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有些时候,她也希望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在很久以前,在她还没有搬到现在这个地方之前。那个时候,她还很小,住在一栋老式的小洋房里。那栋小洋房大约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破旧的浴缸,还是老式的木楼梯,都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岁月的痕迹。那时候,她和妈妈,还有外公外婆同住,分别在两个房间。卫生间和厨房是同楼上的人家合用的——老上海的人都可以想象这样的光景,一点都不觉得陌生。卫生条件不算好,夏天的夜里还会有蟑螂或者老鼠,时不时的听到卫生间传来的轻声的尖叫,然后就是用拖鞋打蟑螂的声音。这样的生活,在她的记忆当中,大约过了近十年。
小时候的她也不是很贪睡,有时候,她会听着夜里屋子外面的动静。呼啸而过的摩托车,或者是清洁工的扫把用力划过柏油路面的沙沙声。这些声音在夜里显得格外的清楚却又亲切。大约就是这样,所以现在搬到了这个地方,她总是整夜整夜的睡不好,夜里睁着眼睛,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动静,却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声响,只能听到父母此起彼伏的鼾声——让她厌烦。还记得那个时候,很偶尔的,夜里帘子没有拉好,漏了一小段的距离,对面楼里的灯光就会照进来,有时候是刺眼的白光,有时候是柔和的黄光,落在她面前的墙壁上,她躺在那里,看着那淡淡的光,安然入睡。
她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地方,夏末秋初的时节。看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黄绿相间的梧桐树叶,穿过公用厨房的窗子,斑驳的落在灶台上。太阳逐渐升起,融化原本属于清晨的丝丝凉意,就连古老的木制楼梯上都是明媚的阳光。她喜欢在早上很早的时候站在窗子前面,那时候,她还不够高,只能踩着一个小椅子,看向窗外。看着那一缕缕阳光,看着那随风轻轻摇动的梧桐枝叶,还有那逐渐热闹起来的马路。听着嬉戏在梧桐树上的雀鸟叫声,还有那夏日特有的、蝉的鸣叫。过去的她,很喜欢阳光。喜欢那种热度,哪怕是暑天的时候,也不会对这样的阳光有丝毫的抱怨。
其实现在也是。
她很喜欢那种带着暖意的色彩。金黄色,温暖却不刺眼。没有白日里正午时候的阳光那样强烈,霸道的让人睁不开眼睛。所以,她最喜欢的是清晨,还有黄昏。虽然每到傍晚的时候,她总会莫名的一阵心悸,说不出的滋味。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感觉只会在傍晚时分出现,等到夜色渐暗,也就没有什么了。每每就是这样。那个时候功课重,每天放学的时候,都恰巧是黄昏时分,天色渐暗却未暗的时候,她总是坐在教室里,看着黄昏时分的阳光,透过窗子落在她堆满书本的课桌上,或者是恰巧落在她的手表上,一阵反光,手表上的水钻绽出耀眼的光亮。然后,她便痴痴的看着那种光晕,直到阳光缓缓的褪去。
她依旧喜欢阳光,如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再站在阳光里。她躲藏在距离阳光最近的阴影里,似乎不愿再去触碰那些温暖的光亮。其实,她渴望有这样一个人,在她独自坐在某个角落的时候,会走过去叫她,问她为什么一个人在那里,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这样的人曾经有过,这样的人现在没有。直到她离开了那所学校,直到她毕业之后以一个外人的身份再次回到这所学校,她依旧没能找回那个人。直到很久很久之后,她说了这样一段话,在一次同学聚会上。
她说:“千万不要让一个人得到了再失去。如果说一向只有寒冷和孤独,那么一切这样的日子都没有什么关系,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但如果先有人给予了温暖,但又在某一日因为某一些不可知的原因将这些温暖收回了,这个时候,过去的寒冷和孤独再次袭来,受到的伤害,或许会比从来不曾得到更深。”这段话的时候,他们正在ktv里,吵闹的包厢,一群男生围在那里打牌,女孩子大部分都在唱歌,没人注意到隐藏在角落位置的她。被自己的长发所覆盖,那么的落寞。就好像和过去一样,但又不一样,她依旧安静的坐在那里,就好像数年之前她坐在教室的角落,一样。
只是,一切都不一样了,当时间流逝。
【四】
很偶尔的,她会抽时间写写字帖。
很多时候她都是很安静的坐着,可是心,却并不静。晚饭的时候,她支起锅子,倒上水,开始煮面。和大部分南方人相悖,她非常厌恶米饭,几乎完全不愿意触碰,但却喜欢北方的面食。馒头面条,都吃的很高兴。放假之后,更是每天都以馒头面条之类的为食。却从来不见她有厌恶。水开了,她把面条放下去,看着面条在沸腾的水中上下浮沉,慢慢的软化散开。氤氲升腾,雾气慢慢爬上她的眼镜,她不由的站的远了一点。热气腾腾的一碗吃下去,她不愿意在碰别的菜。似乎热汤热菜才能符合她的肠胃,温度稍稍降低的东西,她就不愿意吃了。对于食物的挑剔远比对于别的要高,当然,只有在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对方喜欢的菜,她必然浅尝即止,哪怕那也是她喜欢的。平日里对于不熟悉的外人,她总是很谦和甚至谦卑的,客气并且寡言少语。哪怕别人说什么,她也只是笑笑,不多做评论。所以不熟识的人总是觉得,她是一个很好说话的女孩子,同时也很温和,哪怕有提出来不同的意见,也是非常婉转的。其实熟识的人也是这么觉得,就好像,之前在午夜帮助她的他,也是这样觉得的。可惜,她自己清楚,她不过是一个性格极端的人。要么极为谦卑,要么极为激烈。她知道这样的后果,可是却无法去改变。
推推眼镜,她坐在了电脑前面。习惯性的向右边的窗子看一眼,窗外已是一片漆黑,连月光都不曾看见。一天的时间就这样又一次过去了,每天都是这样,就这么过去了。她喜欢缓慢的生活节奏,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些什么,这些内容从未公布过,反倒是一些其他的悬疑科幻类的小说似乎还挺受欢迎——至少在某些论坛还算受欢迎。不知名的写手,论坛里面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名字,没有人知道她的长相年龄,就好像她只是一个存在于虚幻世界的人,从来不曾在三次元的社会真正出现过。
二零XX年,八月某日,下午19:17分
有时候,在星期五的这个时间,她会到徐家汇走走。站在天桥上,一阵阵的风吹动她的长发。她看着桥下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港汇广场、东方商厦之类的市场不断闪烁的霓虹灯。这个时候的徐家汇还是极为热闹的,人来人往的繁华。【有谁会不爱繁华的景象,有有谁身在繁华之中却能想到其他?当繁华落尽之后,剩下的大约只有满地的落寞,再无其他。】她常常这样说,颇有看破红尘的意味,和她的年纪极不相符。这天也是星期五,可是她没有去徐家汇。这并不是一种习惯,大约是一种怀念。
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父母并没有管她在做什么。妈妈忙着在外面清洗水果,父亲则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玩儿手机。每一天都像前一天,每一天都不可能跟前一天一样。就好像电视里面不会放同样的节目,哪怕放了,也不再是同样的时间。她又一次开始怀念,怀念已经逝去的岁月。在父母面前,她总是很开心的,至少看起来是。很多不开心的事情,她都没有跟父母提前过,哪怕只是只字片语。有些心事,她早早的就抗了起来,和同龄的女孩子相比,她始终是这么老成。当他问起的时候,她却说:“我不想让他们担心,同样也不愿意他们插手。”
想的太多,他也觉得她想的太多。
可惜,劝不住。
习惯。习惯这种事情想来是世界上最难以更改的,就好像你习惯了某个人的存在,当某一天这个人突然不再出现,这种习惯被打破,就会感到很不舒服,好像总是缺了些什么。
有些时候只是一念之间。
这是在她十六岁的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