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辰逸清晨醒来,发现倾城还熟睡着,不忍心唤醒她,就一人自行先往山洞的后方探去。白日里或许不明显,但夜里他听得真切,水声就是从这个山洞后面传来的。而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通往外处的出口。
洞越来越深,光线逐渐暗了下来,萧辰逸点燃了火折子,摸索地继续往里走。水声越来越清晰,可以听得出是活水,萧辰逸又是一喜,又向前走了一段,竟然渐渐有了光亮,而且他也能感觉到,随着自己不断地向前,这个山洞的走势似乎是一路向下的。
终于,眼前豁然明亮,映入萧辰逸眼帘的是一座村庄,仿佛世外桃源,环境优美宁静,虽然还是清晨,天蒙蒙亮着,但田间已经有人开始耕作了。
可喜的是,洞的出口离地面并不高。
萧辰逸淡笑着转身回头,沉寂多年的心,本以为早已经不懂得激动和欣喜,此刻难得有了一种恨不能立刻回到倾城身边告诉她这一好消息的冲动。
“容若……”
“倾城……”
两人碰面的时候,同时开口叫了对方的名字,又随即相视一笑,又异口同声道:“你先说!”
“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倾城在萧辰逸的示意下先开口道,“你看这个。”说着,她把她方才捣腾半天的东西从身后拿了出来。
萧辰逸不解地挑眉。
“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把对面的萧弄回来了。你看啊,我把这个石头用藤条绑好,只要甩过去,就可以把萧吸过来了。”倾城兴奋地说着。
“难道这是……”萧辰逸觉得自己有些了解了。
倾城点头,笑道:“是,这就是难得一见的磁石。我不希望因为我的原因让你再有遗憾,再自责内疚。”
“其实如果是因为……”萧辰逸低头说了点什么,倾城却没有留意,拉着他走到洞口,“你试试吧。”
萧辰逸点头,只见他左手握住藤条,右手将磁石反手一甩而出,果然直打向藏于石缝间的萧刃,只听得一声清响,两者吸附在了一起。萧辰逸轻拉了拉藤条,确定已经吸牢,又一翻腕,使藤条缠上萧身,这才缓缓引力将刃从石缝间拔出。好在萧本身已经有所松动,并不是太牢,很轻松地就取了出来,坠落了下去。
“没问题了。”倾城在一旁道。
萧辰逸慢慢将藤条往回收,那萧终于到了手中,本以为再也找不回来的东西,却能够失而复得,自是欣喜万分,对着倾城道:“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能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不曾奢求…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用心……”
“本来就是因我而起,我应该尽一份力。”倾城见这一对墨眸始终注视着自己,心跳漏了一拍,连忙转身,“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要告诉我?”
“是。你跟我来就知道了。”萧辰逸又抚摩了两下萧身,一边将刃收回其中,把萧重新别回腰间,一边道。
“去哪里?”倾城问。
萧辰逸却有心卖了关子,率先走在前面,又重复说了一遍,“跟我来就知道了。”
倾城不禁一笑,从未见过萧辰逸这个样子,那神情仿佛是孩子发现了宝藏一样神秘又得意,随口一应,当下就跟着他往洞深处走去,“好。”
越往里走,光线越弱,倾城的目力不比萧辰逸,很快就伸手不见十指了,步子迈得越来越小,不敢继续前行。
萧辰逸似乎察觉到了,放慢脚步,牵起了她的手,这才继续小心地向前走。
“容若?”倾城试着喊了他一声。
萧辰逸应着,握紧了她的手,“我在。”
简单的回答,却让倾城心中倍感安心,如果任何时候,他都在,那该有多好!
倾城便不再出声,只是跟着他一路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着,这双温暖而宽厚的手似乎永远指引着她,不会迷路。
索性闭上了眼睛,听着他稳健的脚步声,唇边带着浅浅地笑意。这个男子救了自己一命,哪怕再将性命托付于他一次,倾城也丝毫没有什么可担心。
“到了。”耳畔传来萧辰逸低沉悦耳的声音。
倾城才睁开眼,刺眼的光亮就迫使她不得不抬手去遮挡,缓解眼睛的不适。
“这是……”待倾城适应了光亮,才看清,眼前竟然是一片村庄!
萧辰逸在一旁笑着,并没有马上做声。
“是村子!我们得救了!“倾城本以为还需经历一番波折,却不想如此轻易地找到了出路,激动地转身望着萧辰逸。
“嗯。得救了。”萧辰逸淡淡地回答着。
倾城收敛了笑,低声道:“我是不是太兴奋了点……”
萧辰逸摇摇头,“我只是因为经历了那些事后,师父劝我凡事都看淡一些,悲欢离合本就是常事,生死也不必太在乎。”
“婆婆也经常这么和我说,只是我终究有些不感苟同。虽然我渴望平静度日,但有些事情,注定不能看淡。如果红尘真被我看破,那么我恐怕只得去尼姑庵了。”倾城耸耸肩,并不赞同他的说话。
萧辰逸似乎对她最后的那句话有些忍俊不禁,“或许你说得对吧,如果我真的完全看开了,也不必执着于那一死物。”
倾城很明白,死物指的是那支玉萧。
“容若……”
萧辰逸笑着伸手揽过倾城,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了,我们下去吧。”
倾城点头,任萧辰逸将自己圈紧,纵身一跳,从洞中落到了地面。
脚踏实地的感觉终于又回来了。倾城正自感叹着,却突然听到一个不算陌生的童声,“姐姐!哥哥!爹!娘!你们快来,是那位姐姐和哥哥!”
倾城惊讶地看着扑入自己怀中的小人儿,不由抱了个满怀,侧头萧辰逸正满含笑意地凝视着自己。这个样子,仿佛是一家人一样。
倾城这样想着,便不敢再看他,连忙调转开头,又将怀中的人拉开,放他到地上站稳,这才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街上偶然借助的小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