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之时,皇帝严肃道:“朕日渐衰老,天命难测,为保我朝江山之太平,朕决定立储。”
皇帝的话犹如平地惊雷,众大臣窃窃私语,司徒暮山和司徒暮歌相顾一视,皆不知皇帝所立之人是谁,其他的几位皇子也是丝毫不知此事,此刻都是一副征愣的样子。皇位是象征天下最尊贵之人的东西,身为皇室中人,如何能不心动呢?此时,平日里的兄友弟恭都不知被遗忘到哪里去了。
各位大臣皇子在心里暗自揣测,大皇子司徒暮平年已三十,母妃又是亡故的一位仪嫔,身份不高,年纪又大,应经不是最适合担任皇储的人了;二皇子司徒暮云无心皇位,整日里醉心诗书,也不是适合担任皇储的人;三皇子司徒暮山少年封王,丰功伟绩更是数不胜数,倒是有几分可能;四皇子司徒暮鸿,为人风流,留恋花丛,根本不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五皇子司徒暮安善于驭人,比之一国之君,他更适合做将军;六皇子司徒暮歌,中宫嫡出,年少封王,有战功无数,善于权谋,精于用人之道,大多数朝臣都更是属意于司徒暮歌,剩下的几位皇子,都还年幼,不及弱冠之年,根本不在考虑之列,所以,各位朝臣就把希望全部放在司徒暮山和司徒暮歌的身上,眼睛更是围着二人不停的转。
皇帝看看众大臣的态度,冷笑一下,示意身边的太监总管陈全宣读圣旨。陈全手捧明黄色圣旨,走至皇帝侧前方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建立储嗣,崇严国本,所以承祧守器,所以继文统业,钦若前训,时惟典常,越我祖宗,克享天禄,奄宅九有,贻庆亿龄,肆予一人,序承丕构。纂武烈祖,延洪本支,受无疆之休,亦无疆惟恤,负荷斯重,祗勤若厉,永怀嗣训,当副君临。咨尔皇三子云王司徒暮山,体乾降灵,袭圣生德,教深蕴瑟,气叶吹铜。早集大成,不屑幼志,温文得於天纵,孝友因於自然,符采昭融,器业英远,爰膺锡社,实寄维城,懿河间之不群,慕东平之最乐。自顷离明辍曜,震位虚宫,地德可尊,人神攸属,式稽令典,载焕徽章,是用册尔为皇太子。往钦哉!有国而家,有君而父,义兼二极,重系万邦。何好非贤,何恶非佞,何行非道,何敬非刑。居上勿骄,从谏勿弗,懋兹乃德,惟怀永图。用陪贰朕躬,以对扬休命,可不慎欤!既立储大典将于三日之后晚于太庙举行!着后宫众妃、皇子、王爷、公主、郡主、各级官员、一众百姓。莅临观典!”
圣旨一出,众人心思各异,看好司徒暮歌的朝臣更是大惊失色,而司徒暮山心中大喜,望向司徒暮歌的眼中,带了几丝洋洋得意的神色,司徒暮歌皱皱眉,并不理睬。
司徒暮山气结,仍跪地道:“儿臣谢父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司徒暮山本欲起身,但陈全又拿出另一道圣旨,众臣不明所以,仍是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钦承宝命,绍缵鸿图,霈纶綍之恩,诞敷庆赐。昭王之女祁悠玥德才兼备,名门佳媛,诞钟粹美,含章秀出。朕赞之有柔明之姿,懿淑之德,敬慎持躬,树芳名于椒掖。人品贵重,性资敏慧,训彰礼则,幽闲表质。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为太子正妃,钦此!”
司徒暮山愣了一瞬间,却被身后的文尚书扯了扯衣袖,忙跪地同昭王谢恩道:“臣(儿臣)谢主隆恩。”昭王和司徒暮山都不明白皇帝的用意,昭王的女儿祁悠玥今年刚刚及笄,比司徒暮山要小两岁,怎么会有这样的圣旨,但皇帝的意思,昭王和司徒暮山谁都不敢质疑。司徒暮山心中颇有不悦,昭王说到底只是一个异姓王爷,并无实权,只因昭王曾为先帝侍郎时,以身试险为先帝试药,所以先皇才封他为昭王的。如今皇帝册他为太子,却又将将昭王之女嫁给他,这是什么意思?司徒暮山百思不得其解。
司徒暮歌也是不明所以,却是在为另一件事提心吊胆,那是昨晚,他奏折一封,让凌一连夜送进宫里,那自然是求娶蕴宁公主清梦了,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下一道圣旨给他,心中忐忑不安。
皇帝抬眼看看司徒暮歌,看他一副急切的模样,也很是无奈,但他不能在此时下旨赐婚,一则,清梦生母张氏过世不足三年,此时赐婚难免遭人诟病,说皇室不顾人伦常理;二则,便是清梦与众皇子之间的关系,也是皇帝所猜忌的,所以皇帝就是打算要看看再说。
立储的圣旨一出,各个朝臣便要开始为自己筹谋了,不得不说,皇帝的障眼法的确不失为一个揪出奸臣佞贼的好办法,只是,清梦想不通,恐怕是会忧心不已的。