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回去后就差点摔了一个花瓶, 被心腹蔡妈妈拦住。<br> <br> 蔡妈妈劝解道:“我看四姑娘也不是故意的, 夫人消消气, 再怎么样, 吴家可不是李家那, 依咱们两家的关系, 哪里是只会看样貌的?”<br> <br> 张氏恨恨的坐下, 咬牙道:“这死丫头指不定是专克咱们宁安的!”<br> <br> “她又哪里比得上二姑娘呢?”蔡妈妈笑道,“二姑娘可是您跟老爷的孩子。”<br> <br> 陈宁安的父亲是侯爷,母亲家世又极好, 反观陈宁玉,生母已故,父亲也不算显眼, 怎么样, 都是无法比的,长得美还能当饭吃?<br> <br> 吴家可不是那么傻的人, 他们吴老爷青云直上, 眼界宽得很。<br> <br> 张氏舒服了一些, 喝了几口茶, 揉一揉胸口道:“刚才实在是气了, 你这么一说, 也是,反正吴夫人也是瞧中宁安的,可没有提到四丫头。”<br> <br> “是啊, 夫人放心好了。”<br> <br> 却说姜氏回去, 路上就问陈礼:“怎么突然就提到你四姐姐?”<br> <br> 陈礼歪着头,一脸不明白的样子。<br> <br> 姜氏皱了皱眉,心想到底是小孩子,想到什么说什么罢了。<br> <br> 这日府里来了客人,太夫人请她们去见一见。<br> <br> “哪户人家?”陈宁玉才睡了午觉起来,有些发困。<br> <br> 丫环摇头:“奴婢不甚清楚,像是什么表亲,有一个妇人,还带两个孩子来的。”<br> <br> 陈宁玉便去了,来到慈心苑,方才听说,原是曾来过的客人,大概七年前,他们来侯府,带了好些土特产,太夫人也曾好好招待过。<br> <br> 那妇人乃是太夫人一个表弟的女儿,老家是在大名府的,家里做点小生意,那表弟还惦念太夫人,叫他们来拜会了一次。<br> <br>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回去,那表弟没多久就去世了,妇人的相公后来又染了病,也死了。<br> <br> 太夫人想到那表弟,就哭了一回。<br> <br> 她年少时,那表弟过来住了几年,只没有考上举人便回去了,二人倒是有些感情,偶尔会有书信往来,当时听说他去世,也是难过了一阵子。<br> <br> 那一辈的,就只剩下她一个了,都不是什么长寿的人。<br> <br> “快来见过你们表姑,表姐,表弟。”太夫人抹一下眼睛,叫几个姑娘前来相见。<br> <br> 那妇人赵氏很是拘谨,伸手拉一拉衣摆,手也不知道往哪里放,先开口就唤几位姑娘,倒像是个下人。<br> <br> 张氏皱了皱眉,姜氏撇了撇嘴。<br> <br> 赵氏的女儿吕芸红了脸,握住她娘亲的手。<br> <br> 赵氏另一个儿子吕合,只立得笔直,嘴唇微微抿着。<br> <br> 太夫人看在眼里,叫几个孙女儿坐,同张氏说道:“你一会儿准备个地方,他们一路上也劳累了。”<br> <br> 张氏点头:“空的院子倒有,很快就能收拾好的。”<br> <br> 赵氏忙道:“也不用啥院子,咱们什么地儿都能住。”<br> <br> 太夫人摆摆手:“这怎么成,淑良,咱们亲里亲戚的,你就别太客气了。”又看向吕芸,像是很喜欢她,“上一回见芸儿,不过才八岁,这都长成大姑娘了,瞧着便是懂事的。”<br> <br> “跟着她祖父学过几年书,能一些识文断字。”听到她夸赞自己的女儿,赵氏不由自主放松下来,笑的很高兴。<br> <br> 吕芸忙道:“比起表姐表妹,不值一提的。”<br> <br> “也是很不错了,可见家里是很疼你的。”太夫人又看向吕合,“合儿长得健健壮壮的,虽是弟弟,却像个哥哥呢。”<br> <br> “寻常家里活都是他做的,自然是有力气了。”赵氏心疼,叹了一口气,“都是家里连累他,这几年都不曾念书。”<br> <br> “娘,您说这些做什么,家里就我一个男人,难道还能坐视不理?”吕合小小年纪,却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其实并不想来投靠永春侯府,奈何拗不过她娘跟亲姐,只得来了。<br> <br> 太夫人微微点了点头,男儿有担当,那便是很不错的人了。<br> <br> 想来他们也是山穷水尽,但凡有点儿生计,也不会背井离乡。<br> <br> 说起来,也是苦,到最后竟然只剩下孤儿寡母了。<br> <br> 张氏很快就叫人去整理院子。<br> <br> 陈宁安微微笑道:“吕姐姐路上奔波,裙衫也脏了,祖母,我新做的几套不如给了吕姐姐穿,像是身量也一样的。”<br> <br> 赵氏合手道:“二姑娘真是心善,不过我芸儿哪里好穿你的衣服呀!咱们自己也带了的。”<br> <br> 太夫人投去称赞的目光:“宁安考虑的周到,女儿家是该穿得漂漂亮亮的,以后你们住在这儿,便是一家人了。”<br> <br> 赵氏感动的泪花闪闪。<br> <br> 陈宁柔微微的哼了一声,她是看不惯陈宁安做好人的。<br> <br> 陈宁玉无甚作为,只发现吕芸的脸又红了。<br> <br> 张氏打理完事情,回头同太夫人说话:“母亲当真要让他们常住下来?”<br> <br> 又不是太亲的人,她对此怀有异议。<br> <br> 太夫人瞧她一眼,慢悠悠道:“我年纪大了,总觉得对人该宽和一些,他们既然投奔来,没得赶了人走的,我那表弟至死还念着我呢,他的后人,还能不照顾一二?咱们家不至于还容不得这三个人。”<br> <br> 张氏忙道:“儿媳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何安排呢?”<br> <br> 尤其这吕芸,正当是嫁人的年纪,难不成也当她是府里姑娘一般?<br> <br> “每月也发些月钱罢了。”太夫人才发现确实也没想了仔细,这会儿顿一顿道,“我这表侄女还年轻,人也老实,随便寻个事儿给她做都是妥当的,合儿的话,让他去书院罢,他们吕家原也是书香门第呢,不能没了念书的。至于芸儿,小姑娘还挺有自尊,也别怎么多管,到嫁人了,她母亲自会说的,倒是问问要求,寻个人嫁出去也罢了。”<br> <br> 张氏心想,说着倒简单,但总是多一家子,未免有些不满,太夫人一时善心,倒添了好些麻烦!<br> <br> 她回去忍不住便同陈行诉苦。<br> <br> 可陈行一个大老爷,哪里想那么细致,与太夫人一般说话,张氏气得也没法子,只得先不管了。<br> <br> 到得七月,吴家老太爷的身体有好转,请他们去府上一聚。<br> <br> 这次吴家的意思很明显,是想结亲了。<br> <br> 大夫人张氏万分欢喜,一扫心头之前因李家带来的阴霾,毕竟这吴简比起李公子,那是好太多了,就是放眼京城,又有几个能越过他?<br> <br> 她十分的满意。<br> <br> 太夫人也很高兴,原本就是世交,这回亲上加亲,两家的关系自然是更近了一步。<br> <br> 陈家如此欢喜,就好像是高攀了一样,但事实上,确实是这样。<br> <br> 永春侯府只是个名头,用来炫耀一下先辈的显赫是可以的,但也仅止于此了,本朝自开国后,都重用文臣,武将若没有不世功勋,基本上都是矮文臣一个头的。<br> <br> 而论到功勋,现陈行伤了腿,要再立功只怕是很难。<br> <br> 故而他们格外的看重吴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