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时辰?难不成慧妃娘娘要等到中秋过了才到时辰献礼?”庄妃掩唇笑道,此言一出,登时宫室里笑声一片。
万俟玉挑眉,这个说法倒是新鲜,进献团圆礼,还要挑时辰?
又不是说过了这个时候,它就长腿跑了?
可是万俟玉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的疑惑,只是淡淡地问道:“哦?那你说说,什么时候才算是最佳的时辰?”
姜云舒面不改色地说道:“再等一炷香,等到月亮最圆的时候。”
众人都不明所以,一方面觉得姜云舒的话极为荒唐,可是另外一方面又忍不住好奇。
万俟玉倒是极有兴趣,他无声地勾了勾唇:“那就依你,等一炷香,朕倒是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宝贝。”
庄妃心里想着,这狐媚子又在耍什么鬼把戏,看她这样子肯定又是在故作玄虚,我就不相信她拿出来的东西会比我的更好。
庄妃看着慧妃,眼神里闪着寒意一闪即过,并没有人发觉。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以后,姜云舒朝红鸢递了个眼色,随即红鸢便把一个盖着红绸的架子推了上来:“皇上,这是娘娘准备的团圆礼。”
见到被推上来的物件,只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架子,而在架子上还挂着一块红布。
原本都翘首以盼的,众人立刻投来奚落的目光,对着架子指指点点的,眼底有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而在这里面,则要数庄妃为甚。
她斜斜的倚在一旁的软垫之上,有些嫌弃的扫了一眼姜云舒呈现上来的贺礼,有些阴阳怪气的嘲讽道:“慧妃妹妹说的团圆礼可是此物吗?本宫瞧着倒像是民间戏台子上面的东西,慧妃就这样拿来当做是送给太后的中秋节礼,难道不怕觉得太寒碜了一些吗?”
庄妃说完还不忘给了她一个白眼。
姜云舒扫了一眼庄妃,清楚的看见了对方眼里看笑话的意思。
不过姜云舒也并不作过多的理会,只淡淡一笑,对着坐在上首的太后恭敬道:“这宫里奇珍异宝无数,太后有什么样的宝贝没有见过。
无论是天山雪莲抑或是海底鲛珠,恐怕在太后的眼里都不过尔尔。
而臣妾的这件礼物是送给太后的团圆礼,孰好孰坏,自然应该由太后来评定!”
说完,姜云舒便对着上首的太后盈盈一拜,脸上始终带着一副不卑不亢的恬淡笑意。
见到姜云舒这幅云淡风轻的样子,庄妃不由得猛的睁大了双眼,下意识的就想要反驳过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高坐在上首的太后却是突然开口了,声音里带着嘉许的笑意:“好!那哀家倒是想要瞧一瞧,慧妃为哀家到底准备了怎样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
见状,庄妃心底就算是对于姜云舒有再大的不满,此刻也是发作不得了。
她只得暗自咬牙,目光恨恨地扫向下方的姜云舒身上。她倒是想要好好看一看,这个女人现如今又打算耍什么花招?
就在所有人都暗自等待看好戏的目光之下,姜云舒微微一笑,只微微一扬手那块红布便从架子上面飘了下来。
在场的众人都不由得被挑起了好奇心,纷纷探颈以望。
但目光所及之处,只不过是一块雕刻了花纹的紫檀木板盖在木架的上方,虽然上面的花纹精美,可也实在是太过于平平无常。
庄妃率先发出一声嗤笑,毫不留情的讽刺姜云舒,杏眸之中尽是轻蔑之意:“本宫还以为是什么宝物呢?
原来不过是一张雕花板子,不知道这样的团圆里,太后能够用来做什么呢?”
此言一出,席间立刻发出一片轻笑,就连太后也不由得微微沉了沉脸。
可就在所有人都准备看姜云舒接下来该如何收场的时候,却是有一个人指着庭院之中突然出现的影像,怔怔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闻言,所有人都向着庭院中央看去,只见在宽敞的石地之上,突然出现了一大片荷花的倒影,在月光的映照之下,美不胜收。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荷花的倒影是通过姜云舒所呈上来的那块紫檀木板映照出来的,简直不可思议。
太后看惯了金银珍宝,如今乍然见到这样的奇观,一时之间,竟是有些移不开眼。
看了好半天以后,太后才面色欣喜的说道:“哀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奇观,看来慧妃还真是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只是不知道,慧妃为何会想要送哀家一份这样的礼物?”
面对太后的嘉许,姜云舒的脸上并未出呈现出半点得意之色,只淡淡勾唇一笑,神色恭顺的对着上首太后道:“素来听闻太后爱莲,然而上次经过江南巡游之时,太后却因为身体抱恙而未得一观江南莲景。
臣妾知道,这一直是太后心中的遗憾。所以特地准备了这一片荷花,送给太后,望能博太后一笑。”
“好!”
太后连声称赞,笑眯眯的看着姜云舒,眼底尽是对她的欣赏之意:“难为慧妃有心,哀家记住你了。”
姜云舒莞尔,落落大方的对着太后微微伏了伏身,恭顺道:“臣妾多谢太后。”
而万俟玉看着下方一直神色从容的姜云舒,却是不禁微微眯了眯眼。
带着几分打量,从姜云舒的身上扫过,然后轻启薄唇,忽然问道:“既然慧妃知道太后喜欢莲花,为何不画一幅莲花图亦或是刺绣送,这样的实物给太后,岂不是更加实在吗?”
从一开始的震惊过后,便是抑制不住嫉妒从心底升起的庄妃,见到万俟玉这样发问,连忙在一旁帮腔道:“是啊!这影子只不过是一些虚无缥缈之物,左右看看便也就没用了,到底不如实物来的真切!”
面对庄妃的刻意刁难,姜云舒脸上未见丝毫慌乱之色。
她只是从容一笑,柔声答道:“既然今日是中秋佳节,那么臣妾想着,这份贺礼自然应该由月亮送给太后最为合适。如此,方才可称为团圆礼!”
此言哄得太后凤颜大悦,看向姜云舒的眼底笑意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