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是君王,我乃朝臣
作者:琉璃色青春 时间:2018-05-16 12:01 字数:1709 字

章节19:朝堂

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往往最繁华的便莫过于这天子脚下的京都皇城了。京都的纷奢豪华自是不言而喻的,市集里各种贩夫走卒,叫卖声,哟呵声此起彼伏,各种商店酒肆林立,珠宝玉铺遍布大街小巷。

在京都的中央地带,皇城突兀的矗立着。一座座宫殿拔地而起,金碧辉煌,琉璃瓦折射着地上铺地金砖的辉煌,和着天上璀璨的阳光,色彩竟堪比九天光辉,甚至比那些织云丽锦更加迷人眼。

据说,整座皇城占地超过三百里,从最东宫到最西宫需要步行六日时间。整座皇城因是依着皇家山林离山而建,山势走向西北,再折入东边,途中有两条大河经过皇城。宫里,更是走五步便是一座精致小楼,十步便有一座亭台阁楼,长廊迂回曲折,其弯弯曲曲的灵活程度绝不亚于女子们的水蛇柳腰。

于是,便有古诗云:“离山兀,皇城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离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琢;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意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傲。朝歌夜弦,为傲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水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止也。一肌一容,尽态极研,漫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魅幽之收藏,巴丹之经营,四林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铄铄,弃掷逦迤,傲人视之,亦不甚惜。”

一诗,将傲王国皇城的辉煌奢侈描写得淋漓尽致。足见此时的傲王国有多强大,也难怪了四海之内竟无人敢来犯。而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则是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国家,国力虽不及傲王国的强盛,但却胜在其剽悍勇猛。也只有他们,敢在秋冬断粮的时候南下掠城夺池。

此时正是四更上朝天,通往皇城的官道上,早已经开始喧嚣起来,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各级官员们纷纷上朝谒见皇帝,上奏自己当日当时当值所发生的一切事物,可有水旱灾害,可有蝗虫?自己对一些利国安邦的大事的理解和建议。

当今天下,除摄政王九王爷之外,分为了两个派别。

一派是为保皇党。忠心耿耿的保皇党人们,誓死捍卫皇帝的利益,唯皇帝马首是瞻,说得通俗点,那便是皇帝放了一个屁,那也是香的!

而另一派则是为保民党。一切均以民生国计为重,就算是拼死也要为百姓夺下理应得到的利益。对于皇帝,若他所做的事是利国利民的,自然是全力支持,如若有半点不为百姓的利益为先,或者是伤害到百姓群众,那便是誓死不屈的!所以,这帮人向来极受百姓爱戴!

而固执的保守的保皇党,虽不惹人厌恶,却也讨不到百姓的欢心。只是,因其极其擅长阿谀奉承,且专侍讨好皇帝,溜须拍马,几近是些权臣,身居着高位。

文官武将向来在政见上走着不和,朝堂上又以文武划分了两派。文以左相薄暮青为首,武以右相张震海为首。两派常常互不相让,各持己见,大有不争个你死我活便不罢休的气概在里面。由于文官武将里都掺杂着保皇党和保民党,所以,常常两个分明是一个派别的人却又视对方如眼中钉肉中刺,前一刻你看着那两个人分明还是相帮相助着,随即你又会发现他们变得势不两立。

可见,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傲王国地下其实早已是波涛汹涌了。

众臣上早朝形成的不成文的一概规矩便是,文官们坐车乘轿,武将骑马。只是,只有那三品以上的官员方能将车马带进皇城,其余人一律只得在皇城外停车驻马,步行至殿。除皇帝特允的带刀侍卫和三品以上武将可以将刀枪剑戟带入朝堂之外,其他人进去殿门均会受到守门侍卫的搜身,以防止皇帝遭遇不测。由此可以窥见,皇帝对自己的安全保护措施做得有多么的好。

踏踏的马蹄声和辘辘的车马声响起在官道时,换值的宫人也在鸡人的报晓之下完成了交接,新的一天,迎着初生的朝阳,缓缓盛开。

后宫佳丽三千中,不知谁又苦苦守了一夜空床,终在晨起时郁郁而眠,又不知是谁在帝王耳边欢笑了一夜,荣宠无限,张扬得意……

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更惶论后宫老死的不计其数嫔妃宫女。有些人,便是终其一生,也无缘得见帝王一面,最后只得含恨而终。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