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夏之交,内蒙古东部的广袤山野都会被一种花儿主宰着。干旱贫瘠的荒野里,几乎看不到一棵草的影子,只有一簇一簇的花儿,点点绯红,片片雪白,美得令人眩目。就是这种美丽的花儿,它的根、茎、叶却都含有毒素,在植物学上,它有个令人厌恶的名字:狼毒花。
如果把时光的指针调回到二十年前,这片区域被称为山地草原。如果站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各种花草共生共存,欣欣向荣。在这些植被中,也有狼毒花的影子,但它们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可以被忽略掉。
因为没有外来的破坏和干扰,这里的每一种植物都能守住自己脚下的土地,这也使它们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种类多样性。正因为植物群落的制约,狼毒花的数量一直很少。
然而,人类的贪婪打开了大自然的潘多拉魔盒。大约在十年前,当地人在金钱的驱使下,开始大兴畜牧业,从外地引进大量绵羊。一时间,数以万计的绵羊,蝗虫一般,反复啃食着这片草原,除了有毒的狼毒花,其他的植物都难逃羊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度放牧终于让草原不堪重负,从前植被浓密的山地草原成为光山秃岭。草被吃光了,羊群又开始啃食地下的草根。更可怕的是,羊群长时间的无情踩踏,使土壤下的砂石慢慢裸露出来。植物消失殆尽,土壤沙化严重,这片区域渐渐退化为荒漠。
在这场灾难中,唯有狼毒花得以幸免,并成为最后的赢家。没有了其他植物的制约,一直默默蛰伏的狼毒花开始大显身手。虽然生存条件恶劣,但狼毒花拥有发达的根系,这使它能汲取地表深处的水分,使自己变得强大,并孕育出更多的植株,不断覆盖着一片又一片的土地。
只有当生态环境恶化到了极点,人们才开始觉醒,开始封山禁牧,种草种树。但此时,由于土壤干旱贫瘠,狼毒花又吸食了土壤中的水分,其他植物已经很难再落地生根了。植物学家的研究表明:狼毒花的泛滥,是草原荒漠化的一种灾难性的警示,是生态趋于恶化的潜在指标。只要狼毒花盛开的地方,就意味着这里的生态环境已被破坏得很严重,已经无法自然恢复了。于是,据此,人类给狼毒花贴上了“恶之花”的标签。
事实上,生态恶化并非狼毒花的过错,人类才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退一步思考,狼毒花能在荒漠中“泛滥”,这何尝不是它非凡生命力的证明?在其他植物都望而却步的生命禁区中,狼毒花能生根、成长、开花、繁衍,这份坚守的品格,给人以勇气和希望,更值得我们去赞美和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