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已经开始在为我的婚事做准备了。我妈催促着我们赶紧去拍结婚照,最好尽快去登记领证,而她自己则忙着为我们定婚车、张罗宴席,我爸也经常被我妈安排这啊那啊地为我准备各种各样结婚用的东西。
而我和猫猫显得事不关己似的,仍然在努力地忙着各自的工作。因为我已经和于枫约了要给自己放大假,自驾车去丽江旅游,所以必须要提前把最近两个月的节目都赶着做出来。猫猫也想去对那个她来说还是个传说的丽江,所以她和我一样忙得没有白天黑夜。
那么结婚的事当然就被我们安排在至少从丽江回来以后才能办了,但是迫于我妈的压力,我们不得不花半天的时间去她已经帮我们预约好的影楼草草地把结婚像给照了。照完之后才发现,一万多的结婚照被我们半天就应付了,真是不值得。至于领证的事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时间去排队了,加上婚前检查,那就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以我们目前的时间还真是耽搁不起呢。
我们的节目从开始的时候一炮走红后,收视率一直很平稳,偶尔也会跌落一点,但是还好都可以把节目质量抓上来,我们的节目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我们都会想办法用镜头表现出来,表现的手法很多样,VD电影、专题片、纪录片或者电视散文,涉及的题材也很广泛,感人的、搞笑的、模仿的、说情说理的,不论怎样我们都会把最好的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然,这与猫猫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在为整个节目做策划的话,光靠我这脑筋根本就不够用。
临去丽江前,我通过于枫上次发起的助学活动了解到一些贫困山区寄宿制小学的情况。这些地方因自然条件恶劣,山民收入普遍较低,无法供送适龄儿童上学,后来国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很多山区小学都收缩校点并对学生实行了寄宿制,但是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只靠每人每月15元的补助生活,而这15元要包含孩子的学习用品、饭菜伙食等全部费用,更要命的是这15元的补助多年不变,而且是按照多年前的学生人数发放的,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这15元钱平均要分给两个甚至三个孩子来用。学生的住宿条件更不用提了,平均25至35个孩子挤在一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学生睡的床是在竹板上铺层纸口袋,盖的被子是用几层土布叠起来的。最重要的是,许多小学连这样的宿舍都已经成了危房,害得校长和老师们夜夜提心吊胆,有的学校干脆把学生晚上迁到教室里住宿,白天收起铺盖又当教室用。
于是我带领节目组到山区的一个贫困小学去拍摄一期关注贫困山区适龄儿童入学问题的纪录片。我不忍心猫猫和我一起去大山里辛苦地拍片,于是让她留在台里剪片。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没有人会相信贫困山区竟然贫困成这个样子!山民们住的房子一半牲口住,一半人住,还有一半是倒塌了的,他们一年的收入竟然只有几百斤玉米,让他们拿什么去供送孩子上学?还有山民的意识问题,他们已经习惯了等靠要,等着政府和人民送温暖,靠着那点山地广种薄收,要点补助维持生存,扶贫组把脱贫项目送到他们面前时,他们竟然可以把5斤良种玉米拿去酿酒,把适合山区放养的猪仔拿去烤成乳猪吃,这样一代又一代下去,山区永远那么贫困,山区的孩子永远那么苦!
拍摄中,我看着这个学校的校长向我们介绍情况时连笑都不会笑,满脸的呆滞。还有学校又破又乱的食堂用清水煮了一捆不到3斤不到青菜供给全校80多个师生吃一餐下午饭时,我感慨得差点没掉下泪来。我真的不敢相信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竟然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也真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帮助他们,给他们送点物资去,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辈子啊!政府都没有办法的事,我们又能怎样呢?可是当我看到那些小孩子无辜的眼睛时,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节目拍摄的过程中恰巧遇到一位长期为这所小学提供物质帮助的和尚。这次他带着一只容量50公斤的保温水桶(当时山区正值百年不遇的大旱后枯水,学生喝的水都是泥浆水,已经造成了多名学生因为喝水问题而感染疾病)和一批学习文化用品以及越冬保暖的被褥还有4600元功德款送到了师生们的手中。
我和节目组对这位出家人的善举大为吃惊,但是崇敬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而我们的节目也因为这个意外的情况无形中就多了一个亮点。
后来在更多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位和尚的法号叫普济,他常住的寺院在离我们市区不远的一个小县城的山上。他对我说:“现在我正在收集一些贫困山区的特困学生名单,准备召集广大居士以一助一的方式将这份事业传递下去。需要帮助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惠不在大,助人于难时即是德!利乐有情是佛陀对四众弟子的教导。佛法用慈悲的清流救济着人世的苦难,滋润着有情的世界,正如:‘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的偈云,菩萨行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在人与人相互的关爱中。”
短短几句话让我很是感动,对佛法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敬仰,而普济师父身体力行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资助着很多名贫困大学生。这让我萌发了为普济师父做一期专题纪录片的想法。
于是在山区呆了三天的我还没回到电视台就径直去了普济师父常住的寺院——了悟寺拍摄新一期的节目。
这样忙碌的生活令我很舒坦。我想我其实不是个很坏的人,我还是可以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事的,我们的节目可以那么火,其实关注的就是人生里很多有意义的过程,让很多人感动、借鉴或者反省,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可以更加和谐。特别是做了关于普济和尚的这期节目后,通过对佛法的进一步了解更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
只是我实在不想带着好人的面具做着不该做的事。同时我也告戒自己,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今后所犯的任何错误都不能归吝于什么理由或者借口。
回到电视台的那天正是我二十五岁的生日,猫猫忙里偷闲亲手织了一条红色的围巾给我作为生日礼物。从上一个生日到这个生日,中间发生的事让我感觉仿佛已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几个世纪。
生日那天我在切蛋糕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年前或多或少为了我而去世的海洋,那个从来没有在我的生活里扮演过任何角色却让我痛苦难过了好一阵的人。我不知道那天为什么会那么想他,想他在临终前对我的那种眼神。可是我知道已经学会了一种叫做珍惜的东西,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或者将来未知的。
那一刻,我感到我已经丢失的很多东西正在慢慢地找回来。真正的曙光开始慢慢地向我靠拢过来。
(六)
终于,我和猫猫、还有于枫和安浩,我们四个人自驾车开始了梦想的栖息之旅——丽江和香格里拉。走的时候,我和猫猫把那只在路边捡到的小猫送给我妈暂时帮我们照看着;我和猫猫也把节目加班加点地赶做了足够两个多月播出的量;而我和于枫及他姐夫投资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也已经投入了紧张的建设,大概我们回来的时候就能建好投入使用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仿佛我们这一次走了就不再回来似的。
我和于枫、安浩三个人换着开车,一路欢声笑语地经过大理直奔丽江,加上在路途中耽误的时间,整整11个小时多后才到达这块心中梦想的圣地。
如果说大理是香格里拉的门槛,那么丽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香格里拉的前厅。这早已布置好的一切让心灵离圣洁越来越近。而这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后来才发现,没有用心感受过丽江的话,那么香格里拉依然遥不可及。因为丽江会把自己的过去、遥远的未来,就连现在感觉到的一切统统搅碎,然后把那些碎片飘荡在古城的小巷中,找不到世俗也找不到混浊,这时候的心干净着透明着,心中的香格里拉也依稀靠近着。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丽江,第一次是小时候和爸妈在丽江大地震前来的,第二次是大二暑假回家时和同学来看重建后的丽江,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我可以和我最喜欢的人一起再次踏上这片我梦想中的土地。丽江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理性的。大研古城的音容魂魄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于是,我们在很晚到达后选择了一户纳西民居住了下来。住下后按捺不住丽江的夜的诱惑,我和猫猫以及于枫和安浩分别出去夜逛古城。
“听说汉藏语系氐羌人种的纳西人家,男人技艺灵动,视花如命。人生三件大事莫过于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和‘有九间大楼房,可是夜眠不过一张床’的淡泊人生观;而女人聪明勤劳,干活如蚁,生活如蝶,披星戴月地从‘盼吉妹’到‘阿奶’,一辈子留下的仅仅是记忆,那种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的记忆。难怪有人说丽江女人像水,清冷有声,纯净无泥;男人像山,伟昂峻峭;老人像桥,沉静安然;纳西人像城,从容自然。”我借着自己以前来过丽江的架势向猫猫一路介绍着。而猫猫显得格外安静地在听我说着丽江,感受着丽江。她曾经对我说,丽江对她是个传说一样的地方。
我们不断地行走在丽江的小桥流水之间,丽江又变得那么感性了。诗意和生活的距离开始如梦如幻。“丽江男人和女人的生活习俗在青年一代中正在逐渐消失,但是我们自己心里造着的一座古城正轻轻地伸展着。茫茫红尘,仅仅唯一。”我继续说着,拉着猫猫柔弱的手漫步在黑夜笼罩的古城里,五花石的光亮及酒吧的色彩着实让丽江化了一个浓妆。精力旺盛的古城里那些星罗棋布的酒吧,有叛逆得酷毙的、有书生气浓重的、有狂燥得让人震耳欲聋的,虽然不计其数且个性十足,可是我们总也不想跨进任何一家,我担心我进去了就出不来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呵。而就在这人声鼎沸,充斥着流行歌曲的古城里,我在忘记以前的我的同时也在寻找自我,一边抛弃着红尘烦恼,一边想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古城。
“来丽江三次了,有人说来到丽江有十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但是我没有到万古楼去听鸟叫,没有吃到黄豆面,没有喝到一口三叠井的井水,没有买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丽江粑粑,没有拜会到一位狂人或隐士,也没有认真地在远处看一位丽江老太太,更不用说发现一条自己的小巷或者进一个院子发呆……不知道这么多的没有加起来是不是一种遗憾?也许吧,这么多人眼里轻而易举的事,我却无法让自己踏着别人逛丽江的雅致的脚印去走去看。宁愿将自己变成一种遗憾,然后搅碎了,也不知道此时此地的我是不是真实的自己,还是我仍然逃避着什么,继续着什么,以致于我无法把自己整个地融进丽江去走去看,去把遗憾变得不那么遗憾。”我忍不住大段大段地说着。
于是在古城的小桥小巷流水人家之间,750年历史的古城和古城里居住着的纳西人家被我和猫猫没有方向地瞎逛着。
“我虽然是第一次来到丽江,但是我感觉很害怕,怕我轻易地爱上这个‘青云不障千秋雪,曲楹偏宜半亩荷。含烟翠筱共诗瘦,啄麦鸡黄佐酒肥。’的地方。或许我不敢全身心的融入丽江的真正原因就是怕自己太轻易地爱上它,然后轻易地找回自己。可是丽江的阴柔的美会在漫步中就早已不知不觉地将自己俘虏。我承认,因为我心里在造一座古城,可遇而不可求的古城。”猫猫逛了很久以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很庆幸我们这么快就已经开始试着把自己融入到丽江的小桥流水间,我庆幸我放弃了到万古楼听鸟叫等等那些大俗大雅的事后,始终还能如此的走近大研古城,去感觉它聆听它,然后去触摸心底最柔软的神经,去造我们自己的古城。
凌晨一点,此时正是古城一片欢腾的时候,我们身后的四方街上有一大群纳西小伙和姑娘们跳着民族舞蹈,红男绿女的游客仍然如梭穿行。我和猫猫坐在小河边的一家咖啡厅里静静地看着过往的人流。
“你说,偌大一个古城,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哪里?”猫猫一晚上都不停地感慨着。
“无论你放在哪里,哪里都有你的空间。但是我们注定是要被放在一起的。”我相信这时候的我这么说应该不会被雷霹的,因为我说的是实话,我希望我和猫猫能够长久地厮守在一起,至少是这一辈子。
然后我们又开始了盲目地走路,在古城里一直逛到它素面朝天,直到把自己感觉到的全部搅碎了飘荡在小巷,直到找不到世俗也长不到浑浊。品尝着一份纯粹的丽江心情。
至于千秋万岁后,古城则在飞花处。我搅碎的感觉可以飘荡在古城的小巷里,而古城又以何为飞花处?我想这是最让我思考的问题,人生实在太渺小了,所以必须好好活着,活得有意义。那晚,我突然觉得我对自己是陌生的,我并不了解自己。而猫猫也不会了解我的,毕竟我们只是彼此生命里的一朵飞花。
我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也许我会失去些什么,特别是在我生命里很重要的一些东西。
那晚,我紧紧地抱着猫猫不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