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日子愈加邻近,上官悦与象行兄的通信也更加频繁,当然信都是由晴儿来传递的。
在来往的信中,象行兄得知了上官小姐的烦恼,于是他提出了许多热血男女都会想到的建议,那就是私奔,上官悦同意私奔,但是上官家的大院守卫森严,还有狼狗数条。上官雄已经禁止女儿外出了,怎么才能从院子里逃跑出来呢?在几次的商量之后,(写信商量)他们决定于婚期前一天晚上私奔。
那天晚上,夜已深了,晴儿手提着竹篮子,走向后院,门口把手的家丁拦住了她,“各位大哥,守夜一定饿了吧,来,我这里有刚做好的馒头,趁热吃了吧。”家丁们于是放松了警惕,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高兴地吃着夜宵。这时,一个黑影闪过,不错,正是象行兄,他听到家丁和晴儿的谈话后,趁机溜进了大院,“家丁们一边吃一边赞道:“晴儿姑娘的手艺可真好啊,着饭菜可真香。”
“那你们多吃点。”晴儿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四周。
之前在信中已经描述好了大院子里的情况,所以象行兄很快就找到了小姐的闺房,“你怎么这么久才来?”(估计约会中的男女见面时都会这么说)“悦,快和我走吧,从此天涯海角,形影不离。”象行兄对上官小姐说道。
“可是这婚事怎么办,难道我真的可以这么自私抛下家庭吗?”上官悦流露出了于心不忍的表情。
这类虐心戏的剧情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女生有时候真的很优柔寡断,想好的事却总是一拖再拖。当然,笔者是不支持私奔的啊。二是:出于对观众需求的满足,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被虐心的,真是个奇妙的社会啊。
这时,晴儿走了进来,说道:“小姐,要走就趁现在,守卫们正好换班了。婚事可以由晴儿来顶替小姐,愿小姐一生幸福。”
“晴儿,我的好姐妹。”上官悦说着与晴儿拥抱在一起,姐妹之间真是情同手足,催泪。好了,小姐保重。”晴儿说道。
于是,上官悦他们顺利的逃出了大院,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了。上官雄知道这件事后,虽然生气,却也不敢声张,还好知县他们也未曾看过上官悦的容颜,因此找晴儿代替总算蒙混过关了。
象行兄他们来到了竹林中,并在此定居下来,上官悦为他生下了女儿小樱,一家人幸福的生活着。
刘英在学成功夫后,随着老人去了其他城镇。之后,上官悦去世了,象行兄也再也没有续弦,(续弦就是娶老婆)他将上官悦埋在了竹林深处,每当元宵佳节时,村里人都去城里看花灯,而张大叔独自一人走到竹林深处,去看看上官悦,一个他这辈子深爱着的女人。
张大叔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了,刘英他们回忆起以前的事,感慨颇多,这时,中原大战已拉开序幕了,正十六年,答失八都鲁的军队被刘通福消灭,元朝又派兵攻打刘通福部队,而起义军的其他将领们也在不断扩充军备,训练士兵,徐达等将领率精兵击溃了张士诚的军队,成功的保住了江南一带地区。
刘英和林英豪一起分享了许多张大叔的经典往事,萧峰感慨道:“原来张大叔不仅是个武林高手,还是个情场高手啊。”
“是啊,令人敬佩的一位老先生啊。”刘英说道。
“对了,你不是喜欢小樱吗?”刘英问道,
“喜欢终归是喜欢,感情这个事儿还是需要两情相悦的。”萧峰道。
“要不我帮你和张大叔说说嘛。”刘英道,
“算了,谁说都比你强,到时候说不定小樱嫁给你了。”萧峰道。
“我的个人魅力有那么强吗?”刘英说道,“言归正传,近来张士诚似乎又要蠢蠢欲动了,咱们得加紧准备好军需物资啊,还有我们得招兵买马。”萧峰分析道,“现在起义大军开始分三路伐元,红巾军已成为燎原之势了,将来元朝一定能被推翻掉,我们可都是有功之臣啊。”刘英回答道。
张士诚自从兵败镇江后,一直退缩在苏州城内,他和其他的将领一样,也开始广罗文人墨客,建立了自己的智囊团。
江浙一带的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靠,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元末名士都曾在张士诚帐下任职,为其出谋划策。(再多加点人马,估计张士诚同志都可以编写中国的四大名著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的文人曾经是元朝的官员,对元朝仍是念念不忘,因此在张士诚战败后,他们极力主张投靠元朝,张士诚一开始还是坚决抗元的,之后,战情更加紧急,朱元璋先后派兵攻占了张士诚治下的常州、长兴、江阴、常熟等地,已经投靠元朝的方国珍又率军攻占了昆山和太仓,张士诚四处被人扁,又找不到知心人来倾诉,但是志气还是有的,他仍是反抗元朝。
镇江这边,张大叔已经呆了有些时日,准备启程回到竹叶村,但是在花云和刘英等人的盛情挽留之下,张大叔又留在镇江多住了几日。
一天,张大叔和刘英,萧峰,花云在一起喝茶,小樱忽然跑了进来,对张大叔说:“爹,你和我出去看看。”
“这丫头,卖着什么关子呢。”张大叔边说边和花云等人走出门去瞧了个究竟,只见训练场上站着英姿飒爽的二百名清一色女兵,一个个手握长剑,身着红袍,威风凛凛,气场十足,正是女儿当自强。小樱说道:“这是我专门招募的女兵,爹,我连军队都有了,你就让我参加红巾军吧。”
张大叔说道:“你这丫头,少在这给我胡闹。”
“我这从一定要参军,你就答应吧。”小樱说道,
“张大叔,我看小樱这次参军的意向真的很坚决啊。”刘英说道,
“象行兄,既然小樱意志这么坚定,你就答应他加入红巾军吧。”花云也劝道,
“放心,张大叔,在军队里我们会好好照顾小樱的。”萧峰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张大叔终于表了态。
“哈哈。”张大叔笑道:“也罢,女大不中留啊,行了,小樱你去参军吧。”小樱听了这话,欢喜的领着她的娘子军离开了。
张大叔也启程前往竹叶村了,张大叔悄悄的对萧峰说:“你知道小樱为什么执意要参军吗?”“不懂。”萧峰问道“为什么啊?”“他是想挽救林英豪啊,她不愿看见竹叶村的人误入歧途。”张大叔说道,
“放心吧张大叔,我会好好照顾小樱的。”萧峰说道。“小樱这丫头的倔脾气,可真像她娘上官悦啊。”张大叔说道,说完,张大叔告辞回竹叶村了。
过了些时日,萧峰由副将正式升为正将了,小樱也在日夜训练着她的军队,因为心中有了挽回林英豪的这一目标,因此,小樱不断的努力着,有时,为了保护一个人,人们真的会变得强大。同时,萧峰也在加紧训练军队,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了。
在正十七年的七月,张士诚的右丞相蒋辉主张投降元朝,其弟张士德也赞同蒋辉的建议,但是苏宏和陈明都极力反对,他们认为,投降元朝与当初建立“天祐”的主张相反,苏宏劝张士诚能继续反元,张士诚也认为自己本来就是打着反元的旗号,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于是,在正十七年八月,张士诚同志果断的投降元朝,不带走一片云彩。
郡守苏宏上述希望张士诚能改变心意,在蒋辉等人的唆使下,苏红被御林军逮捕入狱,孙振和王武此时也是张士诚的将领,他们聚集林英豪和陈明一起商量,
王武说道:“当初是苏宏老前辈,我们才得以假如起义军,现在苏宏有难,我们就要帮他。”
孙振道:“我们现在势单力薄,即使想帮也无济于事啊。”
林英豪反对王武的想法:“我们现在效忠的的是“诚王”,而不是苏宏,作为将领,就应该听皇帝的诏令。”
在一边的陈明始终默不作声,因为他明白林英豪和孙振是站在一边的,自己即使据理力争也无用。
“可是你们眼睁睁的看着苏宏老前辈被杀头吗?”王武喊道,
孙振说到:“王武,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这样抗争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王武听了孙振的话后,说道:“孙振,你小子也就是一个懦夫。”孙振大怒,拔剑想要刺向王武,王武也拔剑与之抗衡。
这时陈明连忙阻止二人的争斗“都是兄弟,别伤了和气。”
王武道:“难道你们忘记了张大叔的话了吗?咱们竹叶村的父老乡亲们可是期盼着我们推翻元朝的,你们这样做还有脸再回竹叶村吗?”
王武说完后,愤恨的摔门而去。留在屋中的林英豪等人默不作声,沉默了好久。
不久诏书下来,张士诚决定以“叛国罪”处斩苏宏,由于苏宏为人仁义好德,因此城中的百姓都对他十分尊敬,在苏宏将要处斩的那一天,全城的百姓都来为他送行,百姓们站满了街道,有些人甚至留下了泪水。
苏宏很平静的看着这一切,此刻在他心中浮现出了许多画面,当年张士诚刚起义的时候,身边只有十几个人,但是大家团结一致,为了推翻元朝,大家推选张士诚为领袖,大家在一起打了有上百场仗,情同手足,但是曾经的兄弟大多已经战死沙场了,曾经,为了战友的安危,能舍命相护,曾经,为了共同的梦想,能走过荒漠山脊,而今,王朝虽然建立了,但彼此的感情却逐渐淡了,难道权利和富贵就真的这么重要吗?苏宏被押往了刑场,县官看了一下太阳,说道:“午时已到,斩。”就在写着斩字的令牌快要落地的时候,一个蒙面男子领着十几名刀斧手杀出了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