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真小说 > 大明龙蛇传
正文 摩云岭上 飞鹰十三
作者:月冷寒沙 时间:2020-10-10 03:14 字数:7059 字

  风卷狂云,黄沙漫天。白鹫不见,飞鹰十三。

  一行人行至摩云岭下,一团黑气从岭上冲下,还不待看清楚,黑气已将车队团团围住。只见车队四角的武士不慌不忙,做出了迎敌的架子。岭上的飞鹰看的很清楚。此时正是九月,正是猎狐的好季节。那飞鹰的眼睛像一把刀子一样扎进了猎物的身体里。飞鹰从岭上下来,看了看他眼中的猎物。但见,车队成规整的队列排列。但从这一点就可看出,这不是寻常商队。四角的武士多是死命之士,从他们的表情就可看出。武士衣着甚是华丽。不是一般行走江湖的镖师。车队的中间是一辆很豪华的马车,马车镂金刻银,不在话下。十三做了个手势,一声号子箭穿入云霄,一场厮杀在所难免。飞鹰也不敢疏忽,他已看出,车队的不同寻常。飞鹰刀刀挥出,刀刀见血。这帮武士甚是顽强。飞鹰手下的黑衣卫士已死了一十三人,又是一轮厮杀。夕阳斜挂在岭上,静静的看着这一场杀戮,正如它看过的一场场杀戮一样。风撕碎了狂云,黄沙如鬼似魅。等到天静下来,杀戮已尽尾声。飞鹰十三手下死了三十三人。未曾有过的,虽胜似败。

  只剩下最后一辆马车,就是中间那一辆,车中之人早已龟缩一团。忽然,从车下飞出一人,扑到了飞鹰左手的一名手下。身形之快,如风似电。飞鹰喝住自己的手下。

  “你是什么人?”

  “卫士”

  “你是车夫?”

  那人未答,反而问道,“你就是飞鹰十三,十三刀的十三?”

  “不,十三就是十三。那是江湖误传,说我每次杀人必杀满十三刀,十三刀之外,如若那人未死,便会放了他。谓上苍有好生之德。那是屁话,我十三杀人,难道还数着不成。”

  “那倒也是。”

  “出手吧”

  “你的兵器呢?你也太狂妄了。”

  “这就是”

  “马鞭?”

  “正是”

  能杀人者皆为武器。

  飞鹰扔去大刀,赤手空拳来斗那人。

  飞鹰原是少林寺空明大师的弟子,江湖疯传此人因犯戒被逐出师门。十三常在洛阳东门,吃喝嫖赌,聚着一帮地痞无赖。因没有出路,在这摩云岭上落了草,和一帮弟兄,打家劫舍,杀人越货。

  江湖上早就有人说要诛此恶贼,却无人动手。

  于是两人就打了起来,飞鹰手下在一旁看着。因为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飞鹰使出少林寺金刚拳,拳拳击出,纵不能致人死命,却也能令人骨碎身裂。这金刚拳本无什么厉害之处,只因这十三天生神力,才发出此拳威力。那人一根马鞭,眼看不敌。却挥鞭做棍,忽变作五郎八卦棍。这种挥鞭做棍的功夫也听师傅说过。但从未见过,一不留神,那人又变一棍荡群魔。鞭,优点是长,缺点是柔。棍,优点是刚,缺点是易折。这挥鞭做棍的武功正是用鞭之长,用棍之刚。实在是神奇。忽悠一变,变作十三棍僧救唐王第十三式,这一式,一鞭挥出,直封十三身前七大穴。忽一鞭,从十三的头上飞来,十三躲避不及,血从十三的头上涌出,这一仗十三败了,自下少林来,未曾败过,这一败,却丢了性命。十三将死之时,问那人道:“你和白鹫是什么关系?”

  “我不识的什么白鹫。”

  “我中计了。”

  “我得到消息,白鹫的亲信这几天,经过摩云岭。”

  十三从怀中掏出一物,那人以为是暗器。不料却是一份信,用方绢写成。信中写了十三下少林乃是师命,为的是查出白鹫的真实身份。江湖上的传言都是假的。

  “你可知道武林至宝?”

  “莫不是易筋经?”

  “正是,少林寺丢失经书,这是秘密。却不曾想江湖上疯传得易筋经者得天下。我师命我下山正为此事,要我查出白鹫的下落和真实身份。奈何我竟命丧于此。”

  这么说来。这正是一个阴谋,一般盗取经书者,定是为了武功。定是隐秘,此人却大肆宣扬。

  话还未说完,十三竟已死了。这时十三的手下见十三死了,发疯般的向马车飞来。那人忙挥鞭连杀数人,却还是晚了。那人感到马车边,车中妇人已受重伤,怀中还抱着还未满月的女婴。

  “王妃”

  “我不行了,你要答应我。。。。”

  “我答应你,我都答应你。”

  “一定要抚养。。。我女儿。。。长大成人。”

  “我一定做到,你不要死。”

  这时,那人看到那女婴一个劲的哭,忙去抱她,看见那女婴左肩上有一个梅花一样的胎记。此时,王妃已经死了。那汉子此时就流泪了,泪水滴在女婴的脸上。

  此时,十三手下都已逃跑。

  天渐渐黑了,望着这无名的死黑,他感到未尝有过的恐惧。一具具尸体横在那里,早已冰冷了。那人把王妃埋了,掏出一把匕首在石上刻下这样的字样。亡妻之墓龙潜云留.怀中的女婴哭累了,也睡了,睡在他的怀里。

  就像星星睡在夜的怀里。

  时间已经不早了。

  月亮看不见。不忍相见。

  龙潜云听见风在凛冽,如刀割裂了寂寞的伤心在流血龙潜云想到十三的遗言,盗经者白鹫。

  都是这白鹫带来的。

  王妃死了。

  龙潜云不敢睡,还听的见狼在夜里吼找到一家客店,龙潜云要了一坛子酒,喝着喝着荒凉。女婴睡着了,他却睡不着,他未曾有过的孤独,向他袭来。

  到东方鱼肚白的时候,他却睡了。他睡了,睡在没有杀戮的梦里。

  等他醒来,女婴却不见了,他四处寻找,却没有结果。

  他一怒一下,单掌击毁了客店里的桌子,吓得店小二连同老板都去找,却也找不到。

  就这样,过了三天。

  他走了。

  走进了他不曾想过的江湖。

  未来的命运会是什么。他不知。或许连老天爷都不知道吧。

  他买了一匹马,他骑在马上,马鞭在手中,风在吹,风吹着孤独的他。他丢了王妃的孩子,他如何交代呢?

  他选择了喝酒,从小店里买的酒已经喝光。他不知道该去哪?

  马也不知道。

  这样不是办法,该去找白鹫才是。为王妃报仇。

  他翻身下马,在寻找这什么?

  这是他父亲龙啸林教他的。

  他还记的父亲的样子是那么熟悉。

  忽又上马,月亮近了,寂寞就少了。

  又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市镇,往来的马帮在此落脚,他也是。

  老板,给我的马儿,添些草。

  二斤牛肉要生的,烧刀子多上些,别的都不要。

  他在听,听风声,也是听这里的人。每个人的呼吸,就可以听出每个人的武功。这也是他父亲教的,他父亲已经死了。他父亲原是马帮里的大锅头,也是走马帮的,尽管他不是。他爱听马帮的故事。

  他忘了一眼夕阳,一杯烧刀子一饮而尽。

  “好酒,好酒”

  时间仿佛不存在了他要了三回牛肉,七八次烧刀子。

  马鞭在他的身边,马儿累了,吃饱了就睡了。

  他却醒着远处的灯光好像王妃苛责的目光,他不能忘,纵然是醉了也不能。

  他寻了几日,没曾发现什么异常。

  继续前行。

  马走的慢了。

  他决定再上摩云岭,那个他伤心的地方。

  他行到王妃墓前,祭了三碗酒。

  尽管王妃生前不饮酒,死后更不会。

  当他走上魔云岭的那一刻,却看见几个匪首在分金银。这帮地痞无赖在十三管制下,尚且老实些。现在十三死了,自然是张狂起来。

  众贼见了龙潜云忙夺路而逃。

  鞭声响处,山崩石裂。

  我问你们十三生前住在哪里,在摩云洞最深处。

  胆子稍大一点的答道。

  他走进十三住处又出来,看见众贼未走,因为金银未走。

  就说“那就留下吧,这洞姓龙了。”

  有几个不服气的,被龙潜云一鞭子打死了。剩下的都怕了。

  都留了下来。

  是夜,大醉。

  其他人都在洞外,未敢近身。

  就这样,他也落草了。干着和十三一样的事,他才有所了解十三。

  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做他做的事情。

  他成了西北道上的劫匪,他成了摩云岭上的大王,他却成了孤独的人。

  他时常饮酒,却不敢饮醉,怕手下人趁醉把他杀了。他死不足惜,只是王妃的仇未报。

  他时常去王妃的墓前拜祭。

  和她说说话,时间久了。墓地里长出了七心海棠。有人说是酒的缘故。他也没有在意。

  七心海棠很美,美的像王妃的脸。

  他时常想要是王妃还在多好,要是父亲还在多好。他翻看十三的遗物,发现白鹫盗经是为了让江湖人为争夺易筋经而自相残杀,白鹫就坐收渔翁之力。

  他恨白鹫,恨死此人了。

  是白鹫毁了他无形中也造就了他。

  像他这种胸无大志之人,定不会入江湖。

  他倒想乐得逍遥自在。

  他错入江湖,却成就了他。

  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呀。

  龙潜云在摩云岭上,自发现白鹫的阴谋后。他坐卧不安,他叫来耳朵杨不凡。这个耳朵原是一个孤儿,是十三收留了他,并教他武功。是十三的心腹。龙潜云从他的口中得知白鹫的势力极大。连武当少林都有他的耳目。

  在摩云岭住下。一日,摩云岭上又来了新客人。

  那人身披紫衣,手拿宝剑。

  那人便是西门孤灯。

  “莫不是邪剑仙的西门孤灯。”

  “大王,正是此人”

  他来做什么?他刚从天山上下来。手中一把攒雪剑,已剑扫西北,名动天下。

  他扬言要荡平摩云洞。

  好大的口气。

  此人甚为狂傲,七岁学剑,十年有成。十七岁已是江湖上人人称道的成名人物。

  十七岁败在武当凌云上人的手里,折返天山。又是十年过去了。

  他此次下天山,原是为了报一箭之仇。为了这,他必先打败很多人。

  “剑非我有,实为我友。”

  “非鞭非棍,亦鞭亦棍。无鞭无棍,无敌无我。”

  两人并未出手,西门孤灯说,我已有答案。

  他走了,随他而去的是他的紫衣,还有他的剑。

  摩云岭已不那么可怕,毕竟有人活着走下摩云岭。

  龙潜云在摩云岭上,若有所思。

  这是连耳朵也猜不到的。

  夜又黑,黑的还不只是夜,一起黑的还有远处的群山。

  寂寞上来了,从头到脚。

  思念一染双鬓白,月落,乌啼。

  秋风上了摩云岭,也上了龙潜云的心上。

  自西门孤灯走后,他越发觉得寂寞。这是一种高手才会有的寂寞。

  天下之大,白鹫会在会在何处?

  天涯果真只在天涯。

  龙潜云虽未走马帮,但心却已走天涯。

  他需要一个答案,一个拨云见日的答案。

  听说义军兴起了,所谓义军也不过和他一样的强盗,只不过人多些罢了。

  他看的淡了,也真了。

  在漆黑的夜里,星星绝不会是多余。那是明智人的眼睛。

  是夜,又大醉。这次是真的喝醉了。因为他实在累了,他手下的人早已对他敬畏三分,无人敢近身。他在摩云洞最深处,他的手下在他的门外。

  这一夜,一伙强人竟然杀了上来。

  好大的胆。

  或许强人也是听说十三死了,来分他的宝藏的吧。

  或许这个头领也不知摩云岭是个什么东西。

  总之,他们敢上来了,而且是杀上来。

  龙潜云酒醒了,就着火把,他看见一双双饿狼似的眼睛。在那眼睛的倒影正是自己。

  他忙组织人马迎敌。这时这帮手下,为了自己活命,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这样的乌合之众,纵然多,却没有用。

  龙潜云率领弟兄追拿匪首。溃军如洪水一样从岭上冲下来。人马践踏死者甚众。

  义军被击溃了。

  龙潜云从岭上下来。临行前,他到王妃墓前拜祭。

  他已习惯。

  他走下摩云岭,不再是山大王。

  他照样喝酒,在马上,马在路上。马在寻找白鹫的路上他听说这伙强人偷袭摩云岭是白鹫的主意。

  原来强人是所谓的义军。至于是哪部分的,还真的不知道。这年头,连年灾荒,逃难的人很多。为了吃饭,很多人落草为寇。虽然自比梁山好汉。但是无非为了不饿死。杀人是常有的。他跟着这伙所谓的义军,跟着溃不成军的义军。

  你要知道这样的义军还不如土匪。

  他为的是找到白鹫。

  龙潜云生起了火,在夜里,烤着一只刚打来的野兔。

  就着酒吃着。

  这时义军就在左近,他胆子倒不小。因为他有耳朵。能听见很多的耳朵。

  星星还来不及许多,冷月如刀。

  冷月如刀,割着离别人的心头。

  他已没有了亲人,这使他有些伤感。连思念都成了奢侈。

  野兔很快被吃完了。

  他也累了,和衣而卧,望着这穹顶睡了。

  天还未亮,他也醒来。

  他要去找白鹫,忽然又有一只义军冲杀而来。这年头,都是土匪打土匪。什么王什么王也不知有多少。

  在义军的中军帐里,他见到了黑白无常。黑白无常原是东瀛人,好是忍者一类。黑无常黑勾魂,白无常白索命。江湖上传言此二人是白鹫的得力干将。找到了他们白鹫就不远了。

  龙潜云未敢惊动黑白无常,却被无常发现。才一交手,黑白无常均已遁去,弄了无功而返。

  这几日跟着义军,却听说义军虽纵多,有名气的没有几个,有个张献忠很是厉害,还有一个闯将李自成,这时李自成还不是闯王。

  他又想回去,回摩云岭。毕竟那算是一个窝。

  这一次无功而返,在等下一次。

  这时,听说官军来围剿。不知是真是假。

  他也不多想。反正与自己也没有太大关系。

  他打算启程,回摩云岭。

  在回摩云岭的路上,看到官军剿杀义军,甚为惨烈。

  他不忍心,却又没有办法。

  眼看义军就要完了在商雏山下,他看到一支义军已经被包围。

  隐隐约约看到有一个闯字,想是那李自成。

  这闯将眼看就要玩完了。

  龙潜云却冲了上去。

  不知道是为什么?

  莫非李自成知道白鹫的事。

  他冲了上去,挡在官军的前面。李自成的将士一看,以为是来捉他们的,忙放箭。这时,李自成下令,不准放箭。因为看这人一马当前,顶多是来劝降的。

  待龙潜云下马,众将围了上来。

  “你是何人呢?来此作甚?”

  “在下龙潜云,素问李将军高义,特来拜访。”

  哪有这个时候拜访的道理。

  “我正在打仗,不想死的话,就躲的远远的。”

  我为你擒杀来将。

  龙潜云上马,来斗那敌将,只一回合,一鞭挥倒在马下。

  “好鞭法,果然神勇将军。”

  众官兵散去。

  奈何被围。虽无人来叫阵。这样下去,总会被擒。

  李自成带着自己的部将走进了山里,一同走进的还有龙潜云。

  在一座大石上,龙潜云与将军交谈起来。

  龙潜云问道:“你可识得白鹫。”

  李自成道:“你是说白道长?”

  “白道长”

  数日前有一个白道长来找本将军,说让我打摩云岭。我回绝了。他说一宗好处给我,我也回绝了。因为我知道摩云岭的厉害。这十几年,能活着走下摩云岭的不多吧“将军言重了。”

  “想来定是阁下要找的白鹫了。”

  “他可有手下?”

  “有。只两个。名唤黑白无常。”

  “正是此人”

  “不知阁下找此人有什么要事?”

  “也没什么事?眼下还是如何逃生为上。”

  “是呀,我和高大王也冲散了。只有这么一点兵力。奈何?”

  “小人也曾学跟家父学过一些打仗的方法。不知有没有用。”

  “请讲”

  “现在所处乃是兵家所言的死地,不宜久留。当死战方生。奈何兵力太少。不如诈降?”

  “不可,要是旁人还好。我李自成绝不投降。再者说,官兵也不会接受我的投降。”

  “为何?”

  “还不是张献忠那厮,回回诈降。到如今,官军再也不准投降。”

  “这如何是好?”

  “自起兵以来,大小数十战,未尝有此。”

  “不如我带一对人马,打着闯将的旗号。趁着天黑冲出去,他们也不认识你。待官兵散去,再会和。”

  “那也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闯将留下了一十七人。乃是四大卫士,五策士和八骏。

  四大卫士以飞天狐狸胡卫士为首,贴身护卫。

  八骏以牛金星,刘宗敏,高必正等人为首,乃是闯将的得力大将。

  是夜,突围。只剩龙潜云一人。

  后与李自成会和于后山。

  这一招舍车保帅,算不得高明。但却好使,毕竟实力还在。

  还可以东山再起。

  此时,时间已不早了。

  将领们打些野味来食。

  众皆欢喜。

  有说有笑,李自成讲起了自己小时候与人家放牛的故事,说的大伙很是怀念。更激起了将领们对明朝的仇恨。这些人,十之八九都是苦命的人,父母被饿死的大有人在。

  龙潜云也有些同情。但见义军杀人如草芥,又不以为然。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龙潜云不忍多想。毕竟自己也是大盗。虽不曾枉杀好人,但没有几个人能从摩云岭活着走下来,也是实情。

  这岂不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正所谓大丈夫光明磊落,又岂能在乎这些。

  龙潜云和飞天狐狸甚为投缘,就多聊了几句。

  这才得知,飞天狐狸的刀法精妙。

  眼下,闯将让飞天狐狸试演一番。

  于是飞天狐狸将胡家刀法与高必正对练了起来。

  能和这写当世豪雄一些吃着野味,看着比武,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龙潜云嘴上不说,心里高兴。

  明月照出来,照的满山松树一片光明。

  在层云的尽头,明月的周围有光晕,很是漂亮。

  在这样的夜晚,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心里舒坦多了。

  眼看篝火燃尽,飞天狐狸又加了柴。此夜应无眠。

  龙潜云只听父亲说过这样的奇事,现在自己也是,真好。

  山下,漆黑一片。

  望着苍茫大地,不觉胸中豪气顿生。他不是文士写不得诗,做不得词。就舞起鞭来。

  李自成看了,更觉得此人武功精妙。

  大为叹服。转念一想,此人若为我所用该多好。

  李自成也从言谈中得知此人不愿加入义军。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