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沈浮生倒是了解,霍旭长相上其貌不扬,事业上好像也是大器晚成的类型,而且依照楚瑞芳的说法,她既然心高气傲,确实是不可能看得上那时候的霍旭。
想来也好笑。自己口口声声说着恨的人,竟然是自己最尊敬的启蒙恩师曾经恋慕的对象。她现在也才明白,霍旭身为临中校长,却对她和灵儿处处关照着,原来不止是因为成绩,恐怕更多是对面这个人的情面吧!
收回感慨,沈浮生继续听楚瑞芳的回忆。“而你爸爸也是出现得巧合。那时正是我心情欠佳之际,一心想脱离你外公对我的严格管控,想做一个完整的自由的新时代女性,不想再受着上一辈重男轻女的影响,为了把家里仅有的资源给你小舅舅,我已经牺牲了自己的大学,而你的姨母因此至今仍不知所踪,所以一心期盼掌控自己的感情和婚姻。”
“而我爸爸恰好满足了你的要求?”沈浮生根据以前了解的信息判断。
“没错!”楚瑞芳说道,“当年他也是一个和我一样期待着自由的人,你知道的,你奶奶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所以那时候的沈家还很是兴旺发达,当他在我们初次见面时就跟我说他不想再受旧式婚姻的制约,渴盼一个相知相爱的人时,我就已经对他好感倍增了。
后来他又主动的联系我,说要跟我学习摄影,我也就没有拒绝,再后来,我们在一起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楚瑞芳说的简略,不过沈浮生是学文学的,这其中的门道她自是清楚的,郎有情妾有意,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何况,对于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女孩子来说,一个成熟些的男人的吸引力自然是极强的,至少比身边一直接触的青涩稚嫩的少年强。这大概也是霍旭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所在。
况且,那时的沈家确实是家境富裕的,奶奶的强干她是有印象的,沈家是典型的女高男低、女强男弱的一个家族。当年的爷爷与父亲是差不多一个德性,几乎就不曾安安生生的待在过家里一直是四处闯荡。而奶奶独自一人管理家里,不仅是建了大大小小十一处屋子,还置下了不少田产。
农村不比城镇,尤其是常年居住在深山幽谷里的农人,在这里,家中的屋子、归属的山林田地是评价的重要指标。而在那个年代,像沈家这样的人家,已算得不一般的了!而就是因为不一般,所以有这样一个家庭背景的沈父,是那时的楚瑞芳的不二选择,因为在她那个相对窘迫的家庭来说,这绝对是高攀了的。
一切顺水推舟,进行得很顺利。不过,故事的悲剧往往是在慌忙的过程中写就的。不说沈浮生自己的悲剧,在不断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沈浮生便是一次次的目睹了类似的悲剧发生,也因而在庆幸的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因此确立起从教的理想。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沦陷,她真切的体会到了唤醒人们的心灵的重要性,而教育是最重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