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萧斌插话打岔说:“公主,大唐的诗有没有遵循什么规则?比如格律啦、韵律啦、对仗啦,我觉得写唐诗真的很难。”
梦涵公主答道:“萧大哥,你提到了一个文学观点,我个人觉得所谓的诗就是写意境,要写得完美,有创意,有格调,有见地,有文学底蕴,还要写出常人无法达到的境界,通常称之为诗意。而且要写得文雅、美丽,同时要好读,也就是念起来可以朗朗上口。以李白的诗为例,李白的诗别具一格,随心所欲,但他很注意诗韵的应用,他的诗具有笔墨传神,落笔惊风的气魄,为了写‘意’和‘境’,他可以调动一切浪漫的手法来表现主观抒情色彩和描绘景色与情感,其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意境的真实。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样的名句,他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为了意境的需要,他才不遵守所谓的规则呢。而且唐诗的规则都是唐朝诗人们为了能够让读者吟诗时可以朗朗上口而规定的,这些诗人们给未来写诗者套上了文字枷锁,我敢肯定未来几个朝代要写出‘好诗’不太容易。不过,我不太喜欢他的诗;我更喜欢地位低下的杜甫的诗,却讨厌他一成不变的诗规,他墨守陈规,太呆板了。但是他的诗沉郁顿挫、含蓄委婉,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有一种诗人天生的魅力。由于大唐的诗人没有一个是音乐家,所以他们挖空心思地想使自己的诗念起来朗朗上口,就总结规定了写诗的规则,如格律、韵律、对仗等等,总之,我个人认为诗不能为了能够朗朗上口而设定文字规则,这不成了*了吗?我写的大唐歌谱以描绘意境为主,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其中,诗(或词)出后立即成曲,不会遵守所谓的‘格律、对仗’等等诗规,但我写的诗词尽量让人读起来好读,谱曲后唱起来好唱,好了,我说太多了。”
萧斌听得入神,以致梦涵公主把话打住了他还不知道。这时湘云揪了他的衣角才让他缓过神来,急忙说道:“哦,公主陛下,继续说,继续说!”
看到萧斌神不守舍,大家都笑了,萧斌感到不好意思,只好说:“听到公主的分析,写诗就容易多了,不过我喜欢公主的歌谱诗词,哈哈,我终于会写诗了,我一直被所谓的诗规所禁锢,感觉写诗很难很难,这下,我真的会写‘古诗’(唐代的歌谱诗)了。”
他突然忘记自己身处唐代,所以把“会写诗了”说成“会写古诗了”,大家听他说“会写古诗了”都闭目塞听,疑惑重重。
萧斌知道说错,赶紧纠正说:“我是说我会写诗了,会写大唐歌谱诗,呵呵,呵呵。”
说完,萧斌从怀里取出一张早已写好的“绝色佳人”的书稿念了起来:“绝色佳人美如艳,身材窈窕千姿冕。临镜梳妆眼眸精,轻柔飘飘娇颜鲜。开口成章歌舞翩,着笔绘画色彩绚。春qing*羞春花,香凝香漫若天仙。”
“哈哈!哈哈!哈哈!你这是在写梦涵公主吧,太土了”大家听了萧斌的诗,笑个不停,都说萧斌太土,不适合写诗,萧斌以为写歌谱诗很容易,结果露馅了。
“萧大哥,现在已经夏天了还写‘春qing*羞春花’赶紧请梦涵公主帮你改一改吧。”黄湘华说。
“好了,好了,大家别再笑萧大哥了,我改就是了。”梦涵公主为萧斌解围。她拿过萧斌诗稿,思考了一会儿,开始念道:“绿秀凝香红纱艳,绸缎量身秀姿冕。临镜梳妆灵眸睿,步履轻柔娇颜鲜。出口成章诗连篇,着笔绘画图栩漾。红情夏色羞荷花,香凝香漫若天仙。”(大唐歌谱之《秀色才姝》)
“公主改得好哇,好一个‘红情夏色羞荷花’公主自然可以让荷花羞愧万分呀。”碧文娟感到很自豪地说。
“公主顺口成章那是自然的事,今天可不能就这样放过公主,我提议再让公主用这首歌谱改为七律诗如何?”薛肖捷故意刁难公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