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哈哈大笑,“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佛之所在,心之所系。”
“你是从唐朝穿越来的对不对?”我也不理他唧唧歪歪继续问道。
“施主,来处非归处,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心之所归,身自当归,即为归处。施主何必执着。”
敢情是龙厉的说客,我放开他的手,“大师,若天下人皆皈依佛门,按大师所说,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释迦摩尼曾说,众生皆平等。如此敢问大师谁当主江山?谁又当为阶下之囚?”
“施主,一切皆有命数。”
我见与他说不通也不愿再同他争辩,“大师以慈悲为怀,若是能助小女子回来处去,还望不吝相教。依小女子之见,来处即是归处。”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佛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慧能倒是一派祥和,“施主,先立无念为宗。外物皆由心而生。”
“依大师的意思是我没有穿越,没有来到这个危机四伏的社会,这一切都是我的臆想吗?”
“善哉,善哉。”慧能竟然一脸欣慰地看着我。
我不由翻了翻白眼,“难道我要当自己只是迷路了吗?难道我要告诉自己像陶渊明一样来了世外桃源而已吗?”
“有何不可?”慧能依旧笑容可掬地看着我。
“陶渊明不过呆了几天就回去了,我要怎么回去,明明知道没有出路,还要自欺欺人吗?”
“老衲说过,一切皆有命数,施主,陶潜桃园之行成就了《桃花源记》,使其流芳百世。施主,有因必然有果。反之,有果又岂会无因?”
“那敢问大师,何为因?”
“助王爷夺天下。”慧能的表情仿佛在谈论天气般轻松。
*****************
慧能附着佛珠,眼里闪动睿智的光,“当然,究因之始,还应当将《大漠胡女》加入书架。对巧r:不动摇的支持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