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yōng)(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jiē),东汉陈留圉(yǔ)(今河南杞(qǐ)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曾任左中郎将(近侍官)。??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蔡邕对他的母亲,却偏偏不是这样的。?
蔡邕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白天到地里干活,晚上还要纺纱织布。蔡邕见母亲整日忙个不停,心想:我要是能给母亲帮点儿忙该多好呀,就是让她坐下来歇一歇也好。
一天早晨,母亲又要下地干活。蔡邕也拿着把锄头,跟在后面,母亲明白了他的意思,忙说:“邕儿,快回家看书吧,你还有好多书没看呢。地里的活儿,娘一个人能忙过来,听娘的话,啊!”
蔡邕说:“娘,您整日不得安歇,儿看了很难过。再说,我成天看书,也觉得头昏脑胀的,不如偶尔给娘当个帮手。”母亲觉得蔡邕说得有理,就同意了。?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母亲由于早年过分辛劳,中年的时候中(zhòng)了风(即半身不遂),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年。蔡邕更加孝顺母亲。每次吃饭,他先把母亲扶靠在床头,然后一勺一勺地慢慢喂母亲吃,每喂一勺,必先自己尝尝冷热。听乡亲们说,有一种草药对治疗中风有好处,蔡邕就不辞劳苦,走了几十里的山路把草药采来,亲自为母亲煎药。
望着蔡邕日渐消瘦的面孔,母亲心疼地说:“为了娘,你受苦了。我这辈子,也不知怎么搞的,竟得了这种病,唉,还不如死了呢。”
蔡邕听了母亲的话,连忙伏在她的身边说:“娘千万别这么说,儿如果没有娘,恐怕也活不到今天。儿自小就与娘相依为命,为了娘,我就是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说着,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最让母亲难为情的,是大小便失禁,稍不留神就解在床上,弄脏被褥。为此,蔡邕经常夜里不睡觉,按时帮母亲解大小便,端屎端尿,一点儿也不嫌脏、不嫌麻烦。实在太累了,他就坐在母亲床边的小凳子上打个盹(dǔn),一直到鸡叫天明。
有一次,蔡邕瞌睡太大,没等醒来,母亲已不知不觉把大便解在床上。听到母亲的哭泣声,蔡邕醒了,随即闻到一股异味,他立即知道发生了什么。他首先安慰母亲不要伤心,赶忙拉开一半被子,把母亲移到床的一侧,用手清理大便。接着,他打来温水,给母亲擦身,直到一切安顿好了,他才坐下来歇一歇。?
虽然蔡邕对母亲尽心照料,但母亲的病情仍在逐渐加重。在母亲去世前的一百多天里,蔡邕更是整天整夜地守在母亲身边,始终没有上床睡过一个囫囵觉。
母亲也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有一天,她哽咽着对蔡邕说:“这几年来,你为了娘,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没有过过一天安宁的日子,娘就是死了也不瞑目啊!”?
蔡邕拉着母亲的手,也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儿没有照顾好母亲,儿有罪啊!”?
不多久,母亲去世了。蔡邕虽没有钱,但还是按隆重的礼节安葬了母亲。随后,他在母亲坟墓的旁边盖了一座小房子,为母亲守孝,一直到三年后孝除方才回家。??
《后汉书·蔡邕传》
本篇成语解释:?
1.【相依为命】:xiāng yī wéi mìng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2.【死不瞑目】:sǐ bù míng mù 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指人将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情,也形容心有不甘。?
3.【泣不成声】:qì bù chéng shēng 泣:低声哭。哭得喉咙哽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