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荀灌(guàn)突围搬救兵
作者:冯梦月、丁卉 时间:2020-05-15 04:08 字数:1400 字

荀灌,生卒年不详。西晋时期官员荀崧(sōng)的女儿,勇敢机智,少年有为。

西晋末年,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生战乱。荆州一带有个叫杜曾的小官僚,趁机起兵反叛晋朝,包围了宛(wǎn)城(今河南南阳)。

当时,驻守宛城的晋朝官员荀崧,带领军队死死据守,十天过去了,二十天,三十天……叛军十分嚣张,进攻越来越猛烈,而城内的兵力越来越少,粮食也越来越少。眼看危在旦夕,荀崧万分焦急,他不得不考虑从别的地方搬救兵,很快他就写好了一封求援信,向自己的老朋友、襄(xiāng)城太守石览讨救兵。?

信写好了,但是却没有人敢突围出去送信。?

荀崧有个女儿,叫荀灌。她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舞刀弄枪,一直跟随父亲在军营中生活。这时她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已经是一个相当有本事的小英雄了。她看到没有人敢去送信,就挺身而出。?

荀崧知道女儿勇敢又机智,但她毕竟太小了,做父亲的怎么能放心让她去呢??

“你不能去,这太危险了!”他对女儿说。?

荀灌慷慨激昂地说:“父亲,现在全体将士都在拼死守城,我却没有什么贡献,我也想为国立功,让我去吧!”?

“这……”荀崧犹豫了一阵,又问,“你怎么突围呢?”?

荀灌说:“刚才孩儿上城察看,发现东南角上叛军不多。父亲您可以在城上竖起降旗,诈言明天一早出城投降,敌人肯定放松戒备。这样的话,孩儿等天一黑,就可以从东南角突围而出!”?

荀崧看女儿说的有理,又暂时没有更好的人选,只好答应让她去送信。他手下的将士,见荀灌小小年纪,都这样勇敢,很受感动,也纷纷报名,要求陪同前往。?

于是,荀灌就挑选了几十名勇士,组成了突击队。当天夜里,她率领这支队伍,骑上快马,突然冲出城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冲出两里多了。敌人赶忙抽调兵力,紧紧追赶。荀灌从容不迫,指挥将士,边战边走。在他们前面有座密林,他们躲进林中,由于天黑,树木又多,敌人不敢贸然进入,退了回去。?

于是,他们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天亮以前赶到了襄城。?

石览看完荀灌父亲的求援信,苦笑了一下,说:“我这里的兵自己守城还不够,哪里还能去援救宛城呢?”?

荀灌一听,大声说:“我父亲要不是万分危急,也不会让我来的。您既然不肯发兵,就不要怪我的鲜血沾污了您的锦袍。我只恨不能救出宛城了!”说完,就要拔剑自杀。?

石览急忙阻止,说:“刚才我不过想试试你而已,荀将军有难,我怎么会见死救呢!我立刻就发兵!”?

为了请到更多的援兵,荀灌又用父亲荀崧的名义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梁州守将周访那里请求援助,周访马上派儿子周抚带了几千人马,会同石览的军队,一起前往宛城解围。?

很快,荀灌同援军一起杀回宛城,她一马当先,奋力冲杀。守军与援军内外夹击,终于打败了杜曾的军队,解了宛城之围。?

后来,周访才知道请援兵的小将原来是荀崧的女儿,大吃一惊,钦佩不已。?

荀灌搬救兵的事顿时传为美谈,受到人民的称赞。??

《晋书·荀崧传》

本篇成语解释:

1.【危在旦夕】:wéi zài dàn xī 旦夕:早上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危险就在眼前。2.【挺身而出】:tǐng shēn ér chū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

3.【大吃一惊】:dà chī yī jīng 形容非常吃惊。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