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初恋到终老的婚恋观是人性的美好愿望
从小就喜欢看小说,尤其是爱情小说,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到梁晓声的《年轮》,再到琼瑶、张爱玲、张小贤、现代辛夷坞等作家的全部作品,可以说是小说已经陪伴自己渡过了半生。
后来,电影与电视更加发达了,也就看得更多了,甚至很多已经成为经典而一再流传。
但几乎千篇一律的、最多的都是关于初恋的美好却错过、无终、遗憾。
所以,我看过了太多人的初恋故事,听过了太多人的心理心声。
如果一个人初恋的爱情未能圆满,在心中留下的情殇,无法挽回的遗憾,正如《青春时最懂爱》这部小说中第23章“心上一根刺”的比喻一样,它扎在曾经爱过的人却而已天各一方的心上,轻则在夜深人静时隐隐发作,重则一生痛入心扉。
当然也有人对我说:我早就忘记了我的初恋,忘记了那个人。其实只有自己知道,那终不过是因为心中或者有怨有恨,或者逃避漠视或者自我欺骗。
不管怎么样,初恋如果不能一路走到结婚,而后拥有朝夕相伴的爱情与婚姻,所有爱过的悲欢离合都会成为一块刺青,在心里成为一个结痂,记忆雕刻成为一块心病。
如果时光可以倒回,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多半都会愿意抱住从前那个人不再放开,握紧那双温暖的手而不再松开。
人,生而为人,最可贵之处在于有情,而世间情海最苦的是一种叫做相爱却不能相守,爱别离又放不下的爱情。
身边也有不少初恋到终老的爱情,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相伴、相守。没有吵架,没有眼泪或者没有烦忧,那是童话不是生活。任何爱情在进入柴米油盐的平淡婚姻生活中都难免有时会如水一样无味,像炒菜会放的调料一样五味杂陈。
可是我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种爱情的离婚率很低。
比较是人的天性,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是人的天性,喜欢活在过去或者未来而不是当下是人的天性。
所以,只要曾经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又阴差阳错地未能修得正果,人的心就会像吃了鸦片一样上瘾,喝了毒药一样中毒,会再也找不到当初爱一个人的心情,因为初心总是那么纯真、纯洁、纯粹,那样愿意为对方给予自己的一切。
初恋的爱情有的可能充满伤痛,也可能并不多么值得怀念,可是人就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即使并不美好,即使残缺遗憾,却依然会在很多年以后,在内心深处听到自己的心发出一种叫做后悔或者遗憾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就是放不下,就是心的挂碍。
佛家《心经》上说:心无挂碍,无有恐惧。
而要让一个人的心无挂碍,不是发生以后再去忘记或者疗伤与蹉跎,最好的选择是在最初能够让一切后来的都不曾发生。
所以,初恋到终老的爱情与婚恋观是人性的愿望,也是社会与时代的呼唤。
如果每个人在青春的时候,在年少的岁月里,初次遇见爱情时,能够懂得爱情、懂得给爱情时间、懂得为爱情不轻易放手、懂得把初恋的爱情变成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婚姻,是让人的心活得幸福快乐、活得无痛无伤的好方法,也是每个生命情感道路上的反思成长,更是为人父母为下一代必须做好的一门爱商教育功课。
因为,每个生命在从生到死的这条路上,需要爱情、渴望幸福、想要珍惜,期盼从一而终、白头到老的爱情与婚姻也是人的天性与最美好的愿望。
序篇
人的一生,如一趟列车。
一路上,列车开的时而缓慢,时而快速,时而停站;它会翻山,也会越岭,会经过隧道,也会穿越黑暗。
有时,山路很崎岖,有时,隧道很长很黑。
你一个人在这趟列车上,在漫长的旅途中,感到孤独、寂寞、无力,你想挣扎、想呐喊、想逃离------
突然有一天,我们会与一个旅伴相识、与友情拥抱;与一个旅伴相知,与爱情遇见。
人生这趟列车上、生活漫长的旅程中,爱情与友情像什么呢?
爱情与友情就像旅伴,就像太阳。
也许,他或她只能彼此陪伴一程,因为各自要去的终点不同,终将在到站时分别,即使心中深深不舍;也许刚好幸运终点相同,他或她会一路相随,彼此相依相伴。无论爱情或长或短,但曾经在一起的温暖与美好会始终存在彼此心中。
太阳每天朝升夕落,尽管有时阴霾遮住光芒;有时风雨阻挡温度;但阴霾终有消散时,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我们从未发现太阳始终在身边。当我们抬头看看天空,让它的光芒照耀在身上,会感觉到一股温暖从头到脚,漫延入心。
爱情与友情,只要我们相信它,懂得它,珍惜它、守护它,就终会发现,它从未曾离开过,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全世界。
第一章 做一只囚鸟
我想你
手机振动了一下,低头,简单看到沈清远的短信。
原本笑着的嘴角一下僵住了,突然象时钟断电、象正播放着的音乐一下被卡住,嘎然而止。
夜晚的星空,清冷和孤寂。
早已过了下班时间,简单是加班团的常客。
因为她不想太早回家,宁愿留在公司,这样就可以不再让空荡荡的屋子提醒她的孤单。
简单刚刚正在看林宇发的QQ留言,一个笑话让她忍俊不禁。
她经常在QQ上收到林宇发来的音乐或者笑话,他时而叮嘱她适当休息,说他的人生最美不过常见佳人笑。
简单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好一会儿。
看看时间,已经十点钟了。
这个时候,沈清远在做什么?
怎么会这时候发信息给自己?
简单突然好想打个电话,想听听他的声音,好想问问他,好想关心他。
原本平静无澜的心,被他的信息霎那激起汹涌的波涛。
另一个城市,那一端却只有了沉默。
简单收拾了一下,拿起包,无声无息地走出公司。
公司离家不太远,为了方便上班,她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公寓。
一想到家,又不由一阵无名地心酸。
到家了,她没有什么胃口,只喝了杯酸奶。
环顾空空的屋子,安安静静,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十年。
简单觉得自己像是一只囚鸟。
她已经忘记了天有多高,世界有多大。如果让她离开这小小的城堡,她不知道何处为家,不知有谁可以依靠。
可她也心甘情愿这样做一只囚鸟,因为她从不羡慕天有多高,海有多阔,而她宁愿这样呆在这小小的笼中。
打开CD,萧亚轩 的《时光隧道》在沉寂的夜晚响起:
回忆在 寄物柜里
努力练习 怎么忘记你
而一个 擦身距离
却又轻轻 取出了过去
原来爱 无法忘记
只是我们 尽量不想起
遇见你 仍然开心
虽然最后 只剩下背影
谢谢你给的从前
那张我爱过的脸
有些事不需要永远
而你应该听不见
这最安静的语言
我静静的念 我的爱再见
看不到 我知道
就让它留在时光的隧道
永无止境的美好
我会带着 这些生命里最轻盈的重要
温暖的 躲在另一个怀抱
听不到 我知道
就让它留在时光的隧道
我会藏好 曾经跟你写下的纯真记号
开心的 习惯另一个味道
毕业后,在班长的努力下,同学们都终于陆续地仿佛从远古时代穿越来到了现代,进入了一个QQ群。
时代进步很快,简单上学时他们还没有手机,毕业后很多年大家都失散地生活在各个城市,寻找同学们班委们用了好长时间。
沈清远 qq 申请加好友,简单接受通过。
他却没有再说一句话。
简单早习惯了他的沉默,也同样默契地一言不发。
默契,是的。
他与她,是心有默契的。
起初,他们彼此就在两个城市安静而沉默在存在各自己的手机里,就好象从来不曾认识过。
简单只是默默地等,等他想起她,等他与她联系。
他还是十年前那样,清冷。
他的名字叫沈清远,可简单觉得叫清冷更合适,这个词是她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给她的印象。
清冷、孤独、忧郁,是沈清远的心。
十年了,自从毕业后,简单再没有见过他。
可是,岁月好象没有改变一个人。
没有变吗?
简单不知道。
毕业十周年同学聚会的确定时间,班长在群里发布了,简单却犹豫着要不要去。
毕业已经十年了,关于他的一切,她从来不问任何人。她怕知道一个答案,她也在等一个答案。
忙碌专心地工作最大的好处是让简单心无旁骛。她开始觉得自己心里的伤口已经愈合了,不再疼痛,象平静的湖水,无波无澜。
这是她第二次没有回复他的信息。
第一次,是有一天深夜,简单收到一条信息:
你幸福吗?
看着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简单问自己:
幸福吗?幸福,没有了沈清远,她都不知道她的幸福会再是什么样的了。
曾经双手碰触到的、拥有过的幸福的感觉,已经与她久违了。她也没有了能再感觉到幸福的心。
她的心,仿佛一个玻璃杯,早就摔碎了。满地碎片,一片一片捡起来,却找不到任何一种胶,可以把碎片重新粘在一起,恢复如初。
一别经年,她一个人在路上行走,一人人站在悲催的风里,爱过的人已经离开,只剩下用青春编织的回忆。
很久以来,简单都选择不去碰到自己的高压线。
他这样的问,让她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此时,正是春天,乍暖还寒,夜深了就更是觉得冷,裹紧被子,一阵疲惫席卷而来。
清晨醒得很早,简单看看时间,才四点半,却再无睡意。
昨夜下雨了。
现在雨还在下,像在说话,他敲我的窗叮叮当当,恋爱的季节勉强不如放下;雨还在下,你听得见吗,是我的思念,滴滴答答,滴入你的心,就会想起我。雨还在下,像在寻你,它敲我的窗说找不到你,这样的季节就会特别想你。我还能去屋檐下等你吗?
记忆是一座城,生活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事,遇见过的人,如同摄像机会记录,仿佛留声机会回放。可是,经年久月,摄像机会故障,留声机会损坏,而有些记忆却像树的年轮一样被雕刻。
所以,著名散文家刘亮程曾经写过《树会记住很多事》,他说,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树会记住很多事,其他东西也会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失(埋掉)人的脚印,会分叉,把人引向歧途。
人本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去问谁呢?
简单的记忆之城里并没有很多的人,而他,是她记忆里最初也是最美的一首诗。
曾经,她很羡慕失忆的人。因为可以遗忘。
而她的记忆,却像一棵树。
简单想,那个城市的那个人,此时此刻一定在熟睡。
再看着昨天留在手机中的留言:
我想你
简单好想回复他:“我想你,沈清远”。
这是简单十年来一直在心里无数次想告诉他的。
她好想可以这样无所顾忌地表达她的爱。
可她不能。
简单把手机抱在怀中,她的心,甜蜜却酸楚,两行清泪从面颊凄然而下。
沈清远
那个曾经让简单爱过,疼过、痛过的人,一直是她挣不脱、逃不掉、解不开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