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洞子是斜着坡向下延伸的,与水平大约成45度角。
古人当时设计这样的坡度是有其道理的,一是上下容易,如走坡梯;二是能避免不少危险,如有东西从上面掉下,给一个缓冲,杀伤力减轻大半。
直径在一米半左右,这样可以安装流绳,让石桶或是石筐从绳上走可以减轻不少重量。长度一般在十到二十米之间,长短距离要视脉位而定。这样的设计如在现在可以申请专利。
这就是有名的被当地人命名的“坡洞”。
两家的坡洞是十八米,按道理脉位就该在这十八米的地方,可是为什么不见脉呢,这让张三伤透脑筋。没办法,现在就只能打桩我。就按丁家姑娘说的向东南开进,对也好,错也罢,认了。
流绳在三个月前就按上了,四个人有三个在井下,一个人在井口挽辘轳。
这样一天一天地干着,过来立冬,过来小寒,又过来大寒,眼望就是立春。
莲子从青岛拿回来的钱,一张一张地向黑洞里飘下,金脉的影子杳然无踪。
就在大寒的第七天,一个不祥的日子,飞来横祸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