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初春,周五。
在锦鸡市商学院财会系学会计专业的19岁大三学生罗思文,在人潮涌动的车站快速的走。
罗思文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孩,18岁,骨架瘦削,身材高挑,瓜子小脸,白皙的皮肤没有丝毫杂质,似乎吹弹可破。长睫毛下,一双水旺旺、黑幽幽的眼睛顾盼生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好象随时都能说出动听的话来。一笑起来会露出两边的一对小虎牙和一对浅浅的小酒窝。乍一看,明眸皓齿、冰肌玉骨,恰似出水芙蓉一朵,端庄、秀丽、婉约,总之,她是一个典型的、人见人爱的美人胚子。
罗思文的爸爸罗福贵,在锦鸡市3000多职工的电机厂当一名普通车间工人。
妈妈张小妹出生于一个县城,在罗思文5岁时迫于生计,回到爸爸大山的老家,又相继有了弟弟妹妹。
尘封的记忆中,小时候,爸爸节假日很少,平时几乎不回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住几天,家里只有妈妈和三个孩子。
罗思文上高二的时候,爸爸罗福贵因为连续三年获得厂里先进个人,单位破格允许农村的老婆孩子转为城镇户口。在县城上高中的罗思文和全家搬着所有值点钱的家当,乘着爸爸单位给他们拉东西的两个卡车,拉着粮食、土豆和值点钱的家当进了城,成了城里人。所有关于农村生活的痛楚,到此为止,生活从此掀开了暂新的一页。一家人由农村人全部变成城里人,从山里的农村老家到城里生活,这在他们村当时是很荣耀的事情。
由于在农村上学早,罗思文16岁考入锦鸡市商学院会计专业,上了大学。
罗思文站在站台上,眉头紧蹙,看看来往的人流和车流。
罗思文焦急的踮起脚尖,抬起额头向远处看了片刻。
罗思文快速走到电话亭,拿起电话,迅速拨电话号码。
市邮局财务科,黄昏。
空空荡荡的大办公室。
陈海坐在办公桌旁,面前放着一个饭盆,饭盆里盛着米饭和菜。
陈海21岁,老成稳重,是罗思文的校友,和罗思文学的一个专业,比罗思文高2级,在市邮政局财务科上班。农村出生的陈海长的一表人材,1.82米的个子,戴副眼镜,宽盘大脸,白静、斯文、儒雅,戴着一副眼镜,知性而帅气。是个热心、善良,朝气蓬勃的小伙。
此刻,陈海边吃饭,边目不转睛的翻看《锦鸡晚报》。
电话铃声剧烈的响起来。
陈海扭头看着响的电话,犹豫不决,电话连续的响了一阵,他左手抓起话筒,漫不经心的说道:喂?
罗思文的声音飘过来:喂,请问陈海还在不在?
陈海意外的站起来,放下筷子,紧张的问道:思文,我就是。你怎么了?这么紧张!还带着哭腔哭调!
罗思文的眼泪刷的流下来,擦一把眼泪,泣不成声的说道:陈海,你还在!我可算找着你了。
陈海:噢,我今天有点事,临时加了一会班,晚了,就在办公室瞎忙。思文,遇到什么事?怎么想起现在给我打电话?
罗思文抽泣着,说不出话来。
陈海着急的问道:思文,你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你快说,别吓我,说不定我能给你什么建议呢。
罗思文抑制住自己的哭声,大声的说道:我爸,我爸,我爸腿被砸了,听说很严重,已经住院了。
陈海惊慌的问道:啊!住院?叔叔在哪个医院?我们赶紧去看看。
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潮涌动的车站。
车站旁,罗思文定定的看了看电话,稍许,快速挂了电话,扔下2毛钱,拔腿就向站台跑。
陈海匆匆快速吃完饭,拿上外套出了门,快速的锁了门,朝外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