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脸色有些僵硬:“不会吧?你听谁说的?”<br> <br> “听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 皇后如果生下了儿子, 就一定会对占着‘嫡长子’这个名头儿的九皇子下手。即便皇后最后没生下儿子, 要九皇子命的人还多着呢, 反正只要皇后不死, 她就一定是太后, 所以她可不会护着一个养子。”<br> <br> 见小太监都被她的话吓傻了, 初一还嫌说的不够多,又道:“也许皇后还会把自己没生下儿子的事儿怪在九皇子身上,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反正九皇子身边就是龙潭虎穴啊!你得快点爬出来!”<br> <br> 小太监的语气里有着不可置信:“难道九皇子被记为嫡长子不是一件好事吗?”说着推了初一一把,“你别听那些老太监老嬤嬤们瞎说!皇上肯定会护着九皇子的!”<br> <br> 初一见小太监认清了皇后的真面目,原先还有些高兴, 接下来又听他相信那个老皇帝, 还推她!就想翻脸了:“哼!那个九皇子有什么好的?既然你这么舍不得他,最后为他送了命可就不怪姐姐我没提醒你了!”<br> <br> 说完气呼呼地翻墙回去了, 留下小太监一人坐着沉思了好久。<br> <br> 尚嬤嬤的效率很快, 也不知她托了哪儿认的老姐妹, 反正九月初初一就身在长乐宫了。<br> <br> 进了长乐宫, 反倒不如呆在御膳房自在, 那些大宫女将小宫女们盯得可严了, 就怕谁是哪里派来的钉子。<br> <br> 害得初一都没有时间去冷宫找她干弟弟了,想到上次见面的时候他们还吵了一架,也不知道小太监有没有听她的话离开九皇子。<br> <br> 越是呆在长乐宫, 初一就越是对这个老牛吃嫩草的皇帝无感, 看他那咳出命来的架势,好像等不到自己长大他就要挂了,那她是不是得趁他死之前爬上他的床啊?<br> <br> 鸡蛋主神也真是的!怎么不给她找个年轻力壮的皇帝老公啊?恋/童/癖的老头子什么的,想想还是有点重/口呢~<br> <br> 不过初一她干娘尚嬤嬤显然不是这么丧心病狂的人,她哪儿知道自己干闺女的小脑袋瓜儿里都在想什么呀?人家明明是送她去巴结五皇子的好吧?<br> <br> 说起来这老皇帝也满失败的,还在他年轻力壮的时候,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和四儿子就暗搓搓地要弑父上位(三儿子早夭),害得老皇帝得了心理阴影,把原配皇后废掉了还不够,把那些小儿子们(五以下的)都赶到了掖庭,还摁着后宫几年不准生儿子。<br> <br> 等到大公主都生儿子了,皇帝都开始老了,大臣们才不放心地建议道,皇上啊,您是不是该生个儿子了啊?不然太子就要在剩下的皇子中立了,而这些皇子们都在掖庭长大,根本没上过学啊!<br> <br> 皇帝一想也是,于是才有了八皇子之后的皇子的出生,不过皇帝仍旧看他的儿子们不顺眼,还美其名曰“兄友弟恭”,把之后出生的皇子也赶到了掖庭。<br> <br> 要不是眼看着皇后怀孕了,都要生下嫡长子了,估计老皇帝还不乐意把他的儿子们放出来呢。<br> <br> 不过最大的五皇子都已经十八岁了,启蒙也来不及了吧?所以大家都觉得太子人选应该在八皇子之后的小皇子中产生了,毕竟还小,可塑。<br> <br> 但一直摸准了皇帝脉的贵妃娘娘可不这么想,她估计皇帝是不会想立个太子出来分权的,更别提老皇帝根本不服老,还夜御数女!说不定哪天就死在床上了,所以啊,还是养个年纪最大的儿子保险,无嫡立长嘛!没文化怕什么?不是有大臣教着吗?至于那个所谓的“嫡长子”九皇子,贵妃娘娘轻蔑一笑,老娘捏死你就像捏死只蚂蚁!<br> <br> 所以尚嬤嬤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起码跟对了上司。而且她设想得好好的,别看五皇子比初一大了八岁,等五皇子当上了皇上啊,初一那时候的年纪真正好!更别提初一还是“太后娘娘”宫里出来的啦!<br> <br> 尚嬤嬤都快被自己设想的未来美死啦!<br> <br> 不过显然有“人算不如天算”这个说法,尚嬤嬤万万没想到,她寄予厚望的“初一娘娘”根本就没活过十岁。<br> <br> 初一渐渐凭借着一张甜嘴以及利索的手脚在长乐宫站稳脚跟,走出门去都有比她更小的小太监、小宫女敬畏地喊她一声“初一姐姐”,可把她美的呀!<br> <br> 不过初一显然是个念旧的人,在她心里,这些新来的“弟弟妹妹”显然比不过之前在冷宫里认得那一个。<br> <br> 于是瞅着一天不忙,初一又偷偷地溜到了冷宫墙脚下。<br> <br> 令她高兴的是,之前跟她不欢而散的干弟弟也在。<br> <br> 而且干弟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向她道歉,说她也是为了他好,那天他不该跟她生气。<br> <br> 差不多隔了两个月没见,初一猛然发现小太监长得比她都高了,看来他的日子过得不错,于是初一了然:“你还在坤宁宫呢?”<br> <br> 小太监抿抿嘴:“想调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br> <br> 闻言初一理解地点点头,也是,不像她有干娘这个靠山,小太监可是嘴笨得连声“爷爷”都不会叫的,自然也没有什么门路。<br> <br> 于是初一给小太监出主意道:“要不我求求五皇子,他人还不错,又是九皇子的兄长,应该能把你要过来,之后你就跟着五皇子吧。”<br> <br> 小太监的眼神有些警惕:“你跟五皇子很熟?”<br> <br> 初一没看出来,有些骄傲道:“我对长乐宫的上上下下都熟!”<br> <br> 看她没心没肺的样子,小太监叹了口气,想想以她的年纪,跟五皇子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于是也放下了心:“那我们算和好了吧?”<br> <br> “当然啊!你是我第一个认的弟弟,咱们关系最好啦!”<br> <br> “第一个认的弟弟?你还认了其他弟弟?”小太监敏锐得让人害怕啊!<br> <br> 看着小太监居高临下的目光,初一不觉有些心虚,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强辩道:“也不是我想认的啊!现在姐姐在长乐宫,巴结姐姐的人可多了!就、就这样认了两个小弟呗……”说到最后声音慢慢低了下来。<br> <br> 小太监看她那副心虚的样子,笑了笑,刚想说什么,就听皇宫里突然响起了钟声。<br> <br> 初一被吓了一跳,抓住小太监的衣襟道:“怎么了?”<br> <br> 小太监目光沉沉的:“这是讣钟,皇上驾崩了。”<br> <br> 就像神机妙算的贵妃娘娘所预料到的那样,老皇帝果然死在了年轻宫女的床上,没有留下一句遗诏,如果那句“哼”算的话。<br> <br> 初一回到长乐宫的时候,满宫里的哭声一片,而贵妃娘娘早就急急忙忙地赶去见老皇帝的遗容了,因此倒是没有人注意到,她曾溜出去过。<br> <br> 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照理说接下来该太子监国并给老皇帝举办丧事。不过老皇帝没有立太子,而嫡长子还小,让五皇子来主持吧,又不合规矩。于是贵妃这边和皇后那边,就为谁给皇帝办丧事这件事扯了一个星期,等到再不下葬老皇帝都臭了,这才各退一步地让一个老皇叔给老皇帝办的葬礼。让初一来说,这个老皇帝真是做得太失败了啊!<br> <br> 老皇帝的丧礼过后又是腊八,接下来又是过年,前朝一大堆的事儿,因此立新皇的事儿就被推迟了下来。反正朝廷官员各司其职,少几天皇帝国家还乱不了,更别提老皇帝身体不好的时候已经很少上朝了。<br> <br> 不过前朝乱不了,不代表后宫不乱啊!老皇帝一死,皇后在后宫的威信力直接下降,有儿子的妃子仗着有儿子,不把皇后放在眼里;而没儿子的妃子死活不愿意去皇庙,能在皇宫锦衣玉食地多赖几天就几天,可把皇后愁坏了,都请了好几次太医。<br> <br> 最后初一觉得,燕景夏能顺利当上皇帝,其实还是多亏了她啊!<br> <br>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那是大年初一的晚上,老皇帝刚死,大家伙儿这个年都过得不开心,于是初一就趁着大年初一事儿少,晚上出门散了散心。<br> <br> 至于散心的地点嘛,大家都知道,不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冷宫吗?<br> <br> 与她心有灵犀的干弟弟也跑过来跟初一寻温暖、找安慰,还带了不少吃的,看样子想跟初一聊很久。<br> <br> 初一心里那个舒坦啊,感觉自己这个弟弟认得真是赚了!除了刚开始她老给小太监带些冷掉的糕点啊,馒头啊之类的粗糙食物,之后都是小太监带过来给她的算是很精致的美食。一有在九皇子那儿见到的好吃的好玩的,小太监晚上都会带来给她看一看,尝一尝。初一心里觉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了吧?其实她更希望小太监“以海相报”啊,不过看他也没那个能力,她这个好人就不强求了。<br> <br> 于是等聊够了,把食物也都吃光了,初一拍拍屁股要回长乐宫了。谁知小太监吞吞吐吐地问道:“你说,九皇子当上皇帝的可能性大吗?”<br> <br> 初一觉得“吃人嘴软”,就认真地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说:“大,不过得让他活到那个时候。”<br> <br> 闻言小太监不知为何变开心了:“嗯!我也觉得大,我相信他能活到那个时候的!”<br> <br> 接着初一就摆摆手回长乐宫了。<br> <br> 刚开始,初一以为她是吃得多了,想拉肚子,不过没等她往茅房走几步,就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人事不知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