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郑程锦站在正院门口送了郑大老爷进去后, 才转身往外院走去。<br> 二叔家的堂弟是到了八岁快九岁的时候, 才被祖父要求必须送到外院去独住, 他却是四岁的时候就一个人住在那里。<br> 这路是走惯了的。<br> 香橼提着灯笼, 远远看见了人影, 就小跑着出来, 果然是自家少爷, 立时往旁边一站,说道:“少爷怎么就不使唤个人提个灯笼,这天都黑了, 什么都看不清呢。”<br> 那张小嘴在黑夜中一开一合的。<br> 郑程锦嘴角弯了弯,放慢了脚步。<br> 香橼见状忙跑到前头,举着灯笼照亮前面的路。<br> “少爷是去表姑娘那里了吗?您有安慰表姑娘吗?那些人太坏了, 胡乱说话。”她说的时候非常生气。<br> 郑程锦停在写着行思二字的院匾下, 若有所思地问自家丫鬟:“你很喜欢表姑娘?”<br> 香橼傻乎乎地看着他:“少爷,不行吗?”<br> 她是挺喜欢表姑娘的啊, 因为表姑娘对她好啊, 就像少爷一样, 不过, 少爷肯定是最好的。<br> 郑程锦看着她的脸, 忽而失笑:“怎么不行?你喜欢谁都好。”他的身影进了院子往屋里走去。<br> “书房里有几本书, 你既然喜欢表姑娘,明日就帮少爷送过去吧。”<br> 香橼飞快地应了一声,追着少爷去了。<br> 守门的婆子悄悄关上院门, 行思院掩在夜幕中, 融为一体。<br> 第二天,郑氏在沈妙珠的极度眷恋中哭笑不得地离开了。<br> 母亲一走,沈妙珠仿佛失了力气,整个人成了软骨头一样瘫在床上。<br> 她好怀念从前的睡到昏天暗地,大睡三日三夜都没有人管的自由自在,哪像现在。听到外面的脚步声,沈妙珠撑起了身子。<br> 似水走了进来。<br> “姑娘,您怎么还躺着,时候不早了,还要去给老太太请安了。”在请安问题上,姑娘是从不耽误的,现在起迟了,等一下肯定就不吃早食。<br> 流年可不在这个问题上纵容自家姑娘。<br> 沈妙珠看到是她,就已经放弃抵抗了。<br> 三个丫鬟中,流年最是言行相顾的人,沈妙珠怕对自己心软,吩咐过丫鬟,哪怕她这个做主子的在床上打滚不起来,也得把人叫起来。以往的时候,春草和似水二人还有心软的时候,但往往是为了赶上请安的时间,基本上就不沾水不吃食直接去了。<br> 她有个毛病,早上醒来的时候没吃东西,就会低血糖。<br> 但是这里的人不懂,只觉得是饿着了。<br> 后面这来叫起的人就多数换成了流年。<br> 流年径直去把窗户开了,天还未大亮,但足以让人估摸出现在的时辰。<br> 沈妙珠起身,梳洗过后,坐在桌子上吃早食。<br> 她喜欢吃香甜口感的食物,核桃仁入油锅炸酥切碎加以各种切成细碎的蜜饯、熟芝麻点缀在蒸熟了的粉糯米团里,配上开胃的百合小米粥,一次能吃上四大块。<br> 走到寿喜堂那里,肚子里的存货正好消耗了大半。<br> “外甥女来了啊,今天可是有些晚了,别是还在记恨昨天的事情。”已经知道昨天不只是丈夫儿子连大房俩父子都过去了,郑二太太心顺不气也没办法,只叮嘱女儿别再招惹她,她虽疼女儿可也不愿为了女儿做出的事情使得家中男子去和小丫头片子道歉。她一再告诉自己见了人就当做没看见,等真见到人,还是没忍住。<br> 从不奢求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沈妙珠表示非常理解,总有那么几个人你不喜欢她,或者她不喜欢你。<br> 但理解不是代表好欺负。<br> 郑老太太没让外孙女行礼,直接把人搂在怀里嘘寒问暖了起来。<br> 沈妙珠乖巧地回答着昨晚睡得可好?早食用得怎么样的问题,老人家哪里是真的要问这些,不过是不欲理会二太太。<br> 郑秀珠觉得丢脸把郑二太太拉到一旁,母女二人坐到一起小声嘀咕,时不时看向沈妙珠。<br> 沈妙珠有所察觉,转头看去,帘子外面郑氏和郑大太太有说有笑地走进来。见到亲娘,人立刻站了起来迎过去。<br> 郑老太太笑呵呵的样子。<br> “娘。”<br> 郑氏拍拍女儿的手。<br> 走在最后的郑秀宁唤道:“表妹。”<br> “表姐。”沈妙珠看了看她突然转头去看沈秀珠那边,她刚才就有觉得不对劲的地方,现在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br> 二表姐人呢?<br> 以往郑秀秀再怎么不起眼没人注意,可毕竟人还是在的,像今天没来寿喜堂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了。<br> 嫡母不喜,父亲不会管,郑秀秀想要在郑府有比较好的日子,绝对不能放弃老太爷和老太太这两只金大腿。<br> 有了昨天的事情,老太爷今天铁定不会出现,他一个公爹的身份教训儿媳妇多少有些尴尬,没个几天是不会同大太太、二太太这些儿媳妇碰面的。老太太就是不同了,婆婆教儿媳天经地义的事情。<br> 老太爷不出现,大家都明白,这个时候的大太太和二太太说实在的也没那个脸见公爹,巴不得人找个借口出去了,这样才算是皆大欢喜。<br> 但是郑秀秀呢?<br> 有没有人发现她不在这里?<br> 大舅母已经吩咐人传了饭菜,外祖母也是乐呵呵的,叫了郑氏过去,母女二人的感情是一如既往地好。<br> 秀宁表姐已经坐在另一张红木百子千孙纹的桌子上,她的身姿非常挺拔,就像一副静止的仕女画,只等着老太太那边动了筷子,她才会有后续动作,看那嘴角边的清淡笑容都是恰到好处的文静。<br> 大舅母特意请来叫到的女先生的确真有些手段。<br> “珠珠儿,来。”郑老太太招手。<br> 郑氏也看了过来。<br> 沈妙珠不去看二舅母和大表姐了,觉得没必要。<br> 就是现在说了有什么用?<br> 她细细想来这些年,二表姐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她是不受欢迎的,却也是郑家的无可奈何。<br> 郑家既被称为大善人,救济了别人,又怎么可能舍不得一些银钱去养个血脉。<br> 但没有人会关心她!<br> 说了也不过是外祖母因着她的缘故训上几句,二舅母不咸不淡地受了,再然后……吃亏的只会是二表姐。<br> 郑老太太这十年一直茹素,桌上的饭菜大多如此。<br> 沈妙珠同郑氏一左一右地坐在老太太旁边,她和外祖母之间站着郑大太太,另一边则是二太太。<br> 二太太伺候着舀了一碗碧粳粥,大太太举着公筷夹了一筷子的炒三丁,郑老太太就摆摆手让她们下去。<br> 若非为了敲打两个儿媳妇,老太太其实很不耐烦有这道程序。<br> 郑大太太面不改色地放下筷子,走到女儿边上坐下,郑秀宁已经舀了一小碗米粥放在旁边。<br> 二太太看了看郑氏母女,还是不甘地坐到大太太对面。<br> 郑大太太撩了撩眼皮子,眼底是一闪而逝的讥讽。那张桌子上能坐的只有郑家的男人外就是她们母女有这待遇,都这些年过去了竟然还会有期盼?自己这个妯娌实在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人,嫁妆多又如何?郑家还缺这些臭钱?<br> 这顿饭安静无声。<br> 众人用毕,下人鱼贯而入收拾出去。<br> 郑秀宁斟了杯茶朝郑老太太走去。<br> 沈妙珠的不留痕迹地收回跨出去的脚。<br> 外祖母的脾胃不算好,饭后不能马上饮茶,通常这个时候都只是喝一杯凉白开,她正胡乱想着。<br> 那一边,郑老太太已经笑眯眯地饮了茶。<br> “宁姐儿的仪表姿态越发得体了,你的苦心没有白费。”郑老太太对郑大太太如是说道,大儿媳的一些心思她是知道的,除了涉及到郑程锦,其他孙儿孙女的事情她并不干涉。<br> 郑大太太看了郑秀宁一眼,笑着说道:“儿媳所做的不过是带她入门,后面如何全凭她自己的想法。有现在这模样,我已经是满意了。只是宁姐儿不听,只说见过世家女后,才知道何为自惭形秽。”<br> 世家女?<br> 郑氏心底呵呵,那是因为没见过那些所谓世家女的无耻行径。<br> “宁姐儿见过?”郑老太太有些好奇,她不曾听说过塘栖镇这里又来了其他世家的人,要知道若是有世家来临,镇上的大户早就闻风动起来了。<br> 沈妙珠也有些好奇。<br> 她一直听人说世家,世家,这边的人基本上是把世家看成了高处不胜寒的宫阙,她是听得多,但基本上没有听出什么来。<br> 至于她自己?<br> 一个不在本家中长大的人,对世家根本是两眼一抹黑。<br> 唯一认识的也不是那喜好说家中事的人。<br> 说来,若是人人都如周姐姐,世家也的确是有傲视众人的资本。<br> 沈妙珠才想着好久不曾出去了,就听到有人提了她。<br> “……那周家姑娘,我也只是听说过,倒是表妹是认识的。”郑秀宁笑容柔和,说话的声音也是娇柔。<br> 沈妙珠不明白怎么就到了周姐姐这里来了。<br> 她求助地看向郑氏。<br> 郑氏面无表情,在女儿看来的时候,勾了勾唇角说道:“那周家和沈家原就是故交,知道珠珠儿在这里,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br> 言下之意,周家的姑娘是世家女,沈妙珠也是,两家同为故交才有相识相交的机会。而其他人若想要攀扯上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br> 否则郑家想要更改门楣,不会那般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