没有杀过来,既然上了岸,回来告诉一声也不远,毕竟家就在乌江近处的小镇上。 张丰看着眼前的老妇人道:“您也不要着急,亭长一定没事的,我们看着他过江的,可能是送霸王回家了。” 说这话,张丰其实自己也不相信,亭长知道霸王的家在哪里吗?知道霸王要去哪里吗? 假如项羽中途醒过来了,可以自由行动,对他的救命恩人,应该会准许他回去看一下自己的媳妇吧? 张丰想到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若是项羽在中途醒来了,仍然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过江怎么办?那就解释的通了,项羽要亭长把他送去其他的地方,所以亭长没有回来,项羽也没有回来。 不过现在还只是一种猜测,只有知道项羽到底有没有回到江东,才知道乌江亭长发生了什么事情。 “您家要飞黄腾达了。”叫做伏望的士兵看着老妪说道:“大王肯定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了,到时候一定会重重的赏赐。” 听到飞黄腾达和重重的赏赐,老妪突然笑的合不拢嘴:“那就好,那就好,原来是送大王回家了,这个老头子,竟然也不和我打一声招呼。” 张丰则觉得不是这样,亭长肯定没有和项羽回家,既然回到江东了,就一定会回家跟自家媳妇打一声招呼,包括自己要去哪里等等。 不过,他相信乌江亭长一定没事,如果是项羽不肯回家,也只会让乌江亭长把他送去别的地方,而不会加害,除非遇到了别的变故,比如被湍急的江水冲走了之类的。 张丰找十二个士兵要来了所有的钱财,只留了一小部分路费,剩下的则全部给了老妪。 “不行,我怎么能够收下呢?”老妪将张丰手中的银两推了回去。 “您就收下吧,钱没了我们还可以再赚,我们还年轻,多的是机会。” “那好吧。”老妪不好意思的收下了银两,随后道:“谢谢诸位恩人。” “您不要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丰跟老妪道别后,便带着一起回来的十二个骑兵离开了乌江亭长的家。 站在外面,他再次茫然了起来,乌江亭长没有回来,项羽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要想东山再起,得先找到项羽,招兵买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