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以后,何怡菁他们到达了佛教圣地——白马寺。白马寺乃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第一家国家佛教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和“祖庭”。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建于东汉永乐十一年,寺院北依邙(忙)山,南靠洛水,绿树红墙,极其幽静。寺院山门前的两匹石马是宋代石雕真迹,它们似乎在向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讲述着那段亦真亦幻的传说。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地游告诉何怡菁他们,这里僧众的生活以晨钟为开始,暮鼓为结束。暮鼓晨钟,是提醒僧人要有时间观念。他们顺着地游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大佛殿东南角有一口明代铸铁钟,重二千五百公斤,上有铭文“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灵。……”
何怡菁他们来的不是时候,即听不到晨钟,也无缘耳闻暮鼓,但是,置身在这样一个日日被晨钟暮鼓萦绕的境地里,一时间,似乎凡尘的一切烦恼都消失了,只有一种难以表达的肃穆感。据说白马寺的钟声是洛阳八大景之一,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和尚上殿念经,击罄撞钟伴诵,白马寺钟声悠扬数十里,城内东大街钟楼上的大钟也自能与之共鸣,反之,城内钟楼击钟,白马寺钟也自能共鸣。寺门口钟楼上就有对联云:“百八杵钟声撞醒痴梦,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
其实,在白马寺内游荡了一大圈下来,让何怡菁感触最深的,是这里真真正正是一间寺院,既没有卖各种开光圣物的小贩,也没有让人请香许愿的叫卖,更没有那些在其他景点都有的商业气息,有的只是虔诚的香客在或浓或淡的烟火中穿行。在这里静静的熏熏佛香,侧耳聆听那犹如天籁的礼佛声,生命似乎在这一刻经历了千年万世的轮回。
尽管游人如织,寺院依然显得肃然幽静,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让人少了一份尘世的浮躁。一位随团的大叔小声的跟何怡菁说,这里让人不想也不愿大声讲话,人们好像都很享受这份宁静。何怡菁看着他,也不言语,只将一个甜甜地笑给予了他。
白马寺的游览结束,已是傍晚时分,何怡菁他们的旅途也即将圆满结束。
跟古老帝都洛阳说了好几次再见,都不忍踏上归途。
当何怡菁和地游小姑娘紧紧相握的手不得不松开的时候,她的心里升起一丝怅然,她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分手就在一刻间,何怡菁不得不将千言万语汇成简单的一句话,代表旅行社邀请她——这个叫杨遥的女孩。杨遥的嘴角浮上一丝浅浅的笑意,答应会尽快办妥在当地的工作手续,转站“天咫涯”,来协助何怡菁。何怡菁相信她说的话,虽然她的笑意很浅,很浅,但是何怡菁知道那里面蕴藏着深厚的底蕴,就像那些千年石像,那些白园的野花小草,还有白马寺里隐隐的钟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