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17:诗画
上好的笔墨纸砚一一呈现在书桌上,松木制成的笔架上挂满了各种大小的上等狼毫,洁白又不失雅运。京都最好的墨豫园内的镇店之宝——荷花宣铁砚,早已被忆莲以极端的手法取了来。此时的屋子里,少了忆莲向来极爱的清雅舒适,反倒有了几分书卷气息!屋里淡淡弥漫着荷花宣铁砚中散发出来的淡淡荷花气息的墨香,愈发多了一种小家碧玉的气质。
身着蓝色长衫的君若看着这顶好的笔墨纸砚,越发高看了忆莲一眼。只看这选择笔墨纸砚,便知她是品味高雅之人。略一沉吟,从笔架上取下来一支极细极小的洁白狼毫笔,示意无颜在一旁匀好了墨色,轻轻沾上一点,让墨色蔓延在洁白之上。铺开了上好的宣纸,手里已然开始了龙飞凤舞。与此同时,琮琮琴音也开始了流淌,俨然便是一首绝世佳作《高山流水》!听到如此妙音,君若回头,目光相触间,眉扬,一切尽在不言中。
蓝色的衣角翻飞,君若鬓角的额发在他挥舞画笔间俏皮的飘舞着。笔下的宣纸上已然渲染出了一副朦胧诗意的春日江边月下观景图。
朦胧的雾气是整个画面的基调,一条春水咕咕的河流盛开在画面的西南角,远处有高山晚林,直耸云天的高山尖上,天空如青蓝的画布,上面勾勒着一轮上弦月。意境优雅的画面上,一位羽扇纶巾的白衣男子负手站在江边,望着天空的那轮弯月,飘飘如仙。男子身侧则是枫林花树……密集中,自有新意。春晚时节的天被画者表现得淋漓尽致!滟滟水波甚是明朗清晰,若不是忆莲亲眼见着这副画是由墨色渲染勾勒而来,怕是会将这浑然天成的画儿给看成真的了。世人都说,凌睿九千岁才艺非凡,今日一见,果真是如此!
君若挥手落下了最后一笔,看着一旁抚着瑶琴的忆莲,报以感激的一笑,心里却在暗自慨叹,这一副画可以说是他的绝佳作品了,怕是日后倾其一生,也再难有如此佳作!而自己之所以可以及此巅峰,怕是少不了一旁那位巧小颜兮的女子的琴音。
忆莲笑吟吟的站起来,将瑶琴递给一旁的冰儿,莞尔一笑,拍手道:“王爷才真真是好才情呢!如此绝妙的一副画儿,忆莲也忍不住心醉了呢!”
“哪里……多亏得姑娘绝佳的琴艺,如无姑娘的绝妙琴音,我又怎生的这些灵感?佩服!”
“呵呵,不过,说真的,你的画确实是极好的!世间能作出此画的,又能有几人呢?若是没有良好的画艺,我的琴抚得再好也是白搭!”细细打量着这一副绝世佳作,忆莲在心里暗自思忖着,搜寻着看有哪一首诗可以衬得此画。她可没有忘记自己还与君若有着比试呢!
“姑娘过奖了!本王的画已经完成,不知姑娘的诗可是作好了?”君若自谦的一笑,眉目里的情绪分明——期待着忆莲的大作。
“这有何难?只是王爷别说忆莲的诗污了你的画就好!冰儿,取笔来。”
冷冷的看了一眼君若,忆莲接过冰儿递过来的细毫。沉吟间,诗词已出。匀好了墨色,素手纤纤,执着褐色的细毫,愈发显得她手臂的白皙纤细。皓腕挥动间,一行行清秀的小字已然跃然于画面之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长吁了一口气,忆莲满意的看着自己书写的一手正楷,心里好不感叹!好在自己当年主修的是语文专业,这毛笔字也是她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后来因为自己入了佣兵团,手里便再也无法握笔了!当时还悔恨了好一段时间,这么多年不练,却还没有生疏,她不免得有些庆幸。至于这首诗,便是她极爱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用来衬这幅画,倒也是极好的!
一行行清秀的小楷在宣纸上跃然浮动,君若的眸里是掩不住的诧异与钦佩,此女,当之无愧的奇女子也!此诗,此画,此情,此景,浑然一体,好似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