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如终于考完试了,她们全家要决定去美国哈佛看骏亚了。为此晓如很兴奋,她还从来没出国过呢,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哦!还可以看见久别的哥哥了呢!她还真的想念她的哥哥呢!虽然他总是对她很差,可她不计较!
“晓如呀,你准备的差不过了吗?”黎岚敲了敲晓如的房门。
“差不多了,妈妈!”她特别开心,也因此语气上也显得很兴奋,“妈妈,我真的好开心哦,就快要见到哥哥了哦!”
“是呀,我的傻女儿!”黎岚爱意的摸了摸晓如的头发,“瞧你开心的小样!”
“妈妈,明天几点的飞机呀?要坐多久的飞机才能到呀?”
“明天下午2点的!要十几个小时吧!”
“所以晓如呀,你早点睡吧!明天会很累的哦!”
“恩,好的,妈妈,晚安!”
“晚安!”黎岚轻轻地关上了门走下楼去,她下午也要好好的收拾下了哦!
等妈妈走了之后,晓如打开了电脑,开始查关于哈佛大学的资料。
哈佛的简介、历史背景
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比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建立几乎要早一个半世纪。当年,移居美洲的英国清教徒,为其子孙后代的幸福,仿效当时故剑桥大学的模式,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这所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始称剑桥学院。逐渐兴起的小镇,从此亦称剑桥,中文译音称坎布里奇。1639年,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这是一所私立的高等学校。
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
现在,哈佛大学规模庞大、资产超群,常被人戏称为“哈佛帝国”。全校共设有13所学院。其中本科生院两所,即哈佛学院与拉德克利夫学院;研究生院11所,即文理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肯尼迪管理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大学扩展部等。
到目前为止,哈佛共出过6位美国总统,33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诺伯特•德纳、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出自哈佛。我国近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等。
几个主要的研究生院的著名系、部有:
文理学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科学部、应用科学部、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地质学系、化学系等;
医学院的细胞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与分子遗传学系、神经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药物学系、免疫学委员会、与MIT合建的健康科学部等;
公共卫生学院的微生物学系;
设计学院的建筑系和设计专业等;
教育学院的管理、计划和社会政策专业,教学、课程和学术环境专业,人的发展、阅读和咨询心理专业等。
哈佛的杰出成就,还表现在校史上和今天还在校任教的教师中,曾出过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依时间排序,他们是:
理查兹,因确定化学元素中原子重量的研究成果,于191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乔治•明诺特,因致力于对贫血病的肝冶疗法取得成功,于193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珀西•布里奇曼,因研究各种物质在极高强度的压力下,其内产生的变化,于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德华•珀西尔,因发现测量原子核中磁场的核共振法,于195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里兹•李普曼,因证实了一种蛋白质“辅酶A”以及发现认识蛋白质的基本方法,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约翰•恩德思,因应用组织培养法,培养出骨髓灰质炎疫苗,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弗雷得里克•罗宾斯、托马斯•韦勒,因将组织培养法用于研究病毒性疾病,于1954年,与约翰•恩德思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乔格•贝克西,因在研究耳朵对声波的反应时,发现了行波,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詹姆斯•华生,因写出了DNA即所谓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于196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康拉德•布洛奇,因研究有关胆固醇与脂肪酸的生化合成的反应模型的成果,于196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朱利安•斯温格,因研究量子电子学的贡献,于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伯特•伍德华,因在实验室合成络合物的分子,于196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乔治•沃尔德,因研究视觉生物化学过程取得成果,于196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西蒙•库兹内兹,因提出以GNP的概念,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增长变化的一种测度,于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肯尼思•阿罗,因对总体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的研究作出了贡献,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瓦西利•列昂杰夫,因提出用于经济的计划和预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于1973年获诺贝经济学奖;
威廉•范弗里克,因领先将量子力学的理论用于磁性的研究,于197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谢尔顿•格拉索、史替芬•温伯格,两人因用数字假说解释电磁场和弱相互作用,自然界这两种基本的力具有相同的规律,于1979年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鲁•贝拉塞拉夫,因发现虽然每个人的免疫棗反应基因各不相同,但人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遗传来传递,于198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沃尔特•吉尔伯特,因创造了制备DNA的方法,于198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戴维•休贝尔、托森•韦塞韦,两人因研究视觉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于1981年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尼利里斯•布鲁伯根,发明了激光分光镜,使人们可以在更高的精度下研究原子,于198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罗•鲁比亚,发现和研究了新的逊原子粒子及其特性,于198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贝尔纳德•洛恩,因与当时苏联人叶夫根尼•卡卓夫共同创立“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联合会”,于1985年获诺贝和平奖;
杜德利•赫巴奇,因发明了使科学家能观察到分子碰撞及其生成物的技术,于1986年获诺贝化学奖;
诺尔曼•拉姆西,因研究了分离振荡场,使人们能够精确测量原子和分子的各部他之间的相互作用,于1989年与华盛顿大学的汉斯•德美尔特、联邦德国的物理学家沃夫冈•保罗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埃利阿斯•柯雷伊,因发明了一套可让科学家以普通的化学方法制备新的复杂分子的方法,而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约瑟夫•默里,因为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器官移植的前方法,与前华盛顿大学的唐纳尔•托马斯合得199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晓如查了好多资料,也不知道哥哥读的是哪个课系,她下了决心一定要去哈佛校园看看,也想去看看它那宏伟的图书馆!看着电脑里的照片实在有点不敢相信,她将要塌上美国之旅,更要塌进哈佛的校园一睹其风采!才能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为之疯狂想要去哈佛留学!
她关上了电脑,躺在了床上,可脑海里还是浮现了哈佛的风景,哥哥的身影,久久未能入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