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傲气又回到了她脸孔,双手拉拉自己衣襟,定定地瞅着对方。白何暗暗叫到,好哇好,快回敬阿拉几句,打打他的威风。
“要不,出去街上满是外国人,还不让人瞧不起的呀?”
“爸,阿拉要吃饭呀。”
一个年轻姑娘出现在他身旁,四肢修长,脸蛋迷黑,焦急的看看自己手中的手机。瘦老头儿这才结束了训斥,不耐烦的对老伴挥挥手,转身进屋,轻手轻脚的关上了大门。
事后。
老伴声音幽幽的告诉白何。
老头儿,便是隔家的男主人,一妻一女儿一家三口,都是正宗的上海阿拉。“你瞧瞧,阿拉们是多么看不起我们外地人。”
老伴若有所思。
认真的看着白何。
“所以,要自律控制,不要让他们看不起。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人生地不熟,在上海除了儿子和亲家,举目无亲,要收个包裹什么的,也找不到人托付……”
哗啦啦!
哗啦啦!
白何回过神,关掉水龙头,放好碗,又仔细看看电饭堡,标明着“熬汤”的指示灯,正红红的亮着,这才放心的出了厨房。
脱掉短裤衩。
卷起白背心。
白何再换上长裤衬衫,背起背包,推着童车拉开了门。咣!防盗门刚惊天动地的关上锁好,白何正好瞅见电梯门大开着,忙吱吱嘎嘎的推着童车奔过去。
奔拢一瞧,
一个瘦削背影躬着。
隔家的瘦高老头儿,正费力的把摩托车推进电梯;那个年轻姑娘,双手交掩在自己下腹,站在电梯角落,不出声的看着。
咳嗽声声。
背影更躬。
老头儿好不容易把摩托推进了电梯,白何便推着童车,直奔摩托车边的空隙。他早看清楚,那空隙处,刚好放得下一辆童车。
再说。
要抢时间。
必须在8点之前赶到儿子家,而这电梯,却实在让白何心有余悸。许是一乡一俗,这电梯常常是出了毛病,上下久等不回。
好几次。
的确是好多次。
白何都看到,电梯在楼下或楼上久久的呆着,还听到有人在叫:“卡住卡住,等等×阿姨,还有×大伯,我们说好一起到超市淘货的呀。”
奇怪的是。
有好多次。
不止是白何,还有同楼的住户,都这样久久的等着,听着上面或下面的人大呼小叫,除了白何越来越烦躁,其他的人,居然都安然无恙,神闲气定,一副见怪不怪模样。
白何暗想。
或许,上海人就是这样?
这让白何,除了佩服老伴的先见之明,还暗自提醒自己,入乡随俗,莫此为甚。所以,白何岂能丢掉这宝贵的机会?
谁知。
白何刚把童车推动。
那老头儿就朝他瞪起了眼睛,唬着脸膛,厉声呵斥到:“你等一会儿,你等一会儿,没听见的呀?”白何楞楞,看着父女俩。
见他发楞。
老头儿嘴巴一瘪。
又怒气冲冲的呵斥到:“我让你等一会儿,没听见的呀?这儿是上海!”年轻姑娘先看看白何,然后骄傲地瞧着自己的父亲。
白何瞪瞪眼。
脑子一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