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我们的军营,你会看见一片刚拔挺秀、昂然屹立的白杨,它给人以英武不屈和坚韧不拔的感觉。啊!这一株株高高的白杨,不正是我们战士茁壮成长的象征吗?
伙房门前的那棵水桶粗细的白杨,是十年前老炊事班长亲手栽下的。那天,他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对聚集在这棵白杨树苗前的同志们说:“我人复员走了,心却象这棵白杨一样,在这里扎根,和大伙一起为祖国站岗。”在同一天晚上, 他和新任班长牛长吉促膝谈心,把工作交代了又交代,安排了又安排。临走时,他又嘱咐牛长吉几遍:“记住,别忘了杨 大娘! ”
杨大娘就是军营旁那个杨家庄上的五保户。老人家年老眼瞎,孤身一人。在旧社会,丈夫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丁,活活被打死在逃跑的路上。黑暗的旧社会,困窘的岁月,折磨得她双目失明。解放了,大娘得到了政府的关怀。公社化后,大队又把她作为五保户照顾起来。老班长知道了这个情况, 抽休息时间经常去给她挑水,扫院子,拾柴草,惹得村里团支部的姑娘、小伙向老班长提“抗议”,老班长解释说解放军是人民的勤务员,抽休息的空儿多干一点,队里就省一份 心,你们也能多一份精力搞生产。”
牛长吉知道老班长的心情,他对老班长说:“班长,你放心吧,你咋做俺就咋做! ”老班长没有立即说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本书,牛长吉接过来一看,是《雷锋日记》。老班 长说:“咱岗位不同,但都应该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 同志学习’,对吗? ”牛长吉点了点头,紧紧地把《雷锋日记》 捧在怀里。
老班长退役了。
牛长吉拿起了老班长挑水用的扁担。
牛长吉举起了老班长劈柴用的斧头。
牛长吉踏上老班长走了不知多少遍的通往大娘家的路
牛长吉把雷锋精神时时刻刻记在心里。
大娘问长吉:“同志啊,你天天来照料俺,俺心里真过意不去。你告诉俺叫啥姓名,以后不论到哪,大娘心里头都记着这样的好人啊! ”长吉回答说:“大娘,我是解放军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叫俺这样做的,你叫俺同志就行。”“你怎么和上一位同志一个样呀? ”“是的,我们都是毛主席的战士,我是来接他的班的! ”
炊事班的其他同志们呢,不论是假日还是工余课后,都学着班长的样子,为贫下中农、为集体做些细微而平凡的事情。
时间悄悄地从沸腾生活的长河中流逝。转眼两年过去了, 牛长吉也要复员了。他也学着老班长的样儿,栽下了一棵白杨树,照样儿地把这一切交代给继任班长王文清。
王文清想的做的就更周到了,他还用手推车推着杨大娘去听戏。他坐在大娘身边,复述着舞台上的故事,大娘和王班长一起,为恩人毛主席拍响衷心感激的手掌……秋风一 起,王班长怕又让生产队的姑娘们抢了先,便悄悄地量了尺码,画了鞋样,夹在信里寄回远在江西的老家,让自己的爱人给大娘做了一双棉鞋。入冬,大娘穿上这双千里迢迢寄来的又合脚又舒适的新棉鞋,两行热泪象断了线的珠儿,扑簌簌落了下来。她拉着王文清的手说:“孩子,你们真是毛主席 的好战士啊! ”
当《雷锋日记》传到班长张曙手里的时候,杨大娘遇上了一件大喜事。一天,张班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她:“大 娘,你的眼能治了! ”原来张曙听说军区巡回医疗队已经来到团部,里头有个专治眼病的医生。
那知杨大娘听了不动声色,心想:自己这双眼瞎了几十年了,还能治好吗?过去有个郎中说,你要治好这双眼睛, 除非生蛋的母鸡会打鸣……可张曙不管这些,向连里请了个 假,借了辆手推车,又上了大娘的门。张曙说:“大娘,去试 试吧! ”大娘拗不过张曙,只好上了小车。三十里羊肠山路, 爬坡跨涧,从朝霞出走到日头直,才到了团部。
事隔半个月,卫生队打来电话,说要给杨大娘拆绷带了, 让去个人。连里又让张曙带了苹果、鸡子赶了去。
綳带一道一道地从大娘眼上解开,解到最后一层,杨大 娘慢慢地睁开了眼,忽地又一下子用双手捂住了眼睛。慢慢 地她用手在眼眉上搭了个罩,她看见了!见了金光灿灿的太阳耀着五光十色的绿水、青山;看见了眼前是一片红星、 红旗……大娘啊,你看吧,尽情地看吧!几十年沧桑巨变, 换了人间,两种军队两重天;大娘啊,你尽情地看吧,是恩人毛主席使你重见光明,为的是让你好好看看这金色的世界啊!
大娘紧握着张曙的手,望着他那通红的脸膛,浓黑的眼眉,乌亮的眼睛。她笑了,欢乐的泪珠夺眶而出。
回来后,大娘硬是不肯回家,她要张曙领她到连队里,看看那些曾经照料过她的子弟兵。全连的同志都看遍了,可大娘还不满意,为啥哩?因为有不少熟悉的声音她没有听 到。连长说:“大娘啊,你实在要看,就看看这张照片吧。他是我们大伙学习的榜样,都是一样的战士,一样的红心。”连 长从张曙那里拿过《雷锋日记》,指着雷锋的照片介绍给大 娘。连长还说:“大娘,再要看,你就看看我们门前这一排白杨树吧!这都是那些离开连队的同志亲手栽的,如今长大 啦,成材啦。”大娘手托着《雷锋日记》,来到白杨树下,望着英姿勃勃的战士,激动地说:“有了你们这些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出来的好战士,什么狼虫虎豹和狐狸骗子都 不怕!”
十年过去了,据我们所知,第一任老班长在农村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牛长吉在工厂任团委书记,王文清留队任后勤助理员,张曙呢,是连里现在的指导员。他们象茁壮的白杨树一样成长起来了。连里一批又一批战友们接过了《雷锋 日记》,发扬着雷锋的精神;照顾杨大娘的任务,已经交代
给第六任炊事班长了,而我们营房周围的白杨树呢,也越栽 越多,越长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