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在给自己留后路,她的结局她自己肯定也知道,不断的嫁出娘子给有体面的人,就是不想有天,她走到那个地步时,却没人拉她一把。
她在买人情账。
李老爷在世时,本就不喜欢嫡妻周氏,谁能想到就是自己的嫡长女,他也逼此绝境,如果她自己不给自己留后路,怕是没人会在意她是曾经李家萧条时,日夜操劳,劳心劳力的人。
季嬷嬷就是知道的清楚,所以对李安才有了几分敬畏,她是府里的老人,看多了虚伪世态、人心不古,想积点阴德。
这厢季嬷嬷计算得失,那厢各院的娘子也自有打算。
四娘子李央没有回院子,带着大丫头温儿打算去大厨房借口灶台,适才老祖宗在席上高兴,多喝了几杯,就想着给老祖宗做点醒酒汤,却不想大厨房里忙的人仰马翻,温儿问了才知道是姑娘的吩咐,管厨房的陈妈妈倒是机灵人,见温儿左右为难,便让厨房里的小丫头去请了李安身边的大丫头罗堂,想让四娘子借姑娘院里的小厨房用用,罗堂应了,就让温儿带着四娘子过去了,陈妈妈看着四娘子拐出了厨房,缩回头道“寄人篱下的日子苦啊。”
李央到小厨房时,罗堂就迎在门口,福了礼,才上前道“四娘子来了,奴婢给您把厨房都整理了一下,不过今个儿好多人都去大厨房帮忙了,姑娘听四娘子来借厨房,就着奴婢来给四娘子打个下手,顺便偷师,以后给姑娘做好吃的,奴婢手拙,四娘子切莫嫌弃奴婢了。”
李央笑道“罗堂姐姐休要乱说,姐姐手艺才是精湛,我不过是班门弄斧呢。”
罗堂道“四娘子谬赞了。”
李央扶着罗堂的手进了厨房,温儿着人找了食材,给李央净了手,才将将橘子,莲子罐头连汤汁一起倒入锅内,加青梅,红枣,白糖,清水,白醋,桂花等一起烧开,等糖化开后,用水淀粉勾芡,一边做汤,一边与罗堂聊着天“怎么不见罗吉、罗离和罗橘三个?”
罗堂笑道“罗吉在老祖宗院子里回话,罗离说是给三娘子安排嫁妆去了,至于罗橘,听说她老子娘病了,像是要回去送送的意思。”
李央叹气“罗橘到也可怜,听说前几年她哥哥与他老子被征去当兵,到现在也没有回,怕是也没了?”
“是了,说是好多年没有音讯,开始还有信儿,近了连音儿都没了,想来是没了。”
“阿姊那里怎么说?”
罗堂想了想才道“姑娘说了,若是罗橘老子娘没了,就让府里操办,让罗橘去送丧,以后想在府里当差还是出府,都由着她去,只以后让她有个依仗的地方便好。”
李央点点头,觉得甚好“若是罗橘家发丧,你让人支会我一声,我也好送些差人去哀悼一下。”
“四娘子就是好心肠!”
李央笑笑“应该的。”又顿了顿“对了,你们都不在阿姊身边,那阿姊不是没人伺候?”
罗堂轻笑“四娘子多虑了,现在姑娘都出府去了,身边跟着平安呢。”
“阿姊出府做什么?”
罗堂摇摇头“这奴婢就不知道了,姑娘没有交代过。”
说着,锅里的汤就出了锅,温儿拿了个齐清绘粉彩花卉汤盅,拿出汤碗,盛了两碗汤才放进了汤盅,李央谢过罗堂便领着温儿出了小厨房,往老祖宗青树堂去了。
到五娘子李婕的院子时,恰好看到了二姑奶奶李婧,李婧平日里就不大与李府的人来往,便是见了李安,也只福礼就退下了,与李央点了头,就带着人从李央来的路走了,李央瞧着李婕由人簇拥着分花拂柳而去,便想着上午里,三娘子出门里的阵仗,李家今时不同往日,用得诸多东西都是上等定制出来的,外间传李家视鼎如铛,视玉如石,金块珠砾也未必不是,因有财便极端奢侈,与李婧出嫁时云泥之差,怕是她心里头膈应得慌。
李央与她也不相熟,便也没有在意她心里如何了,自己明年开年后便也是议婚的年纪了,既然父母将自己留在李家,便是要自己讨生活,能否嫁得良夫得看李安同老祖宗了。
李央掂掂手中的帕子,带温儿直奔青树堂了。
到青树堂时,就听见林嬷嬷正陪着老祖宗说着趣事,小丫头禀了老祖宗,李央才入的屋子,说明了来意,就将醒酒汤递给了林嬷嬷,林嬷嬷哎呀哎呀的叫了一通“还是我们四娘子亲老祖宗啊,瞧这汤做的多漂亮啊!”
李央不好意思的以帕掩面,小脸都红红的,虽知道是在打趣她,可也没有说不让脸红啊。
老祖宗眉眼一敛,对着林嬷嬷嗔道“好你个老妖婆,敢打趣我的宝贝孙女。”
说完屋子里的丫头婆子都笑成一片。
林嬷嬷佯装生气道“老祖宗就是欺负我没有孙女,打趣一下也不行!”
屋里人更是捧腹大笑,更有甚着笑的前俯后仰,老祖宗也差点笑不过气,再看林嬷嬷还一副赌气的样子更是哭笑不得。
林嬷嬷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却生了六个孙子,府里都说她有福气,就她自己却死活都要个孙女,真是气煞人也,别人眼巴巴的想生儿子,倒她这儿倒不稀罕了。
老祖宗缓过气来,娇嗔的看了一眼林嬷嬷,才由着人伺候着喝了醒酒汤,与李央说道了几句便乏了,由林嬷嬷送了四娘子,便睡下了。
李央路过五娘子李婕院子时,便想起她刚才在宴席上脸色不好的样子,适才李婧去看过她了,想也没有问题,但还是差温儿去找李婕身边的怀玉打听了一番,怀玉说是最近换季,娘子衣服换的不及时,便受了寒,只需睡睡便好。
李央也不多做计较,又领着温儿回了自己的院子。
近用晚饭时,李安才从外面回来,今日人手紧缺,大厨房便分不出人往各个娘子和爷院子里送饭,便请示了李安,李安想了想差人告诉老祖宗一声,晚饭便在老祖宗那里共用。
厨房的人听了话,便将晚饭都上到了老祖宗屋里,又让厨房到各个娘子和爷屋里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