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苏遇的那一年,我高三,他大三。那个时候不知道未来会有那么多牵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有能力让每一个人在看见他的第一眼对他产生好感,外表是一个原因,与生俱来的气质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总能很及时地看透别人想什么,比如避免别人尴尬,比如在合理的时候伸以援手。
我和米菲就是这么和他熟起来的,因为那晚我们离开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虽然还能打到车,但是两个女孩子走夜路毕竟危险,虽然我和她互讽安全指数很高,但是苏遇这个时候提出送我们回去,就很成功地让我们原本对他有好感的基础上又彪了几个好感的档次。
等几个人到了医院门口,他说去停车场把车开过来时我们才知道这个二十才出个小头的大男生已经成功地加入了有车一族。
苏遇笑起来的时候很好看,但他似乎从来都只是微笑,唯一一次笑的尺度大一点的是在高考毕业典礼结束后我们一群人聚在一起happy时,一群人跟疯子一样在ktv喝酒唱歌。
就连苏芷这个从来不沾酒精的人也喝h了,最后醉倒在沙发上,鉴于苏家哥哥在场,肖健还没这个胆子说送苏芷回家的问题。
可是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的心情会那么好,是因为那天是他女朋友回国的日子,不过他一高兴喝多了,所以去机场接机这个任务落到了肖健身上。
至于为什么是肖健而不是程熙何或者我们中间任何一个人,这得扯到很多故事,比如肖健其实早就和苏遇认识,比如,他把球砸到苏芷头上真的不是巧合,而是苏遇教唆的。不过这些都是在很久以后才知道的事了,肖健把这些说出来的时候,就是他和苏芷彻底掰了的时候,我的诅咒最终成为了现实,他们最后没有好下场。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最后的结局不是这样,我们也真的很难想象,苏遇这个看起来无比正经的男人,是怎么在背地里给肖健出谋划策的,场景肯定很猥琐,不过这个猥琐的一幕我们这辈子是没有机会见到了。
总之那天晚上大家都喝多了,苏遇的女朋友打电话过来时听到苏遇醉死了的消息很担心,这边肖健酒一喝多,虽然还没醉,但是坦承了很多,张口就是,“杨雪啊,没事儿的,苏遇就是喝多了也不会乱来,他你还不放心吗”。
然后肖健就出门打了个车直奔机场了,他去年刚考了驾照,但是喝了酒不能开了苏遇的车过过飙车的瘾。
兴也尽得差不多了,我们几个大概分工就是这样,我和米菲负责扛苏芷,苏遇就交给程熙何了。乍一看醉的全是姓苏的,合着这两个堪称天才的兄妹,是酒桌上的怂货,果然老天是公平的,给了你一方面的擅长就要取走你另一方面的特长,不过比起这一点点不如人家的而可以拥有这么多别人不如你的,我情愿沾酒必醉。保佑我高考超常发挥吧。
高考之后重新划分交际圈,我的圈子里却始终没有缺过米菲和苏芷。
一段继续走下去的友情,是因为能够保持联系和见面。
这对于我们几个来说是个好的开始,我们报了同一所学校,而且都考上了。
为了能混到一起继续作恶,米菲毅然放弃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录取机会,而是选择了北京的一所普通大学,我们选的专业不一样,米菲虽然没有去专业的美术学院,但在学校并没有放弃画画,而且每一次学校举办的画展她都能取得不错的评价,她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我一直没有办法把一个只会研究线条柔和与美感色彩对比的未来画家与经济学扯上什么关系,但是她的确选的就是经济管理。
苏芷学的是金融,但是整个大学她学的远不止一个专业,同时兼顾的还有政治学,心理学,连只要求的英语六级她都自己去过了八级的考。我记不清大学四年她拿了多少个学位,她的未来注定是社会的精英。
至于我,应该算是学的中文,最没有出息的一个专业。但是我可以很自豪地对着那两个又是经济又是金融的拜金女说我的文化内涵如何高,那种视钱财如粪土的情操是她们这辈子都只能仰视的。
不过这番话换来是那两个翻阅财经杂志的女人的鄙视,并且表示对于我这种从来不知道理财的生活作风以及强烈的文艺系女流氓气质很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