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没有白费,叶雯雯做了公社的临时播音员,果然吃上公社社办粮。吉水公社那部墨绿色“丰收二七”拖拉机把叶雯雯和她简单的行李驮到公社广播站,陈哲和大中并没有赶去为她送行。
清晨六点钟整,是红卫公社广播站开始播音的时间,每天清晨,陈哲就会准时来到学校操坪那颗大榕树下,聆听树上那一声:“同志们,红卫公社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这甜甜的声音使他陶醉,也让他无比自豪。
为了备战即将进行的全区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学校对陈哲等几个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封闭性训练。这段时间,班主任盯得严,一律不得外出,不得请假。新来的王校长更是下达了硬性指标__保八争三。就是至少有一人要进入前八名,力争进入前三名。班主任兼指导老师范彤对陈哲信心满满:“只要正常发挥,以你的水平,进入前三绝对没有问题。”
陈哲心里也憋了一股劲。上次发挥失常,心里不痛快好一阵。
封闭性训练结束,陈哲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大中陪着,陈哲去公社看叶雯雯。
叶雯雯上身一件花格对襟衣,下身一条红色筒裙,娇嫩的脸上容光焕发。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身打扮,不见了乡村村姑的痕迹,成了标准的城里人。
与光鲜漂亮楚楚动人白天鹅一样的叶雯雯相比,陈哲有点相形见绌。卷卷的头发未经认真梳理,鸟窝一样乱乱的,裤腿上还带着路上的泥尘。
只是大中,还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喂,我说陈哲啊,理想实现了,是不是找个地方庆祝一下!”
虽然兜里剩下没几个了,但陈哲还是爽快地应一声:“行,没问题!”
叶雯雯微微一笑,却说:“大中,陈哲,下次吧,中午县领导要来视察,蒋主任特意关照,要我一起陪同。”
这一句话,顿时让陈哲心里酸酸的。
“是啊,人家叶雯雯现在是公家人了,今非昔比了。”
叶雯雯无奈地摇头苦笑:“今天也真是不巧,下次吧,下次我请你们!”
叶雯雯刚说完,就听见窗外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叶雯雯,蒋主任叫你一起去接县领导!”
陈哲他们走出公社不远,叶雯雯乘坐的军用吉普就超过了他们。望着吉普车扬起的灰尘,陈哲心里五味杂陈。
一路上,陈哲闷闷不乐。大中非但没有安慰陈哲,反而说出一个更令陈哲震惊的消息。
“陈哲,你还得做出好更坏的思想准备。”
“大中,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听说,叶雯雯已经和那个蒋主任搞在一起了。”
陈哲喊道:“不可能,大中你别乱说!”
“我也希望是毫无根据的乱说。”
陈哲眼里浮现出叶雯雯燕子一样飞向吉普车的景象,浮现出叶雯雯和蒋主任并肩坐在吉普车后座的情景。
“陈哲,一个外号‘疤二’的人,你还记得吗?”
“记不得了,我压根不认识什么‘疤二’。”
大中没计较陈哲的态度,继续说道:“他比我们低一届,他的父亲就在公社煮饭,这个事情就是他告诉我的,听说他父亲亲眼看见叶雯雯天蒙蒙亮的时候从蒋主任房间里出来。如果这家伙没有说谎,这事就千真万确,这个‘疤二’不知道我们和叶雯雯的关系,他没理由撒这个谎,是吧?”
陈哲的头晕了,心碎了。
“陈哲,你也不要太伤心,天涯何处无芳草?”
陈哲曾经用这句话安慰过大中,现在大中又把它回赠给他的好同学。
陈哲皱皱眉头,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碗苦水。
“漂亮的女人,迟早都是男人手里的猎物。”
大中又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大中这家伙,读书不多,却时不时嘴里蹦出一两句名言警句来。
为了弄清真相,陈哲决定再一次面见叶雯雯。
他把叶雯雯约到一条小河边。这是与红卫中学同源之河。学校在下游,公社在上游。
那时的河流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河水是清澈的,空气是清新的,而陈哲的心情却很糟糕。
他们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看不见河水,却依然听得见流水潺潺。
一块草坪,绿草如茵,四周是一米多高的茅草,躲在里面做坏事,不担心有人看见。
刚坐下,陈哲劈头就问:“叶雯雯,听说你和蒋主任……”
后面的话陈哲说不出口,但意思已经很明白。
“是不是啊?”陈哲紧盯着叶雯雯的脸追问。
“陈哲……”
叶雯雯声音如蚊虫。
叶雯雯的表情证明了一切。陈哲悲愤难抑,仰天大吼:“为什么会这样啊!”
这声怪叫,惊动了茅草丛里的一只大鸟,那鸟扑腾腾飞起来,惊恐万状地逃到别处。
叶雯雯深深埋下头,两行泪水挂在脸颊。
那是委屈的泪水,饱含酸楚的泪水,那一刻,陈哲原谅了她。
叶雯雯用自己的身子回报了蒋主任。自愿还是被迫,陈哲已经不想知道。
陈哲牵起叶雯雯一只手,叶雯雯身体靠过来,像一只温顺的羔羊,依在陈哲身上。
只要陈哲愿意,他可以做任何事情,但他只是紧紧搂住叶雯雯,什么也没做。
陈哲回到学校,刚踏进寝室,大中就冲着他笑:找叶雯雯了?
陈哲低下头不想说话。
“你还想娶叶雯雯为妻?”
陈哲依然不答话。
“依我看,叶雯雯这种人只适合做情人,不适合做妻子。最后成为你妻子还是蒋力。喂陈哲,”大中压低声音,做个鬼脸,“你是不是把叶雯雯做了?可惜一朵鲜花,却是先插在牛屎上。”
面对大中的喋喋不休,陈哲决定以攻为守:“大中,你和康老师怎样了?”
“怎么又说到我身上了?”
“其实,康老师还是挺喜欢你的。要不是那个狗屁队长,真的有机会。”
“现在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
陈哲知道大中的脾气,是一个不会轻言放弃的人。正因为彼此太熟悉,陈哲把康老师“劝劝大中”的叮嘱抛在脑后。他知道,这样的劝说毫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