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四个人在房间说话,路程昨晚兴奋也没睡好,这会儿就困地直打哈哈。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咱们四个一起修修吧”说完就真趟下了,转头对着三个人,“你们不困啊?”
顾想倒是对他的主意很赞成,也躺了上去。
两个女生却脸红了,相互看了看,就默契地向屋外走去。
屋外,奶奶正在晒玉米,要把玉米的叶子先打结,串起来再用一根绳子拴起来。老人家看到两个女孩走了出来,就对她们说:
“我上了年纪,觉轻了,也少了,中午不睡怕晚上不着了,老头子倒不和我一样。”;
两个女孩在院子找了两个马札儿,也坐下来帮奶奶一起干活。
奶奶给两个孩子讲起了路程从小到大的经历。
路程的父母从出生前就一直在市里打工,孩子出生六个月以后妈妈为了工作就断了奶,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了。
所以,路程是奶奶从小照顾、照看大的,她对这个孙子格外的喜爱。路程是家中第一个孩子,也是老人家的希望和快乐。
“他出生就与众不同,是站生的。脚先出生的孩子是很危险的。村中会卜挂看相的老王头儿说这孩子命大,长大会有大作为。”
这是一种并不科学的说法儿,可奶奶却很相信。也常跟路程说,也就难怪小名叫路程,难怪路程自己也会说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奶奶还说,命硬的人,性格脾气也硬,从小挺有主意。
“但他有一点儿,就是心特别软”,奶奶早早就发现这一点。从小,他从没抢过村中小朋友的东西,有好吃的东西总想着分给别人,别人抢他东西一般孩子都会哭,但他却不会,还说那是因为他饿了。
常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时他就能够完全自理,七岁时会帮奶奶干活。
奶奶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孝顺、懂事、自立的好孩子,让她心中非常喜欢和欣慰。
陈香听着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感到心中有些情绪在汹涌,从最初的欢喜到悲伤。眼眶忍不住有些热,她觉得自己不知为什么地有点儿想哭,又怕奶奶和吴念看到,就起来说去厕所。
奶奶讲的路程,突然让她的心觉得有种疼痛的感觉,觉得心酸。原来,他是这样长大的,原来他是这样的一个男生。
嬉笑幼稚的表面下,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孤单,可她从没有看出来和感觉到。而奶奶讲这些她才意识到。
难怪每晚送她回家,他从来不说话,他也有着沉默的时候。
陈香其实内心比吴念成熟一些,她同样欢快开朗的性格背后有着安静沉默的一面,因为她觉得她心里的一些东西,是无人能懂的。
或许是琼瑶小说的缘故,开始有了脸红心跳,开始心有向往憧憬。
路程,是第一个开始进入她的心里的人,她突然想,以后自己要对路程好,一定要帮他让他学习成绩好起来,因为她想跟他一起上大学。
她抹掉眼角的泪回到院子,无言地继续绑玉米,听奶奶说话。
奶奶对吴念更好奇,因为顾想之前说,她不是这里长大的。
吴念和奶奶感觉很亲切,因为自己从小没有爷爷奶奶在身边,老人对路程的疼爱,让吴念很是羡慕。
虽然现在父亲带她和全家回到这里,她只在开学前匆匆地见了爷爷奶奶一面,就开始住校了。这是第二次见,吴念心中仍是很有距离,毕竟从小与他们从未在一起生活过,他们甚至没有抱过她一次。他们在她的世界里,成长中没有的空白太多了。
“你这孩子,也够可怜的,以后想吃什么,就来奶奶这。”奶奶觉得孩子这么小却要经历一些不应该属于她的,总是怪让人心疼的。
和奶奶说话,让吴念想起童年的很多美好,也想起一些不快乐的事,她鼻子有些酸。
顾想躺了一会儿却并没睡着,起来后走出来就听到她们说话,因为不想打断就悄悄站在门口,依在门边上听。
听到奶奶说的路程,听到吴念跟奶奶说的话,他心里觉得也很难受,想起第一次和她一起去河堤时,他就觉得特别想要保护她,想要对她好。
终于,不知过了多久,路程醒了,声音顾想听到了,就转过身面对看着他,现在他对这个同桌的认识更多了。
“我渴了,估计你也是,她们也渴了。”
路程带顾想去厨房,用碗盛了水端出来。路程第一时间是把手中的水递给奶奶,另一碗递给了陈香,而顾想则是递给吴念,又给路程。
“你喝,我再去盛一碗。”路程没有接,去叫醒了爷爷,又去厨房给爷爷和自己都盛了碗水。
又过了一会儿,四个人帮着奶奶把拴了很多玉米的绳子拉起来,路程一手牵着绳子的一头儿,踩着梯子去房顶,顾想则在另一头,而陈香和吴念在中间提着帮忙续,这样就都放到屋顶晒着。
终于忙完了,吴念第一次到农村的人家,这些都是她陌生而新奇的。大家又休息了一会儿,顾想提醒他们。
“咱们去练车吧”,
“奶奶,我们晚上就回学校了,谢谢奶奶。”吴念对奶奶说。
“下星期奶奶再给你们做好吃的。”奶奶起来送四个孩子到门口。
还是路程和陈香在前面,顾想和吴念在后面跟着。
一路上,吴念、陈香、顾想都很安静。
路程的歌声再次响起,这次他唱的是小虎队的《爱》。
那时,每个人都还不知道歌中的唱是什么,但觉得歌词和旋律都很好听,路程的声音也很好听。
从那天以后,这个秋天里的每个周日,他们四个都是一起练车、在路程家吃饭、奶奶做得各种好吃的,陪奶奶说话、帮奶奶干活,也还真的一张床同睡过,不过是路程和顾想在东屋,吴念和陈香在西屋。
四个人还学会了烧火,还会包饺子,擀皮儿-----
在岁月的时光里,这些共同的经历都留在了四个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