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居然没多少人收藏,我也知道这书对你们没什么有用处,可是……唉!
各位,收藏下吧!收藏人数很少啊!
把产品打进超市,利用超市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和人气,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创造不菲的业绩,是众多商家梦寐以求的事情。但能进入超市的商家毕竟是少数,如何才能把产品打进超市,游刃有余、轻松做掌柜呢?以下是一些经验。
了解商场规则,方能心中有数
超市是个销售大平台,连通商家和消费者。超市有一套管理和营销模式,进场前要了解他们的管理和营销规则是否适合自己的产品,自己能否接受。否则盲目进场,只亏不赚。
一、销售扣点。超市的赢利来源于对销售额的扣点。一般超市的扣率在15%~30%,也有少数超市,扣率高于30%。决定扣率有以下几个因素:1.大品牌低,小品牌高;2.小超市低,大超市高;3.商家和超市的关系。扣点太高的超市很难赚到钱,只适合厂家撑门面,应该有选择地放弃。
二、保底数。超市有一项重要管理手段,就是每月给供货商划分任务数,俗称保底数。比如说某个月超市给某个供货商或厂家的任务是2万元,而供货商或厂家只完成了1万元,供货商就得把未完成的1万元按扣率买单,如果是按20%计算,供货商得给超市交2000元。对于刚进超市没太多经验的经营者来说,保底数越低越好。
三、促销活动。每逢节假日或店庆,超市都会搞一些力度大的促销活动,要求各供货商参加。有些活动是可以参加的,比方说全场七折或者八折的活动,超市还会给一定的返利(一般是5%),这样算下来有利可图。但现在超市间的竞争十分厉害,各超市争相压低价,用损害供货商的利益来博取营业额。假如超市搞买赠活动,买100元返60元的购物券,最后要求供货商按3.8折结账,也就是说如果供货商的进价高于3.8折就赔了,这样的活动如果不是商场强制要求就不参加。但对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商家,商场要加扣点数,理由是,你享受了商场活动带来的人气。这些都要了解清楚。
四、末位淘汰。这是超市最狠的一招,有些超市执行这个政策,把销售最差的踢出去,到那时,前面进场所花的一切费用全部打了水漂。一些品牌为了扩大影响,硬撑着非要上超市,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后果。某二线内衣品牌欲在当地一超市上专柜,进场之前就觉得赚不到钱,但为了提升形象,获取边际效应,还是硬着头皮上了。结果上货三个月没赚到一分钱,营业额在内衣区月月排末尾,还接到超市黄牌警告。两个月后被强制清场,前期的进场费用和装修费用全部损失。可见,面对实行末位淘汰的商场,供货商还是要谨慎行事。
以上讲的都是进驻超市前,必须和超市逐条谈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一般没有定数可言,基本都是活的项目,这就牵扯到一个话语权的问题。超市是强势,而供货商处于下风,想在和超市的谈判中有话语权,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所持有的品牌是强势品牌,超市有求于你;二是持有的品牌的销售额遥遥领先,处于行业老大的地位;三是供货商本人和商场管理层有良好的私人关系。
运营要得当,提高营业额最重要
不要以为进了超市就万事大吉,超市里巨大的费用需要提高营业额来摊消。但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这就避免不了同行之间的竞争,在超市里,同一产品十几个牌子往往只集中于一小片位置上,竞争的激烈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如何有效应对竞争,供货商也要做足功夫。
一、导购培训和管理
超市的导购一般由超市来管理和培训,由超市代发工资。有的供货商误以为这样就不需要再进行其它的培训了。其实超市对导购的培训只是泛泛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自己的培训。终端上优秀的导购和差的导购相比,营业额会相差八倍。这个问题在超市尤为重要,因为顾客在购物的时候,往往是不买你的,就会买了竞争对手的。所以一定要按本品牌的规范和培训来严格要求,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优秀导购队伍。
二、库存管理
做生意必然遭遇库存问题,想让货品周转流畅,就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库存。这个合理的库存和人们常说的“库存”可不是一回事,合理的库存指的是既能保证运转,又没有积压的滞销货。如果仓库里还有一年以上的旧货,这叫“运营沉淀”,这些货要积极处理。而且超市本身还有个账期(一般都是次月中旬结上月的营业款,平均有40天以上的账期),如果货品再周转不畅,对资金的压力将会十分严重。
在对待滞销品方面,一定要果断,该处理时候一定要出手处理,因为积压只会导致产品的日益贬值,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导致现金无法正常流动。对于积压品可以进行削价处理或者作为促销品赠送等方法来处理。同时,要经常盘点的库存,明确了解产品的走向,并详细分析销售数据,以减少库存积压的风险。
三、促销
促销是清理库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促销的真谛就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给消费者以优惠,从而促进销售。多年的超市经营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理由的降价或打折优惠必定会打击前期的忠诚消费者,而前期的忠诚消费者才恰恰是我们的核心顾客。
促销的形式是非常多的,常用的有抽奖促销、赠品促销(注意要选择合适的赠品)、折扣促销、联合促销(与其它有形象基础的品牌联合促销)、路演促销(也可以是模特秀)等。
做促销活动的力度要是够大,可以向超市争取两项支持。一是减免扣点,二是争取特卖位置。今年3月初,某保暖内衣品牌做清理库存促销,打出了全场4.9折的噱头,由于活动力度比较大,活动前,经销商向超市申请了在一楼人气比较大的特卖区上两个展位及返5%的扣率。半个月的活动,取得了五万多元的销售额,达到了清理库存的目的,由于有5%的返利,还实现了甩货不赔钱的佳绩。
四、有效应对竞争
除了人员培训、库存管理、促销活动以外,最能体现有效竞争的地方就是货品方面了,适销对路的产品永远是应对竞争的利器。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应该包括:正价的形象产品、跑量的特价产品、打击对手的产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击对手的产品。在超市或商场中,同类产品一般都集中在一起,和对手的厮杀往往是血淋淋的火拼,而这些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这就需要选取一些和对手的主打产品接近的特价产品,压低价格,冲击市场。小范围有选择的价格战往往比乱打大打价格战效果要好得多。
其实,不管是用哪种经营手段,努力提高营业额才是最重要的。营业额上去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对大多数经营者来说,把产品打进超市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虽然进超市的条件苛刻、成本高,但有稳定的客流,只要运营得当,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做掌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