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高郁,是这高府里的天,是这楚国的相国,是君然的父亲,却是对孟家丫头最不知所措的人。
早就知道那个孩子就在府中,原本就知道君然的病不是什么会传染的病,可是君然自己已无生志,才这样病恹恹的。于是让那个郎中胡诌了君然的病,好让那个丫头在府中躲过这段敏感的日子罢了,不想她居然能让君然重新有了生的斗志,慢慢好了起来,不知道这是不是孟远老弟在天之灵给我的回报啊。
裴钰说为了君然,那丫头居然连从小不曾离身的佛珠都送给了彩萍,却让我心头一跳。早就听下人回报说君然的性子自从病好之后大变,变的平和近人了,只想这是好事,现在想来,莫不是因为那丫头在啊。只是从来听孟远老弟说起他家那个丫头,那般品貌才情,皆是上品,如今却被落了奴籍,若是让君然染指了她,却不知是她高攀了君然,还是君然高攀了她。想来用一桩婚事牵制君然,若是君然真心为他,定然不会允许她做妾,也就绝了君然想要和她在一起的念头,过两年风头小了,再将她收为义女,选了好人家配了出去,也不枉和孟远老弟一番交情。
彩萍家那个侄女顾贤贞今年及并,彩萍已经和我说了几回了,想着君然的病刚刚好,就没有应允这件事,如今却应该好好考虑一下了,若是今年能定下婚事,诸般琐事下来,明年顾家丫头正好十六,结亲之事就可以趁着年节一并办了,落个双喜临门。
今日逮到君然一回来便叫来了书房,本来就知道这小子定然好有一顿反抗的话,岂知他居然说非孟家丫头不娶,说谁也不可越过孟家的丫头做他的正妻,不然他宁可终身不娶,剃了头去做和尚。又说他这条命也可算是孟家丫头捡回来了,既然高府的人都不要他,只有孟家丫头心疼他,不如让他和孟家丫头双宿双飞了去,好让我早早过了儿子过来培养感情,权当没生养过他这个逆子。
果真是个逆子!!!
气的我罚他在书房门口跪着,从小他身子就弱,从未舍得罚过他,这一顿罚,也希望他能屈就了。谁知竟然一跪一个时辰,连一句示弱的话也不肯说,偷偷让锦书去请了彩萍来劝他,谁知彩萍又说了近一个时辰,眼看着脸色都不对了,还是那般直直的跪着。彩萍无法,却说有个人能劝动了他。果不其然,是叫了孟家丫头过来,只听孟家丫头在外边一边说一边哭,又听在门口望风的锦书说那丫头直踹了君然好几脚,君然依旧不动,却是红了眼睛,便叫锦书让那丫头进来。
孟家丫头刚刚哭过,眼圈还红着,却是礼数一丝不落。面容清秀,一双眸子黑白分明,不是惊艳,却让人看着安心,仿佛有她的地方便会波澜不惊,能安然熟睡,在经历了家中那样的变故之后,还能有如此清明不怨俗尘的眼神,这般性情。难怪孟远老弟一直瞻前顾后的看不上那些个提亲的人,最终耽搁了这个丫头啊。
我说:”近前一点,老眼昏花了啊。“
她如言上前,垂着头,温顺一如高岚。我顿时无限怜惜,如果没有这场变故,他必然也是要嫁个高门大户,才情卓绝的男子,才配的上这样的女儿。
我问她:”你愿意和君然一生一世么?“
显然她并没有想到我会问的这样直接,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直直的看着我,却又垂下头去,声音却是坚定:”君然待我是极好的。“
是啊,无需多说,只是这样,便足以说明她的心事,丫头,我不是因为你的身世不愿你和君然在一起,恰恰是怕君然负了你,才这般阻挠君然,既然你的心意已决,那么作为长辈,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庇护你,有顾贤贞这个丫头在你前面,你日后必会省却诸多烦恼。
我从抽屉里取出早些日子问彩萍要来的那串佛珠交还到她手里,叮嘱说:”这东西收好吧。“
给君然说让他以平妻之礼同时迎娶顾贤贞和孟继茹,君然还是一脸悻悻的样子,看来对孟家丫头当真是动了十分心思的,这样便好,这样便好。
孟远老弟,我这样收了你家女儿做我的儿媳妇,但愿你不要怪我啊,你家孟子儒我已经找到了,销了他的户籍,改名周行逢,寄养于农家,日后只看他造化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