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艺汇演的任务
作者:何青蓝 时间:2020-10-04 18:56 字数:2293 字

  肯定是为了节省金钱和时间,以此才提高了办事效率,应该花费了一个星期左右,孙旺信新不但给大伙儿带来了好消息,而且更惊喜的是他的身后还跟着一条长队的建筑工人和建设用具,零零散散加起来有整整两卡车对的惊人量,围观的村民更是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争先恐后的观摩从来没有见过的阵势,熙熙攘攘的议论纷纷。

  “这来头肯定不小,就是不知道费用咋说。”村民甲说。

  “那还是用说,一定不会便宜,你看这阵势。”村民乙跟着搭话。

  “那也不见得,咱村长办事,外村人不知道,咱们自己还不清楚吗?”村民丙说。

  “话也不能这样说,或许这些不同往日呢?”村名丁说。

  “能不说吗?啥事都是他自己办的,别人即便说也是有权利的。”村民甲变了语气。

  “还是看看再说吧,瞎讨论也不见得有结果。”村民丙说。

  “倒也是,”村民乙说,“快快跟上,这就要进村了。”村名乙望着扬尘而去的卡车嚷嚷着说。

  一时间,他们四人也就不再说话了。

  ……

  孙旺新为了让村里的年轻人也跟着长长见识,同时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请来的建筑队的工资结算是按天进行支付的,假如建筑队的完工时间太过长的话,肯定费用越大:拖一天要付一天的费用),当然他也考虑到可以学学外面的先进技术,增长增长村民的知识,长长外面的见识等等问题。鉴于以上原因付诸的行动便是他拉了村里一大批年轻的小伙子参加建筑运动。由于建筑队加入了新工人因素,新人上手肯定没有老工人手里的活儿熟练,何况新员工人数早已经超过原建筑队的人数,但是,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还是义无反顾的通用,新房屋的诞生日期真是如揠苗助长般在村民的眼里拔地而起。

  然而,由于修建房屋抽掉了一大批身体强壮的劳动力,修路上的队伍遭到实质性的大幅度锐减,放眼望去,场地上都是驼背搭腰和身材幼小的老、新生命,他们拐拐搭搭如同蜗牛爬行,而且孩子们根本就是凑热闹耍着玩,这让原本进程就是很慢的修建工程又因为失去一大批身强力壮的阳刚之气,比之前更慢了。结果,新的房屋都建成好多天,户主们开开心心的住了新房,他们吃过饭没事,就搬个凳子放在阳台,手里磕着自家种的生葵子,遥望这里。那副画生动的还在汗流浃背顶着炙热的太阳奋斗在那条外环路上,气喘吁吁的大伙儿。

  到底路要怎么修,参加修路的任何村民心里都没有谱,更何况他们的一生大都生活在农村,根本没有见过城市的柏油路长什么样子,完全听凭村长的指挥进行。拖拖拉拉一段时间,外环路总长(400米)终于达到预期目标,看起来总算铺砌成个粗略的样子,剩下的事便是路的宽度,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他们最初的计划是从内往外了修:就是先整体上把这条环形路的“环”修出来,而后沿着这个“环”向两边进行延伸,也就是让本来瘦小的“环”变得丰满些。

  为了让路的宽度也达到理想的数字(九米),那就是要解决身材苗条“环”的问题。孙旺新经过一番熟虑后,打定了注意。于是,孙旺新又带领大伙儿砍伐了原本生长在路两旁经过岁月无数次洗礼的苍天大树,两旁的树砍伐之后,他还亲自拿着卷尺量了量,大伙儿明明看到显示的数字已经达到预期数字,然而,孙旺新的嘴里却总是反复嘣出几个字:还是缺点儿还是缺点儿。所以,大伙儿只能沉默不语按照他的“还是缺点儿”的指令,继续开工,他们又把两边的草地重新整顿,愣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宽两米。其实,孙旺新已经很满意了!

  孙旺新敲着唐锣打着鼓,号召大伙儿再接再厉力争上游,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而大伙儿仅是今天过去补补缺儿,明天过去补补缺儿,后天过去再把前两天补的缺儿重新挖起来补上更好的缺儿,一而再,再而三,然而,过几天后,大伙儿又发现还有比之前更好的缺儿可补,于是就再把那片已经被整的遍体鳞伤的土地无情的铲起,然后重新补上缺儿……因此,孙旺新原计划完工的时间就是这样被一天天浪费掉。

  殷树新也确确实实参加了外环路的修建运动,尽管那时候瘦弱的他根本拎不起沉重的铁锹,推不动步履蹒跚的独轮车,然而,他却真实的日夜兼程的付出行动,把咸咸的汗水挥洒在那条外环路上,可以说,他未曾有过丝毫偷懒懈怠,比起任何一个真抓实干的村民。

  无论风雨,殷树新都是照旧拎着那天他在家里找到的半根木棍和残缺不全的碗茬儿,带领着几组(村分组形式)的一群小伙伴儿们,顶着“大后方”这块阵地的重中之重,挺像那么回事的自发担当起质量安检员的任务,兢兢业业。修路大队部每修进一段,殷树新便和小伙伴紧跟一段,自觉例行检查、修补,只要走在前面的村民完工,他们便第一时间扑上去,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突破性的超前,戏剧性的检查在修路队伍的前面,尽管后面不断传来夸张的笑声,他根本不在乎。他们很认真,每一段他们都在后面用各自的工具捅捅戳戳,生怕哪片没铺到位的角落变成漏网之鱼。

  像殷树新一样很“闲”的很多,多的像学校举办运动会。按理说像他或和他一般大的孩子应该在学校里念书,不应该出现在修路的大场地,但是,修路那些天,孙旺新下令把全村的学校给停了,因为他号召所有的人都调到前线参加大运动,教师这一职业也没能幸免,才出现眼前的局面。青年教师们大多刚从城里毕业,分配到穷村僻壤,哪经过这种劳力式锻炼,他们有的人甚至连铁锹都拿不动,更不用说推独轮车运沙土、砖砾了。

  孙旺新总是这个村儿最有办法的人。为了很好的利用全村的人力资源,他便动员那些知识分子拿出知识上的优势,拿不动铁锹就不拿,推不动独轮车就不推。但是,他们也不能什么事情也不做,哪能闲着?全村的教师一共有二十八人,孙旺新便把他们巧妙的排列组合分成六七批,并且明条细文清楚的列在纸上,分配了他们的文艺汇演的任务。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