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言情 > 游水乐
第五章 水乡轶事
作者:孔老儒道 时间:2022-08-10 16:23 字数:2341 字

【上接】海边长大。

从海边回到家乡,又换了另外一番情景。韩江(东里溪到义丰港入海段)从村东奔腾入海。(中国广东省第二大河。唐称恶溪,後纪念韩愈,改称韩江。北源武夷山)

家乡本是大乡,有万多人,旧时多有文化贤达名人,村寨设置传统科学。村外一边临河,其他三方多有大小鱼塘鱼塘链接围绕,西北两面加一人工运河护村,再向外就是田野包围。大水小水,纵横交错,横比时下的岭南水乡小洲村、江南水乡周庄等,长短各不同。又有同年的小朋友众多,趣事自然不少。

那时池塘干净,大大小小10来个池塘,都可以游水。不过大池人多,那是感觉很大,比海边鱼塘的大,长方形,得有200*500米那样子。晴朗时,池中可以映出十几公里远的莲花山的倒影,煞是好看,人称“风水池”,大雨后,村里泻来的雨水可以使水面涨高一些,满溢的只记得一两次。每天傍晚人最多,老中青几十人,有的游到对面(羡慕死人了!)有的在中间追逐比赛,有的在水边游泳处——用大围墙围起三面,两边伸入水中十几米,墙高约1.6米,建有放衣服台阶、换穿台阶、下水台阶等比较完善的更衣下水处。很多人在两边围墙上奔跑跳水,摔成大冬瓜的,引来老少一片大笑,露水后自己也不敢说疼,只是不服输地排队再来。跳的又远,入水漂亮的,很多老人就直呼其父名说:“某某仔跳得好!”有泼水的有鼓掌的,得意极了!排队的急得抓耳挠思,踮起脚尖前探,催人快点,好轮到自己表演,博得满堂彩!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学起了游水。记得刚开始,爷爷带我,先在游泳处的台阶学泡水,泡过一两次之后就下一级台阶,水深约来到我的小胸脯,那时已经有一点儿慌张。慢慢习惯了,就试着把脸扣入水面,试着试着就练习整个头沉入水面,然后坚持最久时间,练习憋气。这段感觉近布较快,几乎每一天去一下都有明显的进步,这段应该三到四岁期间。想起最近常见的白云山练水婴儿——六个月开始在大水潭浮水,用特制救生圈扣住脖子,手脚在水中自由拨水,其爷爷在旁看护。我们都夸奖其长大水性一定极好!或有奥运冠军的模胚。

接下去就遇到技术屏障了,双手扶着水边台阶,双脚在后边大水,练习了好多天,不见大的长进!记得老爸知道后,代替爷爷带着我去游水。他先离水一米多,叫我游过去给他抱,可就是怎么说,我都迈不了第一步!老爸急了,来第二招——抱着我走入水中,离水约二米,突然松手,叫我游回岸边!我刚开始死命不肯,呛了几口水,之后,鼻子酸得流眼泪,难受死了!老爸托起我之后,我吓得跟着猴子一样往他头顶上窜!稍停,又命令我来第二次,我不同意,他就潜水,整个人沉入水底,任凭我怎么捉住他头发不放,还是瘪不过他,喝水,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别的大人取笑我“你可别把池塘得水喝光了,呵呵!”不是办法,再叫我开始,我咪着眼睛,手脚并用,使出吃奶力,拼命往岸边胡乱滑打!没几下,居然摸到了台阶,第一次学会游水就这样完成了!人啊,有时候是需要靠外力才能突破自己的!

之后进步神速,爷爷不断加长离岸距离。偶尔拖着我的小肚皮练习游水姿势。之后和其他小朋友比赛速度,追逐,以至于潜泳摸对方的脚,互相惊吓!再后来就跟其他人一样,练习跳水。由脚先下开始,到头先入水。有时动作不协调,打起一大片水花,叫“摔大冬瓜”,肚皮痛死了,甚至于胸口闷了好久,不过都强忍着,怕被别人笑话。没多久就能游到池中间,试着试着就游到池塘对岸了!贼自豪。前后应该半年多点。

有时候看到池塘里有小舢板——捕鱼用。我们就捉紧下去戏耍。斗定力!人多了就不爽,有人就想出绝招——“摇拢”,脚踩双弦,左一下右一下,小船慢慢摇晃起来,到后来一边几乎进水。没几下,撑不住的,站不稳的纷纷落水。一船人,我往往都是剩下的那一两个,叹着!水下的只能干瞪眼,没办法,这是游戏规则!

池塘对面有个荒废的厕所,年久失修,只剩下与地面平齐的墙基,下面是一池半池雨水,并排十几个。我们就在上面奔跑追逐,绕圈,跳腾挪跃,活像铁道游击队在飞驰的火车上飞奔。斑驳坑洼的墙基,有的是摇摇晃晃的“灰角”——反正平时叫你轻轻地走过去,你都退缩那种。虽然万一掉进去可以就近下池塘洗澡,但那是旧厕所,谁都不想!但是由不认输,于是只有飞奔。想不到虽然没有练成轻功,但是身体平衡力确实一流,小脑给练出来了,呵呵。

随着岁月渐远,胆子也大了。先是到村外的人工运河游泳。经常听说有人被淹死。但隔没多久,人们心中泛起的涟漪又恢复平静,照游!运河活水流动,有时水流很急,一下子就给冲出老远,游到对岸,得上岸,走往上游很远,再下水横渡,才能到达原先下水处(放衣服处)。那时一般不穿游泳裤,赤条条的,所以经常在河对岸,要等很久,确认没女人看到时,才可以爬上岸狂奔。横渡时,如果流急,就算斜上45度游行,有时还是在斜下方到达对岸。不受控制,水流冲刷着身体,有一种意外,有一种快感!

再大了,结伴到村东的韩江玩耍。退潮时,露出沙滩,我们堆沙塔。放行自制的竹排帆船,斗快,斗远一尺长的竹排,又三五根小竹并排,用两根铁丝前后串紧,一个小舵挂在屁股后,上竖一个或两个旗子——作帆布。放在水里,海口的风迎河吹过来。一放手,竹排箭一样的冲出去,不过平衡不好,没多远就拐弯、横身,或干脆被吹翻。舵做大了,又坠尾,移动缓慢;帆太大了,易翻船。反正就努力平衡——呵呵,机械制造里面的“柔性设计”。有时摸螺捕虾。螺贼多,记得最多时,摸了半桶。涨潮是,有时海水倒灌,听爷爷讲,那是村边经常可以见到几条海豚——跟小白牛一样大,听说会救小孩,没人捕杀它。大鱼没见过,但是游水时,经常被小河豚咬吻小鸡鸡,又疼又痒,有点儿怕怕的。小河豚,又名气泡鱼,咸淡水交界,二两重,丑八怪,生气时皮球一样的白肚子胀起,鲨鱼皮棱突密布,粗糙死了,有时可以当小皮球弹打,腥臊味极浓。

听说有剧毒,毒死不少人,极少人敢吃。近听闻香港日本风靡吃河豚——“拼死吃河豚”,因其味极其鲜美,不过烹饪手法特别。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