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马知节正色直言?
作者:冯梦月、丁卉 时间:2020-05-15 04:10 字数:1474 字

马知节(公元955年——公元1019年),字子元,北宋官员。为人正直,遇事敢直言,不怕得罪人。??

一天,泰山脚下的一座庙里钟鼓长鸣,热闹非凡。突然,一个人被一群士兵从庙中推出来,这个人边走边说:“我要说,我就是要说!事情就是这样的!”?

这个人就是北宋著名的敢于冒死讲真话、不怕得罪人的马知节。这一次他是跟随宋真宗去泰山祭祀(jì sì),行祭祀天地的大典的。?

为了表示虔(qián)诚,宋真宗下令,在去祭祀的途中,他自己带头,下面的文武官员,一律不得吃鱼、肉等荤食,只能吃素。?

这一天,队伍到了泰山脚下。为了有充足的精力上山,他们就在山脚下的一座大庙里歇息。宋真宗对随行的大臣们说:“你们一路上真是辛苦了,连吃饭也只能陪着我一起吃素。你们真是朕的忠实的臣子啊!回去以后朕一定要好好地奖赏你们!”?

随从的许多官员为了取悦皇帝,都大声说:“皇上,都是由于您皇恩浩荡,领导有方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真宗表面上不露声色,心里听了十分舒服,正暗自得意,突然有个大臣快步向前,跪倒在宋真宗面前,态度严肃地说:“皇上,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些人在欺上瞒下,他们并没有陪着您一起吃素,有人杀驴子吃肉。这是我亲眼看到的,请皇上明察!”?

这个人是谁?竟然敢当众唱反调?在皇帝面前说这种话,连一点遮拦(zhē lán)都没有,故意惹皇帝不高兴??

不过,马知节说的倒是真话。一路上,他发现有的大臣嘴上说得好听,但暗地里却偷吃驴肉解馋(chán)。因此,当他听到皇上夸奖群臣,群臣也大声附和时,他觉得这是欺骗皇上,就不顾一切地在皇上面前直言相告。当时那些大臣们都非常尴尬,大丢面子,他们都暗暗下了决心要报复马知节。但是马知节毫不理会,只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他就坚持,决不隐瞒。他认为做人就是要堂堂正正,决不能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祭祀完了以后,宋真宗一行回到了都城开封。为了庆祝祭祀的成功,犒劳群臣,宋真宗在营中摆下宴席,一派热闹景象。划拳声,碰杯声响个不停,喝了一半的时候,宋真宗登上御楼朝远处望去,只见都城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一片繁荣昌盛的气象。?

于是宋真宗感叹地对群臣们说:“啊!现在都城里的百姓们生活满足,安居乐业,你们辅佐我的功劳不小啊!来!我们干杯!庆祝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接着又是一阵碰杯声。

不料,这时马知节又一次上前,正色直言道:“皇上,那些沿街乞讨的穷人都被赶到城外去了。”原来,那些官员们为了让皇上高兴,早就命令差役去大街小巷巡走,发现有沿街乞讨的,马上赶出城外。因此皇上看到的,只是一种假象。?

宋真宗马上派人去调查,当明白事实真相后,他才知道,总说好话的那些大臣,都是为了取悦他而在说假话,做假事,是在隐瞒真相。只不过他喜欢听好话,总希望听到臣下说他治国有方而已。?

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他连连说:“做大臣的,就是要像马知节那样,讲真话啊!以后谁还要欺骗我,我就对谁不客气!”?

说实话、办实事的人终究会得到人们的承认和赞许的,不是吗???

《能改斋漫录》

本篇成语解释:

1.【不露声色】:bù lù shéng sè 不流露感情。形容镇静、沉着。

2.【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 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3.【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 踵:脚跟。肩挨肩,脚碰脚。形容拥挤、人多。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