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秋,夏日的炽烈刚刚过去不久,晴空中间或还有一些热浪,但已经不再那么盛气凌人了,早晚显出久违的凉意来,顿觉身心疏朗。
何怡菁带领游客乘坐的大巴一路高速,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千年帝都洛阳市南郊十二公里处的龙门石窟,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石刻艺术的三大宝库;它是河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的地游最方便聘请了,手续简便,而且普通话水平还不错。办好手续后,何怡菁也混入四十多名旅行者中间,准备乖乖地做一个旅行者。她们一行人在地游的牵引下从雄伟的龙门进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景区。她们一边聆听导游细致的讲解,一边跟随导游徐徐行进在伊河西岸,安静流淌的伊河水,带着潮湿的气息,屏蔽了繁华都市的一切嘈杂和烦乱,仿佛带她们穿越了一段长长的岁月,进入一千多年前的佛家盛世。
她们跟随导游流连在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的石窟之间,在奉先寺、万佛洞、宾阳三洞前面一处一处地驻足,仰望。
最后,一行人来到庄严神秘的卢舍那大佛前面,大卢舍那像龛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喂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俯瞰着脚前的芸芸众生。佛像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嘴角微翘,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何怡菁想,古人在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才赋予了这尊佛像巨大的艺术魅力,供后人流连忘返。卢舍那大佛侧旁还有其弟子阿难、迦叶、胁侍菩萨和力士、天王的雕像。这些雕像,有的慈祥,有的虔诚,再看边上的天王、力士像,则是面目狰狞、咄咄逼人,把主像烘托得更加突出。站立在这一尊尊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脚下,游人们不禁感概:真是万像生辉啊!
卢舍那那神秘的充满东方神韵的微笑其艺术感染力是非凡的,站在她的面前,何怡菁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纯净和温暖感,从她那低垂的眼帘中流露出的大慈大悲,不知怎么,让此时此刻的何怡菁忽然想到了远方母亲默默关注的目光,虽然母亲已经化作了一抔黄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