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荡漾
正文 第八章 水乡的年味第4-5节
作者:现当代文化 时间:2019-09-29 17:01 字数:5037 字

  4

  寒假里,学生们也不闲着,大人们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孩子们忙着继续补课。英语数学老师永远是最忙的,他们平时忙,节假日忙,暑假忙,寒假忙,他们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放弃了许多的乐趣与休闲,有几个英语和数学老师,年纪不大却头发越来越少,几乎成了秃顶,有老师开玩笑说,那是钱冒上来把他的头发挤掉了,钱越多头发越少,怪不得和尚的钱多。有时,有些老师也不愿补课,但没办法,总有家长主动找上门来。这个朋友那个亲戚的,实在没办法,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闲惯了,忙了不适应,谁不喜欢享受。但有时一旦忙惯,闲了他又不适应,闲得无聊,就像一个转惯的机器你让他长时间停下来,它反而不适应,更容易坏。补课的老师也是这样,一旦形成习惯,不补就不舒服,就会生病,所以有时补课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语文老师是三大科中最闲的,基本没人找着补课,就像在同事中开玩笑的那样,上辈子杀了猪,这辈子来教书;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可见语文老师的辛苦了,上早读不谈,改作业特别是作文让你头疼。就是上课,任何领导同事都可以批评两句,平时领导听课听得最多的就是语文,因为语文简单,大凡受过一点教育的人都懂,都可以对你说三道四,对你指手画脚,对你唾液四溅地说上一套套。你有水平,你上课思维敏捷、文思泉涌、滔滔不绝,他可以说你是在卖弄口舌,华而不实,有悖朴实课堂的精神;你上课重视练习,分析考点,他又说你上课气氛不行,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气。总之,在学校,和社会上一样,谁当官就是谁有理。

  寒假里的江一水是少有的闲适,除了帮老婆做点杂事外,下午就在家看看书,上上网,没什么大事。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寒假多了些电话,是学生家长打来的,提前拜年的,有的是送年礼的。江一水能回绝的就回绝,实在回不掉的就只好收下。这样来了几个家长后,家里有了酒,有了烟,有了超市卡,有了很多过年必备的东西。妻子不是一个贪婪的人,但每次收到礼物也是心情不错的,这个社会收点学生的礼品根本就说不上口,又不是主动向人家索要的,是家长主动表示感谢的,你不收,家长反而认为你不愿意关心他的小孩,收了他们心里就会很踏实,尽管作用有多大,谁也不清楚。江一水对学生是一视同仁,不管你是送没送过礼的,请没请吃过饭的,都一样对待。

  看到家里日益增多的礼品,江一水甚至后悔前几天把汪静瑶送的“茅台”卖掉了。几天前要给亲戚和朋友送礼,为了节约钱,妻子叫他到一家礼品回收店把两瓶“茅台”卖了两千五百元。然后又到超市买了些七八十元一瓶的郎酒分送给亲戚,当然还包括自己的好兄长何伟昌,最后还余下几百元。江一水很佩服妻子的精打细算,是个过日子的好老婆,可是想不到快过年了还能收到这么多礼,做班主任和不做班主任还是有点区别的,难怪开学时那么多人抢着做呢,难怪校领导们卖人情呢,原来如此。江一水想,要是这些人早点送来年礼就好了,也不至于去卖那两瓶酒了,那可是汪静瑶送的,有纪念意义的,现在自己的心里竟然有点后悔了。

  正想着,突然一个念头跳进江一水的头脑里,要不要给校长送礼呢?自己以前可一直没送过。听他们说,有些班主任年年送礼呢,难怪有些人年年做班主任,不管他班上的学生考得好考得差,年年必做。原来他们是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家长送给他们,他们再拿出些送给校长,校长再送给局长,局长要送给市长,市长要送给书记——一层层送,大家乐此不疲,以此维系着某种正常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不要给肖校长送礼呢?江一水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按照自己的脾气,肯定不会给校长送礼,校长对自己也没关照多少,光是口头上说得好听,没见实质性的东西。可是想想即将到来的职称升级,想到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一向果断干练的江一水犹豫了,他和往常一样再一次征求了一下妻子的意见。蔡丽雅的态度很明确,送呀,肯定要送,人是感情动物,毕竟你在人家的屋檐下,好多地方还需要人家照顾,再说了,大家互惠互利嘛,人家校长吃肉,咱们老师喝汤,要想这汤喝得正常,必须送。那谁去送?当然是你自己啦,我和你们校长又不熟。江一水说,哎,长这么大基本没给领导送过礼,还不知道怎么送呢。这也就是你这么多年没进步的原因,蔡丽雅趁机总结道。送很简单,打电话或者发信息给他,看他在不在家,正好顺便套套近乎,为以后打打基础。送什么呢?江一水和妻子两个人开始坐到沙发上商量起来。烟酒对校长来说,不稀奇,送的人太多了。钱肯定不能送,估计校长也不会收的,反而尴尬。土特产吧,又拿不出手。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想出个送礼的好东西。最后还是江一水想出了点子,现在大家不是都注重保健吗?就去乡间弄些有特色的土产。于是江一水吃过饭就乘车下乡,回到老家,先是买了些纯玉米糕,白色的,据说是用一种富有黏性的特殊品种的白玉米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又到村西头的公路边上买了几只生羊腿,羊肉在冬天是很好的补养品,养胃美容。跑了好几家杀牛的,才买到了十根牛鞭,又买了些水牛肉,匆匆赶回家的时候,已经五点多钟了。江一水硬着头皮给肖校长打了电话,电话没人接。过了一会儿,江一水又打了一下,电话里传来肖校长洪亮的声音,你好!有事吗?肖校长,您好,我是江一水,您在家吗?我准备到你家玩玩,江一水的意思再明了不过了。喔,一水呀,你好,我在外面,等回去再说吧!江一水这才想起了何伟昌的话,这段时间肖校长正忙着到各地给上级领导送礼呢,只好把东西暂时放在楼下自家的车库里。

  眼看到农历二十七了,江一水没收到肖校长的电话,江一水甚至去学校几趟,在行政楼的三楼肖校长的办公室前转了几次,门总是紧锁着,除了旁边几个值班的人在掼蛋。江一水只好回到家耐心地等待。蔡丽雅叫他赶快把礼物送掉,时间长了会坏的。江一水又硬着头皮给肖校长打了电话。肖校长说,我还在外面,这样,你等一下,我把你嫂子的电话给你,你有什么事和她联系。江一水记下了号码,有点受宠若惊,肖校长竟然把他老婆的电话给了他,这是把他当家里人呀。江一水很快联系上了肖校长的妻子徐主任,等她下班去她家。江一水从来没去过肖校长的家,向何伟昌打听好了。五点半左右到了肖校长的房子前。肖校长住的是一幢自己砌的别墅,两层,有个不小的院子,院子里长着一棵树,高高的枝丫高出围墙伸向冬日的天空。正当江一水把礼物放在门口准备等待的时候,徐主任回来了。她问,您是江老师吧?江一水有点害羞地说,不好意思,徐主任,给你们带了点土特产。说着就等徐主任开门后,把东西拎了进去。正准备告辞的时候,徐主任说,江老师,请等一下。只见徐主任从旁边的贮藏间里拿出一个方便袋,交到江老师手上。江一水忙推托,徐主任,这怎么好?没事,家里多,你带回家吧。江一水坚决拒绝,不行,不行,我走了。徐主任和蔼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你不要,那我也不要了,把你的东西带走吧。江一水没办法,只好连连说着谢谢,拎着东西出了肖校长家,徐主任一直把他送到门口。江一水跨上妻子的爱玛电动车飞快地向自家的小区奔去。回到家,江一水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两瓶醉蟹,两瓶小磨麻油,还有二十个皮蛋,两袋真空包装的扬州包子,估计是单位发的,或者是饭店送的。蔡丽雅说,你们校长的老婆人看来不错,能这样做的领导家属不多。是呀,一点架子没有,挺随和的,我真不想要,可她不依,非要回礼给我,江一水感慨道。正好,过年用用,都是挺实用的东西,蔡丽雅边从袋子里往外拿边说道。

  5

  空气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鞭炮声稀稀拉拉地响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水乡小城,所以没有禁放的规定,人们随心所欲地用鞭炮这种传统的工具表达着自己的喜庆或祈愿,小区里烧斗香的也渐渐多了起来,走在小区里除了火药的味道就是散发着白烟的浓浓的香精的味道,年味确实越来越浓了。

  现在的春节,到处是贴金的红包、交流的礼物、瞬间的烟花、连绵的酒肉以及空洞的祝福,江一水觉得现在过年大不如自己小时候那么有意思了。小时候家里穷,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有鱼肉吃,才有新衣服穿,甚至还有几毛压岁钱,所以一进腊月就盼着过年。那时的拜年很有意思,江一水记得自己初一一大早就起床了,然后跟着哥哥姐姐到亲戚本家家里拜年,总能得到花生、糖果、瓜子等好多战利品,一直能吃到农历十五元宵节的时候,所以那时不管衣服怎么样,袋子总是比较大的。拜完年就去看摇花船、舞龙,跟在后面听锣鼓的声音,自己的心里也充满了新年的喜庆。后来长大了,吃的穿的东西开始多了,平时和过年也没什么两样,对过年就失去了兴趣。特别是这些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吃喝玩乐过大年也没什么吸引力了,有的地方鞭炮禁放了,觉得过年越发没意思,就开始到处旅游玩耍,本以为这年过得与众不同,总算有点新意,哪想到人的想法都相同,你旅游我也旅游,旅游景点里看的人比景观多,自然也就渐渐有些不新鲜了……总之,这过年的方式全尝试了,再很少有大的感官刺激,大家对于过年的兴致也就渐渐淡了。

  在江一水的眼里,过年,主要还是过自己的心境。现在提倡和谐社会,除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个人的身心和谐也很重要。而人的自身是不是和谐,就看有没有一个畅快的心境,以及一个真正健康的身体。 现代的人,生活节奏快,哪有不忙的道理?年轻人想奔个好前程,中年人想挣点大钱,老年人想多活上几年,就连孩子都想考个好分数,一年365天日子紧紧绷绷,活得实在太累太苦太艰难。好容易盼来个春节,何不趁此长假机会,调适一下自己的身心,让紧张的神经得到些松弛。比如约一两位好友,找家茶馆坐坐,聊聊轻松话题;再比如到读过书的学校,重温一下往日快乐时光;还可以在家翻翻相册听听音乐,让自己沉浸在悠闲氛围里,这都是很好的过年方式。干嘛非要过得那么“轰轰烈烈”、“地覆天翻”?江一水有时就是想不通。

  尽管想不通,但过年的一些习俗不能变,比如年三十要吃团圆饭。江一水一家自然是到他丈母娘家去的,加上小舅子一家三口,正好宽宽松松的一桌,以前都是老两口忙得好好的,大家只负责吃,可是现在老两口年纪稍大了一些,所以女儿蔡丽雅就参与了年夜饭的制作,弟媳妇来到婆婆家也是做客,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也说要帮忙,被蔡丽雅止住了,厨房小,你就陪陪孩子吧,有我帮忙就行了。蔡丽雅在家是老大,老大就得有老大的样子,谁让自己是姐姐呢。

  六点钟不到,晚饭就开始了,菜很丰盛,光冷盘就有十个:鹅杂、雪菜小鱼、盐水籽虾、猪头肉、卤水素鸡、农家蚕豆、酱汁小黄瓜、凉拌西红柿、熏烧鸭、自制的香肠。热菜都是带有水乡特色里下河风情的家常菜,有蟹黄豆腐、红烧肉茨菰、草鸡煲、 油炸沙沟大鱼圆、银鱼涨草鸡蛋、水牛肉烧青菜、羊肉汤,还有由山芋、嫩玉米、马蹄、南瓜等拼成的杂粮盘 ,肉圆粉丝,红烧大鲤鱼等,桌子上几乎放不下,只好把冷盘先撤掉再上热菜。一家人吃着菜互相敬着酒,老丈人特地拿出了两瓶“剑南春”,盒子上有抹布擦不掉的灰的痕迹,估计是存了好多年了。除了两个孩子,其他人都倒了酒,酒很粘很醇很香,像过年的传统,像浓浓的亲情,像暖暖的春意,其乐融融,让江一水感到久违的温馨与亲切,自己的父母虽已去世,但在丈母娘的家里,他还是感到了温暖。

  晚饭后,大家一起打麻将,小舅子两口,加上老丈人和江一水,江一水叫蔡丽雅打,蔡丽雅说,你先来,我陪妈把厨房收拾一下。两个孩子在看电视,春晚已经开始,从几个熟悉的主持人的声音里可以听出,晚会保持着它的团聚快乐的永恒主题。江一水陪着小舅子和老丈人喝了不少酒,大概有六七两,超过了平时的酒量,大年三十嘛,大团圆,高兴哦。麻将倒上桌的时候,江一水有点小小的兴奋,好久没摸麻将了。几年前江一水的麻将瘾特别大,几乎每个周末必打,甚至有时一天从早打到深夜,为此妻子和他吵过不少架。后来老输钱,实在吃不消,江一水自己也作了反思,决定戒赌,可是很难戒掉,就听从了妻子的话,打的次数少了,有时一个月一两次,打得小了,一次三五百元来去,江一水终于彻底懂得了小赌怡情大赌伤身的道理。不过他很佩服一个朋友说过的话:幸爱和麻将,这是两项极端个人化的集体活动,两三天能摸一回麻将,两三天能摸一次女人,享受一次秘密持久的高质量的幸爱,这是人生的乐趣。不知为什么,江一水一下子忽然就想起了此时远在南京的另一个女人,一个让他感到无比温柔,让他极端销魂的女人,江一水在酒精的作用下,明显地感到了自己身上不断上升的活力,看着旁边的弟媳妇,他竟然发现她和汪静瑶有几分相像,那眼神,那微微翘起的嘴唇,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妻子,江一水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愧疚。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