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义子对打仗方面的事情可谓是一窍不通,楚傲在那里侃侃而谈,他只能感受到楚傲此刻的风姿,但却无法理解楚傲的这些话代表了什么。
萧天鼎等人却不然,等到楚傲说完之后,个个面露惊骇之色,目光无比惊讶、震撼的看着他们眼前,这个年仅十二岁的七王子殿下!
诈败退兵、暴起杀人、接管大军、绕路而行、沿途设伏、断其后路,最终形成包夹之势,还能将占领平城的数万蛮军剿灭!
这一系列的谋划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惊为天人,这真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想出来的??
“难以置信、不可思议!”军师赵括呆愣错愕半晌之后,感叹着说道。
萧天鼎呼吸突然开始急促起来,他站起身,走到营帐中间的位置,朝着楚傲拱手一拜:“末将萧天鼎,多谢七王子殿下救命之恩、多谢七王子殿下再造之恩!”
救命之恩,是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个计策真的成功了,那么他的性命也就算是保住了,不会成为王后要杀楚傲这个过程中的牺牲品。
再造之恩,是因为他清楚,如果这个计策真的成功了,那么他将成为大风建国以来,第一个面对蛮军,在弱势兵力下,取得巨大战果,以弱胜强的将领!
如果这场战斗真的按照楚傲的计策实行、发展,最终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他萧天鼎,将会成为这北境诸国,面对蛮军的所有将领中,唯一一个,在正面战场上,大获全胜的将军!
他的名声,将会传遍天下,被无数人称颂。
为将者,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楚傲笑了笑,抬手虚扶,说道:“萧将军不必如此,具体后续事宜,还需仔细商榷,但现在已经可以做一些前期准备了。比如,王后的耳目是谁你可知道?郡守的耳目是谁你可知道?如果都不知道,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的耳目相信,我真的会在明天的战斗中死去?”
说着,楚傲打趣道:“我只想假死,可不想真的死了,那我可就亏大了!!”
“哈哈哈,殿下说的是,确实是要好好谋划一番。”萧天鼎心情大好,他觉得自己赌对了。
昨天,楚傲的表现让他惊讶,楚傲临走前看他的眼神让他感到奇怪。
今天,这么容忍楚傲“胡闹”,甚至真的差点自尽,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七王子殿下想出来的破敌之策,不说天衣无缝,却也相差无几。
这其中牵涉到的东西太多了,不光是敌我双方兵力上的优劣,还有习性,还有双方的境遇,甚至包括两军的援兵何时到来的时间差都考虑了进去。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就想到了这样一个略有瑕疵,但却可行性极高的计策来。
萧天鼎在这里对抗蛮军八年,从未想过对付蛮军还可以这么打!
他心中忽然有一道奇怪的念头出现:王后将七王子殿下发配到这样一个地方,到底是害他还是帮他?
诚然,这么危险的地方,随便换一个脑子不太好用的人来,估计很快就会死的连渣都不剩。
但是,若换了一个有手段、有心计、有雄心的人,这样一个苦寒征战之地,却是一个极佳的历练场所。
而且这里“天高皇帝远”,楚傲这个七王子殿下就是最高统治者,在这里没有人可以掣肘他!
一旦给他足够的时间发展起来,未来的他,将会极为恐怖!!
接下来,楚傲便和萧天鼎等人商议明日具体如何安排的事宜,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明天“楚傲”被押上城楼之后,他的身边,一定不能出现郡守或者王后的耳目。
因为这些耳目肯定都是认识楚傲的,如果让他们接近了,看到楚傲不在,是个假的在这里,肯定会发现自己被骗了。
因此,明天他们会找一个身材、年龄都跟楚傲相差无几的人,甚至最好面貌都有一些相似的人,穿上楚傲的衣服,在萧天鼎的亲卫压制之下,登上城头!
然后身边都是萧天鼎可以绝对信任的人,绝对不会有王后、郡守耳目的存在,身为一个边境将领,萧天鼎如果连这点人都找不出来,那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一切按计划行事便可。
赵括甚至补充道:“其实,将军还可以装作是故意害死‘七王子殿下’,以此向郡守还有王后表明‘忠诚’,延平郡守在得到消息之后,必然不会起疑。毕竟,跟王后作对,那不是明智之举,七王子殿下被发配到此,任何一个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知道,他必然命不久矣。”
“所以,若是将军这么做,郡守非但不会怀疑,反而会认为将军是个聪明人,是可以跟他站在一条船上的人!到时候,将军还可以借助献上‘七王子殿下’人头的借口,靠近对方,然后暴起一刀斩之!”
“至于殿下刚才说,他忽然又复活过来,大骂郡守贻误军机的过程,倒是可以忽略。因为一旦给郡守说话的机会,他就可以反驳,而殿下必然又要想出其他的措辞来打击他。一来二去的,时间就浪费了,我们要绕过平城阻击蛮军援兵,那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何必要跟一个死人说那么多?”
楚傲诧异的看了赵括一眼,没想到他居然想的这么周到。
点了点头,赞同道:“军师说的不错,反正那郡守都是要死的,何必跟他废话?这一点倒是我想岔了,到时候只要他死了,我再站出来,事情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那三万郡城士兵听也得听,不听还是要听!郡守都死了,他们总不会造我这个王子的反!”
大方向上的问题都说清楚之后,众人又就细节方面进行了探讨,一直到下午时分,这才结束。
楚傲直接回了住处,接下来的事情交给萧天鼎去办就好。
能够支撑这个计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平城乃是风国最边境的城池,常年与蛮军交战,一年打个十几二十次都是正常的。
所以这里的百姓极少,大部分都是在这里的仆人、下人,这些人要想遣散也很简单,到时候留给蛮军一个空城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