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老和尚万里取经 ?
作者:冯梦月、丁卉 时间:2020-05-15 04:08 字数:1487 字

法显(公元335年—公元420年),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 yuán)人。东晋名僧。为求真经,矢(shǐ)志不渝。

大家可能都看过或者听说过《西游记》,对去西天(今天的印度,当时又叫天竺 zhú)取经的唐僧比较熟悉。唐僧本名叫玄奘(xuán zàng),他是唐朝的一个和尚;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比玄奘大约早二百多年,有一位和尚也到过西天取经。他是谁呢?

他就是东晋的著名僧人法显。?

法显本姓龚(gōng),他的父母都信仰佛教,受父母的影响,他很小就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三岁那年,父母干脆把他送到寺庙当了一个小和尚。长大以后,他认真钻研佛经,成了一个虔(qián)诚、博学的佛教徒。?

当时,佛教虽然早已经传入了中国,但是,还有不少佛教经书没有传过来,法显在平时的钻研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问题搞不清楚,非常模糊。他认为主要是因为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教经书。有些问题,他向别人请教,别人也答不上来,他感到很苦恼。?

一天,他同几个著名的有学问的老和尚又谈起这件事。法显说:“我一直想到天竺去求经,到了那里,就能读到更多的经书,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而且还可以借机会瞻仰(zhān yǎng)圣地。我今年六十五岁了,再不去的话,就来不及了,以后走都走不动了!”

旁边的和尚听了十分感动,都说:“你这么大年纪,还想去天竺求经,我们就更应该去了!”经过仔细的商量,他们决定结伴同行。第二年春天,他们一行人从长安出发,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征途。?

不久,他们出了阳关,来到了有名的白龙堆大沙漠。那里到处是滚滚的流沙,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流沙淹没。天空中看不到一只鸟,地面上看不到一头野兽,人在沙漠中,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只能靠一些死人的骨头来辩认道路。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足足走了十七天,好不容易闯过了这道难关。?

十几天以后,他们面前又横立着一座更大更危险的沙漠,这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人们称之为“死亡之海”。在这个沙漠里,他们遇到了更大的危险。?

他们走着,走着,忽然有一天遇上了沙漠里的热风暴,把大家冲散了,而且都迷了路。他们各自在沙漠里转来转去,几天后,竟然又走到了一块,但是却有两个人失踪了。再一看,走了几天,他们又回到了原来遇上风暴的地方。?

沙漠里几乎没有水源,带的水比金子还贵,不到实在忍不住的时候,谁也不肯喝一口,干粮也越吃越少。?

九死一生之后,他们穿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接着又越过了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的葱岭地带。就这样,两年以后,他们经过长途跋(bá )涉(shè),终于到达了天竺。?

法显在天竺访问了不少寺庙和佛教圣地,结交了当地许多友人。他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学习梵(fàn)文(古印度的语言文字)和佛经。又花了两年时间抄写佛经,准备把它们带回国内。后来,他搭别人的商船从海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以后,他未作休息,一心想着把带回来的佛经翻译成汉文。几年以后,他成就显著,译出了很多梵文佛经,对佛经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写的一本记述旅行中见闻的书,也成为了后来人们研究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晋书》

本篇成语解释:

1.【九死一生】:jiǔ sǐ yī shēng 形容处境极端危险或多次经历极大的危险而幸存。

2.【悬崖峭壁】:xuán yá qiào bì 悬崖:高峻的山崖。峭壁:陡峭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3.【千辛万苦】:qiān xīn wàn kǔ 极多极大的艰难辛苦。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