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的耳边听到浪荡二字时,难以接受的表情,“老爷,你凭什么说我浪荡?我敢发誓,我陈明珠除了你没有第二个男人。你怎样对我都没有关系,可不能这样对待小雅,小雅是温家的血脉,不是野种……不是……”
温昌海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句话,很是愤怒地站起身,双掌拍在桌子上,是无比厌恶的眼神看着陈氏,“最后在说一次,无论小雅是不是我的女儿,她都是要嫁的那个人。还有你,也要想清楚,想明白,这温家的家财万贯怎会落入野种的手中?所以只能是小雅出嫁,如玉接管这个家。”起身,摔门离去,在寂静的夜里响声是那么惊心。
陈氏只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在转动,很是郁结的心口变的无法呼吸,这一刻她清楚地知道这个误会是怎么也解不开,她的存在他早已忘怀,她们母女的死活他又会在乎吗?忘却吧~!
失望透顶的心情让陈氏再也没有任何想要解释什么的想法,她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她确定,非常肯定小雅是温家的骨肉。
本就有病的身体,再加上这样的双重打击,使得陈氏的身体更是一蹶不振,心死大于悲,放下凡尘琐事,一心只想要吃斋念佛,就当是在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赎罪,为她和孩子们祈福。
一串串钥匙也被陈氏从密盒里拿出来,一一触摸着它们的感觉,这是她唯一能留给孩子的,唯一能属于孩子的。
陈氏的眼前在浮现大哥的脸庞,无声的泪水滑落脸庞,对不起,大哥,原本属于你的一切,我还是不能让它属于你,原谅我这个自私的妹妹。
天色放亮,陈氏这一晚 是一眼没合,瞪眼看着天亮。
蓝兰倚坐在房门口睡了一晚,只记得老爷怒气而走,也不敢贸然进屋去看夫人怎么样,也不敢离开半步,连上茅房都不敢。
睡眼朦胧地睁开眼睛,看着微亮的天色,蓝兰是紧忙站起身,强打起精神看向房门。
房门还是那样开着,夫人面无表情地坐着。
蓝兰是一咬唇,很是心疼的眼眸看着大夫人憔悴的脸庞,转身悄无声地离开。
约莫半盏茶的时间过后,蓝兰的身影出现,手里端着东西,慢动作地进了房间后,“大夫人,奴婢伺候你洗漱吧~!还为你准备了参汤,喝下参汤后,好好睡一觉,一觉醒来把所有不好的事情抛之脑后,一定能想到办法阻止二小姐出嫁。”
陈氏缓神的眼眸看着蓝兰,“去关上房门,过来你坐下。”
蓝兰倍受惊的眼神,“奴婢?”
“嗯,过来坐下,我有事交代你。”
蓝兰点着头,先是把房门关好,再之后很是不安地坐在了陈氏的身边。
陈氏气虚的状态,看着手中的钥匙,“蓝兰,听好我说的话,嘱咐小姐,不要因为娘的存在牺牲她的幸福。还有把这钥匙和这封信交给二小姐,二小姐看过之后自会明白。”
“夫人,您这是要做什么?”
“凡尘俗事已再和我陈明珠没有任何关系,以后连你都去二小姐身边照应吧~!不用再回来了。”
蓝兰是无比吃惊的表情,“夫人,您和老爷之间是夫妻,夫妻之间有什么事情不能化解?夫人您为何要这样委屈自己?亏待自己?连奴婢都觉得您这些年过的这么辛苦,为什么不把误会解释清楚,奴婢也相信夫人是清白的,小姐一定是温家的骨肉。”
陈明珠是闭着眼睛,泪流满面的状态,“连你一个丫鬟都能相信我,却无奈枕边人却怎么也不相信,不需要在解释,你也不用再多说,就跟小姐说,我一切安好就可以了。你去吧~!以后一定要小姐万事小心,无论是回陈家的时候,还是嫁去慕容府,又或是在温家,你一定要照应好。”
蓝兰咬唇点着头,“是,夫人,奴婢会舍命保护好姐姐的。”
陈氏吃惊的眼眸瞪眼看着蓝兰,“你刚……叫什么?”
蓝兰是起身跪地,看着陈氏,“夫人,还记得蓝兰来温府的时候是几岁?”
陈氏回忆往事的表情,“7.8岁的模样。”
蓝兰是含泪一点头,“是,那时候的蓝兰已经懂事了,我娘也知道了夫人的苦心,对您更是感激不敬。我娘期盼有一日,老爷能想起她的存在,所以才用心良苦地在大门口让奴婢与您相遇,娘知道您是好心肠,定会好心收留我。”
“你真的是柔娘的那个孩子?”
“蓝兰更是含泪地点头,“在蓝兰入府二年以后,娘的期盼还是落空了,但她还是不死心,于是我娘便把妹妹也送进了府内,也就是二小姐第一次出府门的那日,娘利用了二小姐的怜悯之心,把蓝梅也送了进来。”
“这么说,你和蓝梅真的姐妹,真的是柔娘的那两个孩子?”
“是,请夫人原谅蓝兰的隐瞒。”
陈氏似欣慰地笑了笑,“能看着你们两人长这么大,也算是功德无量的好事情,是我应该要你们原谅,如果当年没有送走你们,或许你们也应该以小姐的身份生活在这个家里。”
蓝兰是摇着头,“不是的,我娘说过,如果当年不是夫人冒死送我们母女出府的话,就没有现在的蓝兰和蓝梅。所以我娘除了有私心以外,最大的夙愿便是能报答您。而现在夫人的夙愿就应该是看着小姐平安,所以蓝兰会用命保护二小姐的平安。”
“柔娘现在可好?”
“嗯,就是身体大不如从前,但还算是安好,夫人不用挂心。”
陈氏有些呼吸困难地喘息着,“去吧~!有你这番话,我也会很安心,姐妹齐心,其利断金。”
蓝兰的眼睛里有着错愕之色,“大夫人……您承认我和妹妹的身份?”
“你们也是温家的血脉,可我承认又有什么用?无论怎样……都是没有办法浮出真相,就这样过吧~!跟着二小姐,至少她不会亏待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